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暗示的力量
4836600000019

第19章 所有的快乐都是创造出来的(3)

首先,快乐不是发生在人身上的某种东西,而是需要你身体力行和自主决定的东西。如果坐等快乐寻找你、降临在你头上或者由某人给你带来,那么你很可能要等待很久。除了你自己以外,谁也无法决定你的脑子里应该想什么。如果你一直等到环境验证你的想法是不是快乐的想法,那么也可能会永远等待。每一天都是善与恶的结合,没有哪一天、没有哪种环境完全由100%的“善”组成。世上的组成部分、你个人生活中的事实。无时不在证明人的看法,至于你的脸色悲观、郁闷还是乐观和快乐,那要取决于你自己的选择。这主要是个选择、关注和决心的问题。一切都仅仅取决于我们决定优先选择什么——以及我们头脑中保持什么样的暗示。

心理暗示的力量:

不要指望其他人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应该“自娱自乐”。即使我们有再多的不如意,不要沉湎太久,要暗示自己主动的去做一些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事。

■抱最好的希望,同时做最坏的准备

■斯克代尔是当年越战中被俘虏的美国军人。在狱中,他经受百般的虐待,最终获得释放。然后,与他同一批的俘虏却鲜有人能活着出来。

时候,许多媒体采访他,他是如何挺过那段日子的,他的回答却出人意料:“我没有想过自己能够活着出狱,我每天想的只是如何面对现实,如何的解决眼前的问题。很多战俘幻想圣诞节前能够出狱,而到了那天,发现他们没有被释放,于是又开始新一轮幻想,结果直到元旦,劳动节都没有出去。最终他们大多都精神崩溃了。而我知道我有可能出狱,但是我从来不做不切实际的幻想,我总是考虑如何度过眼前的困难,所以,最终我活着出狱了。”■

斯克代尔的这番话,人们将其归结为斯克代尔悖论,概括起来就是:“抱最好的希望,同时做最坏的准备。”

在作自我心理暗示的时候,不要奢求万事都能如你所愿。我们可以抱有希望,但是当希望破灭后,我们就该自暴自弃吗?暂时的低沉、失落是可以的,但是一味的消极就不十分明智了。

明末清初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叫王夫之,他提出了一些哲理方面养生的说法,叫做“六然四看”。 其中“六然”的最后两然是“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就是说得意的时候要淡然,不居功自傲,忘乎所以;失意的时候要泰然处之,别把它看那么重。修炼出这种超脱的境界,人生中行走的时候方能做到闲庭信步,游刃有余。

北宋的大文豪苏轼,可以说是最广受中国百姓喜爱的一个文人。林语堂曾经在他的《苏东坡传》中评价到: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门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乐天派的苏轼是成功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一生中,苏轼在官场运途多舛,因不自主的身陷于两党纷争,先后曾被贬到黄州、惠州,还几次请求外调,最远一次被贬到了儋州(昌化军,今海南。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历经浮沉,苏轼把所有的对现实的对政治的不满、歇斯底里的狂吼、针尖麦芒的批判全部驱逐了。他的人格和诗风渐趋平淡致远。被贬黄州,苏轼写下“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被贬到惠州,苏轼写“不辞长做岭南人”;被贬儋州,东坡仍然不失乐观,在岛上饱食椰子,还把椰子壳制作成帽子戴在头上。儋州父老教会了他食用牡蛎这道美味。美食家苏东坡自己学会了烹制牡蛎以后,觉得牡蛎味道鲜美,就乐呵呵地写信给朋友说:“无令中朝大夫知,恐争南徙,以分此味。”

苏东坡人生哲理在于,快乐与否,不在外物,而在内心。这是一种本性。

美好的憧憬自然应当保持这种心态。但是,更多的情况下,我们所抱有的希望,往往是因为对一些得不到的东西的渴望。我们辛苦的忙碌赚钱,是希望家人生获的更好,但是我们没有得到想到的东西,我们的快乐和幸福就要打折扣吗?有时候,恰恰是在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所拥有的东西也失去了。伊索说的好:“许多人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拥有的也失去了。”这可以说是对得不偿失最好的诠释了。

心理暗示的力量:

如果我们每天被这样虚无缥缈的希望所暗示,总有一天会感到精疲力竭,精神一旦松懈下来,我们甚至可能放弃所有的希望。所以,一旦被希望所折磨的时候,不妨暂时静下心来想一想,有什么目标真的非让我们实现不可,又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用宝贵的生命去换取?

