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许地山散文
4798100000063

第63章 国粹与国学(2)

学术原不怕分得细密,只问对于某种学术有分得这样细密底必要没有。学术界不能创辟新路,是因没有认识问题,在故纸堆里率尔拿起一两件不成问题而自己以为有趣味底事情便洋洋洒洒地做起“文章”来。学术上的问题不在新旧而在需要,需要是一切学问与发明底基础。如果为学而看不见所需要底在那里,他所求底便不会发生什么问题,也不会有什么用处。没有问题底学问就是死学问,就是不能创辟新途径底书本知识。没有用处底学问就不算是真学问,只能说是个人趣味,与养金鱼、栽盆景,一样地无关大旨,非人生日用所必需底。学术问题固然由于学者底知识底高低与悟力底大小而生,但在用途上与范围的大小上也有不同。“一只在园里爬行底龟,对于一块小石头便可以成为一个不可克服的障碍物,设计铁道线底工程师,只主要地注意到山谷广狭底轮廓;但对于想着用无线电来联络大西洋底马可尼,他底主要的考虑只是地球底曲度,因为从他底目的看来,地形上种种详细情形是可以被忽视底。”这是我最近在一本关于生物化学底书(w。O。KcrmockandP。Eggleton;。rheStuffWeIcof。Pp。15-16)里头所读到底一句话。同一样的交通问题,因为知识与需要底不同便可以相差得那么远。钱先生所举出底“平世”与“乱世”之学底不同点,在前者注重学问本身,后者贵在能造就人才与事业者。其实前者为后者底根本,没有根本,枝干便无从生长出来。我们不必问平世与乱世,只问需要与不需要。如有需要,不妨把学术分门别类,讲到极窄狭处,讲到极精到处;如无所需,就是把问题提出来也嫌他多此一举。一到郊外走走,就看见有许多草木我们连名字都不知道,其中未必没有有用的植物,只因目前我们未感觉须要知道它们,对于它们毫无知识还可以原谅。如果我们是植物学家,那就有知道它们底需要了。在欧美有一种种草专家,知道用哪种草与哪种草配合着种便可以使草场更显得美观,和耐于践踏,易于管理,冬天还可以用方法教草不黄萎。这种专门学问在日前的中国当然是不需要,因为我们底生活程度还没达到那么高,稻粱还利不好,哪能讲究到草要怎样种呢?天文学是最老的学问,却也是最幼稚的和最新的学术。我们在天文学上的学识缺乏,也是因为我们还没曾需要到那么迫切。对于日中黑点底增减,云气变化底现象,虽然与我们有关系,因为生活方式未发展到与天文学发生密切关系底那步田地,便不觉得它有什么问题,也不觉得有研求底需要了。一旦我们在农业上,航海航空上,物理学上,乃至哲学上,需要涉及天文学底,我们便觉得需要,因为应用到日常生活上,那时,我们就不能说天文学是没有底了。所以不需要就没有学问,没有学问就没有技术。“不需无学,不学无术?”,我想这八个字应为为学者底金言;但要注意后四个字底新解说是不学问就没有技术,不是骂人底话。

中国学术底支离破碎,一方面是由于“社交学问”底过度讲究,一方面是为学人才底无出路。我所谓社交学问就是钱先生所谓私人在社会博名誉占地位底学问。这样的“学者”对于学问多半没有真兴趣,也不求深入。说起来,样样都懂,门门都通,但一问起来,却只能作皮相之谈。这只能称为“为说说而学问”,还够不上说“为学问而学问”。我们到书坊去看看,太专门的书底滞销,与什么ABC,易知、易通之类底书底格外旺市。便可以理会“讲专门窄狭之学者”太少了。为学人才与做事人才底分不开,弄到学与事都做不好。做事人才只须其人对于所事有基本学识,在操业底进程上随着经验去求改进,从那里也有达到高深学识底可能,但不必个个人都需要如此底。为学人才注重在一般事业上所不能解决或无暇解决底问题底探究。譬电子底探究,数理底追寻,乃至人类与宇宙底来源,是一般事业所谈不到底,若没有为学人才去做工夫,我们底知识是不完备的。欧美各国都有公私方面设立底研究所、学院,予学者以生活上相当的保障。各大学都有“学侣”底制度,使新进的学人能安心从事于学业,在中国呢?要研究学问,除非有钱、有闲,最低限底也得当上大学教授。才可说得上能够为学。在欧美底余剩学者最少还有教会可投;在中国,连大学教授也有吃不饱底忧虑。这样情形,繁难的学术当然研究不起,就是轻可的也得自寻方便,不知不觉地就会跑到所谓国学底途程上。这样的学者,因为吃不饱,身上是贫血的,怎能激发什么“真血性”;因为是温故不知新,知识上也是贫血的,又怎能针对什么“真问题”呢?今日中国学术界底弊在人人以为他可以治国学,为学底方法与目的还未弄清,便想写“不朽之作”,对于时下流行底研究题目,自己一以为有新发见或见解,不管对不对,便武断地写文章。在发掘安阳、发见许多真龟甲文字之后,章太炎老先生还楞说甲骨文都是假的!以章先生底博学多闻还有执着,别人更不足责了。还有,社交学问本来是为社交,做文章是得朋友们给作者一个大拇指看,称赞他几句,所以流行底学术问题他总得猎涉,以资谈助;讨论龟甲文底时候,他也来谈龟甲文,讨论中西文化底潮流高涨时,他也说说中西文化,人家谈佛学,他就吃起斋来,人家称赞中国画,他就来几笔松竹梅,这就是所谓“学风”底坏现象,这就是“社交学问”底特征。

