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自己拯救自己:斯迈尔斯成功学大全集
4846100000026

第26章 耐心和毅力助你成功(4)

哈夫洛克、因吉利斯、尼尔以及奥特罗姆,他们都是勇士,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英雄模范。这些伟大的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在战争中他们拥有坚定的信念,不畏艰险,和敌人抗争到底。蒙塔兰姆伯特曾经赞扬他们,说他们是人民的骄傲。除了他们,还有那些最普通的人民,所有的战士们和那些最勇敢的妇女们,他们也是值得我们骄傲的。我们在大街上、田野里,还有工厂里会经常见到普通的他们,虽然他们不是健硕的士兵,但是他们有着一颗和士兵一样的爱国之心。他们敢于和邪恶抗争,即使在最为难的时刻,他们也毫不退缩。他们都是英雄,因为他们具备英雄们高贵的品质。蒙塔兰姆伯特说:“所有的平民、士兵和将军,不管是年老还是年少,他们都勇敢地和敌人战斗。在战中他们中的很多人都牺牲了,但是他们的脸上没有一丝痛苦、恐惧的表情,他们都很平静,也很安详。从他们行为和表现,我们看出教育的力量。每个人在年幼的时候都开始接受教育。国家会教导他们,要和别人团结互助,遇到挫折或者困难的时候,不能退缩,要勇敢地面对。在他们的成长中也接触过很多类似的事情,长大后他们已经具备了保护自己的能力,并且抵触别人对自己的侵犯。”

在一位名叫约翰·劳伦斯的保护下,德里才没有沦陷,印度也得到了拯救。他为人热情,责任心非常强,在工作方面更是勤奋努力,周围的人们都被他的这种精神感染了。

约翰·劳伦斯非常有才能,他的手下都非常佩服他。德里战役中,他的弟弟亨利先生立下了大功。亨利有自己的一支朋加伯军。他们在作战的时候非常英勇,战士们都很佩服他们,并相信在他俩的率领下,肯定能够守住德里。实际上最高贵的品质就是他们的仁慈,他们的这种精神让战士们非常感动,当然他们俩也受到了所有战士的爱戴。爱德华曾经说过:“他们身上的品质赢得了战士们的喜爱,这种品质会感染每一位战士。有这么好的统领,战士们会更加自信。”

除了亨利之外,约翰·劳伦斯先生还有很多得力的助手,如蒙哥马利、尼科尔森和科顿,还有爱德华,这些优秀的将士使他们胜利的根本。在这些人身上同样具备劳伦斯的果断和敏锐。他们中间最优秀的一位将士就是约翰·尼科尔森,他比其他人更加勇敢,品质比其他人更高尚。当地人说他是一位最勇猛的智者。达尔蒙贵族说他是一座坚定、结实的铁塔。他的力量和他的勇气不得不让人佩服。即使最困难的任务交到他的手上,他也能顺利地把它完成。在战争中,有五十五个印度叛兵逃逸,尼克尔森骑着马追捕了二十个小时。为了对付敌人在德里的常规军,劳伦斯和蒙哥马利组织了一支朋加伯军。并且开始招募士兵,一些欧洲人和印度锡克教徒踊跃加入了队伍的行列。得到广大人民帮助的劳伦斯,把整个城市安顿得井然有序。劳伦斯当时给指挥员写了一封信,信上说我们已经把反抗者掉在了城墙上,以作警示。 尼克尔森在战争中牺牲,一位印度锡克教徒的士兵趴在他的坟墓上哭着说:“您领导下的不对精湛,在几英里之外就能听到他们前进的声音。”

勒克瑙军团的第32军当时驻扎在卢克罗,可是后来卢克罗被二十万敌军包围了,并且在卢克罗除了驻扎的这支军队外没有别的军队了,所以他们只能凭借着自己的力量与敌军抗衡。在因吉利斯的领导下,第32军与敌军顽强战斗了六个月。在夺取德里的战争中,这样的事例很多。

英国军队准备赶走敌军夺回德里,可是他们的兵力不足。算上当地的步兵和欧洲的士兵,他们只有三千七百人,而敌军有七万五千人,可以说他们是以卵击石。不过他们有顽强的斗志,他们用有限的士兵包围了德里。敌军都是经过正规训练的战士,并且武器充足,他们不断轰炸城外的英国军队。英国军队顶着炎炎的烈日驻扎在城外,敌军轰炸了他们三十次,他们伤亡惨重。在霍德森上校的带领下,他们仍然斗志十足,为了保卫国土不惜牺牲生命。霍德森上校说:“我们是世界上最勇敢的士兵。我相信除了我们的军队外,再也没有其他的军队敢这样跟敌人斗争,恐怕他们早就坚持不住投降了。”他们有着顽强的毅力,从来没有休息过。他们意志坚定,始终坚守者阵地。他们赶走了敌军,重新占领了德里。在德里的上空飘扬着英国国旗。

