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嘉诚白手起家的层层突破
4785800000024

第24章 纵览市场 大显神手(3)

四、以良好形象赢得荣誉

李嘉诚在美国与北美地产大王李察明建立了友谊。

李察明陷入财务危机,急于寻找一位有口碑重信誉的巨富为他解危,并结为长期的合作伙伴。于是李嘉诚成了他的合作伙伴。李察明说:“我相信李嘉诚的为人。”

为表诚意,李察明将纽约曼哈顿一座大厦的49%股权,以四亿多港元的折让价,拱手让给李嘉诚。

这就是李嘉诚诚实经商的良好形象及信誉带来生意及利润的一个有力的例证。

五、不遗余力帮助中资奠基础

1999年10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香港设立分公司,董事长荣毅仁邀请李嘉诚出任中信董事。

荣毅仁的儿子荣智健于1978年移居到香港。1986年,荣智健参加香港中信工作,不久,升为香港中信的董事总经理。荣智健雄心勃勃,他不满足坐“现成”的交椅,想凭自己的实力,创立一间完全由自己控制的公司。

这时李嘉诚就以扶植其子泽钜、泽楷的心理,关注和扶植荣智健的事业。李嘉诚任中信董事已有10年之久,但他却从未做多少实质性的工作。如今,交情不错的荣智健有心发展自己的事业,在商界大展鸿图,你说作为世叔伯的李嘉诚岂有不帮的道理?

李嘉诚、荣智健都看好了借壳上市,真可谓的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借壳上市是股市术语。一家公司上市,原则上需要5年以上的经营实绩。

行政式手续在交易所上市,须花费相当多的人力、财力和时间。于是,一些免于上市的公司,通过收购他人的小型上市公司,以实现自己上市的目的。

就是把这类小型的公司喻为“空壳”——资产和营业额都特别地少,买家无需动用大额的资金就能办到的,它跟一般含义的股市收购战有一定的区别。

李嘉诚、荣智健在股市上多方寻找、权衡,然后才算相中了泰富发展这只空壳。

中信的财务顾问及收购代表所用的人就是李嘉诚的英籍高参杜辉廉任主席的百富勤。1990年1月,百富勤宣布向泰富主席曹光彪以162亿港元每股的价格购入其泰富股份,并以同样的价格向小股东全面收购。

泰富市值7.25亿港元,是当时股市“蚊型股”。

这次中信并没有付现金来收购,而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换股,及以物业的步骤而完成的。由于李嘉诚和荣智健都曾是港龙(曹光彪的主力舰)的股东,与曹光彪自然就打过交道了。因此,这次收购,是经各方面缜密协商的,是一种互利的公平交易。

在1991年6月,泰富经改组、集资、扩股之后,股驻分配是:中信49%、郭鹤年20%、李嘉诚5%、曹光彪5%。泰富正式改名中信泰富,荣智健任董事长。

从股权的分配上,很明显地就可以看出,李嘉诚促成这件事情,实在是根本就没想从中取得什么权益。

在商言商,多交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路,李嘉诚以自己的商业地位及经商天才,帮助了中资,意义深远。此外,中资在香港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迅速地崛起,逐渐形成与英资、华资三足鼎立的趋势。与中资交好了,可为后来进一步的扩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全力帮助中信借壳上市,李嘉诚不遗余力,但最后只占5%股权。

这是李嘉诚一贯的风格。他不会饿虎扑食般锱铢必较于单_生意,而更注重日后的长远合作和利益。

这也就是所谓的俗言俗语说,吃小亏赚个大便宜。再说了,李嘉诚一直都在关注和寻找一个恰当的机会去投资内地。帮助了中资,可在内地树立下好的声誉,为下一步有个好的开端打下了基础。还有,一些传媒评论李嘉诚买政治保险,李嘉诚未予承认,但不管怎样,客观上是会起到这个作用的。

六、进军高科技:一只“橙子”卖千亿

早在八十年代,李嘉诚就认识到了科技的力量,并悄然着手在欧洲、美洲、亚洲及至非洲扩建自己的“通信产业王国”。1989年,他开始在英国投资电信业,几年下来一直盈利不佳,但是这为他后来“卖橙”埋下了伏笔。1996年,李嘉诚重组在英投资,组建了Orange(橙子)公司在英国上市,李的总投资是84亿港元。

1999年10月份,香港最轰动的财经新闻,要数李嘉诚的和记黄埔集团出售英国电讯公司Orange(橙)44.8%的股权。此举不仅使和黄获得1130亿港元的巨额收益,而且成为市值7000亿港元的德国最大流动电话公司Mannesmann(mmn)的单一股东。拥有的客户由原来的350万增至逾2500万,并可取得德国和意大利的电讯市场。和黄财务顾问指出。此交易为全球有史以来的第22大合并收购,香港舆论则称其为香港公司前所未有的国际并购交易。

