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Psychology)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西方心理学思潮和革新运动,近年来也称为现象学心理学(PhenomenologicalPsychology),成为西方心理学发展的一种新的取向,其代表人物主要有马斯洛(A.I.Maslow)和罗杰斯(C.R.Rogers)。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出现之前,心理学中最有影响的两大学派是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而人本心理学是作为对这两大学派的反对力量出现在心理学舞台上的,所以人本主义也号称心理学第三势力的理论。它一方面反对精神分析学派从对心理障碍患者的观察去推论人性,认为这样看人得到的是“病态的人”;另一方面反对行为主义者从对动物的观察去推论人性,认为行为主义者眼里的人是“大一点儿的白鼠”。人本主义者重视主观性及实现倾向,把实现倾向与心理健康相提并论。他们主张研究人的价值和潜能的发展,因为,他们相信,人的本质是善良的,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巨大的心理潜能,只要有适当的环境和教育,人们就会完善自己、发挥创造潜能,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的。为此,他们从探讨人的最高追求和人的价值角度,认为心理学应改变对一般人或病态人的研究,而成为研究“健康”人的心理学,揭示发挥人的创造性动机、展现人的潜能的途径。他们是整体取向而非还原取向,认为人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整体,不能将其分为片面孤立的研究。人本主义方法论不排除传统的科学方法,而是扩大科学研究的范围,以解决过去一直排除在心理学研究范围之外的人类信念和价值问题。
TheMentalityofApes
《人猿的智慧》
沃尔夫冈·苛勒(WolfgangKohler)
作者简介
沃尔夫冈·苛勒(1887—1967),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1887年,苛勒生于波罗的海的雷维尔(现属爱沙尼亚)。5岁时,全家搬到德国北部。他先后在德国杜平根、波恩、柏林大学就读。1909年在著名的心理学家斯顿夫的指导下获得柏林大学博士学位。
1910年,苛勒接受法兰克福大学的邀请,在该校任职。在此期间,他与另外一位心理学家考夫卡(KutrKoffka)同惠特海默(MaxWertheimer)在法兰克福大学进行“似动”实验。通过参加这一实验,苛勒和考夫卡接受了惠特海默的思想。1913年,惠特海默发表了《关于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一文,格式塔心理学正式诞生,法兰克福大学成为当时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基地,苛勒、考夫卡成为格式塔心理学的主干力量。
1913年,苛勒接受普鲁士科学院的任命,到大西洋加纳利群岛的西班牙属地特纳利夫岛上进行类人猿的心理研究。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他作为德国人被拘留此岛长达7年之久。在那7年里,苛勒专门研究了黑猩猩的学习问题。苛勒在特纳利夫岛的这些研究成果,导致后来的大量有关学习究竟是通过顿悟还是通过试误而获得的研究和争论。
1920年,苛勒回到德国,任柏林大学实验室代理主任。1921年,苛勒被任命为缪勒在哥廷根大学的继承人。1922年,他又继承了斯顿夫离休前在柏林大学的职位。同年,惠特海默也被聘任为柏林大学的教授。此时柏林成为格式塔运动的中心。
苛勒在柏林大学一直工作到1935年。在这一期间,他曾在1925—1928年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和哈佛大学讲学,受到广泛欢迎。苛勒于1929年用英文撰写并出版了《格式塔心理学》,在这本书中他对格式塔运动作了最权威性和最透彻的论述,促进了格式塔心理学在美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
1934—1935年,苛勒接受詹姆士的邀请到哈佛大学讲学。1935年,苛勒写信公开反对希特勒的纳粹专政,并决定定居美国。从1935年到1959年,苛勒先后任宾夕法尼亚州斯瓦特莫学院心理学教授、新罕布什尔州达特劳斯学院研究教授。苛勒还于1956年荣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5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7年,苛勒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思菲尔德逝世,享年80岁。他的最后一本书《格式塔心理学的任务》于1969年出版。