霍德森是一位伟大的将领,他领导的士兵们也非常伟大。士兵中的很多人都是平民百姓,年轻的上校平时过着高贵的生活,可是在战争中,他们就是最勇敢、最坚强的勇士。他们的胜利值得所有人学习,他们的精神值得所有人传承。从过去的战争中,我们可以吸取很多教训,在以后的生活中最好不要犯类似的错误。我们也应该以勇士们为榜样,走好人生之路。

▲福威尔·布克斯顿的贡献

以前奴隶就像商品,可以买卖。经过多年的斗争,奴隶贸易终于被禁止了。可是英国仍然没有废除奴隶制度,这仍然需要长期的努力。在很多英勇的人士的领导下,终于战胜了邪恶的一方,废除了奴隶制度。有位杰出的领导人,名字叫做福威尔·布克斯顿。他当时在下议院工作。布克斯顿小的时候脾气暴躁、任性,并且很笨。在他还不记事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的母亲很伟大,不但无微不至地照顾他,而且帮他改掉了坏脾气。在他母亲的教导下,他越来越懂事,并且很有主见。他的母亲认为,孩子小时任性并不是一件坏事,只要家长正确引导孩子,这种任性可以转化为勇敢、坚强的品质。邻居们有时也会给他的母亲提些建议,说孩子太任性了不好,应该好好管教管教。他的母亲总是微微一笑,因为在她心中,孩子身上这点小毛病根本不算什么。她相信通过自己的引导,她的儿子总有一天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

布克斯顿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可是他在学校里什么都不学,他很贪玩,总是让同学帮他写作业。在别人眼里他就是一个笨蛋。十五岁那年,他被学校开除了。那时他已经是个大男孩了,长得又高又壮,看上去呆头呆脑的。他根本不喜欢学习,他只对骑马、划船或者野外运动感兴趣。猎场看守人很聪明,肃然他不识字,可是他很细心,他很有耐心地观察周边的人和自然界。布克斯顿整天和他待在一起。接触的时间长了,猎场看守人发现布克斯顿是一个很好的苗子,只是他缺乏知识。只要对他进行很好的引导和训练,他将来肯定有所作为。十五岁的少年,性格正处于可塑时期。

盖尼一家在当地很有名,他们都有学识,并且很善良,经常资助那些贫困的人。布克斯顿也得到了他们的帮助。这对于年少的布克斯顿来说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盖尼一家让他重拾信心,鼓励他学习文化知识,后来布克斯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都柏林大学,并且顺利地拿到了学位。布克斯顿说:“我的这些成就和盖尼一家是分不开的,要是没有他们的鼓励和帮助,我不可能走到今天。我一定会把我的荣誉和成绩带个他们看,让他们也为我自豪。”

毕业后布克斯顿来到伦敦,他的舅舅是一家酿酒厂的老板,他被安排在厂里工作。后来他娶了盖尼家的女儿。他的任性不但没有阻碍他的发展,反而因此结交了很多朋友。他天天精神抖擞,工作起来根本不知道累。他的个子很高,同事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大象布克斯顿。不管他做什么事情都会全身心地投身入,他的这种精神很可贵。他曾经这样说自己:“我是一个永远累不垮的人,我做事的时候非常专注。就算是让我先酿一个小时的酒,再做一小时的算术题,最后在玩一个小时的射击,我也不会头晕眼花。”

布克斯顿不但拥有充沛的精力,并且具有坚强的毅力。不管是小事还是大事,他的这种精神都能体现出来。后来他成了酿酒厂的股东,他更加忙碌了。厂里的各种事情他都管,即使再小的事情他也会亲自出马,厂里的效益越来越好。但是他并不满足于眼前的成功,晚上下班回来他还要继续学习。他把布兰科斯多、蒙特斯奇对英国法律的经典评论认真地读了一遍。他对自己要求很高,一是看书绝对不能半途而废。二是书不能读完一遍就可以了,而是要掌握书中的东西。三是在读书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地思考。

在布克斯顿三十二岁的时候就进入了议会,并且担任了一个重要的职位。这个职位只有最有智慧、最忠诚、最善良的人才能胜任,他被选中了。从此以后他就是一位尊贵的绅士。他对废除英国殖民地奴隶制度非常感兴趣,他把所有的而精力和时间都投入了这项事业中。在普里斯拉·古内的影响下,他一直坚持这项事业。

古内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庭,她的祖辈都是伯爵。她很善良也很聪明,她是一位优秀的女士,因为在她身上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高贵的品质。在她即将咽气的时候,曾把布克斯顿叫到跟前,嘱咐他一定要为废除奴隶制度做出贡献。她生前一直为这份事业努力,可是直到她去世奴隶制度也没有废除,她只能把自己的愿望托付给布克斯顿。普里斯拉·古内临终前对他的说话,他永远都不会忘记。为了纪念她,布克斯顿把自己的一个女儿取名为普里斯拉。1834年8月1日,黑人农奴解放了,就在那天他的女儿出嫁了。布克斯顿给朋友写了一封信,信上这样写着:“我们成功了,我的女儿普里斯拉出嫁了。古内的愿望实现了,她会安息的。从此以后,英国殖民地再也不存在奴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