世界评论,此笔交易中,李嘉诚是属于零成本,但他的回报是1100多亿元的现金和大量的股权!这笔交易轰动全球,也改变了李嘉诚“地产大王”的形象。

1999年10月初,海外媒体率先透露德国工业界巨头Mannesmann正在洽购和黄旗下电讯公司Orange的消息,今日由李嘉诚在此间举行的记者会上得到证实。和黄宣布同意Marmesmann有条件收购其所持有百分之四十四点八的Orange股份,涉资一千一百三十亿港元(一百四十六亿美元),以现金、票据及Mannesmann股票支付。据了解,Mannesmann领导上周四来港与李嘉诚商讨收购事宜,六天之后,就达成了这项震动全球电讯市场的巨额交易。

这是一项被称为“有关各方皆蒙其利”的巨额交易。交易完成后,Mannesmann不但成为欧洲最大的电讯公司,市值七千亿港元,更重要的是为该集团电讯业务提供了更为远大的发展前景。对和黄股东而言,除了二十八亿美元现金及为期三年的二十八亿美元票据的进帐之外,还获得Mannesmann扩大股本后百分之十的股权,成为该公司最大单一股东,同时也成为欧洲最大的GSM电讯经营商。

Orange是和黄最为成功的投资典范之一。十年前,和黄注资五亿美元收购Orange发展电讯事业,眼下Orange已位居英国第三大电讯公司,同时为以色列、香港及澳大利亚提供电讯服务。

今年初,和黄通过出售部分Orange股权而取回全部的投资成本,4亿港元交易全为投资利润。

当有关收购的消息一传出去,长实系的股价就闻风而动了。和黄今日的收市报港币是七十六地五角,升幅总达百分之九,连带其控股公司长江实业也获益匪浅,股价自三日前的五十八元升至今日收市的六十七元五角,飙升达一成以上。

和黄原本是一家老牌英资企业,在八十年代初期就被李嘉诚的长江实业给收购了,组成了长和集团。在素有“超人”之称的李嘉诚领导之下,和黄致力于业务多元化及国际化,迄今已发展成为一个包括港口、电讯、地产、零售及制造能源等五大核心业务在内的综合型跨国的大企业了。

当亚洲的金融危机过去之后,和黄举行“继续扎根香港,但同时也不排除在海外寻求投资机会”的经营策略,企业向国际化发展的进程很快。

1989年,和黄通过收购一家英国的电讯公司,开始涉足于英国的电讯市场。可是却出师不利,长期所处的状态总是亏损。当时和黄在英国推出的CT2电讯服务,名叫RABBIT(兔子),因为它只能打出却不能打人,跟这一时期的电讯服务技术比起来,要显得逊色些,所以他不能吸引更多的客户的兴趣。其产品模拟式电话价格也在快速地降低,“兔子”只能败下阵来,宣布死亡,和黄也身受重伤,为此留下了1462亿港元的负款。

其后,和黄又于1994年投资84亿港元成立Orange,推出个人通讯网络,起初也不被业界看好,唯恐是CT2的翻版,但是后来又渐渐地被消费者所接受、喜欢,手提电话的销售也很不错。

1996年4月,Orange在英国上市,随即成为金融时报指数一百成分股,打破最短日期成为成分股的纪录,同时也为和黄带来41亿港元的特殊盈利,并已收回种“橙”的全部投资。该股份至今仍未有盈利,但股价却比上市时提高了六成多,其市值也由当时的200多亿港元增至2000多亿港元。到1997年,Orange的英国客户突破了100万,成为英国第三大流动电话商。今年2月,和黄出售4.3%的Orange股份,套现53亿港元,加上并购交易所得的220亿港元现金、220亿港元票据,以及650亿港元的德国电讯公司股票,估计和黄在这棵“橙”树上的回报已超过10倍以上。

卖“橙”成功了,它的成功是和黄历史上最重要的一笔交易。它引起了海内外市场的特大轰动,也同时引来无数人的极度羡慕。大家都想知道和黄集团主席李嘉诚是怎么办好这件事的,他的秘诀在哪里。在卖“橙”的记者会上,或许李嘉诚说的话能给人一些启示的。他说:电讯业务是未来集团的发展重点,他已知道五年后和黄要做什么。同时,李嘉诚之子、和黄集团副主席李泽钜也谈到,作生意的时间期限是五年、十年。不是一年、两年,长实(长江实业有限公司)有些项目也是七年才有收成的。也可以这么说,着眼于未来,善于把握趋势是和黄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和黄集团所从事的电讯事业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了,它也不是自成立至今总是一帆风顺,其中也经历了不少的曲折和艰难。就说在投资英国电讯市场初期,由于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受到海内外证券业的不断批评,甚至有人认为和黄在英国的这项业务到本世纪末都不会有收获。即使是经营orange,也是历经数年奋斗才有今天的结果。但是不管经历多大的困难,李嘉诚都凭着他对未来趋势的正确分析与把握,坚持住而绝对不轻易就放弃。就在市场普遍对该项目业务不看好的时候,他曾经亲自出面澄清了市场上有关它的一切传言。表示将继续支持在英国的电讯事业。果然不出他的预料,仅仅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和黄集团便从“橙”身上取得惊人的回报。这种前瞩未来的能力,使得李嘉诚的事业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上屡次取得引人瞩目的业绩。

