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社交金口财
4842900000034

第34章 道歉,不仅仅是认错(2)

“哦,你大概把事情看得太严重了,”警察说,“我们这样吧,你只要让它跑过小山,到我看不到的地方,事情就算了。”

那位警察也是人,他要的是一种被尊重的感觉,因此,当卡耐基责怪自己的时候,唯一能增强他自尊心的方法,就是以宽容的态度表现出慈悲。

如果我们免不了会受到责备,何不自己先认错呢?听自己谴责自己不比挨别人批评好受得多吗?你要是知道某人准备责备你,你自己先把对方责备你的话说出来,对方十之八九会以宽大、谅解的态度对待你,就像那位警察对待卡耐基和他的爱犬一样。

道歉的三大作用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即使互不相识的人,一句亲切、友好的话也会给对方带去温暖。

医生看病,让病人等得久了,说一声:“很抱歉,让您久等了。”

在街上,互不相识的骑车人不小心相撞,主动地说一声“对不起”,可以减少许多麻烦和纠纷。如果互相埋怨,其后果就很难预料。

同事间,偶有矛盾,一声“请原谅”、“对不起”或“很抱歉”,往往会使矛盾冰消雪融。

道歉有如下作用。

1. 可以化解矛盾

一位做律师的朋友,常常为给那些闹离婚的夫妇们调解而大伤脑筋。他说:“谁能给我一张能挽救那些摇摇欲坠的婚姻关系的妙方?”

另一位朋友在一旁不无幽默地答道:“这个方子只有一句话,你只消说服夫妻俩互道一次‘对不起’,试试看,你会明白它的效力。”

于是,这位律师真的这样试了试。也的确有效,这句话的力量似乎能把山搬走。只要是进行调解工作,这位律师朋友就经常使用这个办法。

当一对争吵的夫妻来到事务所时,他就会私下对每一方都这样说:“我知道你受了很多委屈,但是,请告诉我,你对自己的哪一举动最感到抱歉呢?”无论多么勉强,他们总是会承认一些欠缺和不当之处。然后,律师朋友把他们双方召集在一起,让他们把曾经对律师说过的话重复一次。即使双方有多么大的怨恨和气恼,一个道歉的表示,常常会为解决难题打开缺口。

不论是夫妻争吵,还是与朋友、同事间的龃龉,总会在两个人的心中留下不愉快。而且相互之间要好多年的人,一旦反目又总是留恋那些美好的时光。想和好,彼此又不好意思开口,而正是因为“不好开口”,才使隔阂变得越来越深,心情也无法平静。

承认错误是令人难堪的,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是,如果你能正视现实,克服这种羞于认错的心理,勇敢地去做了,你就会感到无比轻松。因为以后的事实证明你确实改正了,别人不但不会歧视你,而且还会赞扬你。孔子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能改,善莫大焉。”

2. 可以排除内疚

由于争吵而产生的内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自责和失落感。这种情绪都郁积在心里,也会成为一块心病,而这块心病不会不治自愈,它必然有所发散。发散的形式或是作为一种生理上的功能紊乱表现出来,如中枢神经兴奋抑制失调引起的头痛、头晕、失眠、健忘,恶心、呕吐等;或者是作为一种变态心理表现出来,如多疑、易激动或抑郁愁思,甚至会出现过激的行为,例如,自伤及伤害他人等。

遇到这样的情况,解脱的办法就是用表白、倾吐、道歉的形式将其表达出来,因为说完之后,人们就会感到轻松一些。在用语言表示歉意的同时,还可以传递一个表示和解的信号。

一场争吵之后,一束花可以抚慰被尖酸刻薄的语言刺伤的心;餐桌旁边或枕头下的一个小礼物,也能转达你的歉意——不失体面,而且它的效果是永久性的。手和身体的接触也能恢复破裂的情感交流,绝对不要低估这种发自内心的无声语言。

如果你的道歉是发自内心的,请求朋友的谅解之心是真诚的,那么,请务必说出你的真心话,任何敷衍和虚情假意,都会使你的朋友离你越来越远。请记住:有了过错,就应该表示道歉,越早越好。

3. 可以融洽关系

诚挚地道歉不仅能够修补被损害的关系,而且还可以使和解后的关系变得更为牢固。

在一个案件里,一位教授被莫名其妙地被调离了他所热爱的岗位,遣送到一个农场从事他难以胜任的体力劳动。后来他才知道,这都是他的一位同事造成的。然而,事已至此,他不得不默默地承受着这种不白之冤带来的内心痛苦。

后来的某一天,这位教授接到了一封来信。原来,他的那位同事也受到了与教授同样的“待遇”。事实使他受到了良心上的谴责,很多年来于心不安,于是鼓起勇气写了这封信,希望教授能接受他的歉意,并原谅他。

信虽短,却使教授非常激动,几年来的积怨顷刻间雪化冰消。他立即回了一封信,如实地告诉这位同事自己的真实感受,他们又成了好朋友。

你会道歉吗

在葛底斯堡战败之后,罗伯特·E.李告诉他手下的残兵败将,没有取得胜利完全是他的责任。温斯顿·丘吉尔对亨利·杜鲁门的第一印象十分不好,后来他告诉杜鲁门,自己曾一度严重地低估了他——这是一句用高明的恭维话表示的歉意。