钱先生所说“学者各榜门户,自命传统”,在国学界可以说相当地真。“学有师承”与“家学渊源”是在印板书流行之前,学者不容易看到典籍,谁家有书他们便负芨前去拜门。因为书底钞本不同,解释也随着歧异,随学底徒弟们从师傅所得底默记起来或加以疏说,由此互相传授成为一家一派底学问,这就是“师承”所由来。书籍流行不广底时代,家有藏书,自然容易传授给自己的子孙,某家传诗,某家传礼,成为独门学问,拥有底甚可引以为荣,因此为利,婚宦甚至可以占便宜,所以“家学渊源”底金字招牌,在当时是很可以挂得出来底。自印板书流行以后。典籍伸手可得,学问再不能由私家独占,只要有读书底兴趣,便可以多看比一家多至百倍千倍底书,对于从前治一经只凭数卷抄本甚至依于口授乃不能不有抱残守阙底感想。现在的学问是讲不清“师承”底,因为“师”太多了,承谁底为是呢?我在广州曾于韶舞讲习所从龙积之先生学,在随宦学堂受过尤伯纯先生底教,二位都是康有为先生底高足,但我不敢说我师承了康先生底学统。在大学里底洋师傅也有许多是直接或间接承传着西洋大学者底学问底,但我也不敢自称为哲姆斯,斯宾塞,柏格森,马克思,慕乐诸位底学裔。在尊师重道的时代,出身要老师推荐。婚姻要问家学,所以为学贵有师承和有渊源,现在的学者是学无常师,他向古今中外乃至自然界求学问,师傅只站在指导与介绍知识底地位,不能都像古时当做严君严父看。印板书籍流行以后,聚徒讲学容易,在学问上所需指导底不如在人格上所需熏陶底多,所以自程朱以后,修身养性变为从师授徒底主要目标,格物致知退于次要地位。这一点,我觉得是很重要的。从师若不注意怎样做人底问题,纵然学有师承,也只能得到老师底死的知识,不能得到他底活的能力。我希望讲师承底学者们注意到这二层。

至于学问为个人私利主义,竞求温饱底话,我以为现在还是说得太早。在中国,社交学问除外,以真学问得温饱算起来还是极少数,而且这样底学者多数还是与“洋机关”有关系底。我们看高深学术底书籍底稀罕,以及研究风气底偏颇,便可理会竞求温饱底事实还有重新调查底余地。到外国去出卖中国文化底学者,若非社交的学问家便是新闻事业家。他们当然是为温饱而出卖关于中国底学问底。我们不要把外国人士对中国文化底了解力估量得太高,他们所要底正是一般社交的学问家与新闻事业家所能供给底。一个多与欧美一般的人士接触底人,每理会到他们所要知道底中国文化不过是像缠足底起源,龙到底是什么动物,姨太太怎样娶法,风水怎样看法之类,只要你有话对他们说,他们便信以为真,便以为你是中国学者。许多人到中国来访这位,问那位,归根只是要买几件骨董或几幅旧画。多数人底意向并不在研究中国文化,只在带些中国东西回去可以炫耀于人。在外国批发中国文化底学者,他们底地位是和卖山东蓝绸或汕头抽纱底商人差不多,不过斯文一点而已。

在欧美底学者可以收费讲学,但在中国,不收费底讲学会,来听讲还属寥寥,以学问求温饱简直是不容易谈。这样为学只求得过且过,只要社会承认他是学者,他便拿着这个当敲门砖,管什么人格底结晶与不结晶。这也许是中国学者在社会国家上多不能为国士国师而成为国贼国狗,在学问上多不能成为先觉先知成为学棍学蠢底十个原因罢。我取底是“衣食足而后知礼义”看法,所以要说说:“温饱才能讲人格。”中国学术界中许多人在饥寒线底下挣扎着,要责备他们在人格上有什么好榜样,在学问上有什么新贡献,这要求未免太苛了。还有,得温饱并不见得就是食前方丈,广厦万间,只求学者在生活上有保障,研究材料底供给方便与充足就够了。须知极度满足的生活,也不是有识学者所追求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