六十年代靠经营塑胶花起家的他,在此行业仍如日中天时,毅然出售其业务,改为投资地产业,奠定了他成为巨富的基础。等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李嘉诚又是香港大地产商中最早认识到地产业暴利时代已经过去的人,他在不停地出售手上即将落成的住宅物业的同时,积极向海外电讯业发展。而现在,李嘉诚的和黄集团正在全力发展全球电讯市场,除了投资到英国之外,和黄集团还在向美国等国家的电讯市场进军,如:1997年,和黄斥资24亿多港元,入股美国电讯公司WWC;1999年,和黄又宣布分拆以色列电讯在英美上市。

在出售了Orange交易以后,和黄集团持有德国最大电讯公司Mannosmann10.2%的股权,是目前欧洲最大的移动电话商。其在欧洲的电讯业务将通过该公司发展及经营。当有记者问到出售“橙”之后,和黄集团的环球电讯业务长期发展策略是否有变化时,李嘉诚说,该集团仍会继续进行有关投资,并对其他国家电讯业务感兴趣。

他还表示,长实集团和和黄集团一定会参与高科技,而且可能与香港盈科数码动力合作。

其中的和黄正寻求发展电子商务,并可能于短期内将之分拆上市。此外,和黄集团的五大核心业务(基建、电讯、地产、进口及零售)表现良好,未来将会继续发展。同时,这一场欧洲电讯界的收购战,令李嘉诚关于长和系的股票价值大幅度地飙升,使李嘉诚的财富一下子就增加到了六百八十七亿元。

而且在短短一个月,和记黄埔(○一三)股价已升逾三成六。

十月十九日,德国最大手电商Mannesmann(MMN)洽购和黄辖下英国流动通讯公司Orange予MMN,以换取对方一成多股权,获总值达一千一百三十亿元利益后,和黄的股价便一直很好。

然而期后英国最大流动通讯商VodatoneAirtouch终于发动了攻势,向MMN提出了敌意的收购。他这样做,其实无意间更进一步提高了收购价,令和黄的股价更是拾级而上,一日比一日高了。市场上的人指出,带动和黄股价劲升的主要因素为Vodafone向MMN出的敌意收购。因此,继续卖“橙”不久,李嘉诚又与“买主”mannesmann公司扩大了合作,联手阻止了英国VoD公司对MMN的收购计划。

一位颇熟悉李嘉诚性格的分析员,认为李嘉诚发表支持MMN管理层声明,是为和黄在电讯业的长远发展和即时利益之间,作出取舍。

“李嘉诚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成功商人,会对行业未来发展定出一个长期的策略和计划。以进军石油业为例,赫斯基石油过去一直为和黄带来财务负担,但李嘉诚认为‘有得做’,便一直坚持下去,目前已渐有起色。”

“如果VOD成功收购MMN,帐面上会即时赚取318亿元,而且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讯公司最大单一股东,占4.8%股权。可是,和黄欲扩大其股权,增加其影响力,则成本会加倍,而且,MMN的电讯业务,可与和黄配合,而VOD则与和黄的业务重叠。”该名分析员点出李嘉诚宁选MMN。弃VOD的重点。

“除了上述因素外,李嘉诚支持MMN是有其好处的,当然李嘉诚亦会考虑到,英国法例规定,一个集团不可同时拥有两间电讯公司,VOD若成功收购,意味着orange一是摒弃在新公司之外,一是Orange的品牌将被取消,完全合并在VOD品牌之内。虽然李嘉诚已卖‘橙’,看其‘一手凑大’的公司消失,心中肯定不是味儿。”

“长远来说,和黄会在美国会以VoiceStream为电讯旗舰,欧洲以MMN为电讯旗舰,亚洲则有机会和日本最大的电讯公司日本电信电话(NIT),以及德国电讯合作,发展亚洲(主要是中国)的电讯业务,加上和记电讯和数码通,和黄的全球电讯王国有机会成事。”该名分析员认为,VOD的收购会妨碍李嘉诚的电讯王国大计,因为VOD的业务和VoiceStream等公司的业务有太大的重叠,不利整体的配合。

其实,这次收购事件,发生于1999年十月底,当时英国传出VOD伙同法国电讯联手向MMN提出收购建议,MMN的股价即开始急升。加上收购价一再地提高,由开始的每股203欧元升至240欧元,引起连锁反应。电讯股类亦在收购消息传出后,股价纷纷上扬。

和黄适逢其时,是因今年十月时成功卖“橙”,以48.81%的Orange股权,换取现金连票据近440亿元之外,并拥有MMN约10%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