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我为星狂
4844500000025

第25章 明星偶像大比拼3

欧杰不紧不慢的,一开始也还是把自己的好朋友夸了一番:“我刚才注意到小MIKE讲到的那个由莱昂纳多演的大骗子,他可能已经意识到但没有表达出来,那就是这个大骗子背后有一种美国精神在里面,这跟人物所处的时代是相关的,大家都想着成名过好日子,而这个骗子采取的是金融诈骗的方式。我想说说对我有影响的卡通人物,前几年看的《灌篮高手》,流川枫和樱木花道都是我喜欢的,所以我用过流川枫的网名,他们对篮球的热爱深深地影响了我,当我看到他们灌篮易如反掌时,我深受刺激,我在初二的时候就渴望能够灌篮,我想这是可以做到的,比如像樱木花道那样投一万个篮,它不像我们从小就看的孙悟空的大闹天宫,这个我也很向往,但很快发现你成不了,还有金庸笔下的那些大侠,只为功夫和情仇而活着,也让我着迷……”

“那你到底喜欢谁呢?”下面有同学着急了。

欧杰还是不紧不慢,一改他球场上的勇猛作风:“我今天要说的还是一个卡通形象,一只小猪,一只叫麦兜的小猪,我觉得他有平凡人的那种理想,所以你可以说这只小猪也就是一个人,代表了千千万万的人。麦兜没有好的家境,母亲也很平凡,好像是做那种速食外卖的,也就是做“纸包鸡鸡包纸”的那一种,没有什么太多的新花样的。麦兜做梦都想去马尔代夫旅行,这只是梦想而已。他也有崇拜的人物,那就是香港首位夺得奥运会冠军的帆板运动员李丽珊,他很想学帆板,但最后能学的只是没有人玩的一种项目,叫‘抢包山’。也就是民间项目,后来香港申办亚运会没有成功,这个‘抢包山’也就不能列入比赛项目了,他也就失去了一次成名的机会,这让麦兜很失落。而且还很伤感,特别是他吃火鸡时的感悟,在圣诞节好不容易能吃到火鸡了,但是火鸡只能吃一点点,还得放入冰箱,以等待下一个圣诞节,这他麦兜感悟到:一只火鸡死后的日子比活着的时候更长……”

安老师带头鼓掌,她觉得欧杰自从迷上戏剧之后一下子成熟了,好像从一个有型少年变成一个文艺青年了,再也不是球场上的那一团热力四射的火了,他起码把火焰冷藏了一点起来了。

安老师想,这样的少年是对班里的女生就有了更大的杀伤力了。因为你排戏演戏就是另一种扮酷的形式,而且堂而皇之,中国人不太可能拿个曼陀铃到人家窗口下唱歌,即使楼上的住户不泼水,社区的大妈也早把你给驱逐了。可演戏不一样,你可以在台上大段大段地抒情表白,甚至可以指桑骂槐。当年,安晓然自己就是被台上的台词给迷住的,唉,往事不堪回首,那人远在澳洲。

“我最后想说说我为什么喜欢麦兜,一个是他很好玩,他的想法很简单,就跟我们平时的想法一样,不是特别崇高伟大的那一种;还有就是通过麦兜这个人物,表现了一种平民的心态,也有点像安老师给我们讲罗密欧和朱丽叶两家和好的那种情况,尘埃落定,铅华洗去,还有从票房收入也可以看出来,在香港,《麦兜故事》的票房超过了《千与千寻》,这不是说千寻不如麦兜,而是说香港人更容易接受麦兜这个形象,可能千寻也有它的寓意在,我们只是没发现而已……”

欧杰的这个结尾巧妙地刺了一下今今,谁让她不说出意义来的呢?

“好,现在允许大家对欧杰提三个问题”

一女生问:“你不觉得你这样的人看动画片很幼稚吗?”

欧杰答:“我不觉得卡通是儿童的专利,让童心在我们身上保留得多一点,这世界是不是会美好一点呢?”

又一女生问:“你觉得一个人物的背景很重要吗?那你说樱桃小丸子、蜡笔小新有什么意义呢?”

“樱桃小丸子我不太熟悉,小新嘛我觉得起码他是好玩的,这种好玩对于拼命工作的日本社会和日本男人来说,好像有一点减压的作用,就像高三高考前他们也要看搞笑片来放松一样。还有小新稍稍有一点点喜欢在女生包括在妈妈那里占点小便宜,这大概也很符合日本男人的想法。”

第三个女生问:“不会是所有男人的想法吧?”

欧杰幽了一默:“如果你这样认为的,那我想可能是的吧。”

这一回是李大卫带头拍手了,他觉得欧杰身上还有着某种外交官的素质呢,当时自己高考时,就有老师让自己考国际关系学院呢,可惜一念之差,成了教书匠。欧杰一念之差会成什么呢,一个篮球运动员,一个演员,一个导演还是一个新闻发言人?

