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解放邯郸(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4799000000037

第37章 高树勋起义(5)

成立民主建国军后,发来贺电的还有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副司令员滕代远、副政委薄一波;太行军区秦基伟、李雪峰、黄镇;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申伯纯、邢肇棠、聂真、晁哲甫;冀南军区杜义德、李菁玉、刘志坚、马国瑞;冀鲁豫军区杨勇、王秉璋、赵健民、张霖之、张玺;太岳军区王新亭、裴孟飞等。外区的如渤海区参议会,广九路解放区各界,晋绥军区吕正操、李井泉、续范亭、周士第,晋绥边区各界,山东军区津浦前线全体指战员,晋察冀各界,鄂豫皖解放区群众大会等。

为建立好这支队伍,刘伯承、邓小平和晋冀鲁豫军区进行了精心的安排。

1945年11月10日,民主建国军成立大会在太行山麓的武安县伯延镇隆重举行。参加大会的军民有两万多人。

清晨,各机关、团体代表及各地群众源源不断的从四面八方涌向会场。数不清的慰问品,被人们争先恐后地送到主席台前。一位挑着两筐大公鸡的老汉,兴高采烈地说:“我是诚心诚意拥护高总司令的,跟八路军合作的都是好队伍。”

主席台前,两幅巨型标语特别引人注目,一幅上写着:“高总司令和民主建国军的义举是中国的光荣,是代表全国人民的愿望!”另一幅上写着:“八路军、新四军和民主建国军联合起来,为民族独立、民主团结、和平建国而奋斗!”

在庄严隆重的气氛中,大会宣布开始,首先,举行升旗仪式。民主建国军鲜艳的旗帜,伴着雄壮的乐曲徐徐升起,起义的将士,很多人眼含热泪,庆祝自己的新生。

升旗仪式完毕,宣读了中央军委命令,任命高树勋为民主建国军总司令、王定南为总政治部主任、范龙章为第一军军长、乔明礼为第二军军长。

命令宣读完后,高树勋亲自率领全军将士宣誓就职。

大会结束后,群众表演了高跷、旱船、秧歌等节目助兴。晋冀鲁豫军区文工团也到民主建国军驻地演出了《白毛女》、《血泪仇》、《兄妹开荒》等节目,起义官兵深受教育,他们真正感受到了回到亲人怀抱后的幸福,沉浸在无比欢乐的气氛之中……

四、高树勋入党

回到驻地,高树勋还沉浸在欢乐之中,见到李达,他郑重地提出了加入共产党的请求。

李达高兴地说:“你的要求很好,我回去向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汇报。”

几天后,高树勋见到了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再次提出自己要求入党的问题。几位领导一方面表示欢迎,同时表示,尽快向党中央请示。

1945年11月11日,晋冀鲁豫中央局给党中央发电报,请示高树勋入党的问题:

高树勋三次要求入党,如何办理?请示。

11月13日,中共中央书记处给晋冀鲁豫中央局的复电:

戍真电悉,中央批准高树勋同志加入本党。此复。

同日,由邓小平、薄一波介绍,高树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民主建国军成立后,进行了严格的整训,开展了民主运动,组织了赴延安参观团,成立了建国学校和干训团,培养了大批骨干。部队逐步向新型人民军队转变。“高树勋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然而,令人遗憾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毛泽东在延安细心听取了关于邯郸起义的汇报后,高屋建瓴地总结了邯郸起义的重要意义,并在亲自起草的《一九四六年解放区工作的方针》中,号召“开展学习高树勋运动”。

他明确指出:“为着粉碎国民党的进攻,我党必须对一切准备进攻和正在进攻的国民党军队进行分化的工作。一方面,由我军对国民党军队进行公开的、广大的政治宣传和政治攻势,以瓦解国民党内战军人的战斗意志。另一方面,须从国民党内部去准备和组织起义,开展高树勋运动,使大量国民党军队在战争紧急关头,仿照高树勋榜样,站到人民方面来,反对内战,主张和平。”

