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青春是一场春梦
4769900000069

第69章 后记

文稿完成后的第四年,终于得以发行示众了。要感谢花城出版社提供这个平台,以及欧阳蘅编辑、李珊珊编辑的指导与协助,也要感谢为我提供帮助的哥哥姐姐妹妹(没有弟弟),诸如李玥、宋刚、杜薇、吴维等。

如今回顾那些文字,似乎是在看另一个人的故事一样。这段时间,我眼中经常闪过“青春”这两个字眼,但是我已经完全不再沉浸青春流逝的忧伤中了,丝毫不上头。目前,这段与青春沾染的日子只是我的工作需要。记得刚毕业那会,由于沉浸过去,每周会重回校园三四趟,甚至有些病态。通常是下班以后坐公车直达22路终点站,吃完晚饭溜达一圈,再折返回住处。彼情彼景,犹如分手离别一般,睹物思情,惆怅无限。而如今,虽说也会间歇性出现,往往只是匆匆而过,已非流连忘返。

如今回顾那些文字,略显做作与矫情。彼时,离别愁绪高涨,骚情伤情万丈,饱满情愫急需释放,那些文字作为四年前情浓意盛的产物,只代表特定场景的姿态。经历了四年,对比下现在的心态,觉得很多事情已远非如此,淡然了许多。韩寒十余年后自评处女座《三重门》,声称那是一本很装逼的书。个人理解,这是一个很合理的自我埋汰过程,岁月变迁,一切在变,人在成长,很容易悄然藐视自己的从前。人近而立之年,我已不是一个初出校园刚入职场的青涩青年,也明显察觉得到时间给我的三观与文风带来的改变。

或许,每个人都有相似的大学时光。而我觉得自己曾经的大学时代也着实一般,我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凡夫俗子,基本没有闪光点。只是目前,我倒是发现了一个亮点,那个亮点就是我把那些很普通的黯然无光的生活用文字的形式展现了出来,即便只是些芝麻绿豆的破事儿。

其实这本书,得益于博客。倘若不凭借博客上对生活的间歇性记载,我很难有足够的记忆力去追溯五年。记得数年前,博客犹如当下的微博一样蹿红,我的博客链接里,罗列了成排的写手。然而,日复一日,那些主儿都忙活着日子去了,链接的背后大部分都成了僵尸,能保持活力的基本没几个。而我,作为一个业余写手,博客已经保持更新了七年。有一句话说,只要你把一个习惯坚持三年以上,那就是一件有成就的事情。现在我正在做着一件让我成就感油然而生的事情,我必然会坚持下去。

作为处女作,这本书的意义不言自明,算是在文字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我会以此为起点,在这条道上撒欢前奔。第二本即将完成的书稿,以半自传体的形式讲述了中学时代,初拟名《青春是一剂毒药》,会尽快与大家谋面。另外,我已经在着手写一本与台湾相关的书,以一个第二届赴台陆生的视角,记录我在台湾两年的游学经历与感悟,这也算是纪念我在海峡对岸的第二春。

在年近三十的时候,选择回归校园,置身于青春脸庞围砌的花簇之中,作为硕士研究生一员,让我既欣喜又不安。不过我想,倘若思想和身体,至少有一样要上路,那么心理与生理,至少有一样要年轻。重做学生,这算是我往年轻的路上迈进的重要一步。之前我觉得自己越来越老,如今我觉得自己越来越年轻,越来越能体会到年轻的心才更配得上苍老的身。这个九月以后,我将重回二十二岁,与身边的人同龄,活在一个最二的年纪里。

最后,我想说,青春不死,只要你拥有一颗年轻心。

2012年6月1日感谢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