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三百首
4795200000170

第170章 醉时歌

诸公衮衮登台省①,广文先生官独冷②。甲第纷纷厌粱肉③,广文先生饭不足。先生有道出羲皇④,先生有才过屈宋⑤。德尊一代常坎轲⑥,名垂万古知何用⑦?杜陵野客人更嗤⑧,被褐短窄鬓如丝⑨。日籴太仓五升米⑩,时赴郑老同襟期。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

①衮(gǔn滚)衮:众多。台省:台,指御史台;省,指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这些都是唐代掌实权的官府。这句说许多人都官居要职。

②广文先生:指郑虔。他当时任国子监的广文馆博士。官独冷:指郑虔的官职是一个不受重视的无实权的职位。

③甲第:富贵者的第宅。厌粱肉:把大米和肉都吃腻了。

④出:超过。羲皇:即伏羲氏,传说中上古的皇帝。这句是说郑虔的道德高尚,胜过上古时代的人。按,杜甫这首诗受《庄子》影响很深,据《庄子》说,越古的人,道德越高,越到后来越坏。

⑤屈宋:指战国时楚国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和他的弟子宋玉。古人常常把二人并称,而且尊为文学家的杰出典范。

⑥德尊一代:在一代人中道德最为高尚。坎(kǎn侃)轲“车子走得不顺利,比喻人不得志。这句是说郑虔的道德虽然高尚,却经常不得志。

⑦这句说纵使才能足以传名万世,但一生潦倒,对人对己又有什么用处呢?这是发牢骚的话。

⑧杜陵野客:杜甫自称。杜陵,原秦代杜县,汉宣帝刘询的陵墓在这里,故称杜陵,故址在今西安市东南。杜陵东南又有一较小的陵墓,宣帝许后所葬,称少陵。杜甫曾在杜陵、少陵住过,故自称“杜陵野客”,或“少陵野老”,后人也常称杜甫为“杜少陵”。嗤(chī):讥笑。

⑨被:穿着。褐(hè贺):粗布的衣服,穷人所穿。鬓如丝:形容头发白。这句是写自己穷困潦倒的样子。

⑩籴(dí狄):买粮食。太仓:皇家的仓库。这句是说每天去买米。形容贫困,家中无存粮。按:《旧唐书·玄宗纪》载,天宝十三年秋长安水灾,物价暴涨,百姓乏粮,曾拨太仓米一百万石,卖给百姓。

郑老:指郑虔。郑虔年龄比杜甫大,故称之为“郑老”。同襟期:有着相同的襟怀和志趣。这句是说杜甫因志趣与郑虔相同,故常去看他。

忘形:不拘形迹。因郑虔年龄大,按礼杜甫应对他尊重,但由于很亲密,所以不拘形迹。尔汝:关系亲密,不用尊敬或客气的称呼,而用“尔”。“汝”称呼对方(相当于现在不用“您”,而用“你”)。这两句是说两人由于很熟,不拘客套,而郑虔的痛饮,很受杜甫欣赏。

春酌:指春天饮酒。这句是说在深夜里喝酒。

这句是说灯光照着檐前的花在细雨中谢落。一说,檐花指檐前的细雨,闪烁似花。“灯前细雨檐花落”,一作“檐前细雨灯花落”。

这两句是写郑虔和杜甫酒后纵情高歌,自以为歌声能感动鬼神,却不考虑自己的贫困。“有”,一作“感”。

相如:指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逸才:有高超才华的人。涤器:洗酒器。据史载,司马相如曾在临邛(今四川临邛)开酒店,亲自洗涤酒器。

子云:汉代辞赋家扬雄的字。识字:扬雄通文字学,曾教学生刘棻(fēn芬)识奇字。终投阁:王莽时,刘棻因向王莽献“符命”(迷信的谶语)得罪,连累了扬雄,官府派人抓他,他正在天禄阁校书,得信后,从阁上跳下,几乎摔死。

归去来:晋代诗人陶渊明弃官归隐,作了一篇《归去来辞》,这里借指归隐。石田:多石硗瘠的田。荒苍苔:指郑虔家田也荒了,房屋因人久不居住也长了青苔。这两句是劝郑虔早日归隐。

这句是说儒家学说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跖:人名,最早见于《庄子·盗跖》篇。庄子说他是坏人,杜甫在本诗中也是把他当坏人看待的。但《史记·伯夷列传》和《游侠列传》却说跖“聚徒数千人,横行天下”,受到群众的称赞和拥护,很像是一个农民起义的领袖。这句是说不论善恶终必一死,化为尘埃。

惨怆:凄怆悲哀。

衔杯:指喝酒。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的春天,杜甫和他的朋友郑虔(qián钳)相聚的时候。诗中对二人不得意表示愤愤不平的情绪,也对“儒术”表示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