■让每天都以快乐开端

■有一位老师教小学生写作文,题目是:“快乐是什么?”一个小女孩写道:“快乐就是在寒冷的夜晚钻进厚厚的被子里。快乐就是让自己快乐。”是的,快乐就是让自己快乐。

人是需要享受生命的。无论你多忙,你总有时间选择两件事:快乐还是不快乐。早上你起床的时候,也许你自己还不晓得,不过你的确已选择了让自己快乐还是不快乐。

历史学家维尔·杜兰特希望在知识中寻找快乐,却只找到幻灭;他在旅行中寻找快乐,却只找到疲倦;他在财富中寻找快乐,却只找到纷乱忧虑;他在写作中寻找快乐,却只找到身心疲惫。有一天他看见一个女人坐在车里等人,怀中拖着一个熟睡的婴儿。一个男人从火车上走下来,走到那对母子身边,温柔地亲吻女人和她怀中的婴儿,小心翼翼地不敢惊醒孩子。这一家人开车走后,留下杜兰特深思地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他猛然惊觉,原来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都蕴藏着快乐。■

快乐就是让自己快乐,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都蕴藏着快乐。

下面几点,是最常见的快乐之源:

1.奉献爱得到快乐

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自力更生能力的人、感情上觉得要依附他人的人,其实使自己变得更加脆弱,受不了心灵上的伤害。每个人都希望得到、都需要爱和情。但是,有创意的、独立能力强的人还觉得自己有必要给予爱。这种人像强调爱的索取一样去强调爱的奉献,甚至于更多地强调奉献出爱。他们并不指望别人把爱装在银盘里递给他们,而且也不强制性地要求“每个人”都去爱他们、认可他们。他们觉得付出了就得到了快乐。

2.切忌依附于人

消极依附于别人的人,把自己整个命运都托付给其他人、环境、运气。人生应该给予她充实的生活,别人应该给予她以体贴、欣赏、爱和幸福。她经常会对别人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和主张,一旦这些要求和主张得不到满足,就觉得上当了、不高兴了、受伤害了。由于人生根本不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运转的,所以她在追求不可能得到的东西,并将自己“暴露于感情伤害的攻击之下”,自己也就没有快乐可言了。

3.学会“孤芳自赏”

培养更加自力更生的人生态度完全取决于你自己。为自己的生活需要和心灵需求承担责任吧。我们有这样一句古谚,“把自己的金星送给自己。”小时候,由于心灵上尚不成熟,我们经常向家长和老师要金星。绘制或描绘一幅画,我们就立即跑去送给妈妈看,妈妈对此赞不绝口,还自豪地用小磁块把它吸在冰箱的门上,让所有人都能看到。作为大人,你必须摆脱这种一有成就便马上索取认可和赞赏的需求。你必须学会对自己的良好表现“孤芳自赏”,认可自己的成就。

4.放松为快乐铺路

感到受伤害或受到冒犯时,我们的感觉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反应。实际上,感觉就是指我们的反应。

我们必须关注什么,这是自己的反应,不取决于其他人。我们可以紧张起来,也可以生气、焦躁、怨恨或感到受伤。我们也可以毫无反应,始终保持心态放松,一点伤害也感受不到。科学实验表明,让身体的肌肉保持完全放松的状态,同时却感到恐惧、生气、焦虑或怀有其他消极情绪,这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我们必须做点什么,才能感到恐惧、生气和焦虑。

■“任何人如果自己无动于衷,就不会受到任何伤害。”古希腊哲学家戴奥真尼斯说。圣伯纳德也说过说:“除了我自己,谁也无法让我受伤。”“我制造的伤害我自己承受,如果我自己不犯错,就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受害者。”■

应该对你的反映和反应负责任的只有你自己。你根本不必做出任何反应,只用保持放松即可。从此,你便再也不会受伤,快乐却伴你前行。

心理暗示的力量:

每天花点时间用下面三条方法,对自己进行放松和减压。当你遇到不公正的批评、“阴险”的评论或者其他针对你心理暗示的攻击时,它们便能激励你、帮助你,让你重现获得快乐。

1.记住你为实现目标所取得的成就和进步,并且把它们写在纸上。

2.天天记“成功日记”。这是用于建立更强有力的心理暗示的一种简单工具。

3.制作一两幅心像或精神画面。在自己的头脑里设想一幅卡通一样的画面,想象他有超人般的身体,以典型的超人般的姿势站立,胸部向前挺着,子弹打到身上原方向弹回,在风中张开双臂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