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西风变
48327700000013

第13章 这就完了?

弩车威力巨大,但是上弦却是非常困难,需要三十二个人相互配合才能完成。

因为弩车的这种劣势,所以弩车在战场上基本上就是发一次就完事了。

想再来一次?那您就只能下回请早了。

弩车虽然不能再次发动了,但是汉军还有数千弓弩兵。

汉军弓弩明显比明军弓弩更加威力巨大,一般铁皮盾,明军弓弩射出的弩箭只能钉在上面,而汉军的却可以射穿铁皮盾杀伤明军。

如飞蝗般的箭雨撒向明军,五轮过后,明军前军再也支持不住,纷纷溃败。

而此时,明军左翼也因为先天的准备不足,逐渐显露出了溃败迹象。

汉军鼓点变换,由快转慢,中军和两翼大旗同时晃动。

这是前军和后军变换方位的信号。

明军也赶紧下令变换顺序,替换下已经疲惫不堪的前军。

刘睿大概算了一下,最多不过二十分钟的时间。而这二十分钟的厮杀,已经可以让一个精壮的壮年变得精疲力尽了。

刘睿心里估算着,不自觉的看了旁边的蔡二红一眼,心道:这个牲口当然除外。

汉、明两翼军士一边后撤,一边还不忘相互投掷标枪,争取最大杀伤拖延敌军换阵。

而就在此时,汉军左翼突然冲出一队骑兵,风也似的冲向明军。明军大骇,明军将佐赶紧约束手下停止后退,就地结阵阻挡汉军骑兵。

结果汉军只是虚晃一枪,临到明军阵前十几米处突然拨转马头,兜了个圈子又跑回去了。

只不过在兜圈子的时候,不住的向明军射了数千只箭雨。

同时给明军造成了数百人的伤亡。

明军换阵为之一滞,而汉军却迅速完成了后军替换前军的步骤,并立刻又呐喊着掩杀上来。明军只得继续以疲军应战,任谁都看的出来,明军左翼的溃败是早晚的事了。

而中军,汉军在射出几番箭雨后,一支步骑组合的军队迅速的冲锋出来,呼喊着向明军杀去。

这支部队在民国的时候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敢死队!目的就是为了凭自己的一时勇力,将敌军彻底冲开一道大口子,为后军进攻提供有利条件。

而在这里,这支部队却有一个更加文雅的名字——争锋之士。

已经混乱的明中军,是挡不住这些争锋之士不要命的猛冲的。

这些争锋之士也着实彪悍,只几个呼吸间就冲到了明军中军大旗的一箭之地。而大旗下面便是明军主将的所在。

主将的护卫队拼死作战,才终于挡住汉军争锋之士的疯狂进攻,将本来凹陷进去的战线又慢慢扯平。

就在这时,明军豹尾旗突然一扬,紧接着右军处就传来了一阵急促的号角之声。

随着号角声,一支数千人组成的骑兵自明军右翼处冲杀了出来。

“是明军的三千营!”蔡二红瞳孔一缩,手臂上的青筋因为用力,而变得一仆一仆的。

明军三千营绝尘而出,汉军突骑也在这时候冲杀了上来。

两军对冲,一时间人喊马嘶,箭矢横飞。有些骏马因为迎头相撞,而瞬间骨断筋折,脑浆崩裂。马上的骑士也如同箭雨一般飞了出去,而后重重地落在地上,立刻又被纷乱的马匹踩成了肉泥。

刘睿睁着眼,一眨不眨,一张小脸也因为眼前的景象而激动的有点红润。

以前只是想像过骑兵对冲时的强烈,却没有想到竟这般强烈!

震撼的场景足够让刘睿铭记一生!大丈夫当如是!

骑兵对冲过阵,称之为一回,而后拨转马头再对冲过阵,称之为一合。一来一回,就是一回合。

一回合过后,双方军队皆是损伤惨重,就是侥幸没死的也是各个带伤。可见骑兵对冲时,是何等的惨烈。

就在双方骑兵交锋之时,明军终于歼灭了上千人的汉军争锋之士。并且重新整好了阵势。

“当当当…”一阵破锣般的响声响起,明军迅速整军后撤。

而汉军却没有乘胜追击,也是敲起了破锣,全军约束着整齐后退。双方如同退却的潮水一般,让开了两里之地。又回到了交战之前的位置。

刘睿心想,这破锣声估计就是《三国演义》中经常提起的鸣金收军了。不过他并不明白两边军队这是要干什么。

“他们这是要干什么?这马上就要分出胜负了,怎么突然又不打了?”刘睿很有不耻下问的意思,抓抓头向方平问道。

方平双手负立,神色悠然的说道:“胜负已分。”

刘睿张大了嘴不可置信的看着方平,发现此时方平倨傲的就如同一只刚下了蛋的老母鸡。如果有风可以撩动方平的宽袍大袖,倒是有可能会出现一种乘风而去的飘逸之感。

“胜负分了?这敌酋未授首,敌军未溃散的,怎么个胜法?败法?”

很快刘睿就明白了这个世界对于胜负的论法。只见明军中军从中间裂开,一驾战车载着一个白袍男子,缓缓向汉军行去。

战车之前有三位骑士引路,为首的骑士平拿着旗帜,神色庄穆,举止优雅。

临到汉军五十米处停了下来。

此时汉军中军也裂开一道缝隙,也赶出一驾战车出来,战车之前也有三位骑士引路。只不过汉军战车上站立的男子却是全副甲胄,为首的骑士是竖举着旗子。除此之外,两方别无不同。

汉军这边,走到离明军战车五步之遥的地方停了下来。然后全身甲胄的汉军主帅缓缓地下了战车,并向前走了一步。

然后明军身着白袍的主帅也缓缓地下了战车,并向前走了数步,来到汉军主帅跟前,向他献上了自己的佩剑,及自己的帅旗。

汉军主帅一一接手之后,竟然手挽明军主帅,两人信步游走疆场,谈笑风生起来。指指画画的聊的似是十分开心,全不顾疆场上还有满地的尸体未寒,血迹未干。

或许,这数千人的尸体,在他们的眼中也不过就是一个可以吟诗唱对的景致而已。

刘睿的下巴都要掉到地上去了,他万万没想到,一场数十万人捉对厮杀的庞大战斗,竟然会以这么戏剧、理想化的方式结尾。

战争不应该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捉敌酋死不休吗?

就是再不济,不能击溃敌军,也应该是双方朝廷派出使节,在谈判桌上据理力争,纵横捭阖的呀!

怎么就能成这样?将士血迹未干,尸骨未寒,双方的主将就可以把臂言欢,互认胜负了?

这是打仗吗?这不是在玩过家家吗?

可是有没有人想过?那些枉死的将士们该怎么办?难道他们只是这些当权者炫耀才能,臧否古今的棋子而已吗?

他们的仇谁来报?

其实暴怒的刘睿并不知道,这样的君子之战,从今以后就再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