书城亲子家教培养了不起的女孩
4769000000014

第14章 好习惯成就好女儿(2)

于是,我跟她聊了老半天,当时总算是劝住了她要减肥的念头。可是,事后我却发现她居然偷偷喝我的减肥茶,用我的减肥用品。像我,已经140多斤了,难看不说,自己是做医务工作的,也知道肥胖对身体不好,这才想方设法减肥。她一个小姑娘,又不胖,减什么肥呢?反而会影响健康,可是怎么说她都不信,非要减肥不可,而且宣布以后晚上不再吃饭了,专吃苹果,因为她说苹果能减肥。

从那以后,女儿真的不再吃晚饭了。我惊异于她这么小的年龄竟有这么大的毅力。为了让她能吃晚饭,我每天提前回家,总是在她放学前将饭端在桌子上,想让她进门闻见饭香味就想吃。可是我错了,不管她多么喜欢吃的饭,她都只当没看见,进门就直奔苹果箱,连吃四个大苹果,肚子再也不饿了。

没办法,我和她爸爸商量,每个周末去她奶奶家,人多了凑在一块可能愿意吃。第一周还挺好,第二周的时候她就醒悟了,提前跟我说:“这个周末我不去奶奶家,因为奶奶做的饭太好吃了,我怕我拒绝不了诱惑。”

——广东赵女士

父母减肥注意不要让女儿盲目跟风

成年人适当减肥自然有利于身体健康,小心得当地处理不会影响健康。但是青少年正在身体发育阶段,也跟风节食减肥,却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有的母亲也跟着流行去减肥,影响了女儿的审美价值观,这是很危险的现象;有的母亲虽然告诉女儿不要减肥,自己却不能以身作则,反而带头节食,让女儿潜移默化地觉得只有瘦才是美,结果节食导致女儿营养不良、身体虚弱,甚至影响学习,使学习成绩下滑。

所以,父母应当以孩子的身体健康为重,不要盲目地把社会上流行的减肥风带回家里。自己想减肥的话,也要从饮食健康方面着眼,在饮食结构上改善,而不是节食。

端正女儿的审美观

当女儿受到减肥风的影响时,父母要及时端正女儿的审美观。父母可以告诉女儿,盲目地减肥会导致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比如,营养不良有可能导致月经失调,影响发育,个子长不高等不良后果,这样也不会美了。还要告诉她们,女孩子如果太瘦的话,就没有曲线,而一个健美的女性是应该有点曲线的。另外,如果太瘦的话,人的气色就不会很好,而气色不好也就不会美啦。

父母要纠正以瘦为美的观念,对女儿进行心理调节、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即树立以健康为美,以自然为美,以聪明才智为美,以正直和善良为美的审美观;同时在培养其仪态、礼节等方面着重加以引导,让女儿用自信的眼光欣赏自己的个性美。

别让女儿过分注重打扮

女孩子爱美的心理往往胜于男孩子,因此她们对自己的外表、衣着、容貌也较之男孩子注重。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当然是无可厚非的,有哪个女孩子不希望自己漂漂亮亮的,又有哪个女孩子不希望自己被赞美的声音包围啊。但是女儿过于注重自己的外表,则容易使其产生虚荣心。因此,做父母的在这一方面要注意加以引导。

我先生因为工作的关系必须非常注意外表,有时因为业务需要,我常常和他一起参加一些应酬活动,所以也很注重打扮。

我们的女儿还是小学生。她的自身条件很好,五官长得很漂亮,再加上精心打扮,无论走到哪儿,总能听到赞美的声音。也许是赞美听得多了,加上受我们的影响,女儿也非常注重外表,还是5岁的她就粗浅地懂得衣服要搭配着穿,并且特别喜欢穿裙子。

女儿每天早上睁开眼第一句话就是:“妈妈,今天我穿什么衣服?”