苛勒的主要著作有:《人猿的智慧》(1917)、《格式塔心理学》(又译《完形心理学》1929)、《价值在事实世界中的地位》(1938)、《心理学的动力学》(1940)、《图形后效》(1944)、《完形心理学的任务》(1969)。他的《格式塔心理学》被公认为是对格式塔理论最好的系统说明。
名著导读
该书于1925年译成英文出版,1928年译成法文出版。这是作者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3—1920)在非洲喀麦隆的特纳利夫岛研究黑猩猩的专著。
作者按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对黑猩猩进行实验后,提出了智慧的顿悟说,顿悟就是对事物内部关系的突然知觉,它是一种思维过程,是一种智慧现象。他认为顿悟的智慧形式有三大特征:(1)突然改变行为;(2)立刻获得成功,而且可长期重现;(3)易于向类似的其他情境迁移。简单地说,顿悟就是格式塔内部发生了改组。作者强调顿悟说不同于桑代克的试误说,顿悟实验是把问题的全景呈现给被试者观察,使它领悟到其中的关系。桑代克则把这些关系条件掩盖起来,让动物盲目尝试,凭偶然的成功学习经验。
此后,这两种学说争论激烈,一直延续至今,但两者也一直在教育理论中应用着,它们和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一起,被称为现代的三大学习理论。
理论精读
为了测验动物的智慧,苛勒首先为智慧行为规定如下标准:如果人或动物显然采取由它本身组织产生的活动方式直接达到自由目的,我们就不能把这种行为称为智慧行为;但是,如果环境直接的通路已被堵塞,人或动物只能采取迂回的方法来适应这种情境,我们便把这种行为称为智慧行为。苛勒的全部实验,都是根据这一标准设计的:“实验者设置这样一种情境;在那里,直接通向目的物的道路被堵塞了,但另一条迂回的道路却敞开着,并使置身于这种情境中的动物完全有可能全面地看清这个情境。”这样,人们便能发现,动物所发生的行为,究竟属于哪种水平,尤其可以发现它是否能从可能的迂回道路来解决问题;苛勒所进行的实验,由简而繁,可分为6类:迂回实验、利用现成工具的实验、制作工具的实验、建筑实验、利用中介物的迂回实验及所谓“形的处理”实验。
1.迂回实验
一只叫苏丹的猩猩的住室中有间房屋,屋内有很高的百叶窗,从窗口望出去,可以看到猩猩的活动场。从这间房屋到活动场,必须通过一道通向走廊的门,在走廊的一端,另有一道通向活动场的门。苏丹对这个情境的各部分都很熟悉,但在房屋里,它们只能看到房屋里面的东西。实验者把苏丹从它的住室领出来,经过走廊,走进这间房屋,并和它一同走到窗前,打开百叶窗,把香蕉掷了出去。因为窗很高,苏丹只能看到香蕉在窗外消失,而看不到落在那里。随后,实验者很快地关上百叶窗。但待实验者转过身来时,苏丹已走在路上:它推开房门,走进走廊,并听到它已到达第二道门。片刻后它走到窗前,急切地寻找香蕉,终于在两个箱子之间的暗缝里找到。
苛勒用狗来做类似的实验,狗也顺利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2.利用现成工具的实验
属于这一类的实验很多。作为工具使用的实物有绳子、手杖、木箱等。
以绳子作为工具的实验是这样安排的:水果放在笼子外面,动物可用水果上的绳子将水果拉进来。这表明,它们的行为始终是指向目的物的。问题的解决取决于能否发现工具与目的物的关系并利用这种关系。狗在类似情境中却不会利用这种关系;它虽然对目的物发生强烈的兴趣,但对放在鼻子底下的绳子却全不加注意。
木箱实验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当猩猩已熟习了木箱的利用之后,在没有木箱可利用的情况下,猩猩会转而利用人或别的猩猩,把它拉到目的物下,爬上他的肩膀去取水果。如果目的物是悬挂在门的旁边,它会打开门,爬上门扇,成功地取得食物。还有一些别的物件,尽管外表极不相同,只要有和木箱“同样的机能价值”,都会被加以利用。
3.制作工具的实验
“制作工具”这个名称,在这里泛指一切对情境中的物体进行一番改造而被用做工具的活动而言。属于这一类的实验有:从枯树上折下树枝作为手杖用,解开绕在横木条上的绳子或把放在地上的绳子悬挂到横梁的铁钩上以供“飞渡”用,消除装在木箱内的石块或砂土以便移动木箱,把两根或三根短竹竿连接成长竹竿,等等。