为使瓦解敌军的任务落实到实处,毛泽东还提出“为使此项工作切实进行和迅速生效起见,各地必须依照中央指示,设置专门部门,调派大批干部,专心致志,从事此项工作。各地领导机关,则要给以密切指导”。

接到中共中央的指示、方针,各大区、二级军区,甚至师、旅都加强了对瓦解敌军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充实了人力和财力,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从此,“高树勋运动”广泛开展起来了。这个有着浓厚政治、军事意义的运动,唤醒了成千上万国民党军队官兵仿照高树勋的榜样,在战场起义,站到人民方面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瓦解敌军工作成为中国人民在解放战争中战胜反动派,实现独立、和平、民主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而加速了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

新建立的民主建国军广大官兵,满怀信心,迎接着自己的新生。1946年1月间,高树勋给蒋介石写信,以自己的切身经历,揭露蒋管区贪污腐败情景,要求国民党忠实执行停战协定,实行民主改革,实现政治协商会议的要求,召开国民代表大会,用普选方式产生真正的人民代表以成立正式联合政府,解决当前国是,而不能国民党一党独裁。

3月间,高树勋当选为晋冀鲁豫边区参议员。3月21日,高树勋赴邯郸参加大会,以他曾是国民党一高级将领的身份讲话,谴责国民党二中全会破坏宪法草案修改原则。

4月间,国民党当局决定于两个月完成花园口黄河堵口合拢工程,企图水淹解放区。5月3日,高树勋致函当时全国水利委员会薛笃弼和黄河水利委员会赵守钰,揭露国民党的阴谋,劝他们不要以修治黄河为名,进行内战准备。

高树勋和民主建国军的影响逐日扩大。

1946年5月31日,国民党第一八四师师长潘朔端率所部于海城起义,高树勋于6月8日电贺:“去年邯郸起义,旨在救国拯民,欣闻贵师义举,益感同道多助。今后愿密切联系,俾其奋斗。”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空军第八飞行大队刘善本上尉驾驶一架B-24型轰炸机“走高树勋道路”起义,由成都飞往延安。他的起义,再次在国民党军队中造成震荡。

9月18日,高树勋电贺原国民党第三十八军孔从周、刘威诚部起义军。由于国民党军队不愿参加内战,纷纷起义投城,给蒋介石以沉重打击,形势一片大好。9月4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题为《国民党官兵起来罢战怠战》的社论,号召国民党军官兵,仿照高树勋的榜样,起来罢战怠战。这时,已临近民主建国军起义一周年的日子——10月30日,民主建国军全军上下都在准备庆祝,高树勋连日收阅各方贺电祝词,全军掀起了起义一周年教育与回顾活动。

1946年10月29日,毛泽东、朱德发来电报,祝贺民主建国军起义一周年。朱德还专门写了文章——《祝高树勋将军起义一周年》。

五、遥远的回声

1972年1月19日,高树勋在北京逝世,埋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终年74岁。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拨乱反正,民主建国军的问题也被提到了日程上。在高树勋率部起义38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决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纪念大会,以这种方式给予平反。1983年10月30日,纪念会在石家庄隆重召开,中共中央统战部顾问平杰三受中央委托,专门前往参加会议。河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主要领导参加了会议,全国政协、民革中央也派出负责人参加。

会议开始后,河北省省长张曙光首先做了讲话。他首先回顾了38年前的邯郸起义,肯定了高树勋率部在内战前线邯郸首举义旗,为人民立下了辉煌的业绩。随后,他说:邯郸起义后,高树勋所率部队改建为民主建国军,参加了全国解放战争,战功卓越;新中国建立后,又参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宝贵的贡献。他们当中,除了在战争中牺牲的先烈以外,都经受了各种严峻考验,成为我党的真诚朋友,有些人进而成为共产主义者。