接下去是画画了,又是重磅级的,不过却显得比较低调,特别是小周迅来了之后。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觉得要说出一个人物来真是太难了,幼儿园的时候喜欢过白雪公主后来喜欢水兵月数码宝贝,到了高中就开始正式追星了,包括追杉菜,追大S。这个太多了,简直是朝三暮四。只能说一下我前几天看的一个片子,叫《巴尔扎克的小裁缝》,是周迅演的,特别浪漫……”大家都禁不住地把头转向了小周迅,好像就是在说她似的。这情景稍稍有点像“赵本山”在台上作报告,好像他就是赵本山似的,特别是在读某些领导的报告时,读到激昂时,以为自己就是那个作报告的首长了。

“这是讲两个知识青年下乡时,他们找巴尔扎克的书看,找所有能找到的世界文学名著看,他们去乡里看电影,然后回来后讲给老百姓听,还边讲边演,讲的就是《卖花姑娘》,因为当时就放这个电影,也就是去年到我们市来演出过的歌剧。这个周迅演的是一个小裁缝,从来没有去过大山外,可是听了巴尔扎克这些小说后,她和爷爷做的衣服的式样发生了变化,有了水兵服一样的东西,有了圆的领口,还有小裁缝的爷爷都爱听基督山伯爵的故事了。小裁缝跟其中一个知青产生了爱情,就是陈坤,《金粉世家》里跟董洁演对手戏的。可是到最后,她决定要一个人出去看世界,而那两个男的知青,两个见多识广的人,两个看过很多书的人,却还是在大山里等待着命运的安排……”

奔奔发问了:“我们也学过巴尔扎克,学他的守财奴,为什么小裁缝会受到那么大的影响,而我们却对巴尔扎克无动于衷呢?”

安晓然干脆站了起来:“问得好问得好,画画你说说看。”

画画倒显得有点谦虚了:“这个我不一定说得好,需要用比喻来说。好比山村里的人进了城进了我们学校,要么他一点也跟不上,要么他就会发愤读书,比我们这些一直生活在城里的读得更好;还有,好比我们在排的一个戏《酸菜鱼》,里面的一个人物就是在这个城市里感觉到了我们平时感觉不到的许多东西。这个也好像一个从来没有看到过大海的人,一下子把她带到了海边还让去海里游泳了,这个印象一定会很深,而我们如果习惯了海边的日子,习惯了海边的日出日落,当然就没有多大的感觉了。这就是我们平庸的一面……如果我们真的是诗人,也会像普希金那样写道——再见吧,自由的大海!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

鼓掌。与其说人们对小裁缝有印象,还不如说对画画的比喻引伸有了更深的印象。

接下去是奔奔是婷婷还有快快还有好多好多,都说出了自己喜欢的一个人物一个角色,这让安晓然和李大卫听了觉得很欣慰,可是当安晓然作完总结发言的时候,同学们还是希望老师也能讲一讲自己最喜欢的那一个,而不仅仅只是对课本的引申发挥。同学把心掏给老师,老师如果不把心掏出来,那就不能以心换心了,用流行的说法就叫信息不对称了。

“好吧,我来说一说,我说完你们请李老师讲。”晓然说这句话时用狡黠的眼神看了李大卫一眼。“说出来可能也很难为情,我喜欢的还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大家可能都熟悉,她就是简爱,也有电影,我看过的就有两个版本,应该说都是不错的……我是在读初一的时候喜欢简爱的,以前我总是喜欢看童话书,从小学一年级看到六年级,从简体本看到各种插图本,很有点百看不厌的味道。直到初一年级,我也是从教我们的语文老师那里看到了这本《简爱》,当时老师说,这个书你可以看一看,但可能不一定看得懂。老师的这个话多少刺激了我,我想我不能被老师瞧不起呀。怎么会看不懂呢,大不了多查查字典嘛。老师已经说过我了,说我的文章太幼稚了。我记得我当时是被简爱一下子吸引住了,一点也没有看不懂。她的那种精神,她跟罗切斯特的爱情,她的自由平等的观念,从那个时候就进入了我的大脑,甚至可以说,我做这个教书匠,也多少是受到一点简爱的影响;还有,小时候我们都是普通家庭的孩子,都是丑小鸭,所以简爱的那种观点特别能打动我们,她在罗切斯特面前说的那个意思,我可能长得不好看,但是在上帝面前在爱情面前我们都是平等的……”

安晓然努力地想让自己的眼光不朝李大卫看,但不知怎么搞的,还是不自禁地去看了大卫一眼,就好像简爱不忍丢下失明的罗切斯特一样,不过李大卫的眼睛可好着呢,而且充满了一种善解人意的内容。也就这个时候,李大卫的手机响了起来,他就跑出教室去听了,他逃掉了。等快快跑出教室来搜寻时,李大卫已经蒸发得无踪无影了。

放学之后,星城图书馆里仅有的一本《简爱》被借走了。

在办公室,安晓然还是忍不住问了李大卫:“如果要你讲,你准备讲谁?”

李大卫回答:“我讲于连,《红与黑》中的于连。”

“不会吧,你会喜欢于连?那我可得当心了。”晓然有点半开玩笑半自嘲地。她想好在李大卫走掉,如果他真的讲他喜欢于连,那会在同学中起到怎样的效果呢?

而更为可怕的是,自己的男朋友就是非常崇拜于连的,难道他们同有此好?真搞不明白。

但是照李大卫的个性,好像不会崇拜于连的,于连是多么具有进攻性啊,可大卫呢是外刚内柔这一种的。

小MIKE这个花心大萝卜的特点就是锲而不舍百折不饶,无论别人如何拒绝和打击他的积极性,但是他就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像我们有些小男生为赋新词强作愁,稍有挫折就一副寻死觅活的样子。

——画画对小MIKE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