如果我说穿裙子,那就非常高兴。如果我随便说一件衣服,那就麻烦了,我得一句一句地解释为什么今天要穿那件衣服,直到她心不甘情不愿地穿上,还把小嘴撅得老高,一脸的不高兴。

我有时候真不明白,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这么看重外表啊!不仅只是衣服,梳什么发型也是她非常重视的问题,还有那些女孩子喜欢的小饰物,她也是爱不释手,收罗了一大堆,而且女儿还喜欢像展览似的把它们都摆出来,她的小床好像不是用来睡觉的,就是用来作展览场地的。还有厅柜,也成了她的领地,摆得满满的,还不许我动,稍有异样,女儿就跺脚生气。

现在她对自己的外表是更加注重了,衣服、鞋子一定要穿名牌的。每次出去都要在镜子前试穿衣服好多次,搭配来搭配去,消磨好长时间。有时候如果头发没有梳好,她都宁愿不出门。

——上海邱女士

着重女儿的德育教育

如果一个女孩子从小就习惯了看重物质水平,靠外表建立物质观念,不但会让她的人生变得无聊,也会让她在成长中感到空虚、不快乐。要求的东西太容易得到,剩下的就只有空虚,更难得到真正的友谊。所以父母应该明白,女儿的健康成长应该着重德育教育。不能让女儿从小就有拜金主义的观念,培养女儿的实用、节俭的美德非常重要,避免女儿生成虚荣心而失去发自内心的爱。

女儿在物质太丰富的环境下长大,会因此失去在逆境中生存的本能,只能依赖上一代,不会创造。即使家境富裕,父母也要教女儿学会刻苦努力,不要浪费,不能奢侈,这才是保护女儿的重要方法。而不是让她们要什么有什么,不会珍惜,变成不受人欢迎的孩子。

引导女儿端正对外表的看法

女儿对外表的正确看法的形成,需要母亲不断地耐心地引导。在对女儿的日常言行中,母亲应当注意如下问题:

◆不要对女儿的相貌进行批评或取笑。父母一个漫不经心的评论可能会使女儿多年不快,你若说女儿鼻子太大或腰长得太粗,她们可能会终生讨厌那几个部位。

◆不要评价其他女性的相貌。如果我们这样做,只表明每个人都觉得女性应该长得美。如果一个女性很漂亮,就要侧重对她的其他方面进行评判,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她的外表上。我们发现,谈到一个女性时,总会提及她的相貌,谈到男性时,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不要对女儿进行不真实的表扬。若她们自己知道脖子短,你却说其身材好,她们只会不相信你。但你可以赞美她们的双眼明亮,有迷人的微笑。如果她们说对自己的相貌很满意,你应当说:“我也这样想。”

◆在女儿很小时,就要告诉她们塑造自己的外貌,使它有魅力是件有趣的事。鼓励她们把衣服作为展示她们多方面个性的一种方式。外表是可以塑造的,天生的相貌只是提供一个进行塑造的模板,大部分内容还在自己添加。

◆对那些长相一般的女性,找出她们其他的优点,并指给你的女儿看:“她笑起来真迷人,人们都喜欢在她周围。”“她多会穿戴呀!”“她的举止真文雅!”“她真是一个热情的女性。”

◆不要把女儿的相貌与他人做比较。不要说女儿比别的女孩子丑,也不说比别人漂亮,要称赞女儿的其他天赋及成就。

◆做母亲的不要同其他女性做比较。不管你自认为有多美丽,不要沾沾自喜,刻意炫耀;无论你的长相多平常,不要抱怨自己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不要忘记女儿在注视着你的一举一动。

当然我们有责任教给女儿如何适度得体地打扮自己,表现出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可以教给女儿在某种特定场合穿什么样的衣裳,比如什么样的场合不要穿晚礼服,而在严肃的会议上不要穿得太性感等。

让女儿认识到美不专指外表

父母要让女儿逐渐认识到,外表的美不算真正的美,只有同时具有爱学习、爱劳动、关心别人等这些优良的品德才是真正的美。作为学生应该讲究的是朴素、整洁,不要求穿得好,打扮得好,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整天沉迷在打扮之中,那以后可能就不会出人头地。

