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跟工作和解
4810800000063

第63章 职场白领绕开言语骚扰

文/噜噜

饭局遭遇“尴尬”林艳是一个文静大方的姑娘。她刚从山东某大学毕业,被派到某公司驻北京办事处工作。林艳做事细致,人又乖巧,很快就在本部门站稳了脚跟,也给公司其他人留下很好的印象。

有一天下午加班晚了,部门同事王华、肖遥和另一个部门的张晓劲,就把林艳叫上,大家一起到公司附近的餐馆吃饭。黄昏时分,轻松一刻,几个男人要了几瓶啤酒,海阔天空地聊了起来。林艳很安静,不是埋头吃菜,就是抬眼听他们说话。

气氛越来越轻松,工作的压力、不满似乎都在烟火酒气中得到了释放。张晓劲说到兴起处,喝了一口酒,抬高了声音说:“今天收到一个短信,特有意思,说给你们听听。”他看看林艳,“你可别在意。我们说着玩儿的。”接着,他拿出手机,用煞有介事的语调念了一段,男同事们都发出了会意的笑声。王华跟着凑趣,也说了一个段子,大家笑得坏坏的,就林艳似懂非懂地尴尬着。

后来林艳又经历几次这样的场面,有时一起吃饭的女同事都会来上一段。每当这时林艳都觉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这种“段子”,林艳不是听不懂,但是自己刚刚走出校门,男朋友还没有交过呢,如果自己表现出来听懂了,跟着笑,男同事们会不会觉得自己不正经?那不是林艳希望看到的结果。然而如果总是没有表示,他们又会不会觉得自己假装高尚,难以交往,因而影响到同事之间的关系?林艳一听到有饭局就怕,怕应付不好,就这样一直尴尬着。亦公室里的“环境污染”

林艳没有想到的是,饭局有时还可以借口推掉,然而办公室里的“黄段子”却躲不开。王华果然不愧为同事公认的“段子王”,在办公室里也不失时机地展现他这一方面超人的“特长”。他经常在众人面前肆无忌惮地讲“黄段子”,只要有谁一不小心触到了他记忆的某个“兴奋点”,他可以顺嘴一路“溜”下去,像长江之水一样滔滔不绝,几个男女同事也很捧场,常常发出含义丰富的笑声。

林艳觉得自己在这种环境下无法静下心来工作,而且一些露骨的段子让她很是难堪。她能躲就躲,段子一开场她就起身出去,她原本希望给那些同事一个暗示的。

可是这个势头愈来愈猛,段子的笑话有时候都烧到林艳身上了。王华有时神秘兮兮地问林艳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刚开始林艳顺口回答,结果就听到周围同事的怪笑,才知道自己无意中扮演了难堪的角色。林艳很是恼火,可是她要有生气的迹象,那些乖巧的同事又赶紧安慰她是开玩笑,这样林艳又不好意思发脾气了。

林艳上班的心情经常被破坏,她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处在“办公室污染”中,工作效率不断下降。

林艳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然而“黄段子”就像一道怎么也挥不去的阴影压在她的心上,成为她走上社会后的一个极为头疼的问题。

解析“黄段子”心理

林艳的这个头疼问题其实是很多刚刚走上职场的年轻女孩经常碰到的,在很多场合,特别是觥筹交错的酒桌、酒酣耳热的饭局、朋友聚会、同事聚餐,甚至在一般比较严肃的办公室中,都会常常出现“黄段子”,致使初入职场的年轻女孩患上了“段子恐惧症”。

心理学家认为,“黄段子”具有丰富的性心理学内涵。在性心理活动中,语言的作用是巨大的。人存在着欲望,就存在着欲望的表达。对语言的性刺激,一般人都有明确的心理和情绪反应,说“黄段子”实际上是一种边缘性行为。对某些人来说,“黄段子”说完之后大家会意的笑其实是一种“利比多”的释放,倒是可以解决一些压抑的欲望,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过过嘴瘾”。

当然,某些男人确实有着比较阴暗的心理。如果是一群男性无视女同事的尴尬,大说特说下流、露骨的段子,那么这个群体的趣味低俗不堪。如果一个男人在处于弱势的一个女子(尤其是单身女子)面前故意说“黄段子”,越下流越有劲,那么他可能别有用心。

有女性在场或者特殊场合,如果讲“黄段子”,就是对女性的一种不尊重。尤其是在办公室中,当着女同事的面说“黄段子”,可以看作是一种精神污染——“办公室污染”,不但影响了部门整体的工作效率,还给女同事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心理战术

观察:首先要做到不慌,不怯。如果羞怯、慌张、手足无措,往往能激起对方讲“黄段子”的兴趣,变本加厉。如果听到同事说“黄段子”,首先要读懂对方说“黄段子”的心理,看对方是简单地不顾场合“过过嘴瘾”,还是别有用心,故意说给你听。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样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方能应付自如。

其次,还要注意“黄段子”发生的空间,是多人的场合,还是只有你和对方在一起。如果是后一种情况,你就要立刻提高警惕了。

应对:对付“黄段子”,一个有效的方法是:每当同事们聊起段子时,你都找个借口走开,比如去洗手间。久而久之,同事们自然知道了你的态度,不至于一味放肆。如果真的碰到不开窍的同事问你为何老去洗手问,那你不妨幽他一默:这里很脏,我怕脏了我的耳朵,去洗洗。相信只要你的同事通情达理,大家会达成和谐的默契。

另外,你也可以正面向爱说“黄段子”的同事提出反对意见,因为这已经影响了你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效率;如果正面阻止没有成效,可以考虑诉诸上级领导进行行政干预;如果严重到性骚扰,那么你完全可以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