例如,在折枝实验中,目的物放在栅栏外面非伸手可及的地方,近旁没有手杖之类的东西,只在笼子的另一边放着一棵砍倒了的树,树的枝条很容易折断。当把苏丹带进笼子时,由于它没有立即看到目的物,所以便漫不经心地去啃树枝。但是,当它注意到目的物,便立即走向栅栏,看看外边,接着便转过身来,直向枯树那边走去,折下一根细长的枝条,拿着它直奔栅栏,取得了食物。从转向枯树到折下枝条取得食物,全部动作干脆利落浑然一体。但从一棵完整的树上折下一根枝条,是比单单利用手杖大得多的成就,天分比不上苏丹的猩猩,即使已经掌握了手杖的使用,也不是都能达到这样的成就。
4.建筑实验
在“建筑”这个题目下,苛勒研究了猩猩如何处理叠木箱和竖立梯子的问题。在这里只侧重介绍苏丹的叠木箱实验。当用一只木箱未能取得高高地悬挂着的物体时,苏丹是否会把两只或两只以上的木箱重叠起来,从而取得目的物呢?苏丹在第一次发现一只木箱不够用时,邻近的另一只木箱引起了它的注意,便立即把它搬到第一只木箱的旁边,并把它高高地举起,在第一只木箱的上空晃来晃去,但没有把它放到第一只木箱上。接着就以其他方法来代替这种混乱的动作。后来在重做这个实验时,目的物挂得很高,两只木箱相隔不远,放在离目的物约四米的地方。一切可以用来取得目的物的其他工具都已拿开。苏丹把两只木箱中大的一只拖到目的物底下,爬上木箱,向上张望,准备上跳而又没有跳,又从木箱上爬下来,拖着另一只木箱,绕笼子乱跑乱叫,表现出极度不安。然后,它突然停了下来,把第二只木箱从远处一直拉向第一只木箱,并将它竖立叠在第一只木箱上,它爬上这个多少有点摇晃的建筑物,好几次准备向上跳而又没有跳,因为目的物挂得太高了。
经过几番示范尝试后,苏丹能立即利用第二只木箱;更重要的是,他对必须把它放在什么地方,已用不着再迟疑了。两个月后,在使用三只木箱的实验中,苏丹也能成功地完成这项建筑。同利用一只木箱相比,重叠两只或两只以上的木箱是困难得多的问题,只有几只猩猩一起在实验者多次帮助下才解决了这个难题,而且解决得都不太理想。
分析其原因,苛勒认为,这是由于在两只木箱的实验中,实际上包含两个问题,一个是“把第二只木箱举起来”,另一个是“把一只木箱稳固地叠在另一只木箱上”。对猩猩来说,如果它们已经知道把一只木箱放到另一只木箱上的作用,第一个问题不难解决,苏丹甚至在第一次试验时就表明它已完成了这一部分的主要工作。第二个问题则极其困难,它们所叠的木箱始终摇摇晃晃,一碰就垮下来,因为这里有一个必须解决的静力学的问题,而这正是猩猩所无法解决的。它们只是依靠自己的轻快动作,才能在叠得很不稳固的木箱倒塌前取得目的物。
5.利用中介物的迂回实验
这类实验是这样设计的:猩猩在取得最后的目的物之前,必须先取得一个辅助的目的物,并用它去取得最后的目的物。其中一个实验是这样安排的:笼外远处放着目的物,笼内靠近目的物的地方放着一根短手杖,用短手杖不能取得笼外的水果。一根长手杖放在笼外离目的物约2米远的地方,和栅栏平行,动物不能用手拿到,但可用短手杖把它拉过来。实验开始时,苏丹试图用短手杖去取水果,由于没有成功,它就去折取笼上的一段铁丝来替代手杖,但也没有得到成功。于是,它迟疑起来,长时间地停顿着,瞧瞧自己,瞧瞧周围的一切。它突然拾起短手杖,并向放着长手杖的栅栏那边跑去,用短手杖把长手杖拉过来,回到原地,用长手杖取得了目的物。但有的猩猩却没有这样的成就。
6.形的处理实验
在上面的各种利用视觉因素的测验中,实验的被试者在其工作中,都必须领会一定的形状(或称为“完形”)。而在即将讨论的这一类实验中,被试者将处理一些更为复杂的形状特点;这是一组更为复杂的实验。
第一个实验使用一种可称为“迂回盘”的装置:猩猩坐在栅栏附近,在栅栏外面约45cm外放着一个方形的抽屉,抽屉上面没有盖,后面没有隔板。水果放在抽屉里靠近猩猩的一端。猩猩手里拿着一根长手杖。能解决这个问题的猩猩是聪明的苏丹,它先是用手杖把水果朝自己的方向拉过来,由于抽屉隔板的阻挡,便改而把水果推向抽屉的侧边;当目的物快到达侧边时,便用手杖的顶端把它挑起来,企图把它挑出抽屉。当手杖的弹性偶然地把水果弹向抽屉的开口的一端时,苏丹立即改变策略,把水果向开口推出去,成一曲线地绕过侧边,把水果拨拉到自己身边。苏丹的成功,最初得力于机会的帮助。至于其他猩猩,则只有在减小问题难度时,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减小问题难度的方法是改变“迂回盘”放置的角度。只要把“迂回盘”的开口转到一边,迂回曲线便容易被发现;若转成90度角,则所有的猩猩都能或早或迟地发现解决的方法。
在这些实验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动物所运用的办法并不都会得到成功,但它对情境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摆弄”意味着在半知半解的情境中谋求解决的方法,而实际的解决办法往往容易由某种偶然机会得到的成功所引起。偶然发生的事件似乎是一种引起“顿悟”的助力,而且是一种很强的助力。
趣味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