其实,真正的美是一个人的品德,美不是表现在脸上,穿在身上的。女孩的美不是靠瘦来体现的,女孩子的美可以是清纯可爱,可以是妩媚动人、善解人意、温婉贤淑等。每一个女孩都有属于自己的可爱之处,不需要刻意去追求。

不使女儿过分注重自己的相貌,不等于不让她们打扮,不培养她们对美的趣味。在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里,每一个人的生活与个性应当是富有格调的。我们应当鼓励女儿设计自己,从外表到内心建立自我感觉,这也是自信的一部分。看到女儿在镜子前消磨时间,为衣服用心,不要着急,更不要恶言斥责,一定要正确引导。

礼貌是修养的外衣

礼貌是谦虚恭敬的语言和动作,它是一个人素养的自然表现,也是人际交往应共同遵守的规则。尤其是女孩子更应该学会温文有礼,注意礼仪,知道讲卫生。同时更要讲礼貌,尊重自己,尊重别人。那么,作为父母又应该怎样培养女儿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呢?

女儿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给她规定过什么条条框框,比如见了客人要有礼貌,要懂得尊敬老人,和小朋友相处的时候要懂得礼让,要多发现小朋友的长处等,而是让她自己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弄明白做人的一些基本道理。

女儿4岁的时候,有一次和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玩,但很快,那些小朋友都不愿意和她玩了。女儿委屈地哭着向我告状说:“妈妈,他们都不和我玩,他们坏!”原来其他小朋友都喜欢我女儿的洋娃娃,可是无论怎样央求,女儿就是不肯让他们碰一下,可她却非要玩人家的玩具。于是我问女儿:“你喜欢他们的玩具,想玩他们的玩具吗?”当女儿说她很想玩后,我又接着问她:“可是,他们如果不给你玩,你会喜欢和他们一起玩吗?”见女儿摇头,我又说:“这就对了,你不给小朋友玩你的洋娃娃,他们当然不喜欢和你玩了。如果是我,我也不喜欢你这样的小朋友,你明白吗?”听完我的话,女儿二话没说,立即跑到小朋友面前,大方地把自己的洋娃娃递过去说:“给!我们一起玩洋娃娃好不好?”于是,她们很自然地玩在了一起,渡过了一个很开心的下午。就这样,女儿渐渐地学会了和小朋友分享,不仅是玩具,还有好吃的。

我从来没有要求女儿见了人要问好。可是,有一次在电梯上,一个比她还小的男孩对一位不认识的老奶奶喊了声“老奶奶好!”,乐得老奶奶一个劲地夸奖小男孩是个懂事的好孩子。站在一旁的女儿因此受到启发,也跟着喊了声“老奶奶好!”,结果老奶奶又夸奖她懂事,说她真是个好孩子。不成想,女儿回到家后,很激动地对我说:“妈妈,讲礼貌真好!我以后要做一个讲礼貌的好孩子!”由此,我又告诉女儿一些尊老爱幼的做法。我常常想,家长的说教究竟对孩子起多大作用呢?引导孩子在教训面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不是更好吗?

——四川张女士

从身边的小事启发女儿

使女儿养成懂礼貌的好习惯,可以对女儿的礼貌行为及时给予赞许和夸奖。当女儿为大人做了事,比如拿双拖鞋,倒杯水,父母应该及时地对她表示感谢并夸奖她:“谢谢!真懂事。”其实,或许女儿在当时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并没多大感觉,更不可能想那么多,父母对其进行引导,这样,她就会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地注意礼貌。