高树勋将军起义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建立前夕,他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工作。建国以后,他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委员、河北省民革副主委,长期担任河北省副省长职务。他工作勤奋,任劳任怨,作风民主,平易近人,为祖国的统一和富强,战斗到了最后一息。青史有情,一切为人民做过好事的人,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他们对中华民族和推动历史前进的丰功伟绩,将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当时曾经参加处理民主建国军问题的薄一波,也给大会发来了贺信,全文如下:

致邯郸起义三十八周年纪念会的信:

对召开这次具重要意义的纪念会,我不能前来参加,深表歉意。

在国民党反动派试图派兵北上,侵吞抗战果实,向我华北解放区进行挑战的时刻,高树勋将军于1945年10月30日率所部新八军起义,口号是要民主、要和平,为反对内战、反对独裁,给国民党部队指出了一条出路,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在毛泽东同志和中国共产党倡议下,开展了学习高树勋运动,取得了伟大胜利。

由高树勋将军率领组建的民主建国军,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立下了卓越的功勋;

建国后,他们又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继续作出了贡献。

在纪念邯郸起义三十八周年的时候,让我们高呼: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民主建国军英雄们,永垂不朽!

让我们高呼:发扬邯郸起义的革命精神,为祖国四化建设做出新贡献!

在此,我向高树勋将军及已故的范龙章、乔明礼、陈明韶、田树青等将领致以深切的悼念,并对他们的家属致以亲切的慰问。

薄一波

1983年10月30日

1983年11月1日,《河北日报》就高树勋和民主建国军平反的纪念会,做了详细报道。

1989年11月20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亲切接见《第二野战军战史》撰写组的同志,他首先听取了汇报,当中不断插话,询问一些问题。撰写组的很多同志当年在晋冀鲁豫军区工作过,与邓小平十分熟识。大家谈起过去,无拘无束,十分兴奋。当撰写组的同志谈到邯郸战役时,邓小平对当年的战役进行了回忆。虽然已经过去了40多年时间,但邓小平的记忆仍然十分清晰。

他回忆说:上党战役之后,随后就是平汉战役,国民党第十一战区两个副司令长官马法五、高树勋带着3个军,还有一个乔明礼的河北民军纵队,几个部队打过来。马法五的第四十军、第三十军都是强的。高树勋的新八军也有战斗力呀!锡联在马头镇拼了一次,一拼就是几百人伤亡。我们打平汉战役比打上党战役还困难。打了上党战役,虽然弹药有点补充,装备有点改善,但还是一个游击队的集合本。在疲惫不堪的情况下,又打平汉战役。队伍没有到齐,敌人进攻,我跟苏振华通电话,叫他坚持5天,等后续部队到达指定地点。那次他们那个第一纵队的阻击战是打得不错的,完成了阻击任务。这样,后面的队伍才赶上来。平汉战役应该说主要是政治仗打得好,争取了高树勋起义。如果硬斗硬,我们伤亡会很大。我一直遗憾的是,后来我们对高树勋处理不公道。他的功劳很大。没有他起义,敌人虽然不会胜利,但是也不会失败得那样干脆,退走的能力还是有的,至少可以跑出主力。他一起义,马法五的两个军就被我们消灭了,只跑掉3000人。这个政治仗,我们下的本钱也不小。高树勋受汤恩伯指挥的时候,就同我们有联系。由于关系比较久,所以我们是派参谋长李达亲自到马头镇他的司令部去做工作的。这件事你们好多人可能不知道。同李达一起去的还有王定南,当时是我们的联络员,我见过他多次。我们确实知道高树勋倾向起义,但在犹豫当中。

那时国民党要吃掉西北军,有这个矛盾。李达、王定南一到那里,看见所有的汽车、马车都是头向南,准备撤退的。他们见面后,一谈就合拍了,高树勋决定起义,并且第二天就实行起义,把部队开向西北面的解放区。起义的第二天,伯承就到马头镇去看望高树勋。这样,马法五就惊慌了,命令他的两个军南撤。结果,我们在南面,在漳河北岸,把敌人截住了,又打了一个胜仗……

一代伟人邓小平,以他一贯的实事求是的精神,给高树勋和民主建国军做了最后的历史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