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嘉诚白手起家的层层突破
4785800000013

第13章 深谋远虑 稳中求进(1)

——经营管理的突破

远见者卖信誉,短见考卖产品。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历经230年以来。已由商品经营。资本经营发展到了文化经营。李嘉诚作为一代华人企业家。学贯中西。尤其懂熟中国传统文化。他深思熟虑。以诚经商。从不好大喜功,您功近利。在华人企业体长不大的现状下。他却一枝独秀,独步商场。没有大起大落。名列世界财富排列前行。而这一切无不根源于其大智若愚。深谋远虑,稳中求进的经营管理理念。

一、慧眼独具经营房地产

一九六○年前后,李嘉诚以天才的头脑,敏锐的目光察觉出,塑胶花也并非久留之地。其实也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凡是装饰品,日子久了就使人厌倦。美国人更是喜欢摩登,生产鲜花代替塑胶的日子不会太远。李嘉诚必须为自己手中一亿元的庞大资金寻找出路。

一天,李嘉诚独自驱车在外兜风,无意看到原野上的农民正忙于耕作,建筑工人正忙于盖房子。李嘉诚脑袋豁然开朗,是啊,为什么没有想到房地产呢?

从50年代起,香港平均每十年便增加一百万人口,住房问题十分紧张。香港地域狭小,人口密集。四五百万人挤在区区一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5000余人,成为当今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使这个素有“东方之珠”称誉的香港,成为名副其实的珍珠。今天的香港,“三代同堂”的大家庭正步入历史的垃圾堆,社会对房子的需求直线上升。他从人口的激增,生存空间的有限,经济发展的神速,土地使用的日趋重要,预见到地价来日必然暴涨,香港地产业极具发展前途。他赞成有人曾指出的“从古至今,以房地产最能保存币值和牟取暴利,尤其在‘寸土尺金’的弹丸之地的香港。”

李嘉诚当机立断,毅然决定投资地产业。一九五八年,他开始插足地产界,在香港北角购地兴建一座12层高的工厂大厦。一九六○年又在柴湾购地兴建另一座工厂大厦。这两座大厦的面积共达12万平方英尺。这就是说,当香港,九龙和新九龙中心地区地价猛增,私人土地开发者于六十年代在荃湾、元朗和火埔开始投资房地产的时侯,李嘉诚早已捷足先登了。

香港寸土尺金,炒楼成风,是冒险家的乐园。有的人用冒险的办法,采取“开展”方式投资。所谓“孖展”方式,就是买空卖空,侥幸取胜。即是说,你手上只有10万元,却要做100万元的生意,那不足的90万元就用地皮或楼宇向银行抵押,交纳利息。这种做法投机性大。好处是可以用小本赚大钱,物业市场猛涨就发大财,你想赚更多的钱就向银行多借点。拼命搞“孖展”投资,就是希望赚更多的钱。犹如“滚雪球”,财源滚滚而来,但做生意决不可能一帆风顺,任何商品决不会只涨不跌。物业市场一旦跌落,狂泻,或者银行资金紧缩,“孖展”客就毫无招架之力,只能乖乖投降,宣布破产。因为他没有资本,银行利息又多,倘若“剜肉补疮”的办法不灵,资金无法周转,一切都会化为乌有。

李嘉诚决不做“孖展”客商,冒险、投机非他所长,稳健发展方是英雄本色。他从用现金购买旧楼改造着手,地价低时大量买进土地,他看准了地价一定会上涨,因此并不急于把买得的土地和房产脱手。特别是中国发生“文化大革命”的时候,香港进入了真正的黑暗时期,谣言四起,在“遍地菠萝”及引爆“可疑物体”的恐吓声中,人心浮动,百业萧条,地产有价无市。许多目光短浅的人“家有千金,坐不垂堂”,担心“中共要用武力收复香港,纷纷逃往美国、加拿大和东南亚等地,把工厂、商店、酒楼、住宅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出售。在这种动荡不安的形势下,李嘉诚却独具慧眼,坚信乱极则治,否极泰来。历史不会倒退,中国人民一定会拨乱反正,力挽狂澜。

李嘉诚拨开跟前的迷雾,看到香港灿烂的未来,毫不动摇,稳坐钓鱼台。他一面小心翼翼地严格控制财务开支,不致为银行所乘,一面又利用这“千载一时”的机会,充分利用经营塑胶工业中每年不下千万元利润的盈余,把它们都投到购买低价的地皮和旧楼上去。在人们争先恐后地抛售地产、物业的时侯,他却胸有成竹地购买了一幢幢设备齐全的旧大楼,盖起一座座富丽堂皇的新大厦。