一次,妞妞妈妈带着妞妞一起去买东西,妞妞对阿姨说:“阿姨,请帮我拿一瓶牛奶。”买了牛奶,妈妈就趁机启发妞妞:“你看这么多人买东西,为什么阿姨先给你拿,并不是因为你小,是因为你说了‘请’字,阿姨听了高兴。”在公交车上,妈妈让妞妞给老奶奶让座。过后,妈妈又对她说:“你看周围的叔叔阿姨都在看着你,那是夸你呢,后面有一个小弟弟也学你的样子给老爷爷让座了。”

讲礼貌要从小培养

礼貌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有礼貌的孩子才会有一个正直、谦虚的胸襟,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喜爱。当然,礼貌是需要经过长期逐渐培养才能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和良好的行为来影响和教女儿如何懂得礼节。

女儿学会说话后,父母就要开始有意识地在各种场合培养女儿礼貌待人的好习惯。每次和女儿遇到什么人时,都要教女儿用尊敬的称谓来称呼对方,如“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姐姐”、“哥哥”等。同时,还要教女儿见到认识的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好,对初次相识的人要问好,在与他人道别时要说“再见”,当受到别人帮助时应说“谢谢”,当做了对不起人的事后应主动道歉说“对不起,请原谅”,在吃东西的时候要先让身边的人吃……

家里来客人了,父母就要教女儿用友好的态度迎接来客,教女儿主动招呼客人,给客人拿烟、端茶、拿瓜子,主动地给客人背诗、跳舞、表演几个小节目。长期这样培养,女儿就能在待人接物上养成礼貌的好习惯,周围的大人和小孩都会喜欢她们。

田恬是个可爱活泼的小女孩儿,比较让妈妈头疼的一点是不懂礼貌。田恬饿了,只会冲着妈妈大喊:“我要吃面包。”妈妈为了教会她用礼貌用语,本来听见了,但却故意不理。女儿叫了几声,见妈妈不理,就跑过来说:“妈妈你有没有听见我说要吃面包呀?”妈妈说:“我听见了,可我不知道你在叫谁呀,你又没有叫‘妈妈’。”

女儿笑着说:“妈妈,我要吃面包。”

“说得还不对。”

“怎么又不对了?”

“你要说:‘妈妈,我想吃面包,请您帮我拿,好吗?’”

女儿重复了一遍这句话后,妈妈才去拿面包。等女儿吃完,转身去玩时,却被妈妈一把拉住说:“还没完呢!”女儿瞪着大眼说:“完了,吃完了!”妈妈说:“你还没有说声‘谢谢’呢。”“啊,还要说声‘谢谢’?”“当然啦。别人帮你做了事,怎么可以不说声‘谢谢’呢?”这位妈妈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培养女儿学会使用文明语言的。

如果女儿进入了青春期,父母可以通过电视的一些情节。小的社团活动或生日晚会,帮助她们培养自己的道德行为,学会一些礼貌的做法,这样有助于培养她们讲礼貌的习惯。

父母要认真负起责任,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女儿的礼貌行为,提升女儿的道德修养,使她们成为一个懂礼貌、讲文明、让人喜爱和受人尊敬的人。

时刻警惕女儿的虚荣心

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一种追求虚表的性格缺陷,是人们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的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不管男孩还是女孩,多少都有虚荣心,但女孩的虚荣心一般比男孩重,这也是女性的天性所致。所以,父母要时刻警惕女儿的虚荣心。

我的女儿在一个私立小学里读书,这个小学学费比较高,一般来讲都是家境比较好的。上下学接送孩子的时候,许多家长都是开着汽车去的,剩下的有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最不济的才是自行车。

有一次,女儿放学回来,对我们说要开家长会,并特意嘱咐道:“妈妈你要穿得漂亮点。”我不明白,女儿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就问:“为什么呀?宝贝。”女儿回答:“你穿的衣服不好,别人还以为你是穷人呢!”我说:“穷人怎么了?穷人有什么不好?”她说:“穷人就是穿得破破烂烂的,别人会看不起的。”我说:“我们家本身就是穷人嘛,你不能和别人比穷富,要和别人比学习。”她回答说:“我们家还穷,我觉得我们家才不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