道歉,它能够挽救危机,除窘迫、出困境、愈裂痕、修补受损的关系。它可以巩固友谊,推进新的人际关系的发展,使双方会更加珍惜经过波折而重归于好的感情。道歉,在低头鞠躬的同时,也使自己在人生的台阶上又迈出了一步。道歉,是利人益己的鞠躬,是真诚的悔悟,而不是妄自菲薄;是人格的完善,而不是卑躬屈膝;是性格的成熟,而不是丧失尊严。

你会道歉吗?不妨看看以下技巧。

1. 勇于承担责任

道歉首先要有承担责任的诚心和勇气。道歉不仅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反而更能体现一个人良好的人品与修养。在“负荆请罪”的典故中,人们不仅佩服蔺相如的豁达大度,更佩服廉颇有过则改的勇气和负荆请罪的真诚。有人道歉“犹抱琵琶半遮面”,左一个“因为”,右一个“假设”,强调种种客观因素,或将责任推到他人身上,说“要不是他……我不会……”而很少扪心自问是否无愧。这样的道歉自然苍白无力,无法让人生出谅解之情。道歉要有“廉颇式”的诚意,有了诚意,才会有说“对不起,我错了,请原谅”的勇气。

2. 善于把握时机

很难想象几十年后的“对不起”不是一句迟到的忏悔。道歉要善于把握适当的时机,应选在对方心平气和有喜事临门等心情较好的时候。“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时,他更容易接受你的道歉,与你握手言和、重归于好。时间宜早不宜迟。道歉要善于选准适当的地点,最好是亲自上门道歉,或约对方到一个环境幽雅、安静的地方,双方都能平心静气,自然也就容易推心置腹、开诚布公地谈一谈,化干戈为玉帛。

3. 巧于借物传情

如果直接道歉不适宜,也不妨在适当时间打个电话或写封言辞诚恳的信,向对方表示歉意。也可以请一位彼此都信任的朋友、同事或领导代为转达歉意。日后,时机适宜时再登门致歉赔礼。雨不小心伤害了同学文,他感到很内疚。于是,文生日那天,雨到学校广播站为文点歌一首,并说:“文,对不起,我真的不是故意的,你能原谅上周末惹你生气的朋友吗?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祝你生日快乐,前程似锦!”文听到广播后很感动,立刻登门致谢,两人和好如初。

4. 贵在持之以恒

如果你的失误给了对方深深的伤害,你要有诚心,更要有耐心。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失去耐心与信心时,你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要是你,你能轻易原谅深深伤害你的人吗?滴水尚能穿石,只要你敞开心扉真诚地对待对方,“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朋友间再不会有解不开的心结。

5. 不要找借口

人们在道歉时,往往不理智地倾向于为自己寻找一些造成过失的借口。实际上,这只会冲淡你的诚意,还会失掉对方表示原谅或宽容的机会。不找借口的致歉可为双方留下更为良好的自我感觉。至于道歉者对过失应承担多少责任,其关系实在是微乎其微的。因为越是主动地把责任揽于自身,就越会激励别人主动承担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

6. 不可敷衍了事

诚恳地道歉才能弥补过失;轻描淡写的道歉,会使对方感到羞辱,认为你瞧不起他或者认为他无足轻重。有的人仅仅会说“对不起”,犯了什么错都随口一说。久而久之,人们会疏远你,不再相信和原谅你。

7. 不必一再道歉

有人虽属说话高手,但在道歉艺术上却欠功夫。苏姗在办公室里不小心将蓝墨水洒到乔伊斯的粉红色裙子上。她连忙赔礼,道歉不迭。乔伊斯安慰她说,不要紧。下班后,乔伊斯用药水把墨迹洗掉,并且忘了这件事。可是事隔三天,苏姗见着乔伊斯,再次向她道歉。以后,每次两人碰面,苏姗都要赔不是,弄得乔伊斯很烦。她说:“你不必总记着那件小事。我早把它搁到脑后了。你要是还这样折磨自己,我就没法跟你做朋友了。”当对方谅解你以后,你心里不要再觉得老是过意不去。

8. 做件好事作为赔礼的表示

有的人出于个人尊严,不愿意当面赔礼,但又觉得不向对方道歉又过意不去。因此,不妨换一种方式,给对方暗中做件好事,以使他明白你的歉意。比如,你借朋友的一本书,不慎遗失,你不好意思解释,便可买另外一本你朋友喜欢的书送给他,或者帮他办一件他不易办到的事。这种补偿式的道歉更能增进人们之间的情感。

道歉者至诚至恳,接受道歉者也要宽容。对道歉者,应当真挚地说一声:“没什么!”“我原谅你!”“我接受你的歉意!”如果大家能坐到一张桌子上,边吃边谈,那定会平息一切风波,消除一切隔阂。严于责己,宽以待人,才是一种高尚的美德。

9. 道歉用语

“对不起!”

“请原谅!”

“很抱歉!”

“打扰了!”

“给您添麻烦了!”

“对不起,是我的不对!”

“我错怪你了!”

“请你转告李先生,就说我对不起他!”

“请你把这束小花转交给王小姐,我向她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