李嘉诚在地产高潮中崛起。

60一70年代,香港进入了工业化大发展时期,被国际经济组织列为十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之一。早在60年代,香港就成了亚太地区棉纺织品、服装、电子及塑胶玩具等少数几种轻纺工业中心。70年代进入了“工业成熟期”,成为地区性的国际贸易中心、海空交通枢纽、金融旅游和通讯中心,工商业的迅猛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愈来愈大,香港却是个海港,陆地山峦起伏,可供商业用地的面积占全港面积(包括新界)的八分之一。十年动乱期间,中国大陆许多人避难来到香港,人口激增,社会对工、商、学、住等各类楼房的需求急剧增加,与土地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

香港当局面对此情况,实行了高地价政策。一方面大规模填海造地,高价销售另一方面垄断经营,实施了“价高者得土地”的方针,更加助长了地产业投机活动的狂热发展,“炒”楼风更为盛行,因而造成了地产业随着市场的波动起伏不定。一些人高瞻远瞩,广置地产,把握时机,大发横财;一些人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下错了赌注,倾家荡产。

李嘉诚也真不愧称得上是一位“商业奇才”,他熟谙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善于掌握买入和卖出的时机,时而迂回前进,时而单刀直入,因势利导,为公司未来的大发展打开道路。他左右逢源,得心应手,顺利地闯过各种险滩急流,在地产业几次大起大落中稳步前进。

1972年李嘉诚就已拥有楼字面积35万平方英尺。1975年增加到510万平方英尺,1976年发展到635万平方英尺。这一年中国大陆打倒“四人帮”,政治开始稳定,昔日离开香港的大亨纷纷重返家园。

再到了后来,中国政府又实行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作为西方进入中国内地进行经济活动的重要门户和中国通往世界市场的桥梁的香港,更加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各种各样的商务活动从四面八方涌向了香港。他们大开办事处,建立商场、宾馆,成立贸易公司,这样对地皮的需求就更加增多,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使得香港土地、楼宇供不应求,刺激着房地产份描的猛升猛涨。李嘉诚洞察时机,看好房地产市场和发展趋势,利用各种渠道扩展资金,大力发展地产业。到一九七七年,李嘉诚拥有的楼宇面积,扩大到了1020万平方英尺,一九七九年增到1450万平方英尺。

70年代以前的香港地产业虽有几起几落,但总的趋势是上升的。1970年每平方米工业用地高达1107元,非工业用地为38074元,住宅为951元,分别是1959年的10.5倍、2倍和5.8倍。进入70年代以来,香港地产业经过五年连续发展,1979—1980年达到了顶峰。1979年房地产急速发展,地价之狂升猛涨十分惊人。这一年工业用地每平方米大约为13876元,约为10年前的12.5倍,20年前的133.5倍。非工业用地每平方米为70976元,比10年前约增长一倍,为20年前的42.5倍。住宅用地地价一直高于工业用地,为10年前的15倍或20年前的87倍。随着地价几十倍、上百倍地猛涨,地产界巨子李嘉诚的财富也就如长江之水滚滚而来了。

抓住时机,敢打敢拼,高瞻远瞩,稳健前进,这便是“商界奇才”李嘉诚的致富经。

二、投资股票收购地皮

香港的股票市场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一八九一年香港股票经纪协会(香港股份总会)的成立就宣告了股票市场活动正式开始。在1914年该协会又改名叫香港证券交易所。1921年香港证券经纪协会(香港股份经纪会)成立。1947年香港证券交易所与香港证券经纪协会合并成为香港证券交易有限公司。1969—1972年股市高潮中,先后成立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及九龙证券交易所等三个新的股票交易所。又在一九八六年四月二日成立香港联合交易所。同年九月廿二日获得国际交易所联合会会员的资格,使香港上市的股票成为国际承认的有价证券。至此,香港才获得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头衔,成为仅次于伦敦和纽约之后的第三大国际银行业中心。

在过去,我们每当一说起股票来,大家就紧皱眉头,嗤之以鼻,认为那纯粹就是“赌博”、“投机”,惟恐避之不及染上一层灰。其实,这完全是一种错误的理解。固然,在香港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确实有一部分的人靠炒股买股票进行过投机发了小财或者因此而破了产。但是股市建立的宗旨是为了繁荣市场,发展经济。而一般社会人士购置股票,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投资。股票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在社会上筹集资金,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用于发展生产,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

对此,马克思曾经指出:“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十五卷第688页)

事实上,香港任何一个成功的大财团,都必须借助股票市场向社会筹集资金,扩大再生产,并通过股票上市,使该财团与社会各阶层人士发生广泛的、密切的联系。这几乎是每一个财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的“捷径”之一。

