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爱默生随笔集
4820900000036

第36章 柏拉图:真正的哲学家

大思想家奥马尔在谈到《古兰经》时说:“把世上的图书馆都烧掉吧!因为它们的思想精华都浓缩在这一本书里了。”

柏拉图的著作涵盖了世界各国的文化精华,是各个学派的基石,是逻辑、算术、审美、诗歌、修辞、本体论、道德或者其他知识的一种高度的浓缩。从来没有人拥有如此宽广的知识领域,即使是现在的思想家们所主张的一切观点,也都可以从柏拉图的思想中找到影子。这让我们感到对柏拉图只可仰视。

柏拉图的著作可以称得上是“学术界的《圣经》”,每个时代的思想家——波伊提斯、拉伯雷、伊拉斯漠、布鲁诺、洛克、卢梭、阿尔菲里、克勒里治——都认真阅读过柏拉图的著作,然后又加以精心研究,同时又十分机智地把他的思想精华翻译成本国的语言。圣?奥古斯丁、哥白尼、牛顿、斯维登堡、歌德都曾受惠于柏拉图,从他的思想中得到启发,有时甚至说和他一样的话。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他说:“像哲学家那样一种天才人物,他们习惯于把各个部分的精华聚集在一个人的身上,事实却并不是这样,它一般会出现在不同的人身上。”每个人如果想把任何事情都做好,那么他就必须站得更高一些,想得更远一些。一个好的壁炉能够把烟灰烧得十分干净,一位哲学家能够把他全部的物质财产转化为他的智力活动和精神财富。

柏拉图于公元前427年出生在当地的一个名门望族。据说他早年酷爱军事,但是在20岁时,遇见了苏格拉底,在苏格拉底的劝导下,他放弃了幼年的爱好,从此在苏格拉底的门下潜心研究学问。然后,他又去了麦加和麦地那,接受了狄奥尼修的邀请,进入了西西里的宫廷。他还到过埃及,在那里待了很长一段时间,有人说是3年,也有人说是13年。据说他还去过巴比伦,当然这种说法是不足为凭的。在回到雅典以后,他潜心讲学,学生都是慕名而来的。柏拉图一生勤奋写作,去世时手里仍然拿着笔,享年80岁。

柏拉图在人类的思想史上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越有文化,也就越会重视柏拉图的价值,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柏拉图的作品吸引着每一个热爱思想的人。

柏拉图的作品是欧洲的艺术史和思想史的萌芽。欧洲的一切特征在柏拉图的心里都早已经有了雏形——这在他之前的任何人的思想里都是看不出来的。他说:“对于我来说,谁能够正确地划分和界定事物,谁就会像神一样。”柏拉图所说的就是哲学。

哲学就是人心灵领悟的产物,也是关于宇宙构造的理论。世界永远都存在着两种基本的事实:统一性或同一性、多样性。如果不能够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那么我们就不可能说话和思考。

对于柏拉图来说,如果他热爱抽象的真理,那么他就能够提出所有的原则中最精确的原则,从而获得自救。如果他想找出一些区别,那么他就能够从各种事物中找出他的例证,从而增强自己的说服力。他不能饶恕自己的偏颇,但是他决心让思想在自己的陈述中出现。

柏拉图还是一位数学大师,他认真地研究一切自然法则的起因,所以他在自然研究的前面加上了这样一种定论:“让我们探索宇宙的起源。”柏拉图是一位善良的人,善良的人是不会妒忌的。没有了妒忌,他就希望万事万物都尽可能地呈现出其本来的面目。在智者的教导下,“谁承认这就是世界的起源,那么谁也就获得了真理”,“万物都是为了善,这就是每一种美的事物的起因”,这些理论使他的哲学富有活力,具有人性的光辉。

柏拉图的心灵不是用一张一览表就可以展示清楚的,只有那些独具匠心的心灵才可以理解。他大胆的想象使他能够把事实把握得更加准确,就像飞得最高的鸟具有最强壮的翅膀一样。他那贵族式的高雅和与生俱来的文雅,加上犀利、尖刻的文风,都使他的文章更加具有吸引力。“如果天神肯降临人间,那么他肯定也会以柏拉图的风格说话”,这句话对于柏拉图的评价真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柏拉图的很多作品里,都具有一种非凡的气派和认真的精神,这种风格贯穿在他的一切作品之中,这在《理想国》、《斐多篇》里,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具有一种正直,一种对正义和荣誉天生的崇敬,一种对人民的恻隐之心和仁慈。除此之外,他还拥有诗歌、预言、高超的洞见等常人所无法掌握的智慧。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他骑在飞马的身上,穿过幽暗的地域到达了血肉之躯所无法进入的世界——他看见了痛苦的灵魂,他听见了审判官的判决,他看见了灵魂的转世,他看见了决定一切的命运女神。

然而柏拉图从来都没有失去应有的谨慎。人们常常说,柏拉图看到在布莱恩的大门上悬挂的匾额——“大胆”,第二道大门上也是——“大胆、大胆、永远大胆”,然后他停在了第三道大门口——“不要过于大胆”。他的想象力像闪电一样划破长空,没有谁会比他更加冷静。在他还没有把自己的答案交给读者之前,就已经结束了他的思考。他拥有一枝文学大师的如椽之笔。他的词汇是非常丰富的,时时处处都可以为他提供适合表达需要的武器。在才智的所有武器库里,没有一样武器他不占有、不使用的——史诗、分析、直觉、音乐、讽刺、反语,直到习惯和礼貌。事实上,也没有哪一位演说家能够同他比赛谁更能够打动听众。

他是一个伟大而平凡的人,他具有所有哲学家和诗人的智慧,但也具有他们所没有的智慧——这是一种很现实的解决问题的智慧,能够使他的诗与世界的表象很好地协调起来。他从来都不会在心醉神迷的时候进行写作,也不会把他们带进诗意盎然的狂喜中去,他所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一种节制和分寸。

柏拉图能够理解世界基本的事实,他崇拜那些形形色色的事物——那些“存在和不存在的事物”,他甚至随时准备证实这种“存在”是可以超越智能的。但是,从来没有一个人可以充分地承认“不可表述的”东西的存在,在替人类把“无限”顶礼膜拜过之后,他就断言:“万物都是可知的!”

理解每一件事物,仅仅靠美德是不能够达到目的的,还要依靠勇气。因为存在着这么一种信念:我们必须探寻我们所不知道的事物;也会有这样一种看法:我们不可能理解我们所不知道的事物,苦苦地寻找它也只能是徒然。前一种信念比起后一种看法将会使我们变得更勇敢,更勤奋。

柏拉图是热爱无限的,他看到了真本身和善本身所具有的高贵,并且可以代表人类的智慧。所以他说:“我们的能力可以奔向无限,然后又从无限回到我们自己。万物都是存在于一个范围里。在我们愿意的地方开始,然后进一步发展。万物都是象征性的,而我们所谓的结果仅仅是一个开始。”

他认为,美是万物中最可爱的,不管它进入到哪里,它都可以在宇宙间激起欢乐,让人们产生希望和信心。在某种程度上,还有一种东西,它比美要深刻得多,这就是智慧。它是我们的视觉器官所不能够达到的。然而,如果它一旦被看见,那么就会以它的完美使我们眼迷心醉。柏拉图同样把美看做艺术的精髓:“一个匠人,在创作任何一件作品时,心中都会有一个模型;并且会通过利用这一类的模型,在作品中表现出他的理念和力量;因此完全可以说,他的产品应当是美的。但是当他看见了一成不变的事物时,就难以说得上美了。”

睿智的柏拉图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