对于香港股市来说,无论是在一种什么情况之下,只要涉及到邻近国家政局的动荡不安,英美政府首脑的新旧更替,乃至中东的和平或者战争,都会刺激香港股市,带来有利亦或不利的影响。可是当股票全面上涨,出现股市中所谓的牛市(BullMarker)的时侯,股票市场就会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热气腾腾的景象,这时就似乎家家户户都捷报频传,所到之处所听到的都是什么发财致富的消息。每当这个时侯,开户股票的人就愈来愈多,抢购之势也如火如荼。在这种人云亦云,乐观之际格外乐观,悲观之际更加地悲观的投资心理之下,一旦转向股票市场上就是一片风声鹤唳,稍一有动静,就会一片狂泻,从而再次呈现股票价格全面下跌的熊市(BearMarker)状态。

香港市民自七十年代初期开始对股票产生了投资狂热,掀起了一阵“上市狂潮”。在一九七三年三月股市疯狂的涨潮中,恒生指数上升为一千七百点高峰,人们所谓“二千大闹”不久便会打破。香港人“只要股票,不要钞票”。他们或者砸碎小孩的扑满(聚钱罐),卖掉经营中的工厂去炒股票;或者卖掉黄金首饰,卖掉小巴或巴士,卖掉地皮去换股票;或者将楼宇按揭贷款,取得现金然后投向高超抢购股票,做“孖展”,将一生辛苦积累起来的财产搜集起来,进行盲目投资,沉醉在发财的美梦中。

1950年,李嘉诚利用他打工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七千美金,创立了他自己的一所公司——长江塑料厂,实际上是小本经营的无限责任公司。这种公司的性质要求股东必须以自己的全部动产和不动产对公司所欠债务负责。当公司资不抵债时,股东就必须以个人财产来抵偿,但是这类公司最有利的地方又在于它组织简单,而且保密性强且对债权人有所保证,慢慢地随着长江塑料厂的不断发展扩大,1971年6月,李嘉诚又成立了长江置业有限公司,这类公司的性质是有限责任公司,其中股东的责任和权利一样,仅限于各自所认定的出资额,而且这个时侯的股东人数又不多,彼此之间也很熟悉,具有非公开性的特点。

一九七二年七月三十一日,李嘉诚决定将长江地产有限公司改名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长实),并于同年向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及香港证券交易所申请股票上市,十一月一日获准正式挂牌。法定股本二亿元,实收资本八千四百万元,分为四千二百万股,每股二元,升水一元,即以每股三元之价格公开发售,由宝源投资及获多利包销。李嘉诚将长实上市,实际上意味着从此将长实置身于众目睽睽之下;意味着李嘉诚在证券高超上为长实树立一个形象。但从这之后,长江的一举一动都必须接受股票市场的监督了。而且长江除了每年要向证券交易所支付登记费用之外,还必须向交易所提交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并且要遵守交易所的各项规则和适用于所有挂牌证券的各种不同要求。不仅如此,对于决策当中身为长实领导人的李嘉诚,如果不希望被残酷无情的商业社会所抛弃的话,就必须在进行每一个商业活动之前,为广大股东所要的利益着想,要对社会上的众多的投资者们负责,这不能不说是李嘉诚整个创业生涯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大决策之一。

但是李嘉诚投入到里面去了,并且长实是在香港股市和地产业蓬勃发展高潮中上市挂牌,时机选择适宜,公众反应热烈。认购超额达六十五点四倍。凡是认购者随申请书附寄购买资金,共收到五万九千零一十七份,超额几十倍,只好采用抽签办法决定谁是幸运的买家,落选者一律退回现金。这种情况在香港是罕见的。上市后二十四小时,股价升了一倍有余。当时长实拥有大约三十五万元租用的楼宇,每年可收租三百九十万元;另有七块地盘在兴建中,其中四块为全资拥有,三块地盘则与其他地产公司合作,均作为出售用。由于楼价大增,一九七三年三月第一次宣布中期派息,每股一角六分,另每五股送红股一股。截至二月二十八日止之上半年除税后纯利润二千一百五十万元,一九七三年度长实取得纯利润四千三百七十万元,比上市时的预测超过250%。

1973年初由新江乌基证券投资公司代表与英国股票公司治商后达成了协议,长实股票开始在伦敦挂牌了。自从在伦敦挂牌之后,买盘是纷至沓来,受到了英国投资人的热烈欢迎,纷纷加入其中。1974年的5月,长实又与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合作成立了“加拿大怡东财务有限公司”,实收资本港币是五千万元,双方各付出现金资本二千五百万元,即各占了50%的权益,积极地在港拓展业务。这个有限公司创立了百余年的历史,一共拥有资产超过了八百多亿港元,而且它还以他的实力雄厚、作风稳健著称。在这次建立的联营公司,是长实发展途中最重要的一个起点,从此它可以引来大量加拿大外资,来帮助自己周转生产资金。就在同年六月,经加拿大政府批准在加拿大温哥华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此举首开香港股票在加拿大上市的先河。标志着长实在加入国际金融市场中又跨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