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
4849500000025

第25章 永葆健康的心灵(1)

忧虑与人心相关,在诗人想象的世界中,石有灵气、云有深意、水有柔情。但它们都没有心,唯人有心。人有了心,就有了忧虑。忧虑虽然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快乐。要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开心快乐的人,就要记着随时将懊恼、忧虑、遗憾拒之门外,将以往的痛苦抛于脑后。这样,你才能充满希望地走向未来。

自己招来的忧伤是最大的忧伤。

——哈佛大学中国政治学教授裴宜理

智者的坚定不过是把焦虑深藏于心的艺术。

——哈佛企业管理学教授斯蒂芬·布莱德利

哈佛精英之约瀚·昆西·亚当斯

约翰·昆西·亚当斯(JohnQnincyAdams,1767~1848年),美国第6任总统,美国第2任总统约翰·亚当斯的长子,1788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哈佛为他提供了当时最好的教育,而跟随父亲在外的经历,更使他成为天然的政治家。他20岁就成了有名的外交官,出使欧洲多年,熟悉欧洲事务。1817年门罗总统上台以后,亚当斯被任命为国务卿,协助起草《门罗宣言》,解决与英国的许多纠纷,从西班牙手中取得佛罗里达,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国务卿之一”。

1825年,约翰·昆西·亚当斯成为美国第一位继承父业的总统。他样样出众,一位哈佛教授称他是哈佛有史以来最有才华的学生。追随父亲步入政界后,他以父亲的座右铭为自己的人生准则。老亚当斯让儿子按照17世纪清教徒式的道德准则行事,告诫他:“我的孩子,你的人生目标应是追求道德,因为它们是永存的。”正是这类忠告才塑造了这个才华出众的年轻人像他父亲一样卓越的性格。可以说,他的母校哈佛一直是他的灵魂归宿。

132.恐惧死亡的销售经理

【哈佛心语】

没有什么比健康更快乐的了,虽然他们在生病之前并不曾觉得那是最大的快乐。

——柏拉图

【故事殿堂】

有一位年轻的汽车销售经理,他的面前本是一条洒满阳光的大道,然而他的情绪却非常消沉。他认为自己要死了。他甚至为自己选购了一块墓地,并为他的葬礼做好了一切准备。实际上,他只是经常感到呼吸急促,心跳很快,喉咙梗塞。医生劝他休息,泰然处理生活,退出他所热爱的汽车销售事业。

这位销售经理在家里休息了一段时间,由于恐惧,他的心里仍不安宁。他的呼吸变得更加急促,心跳得更快,喉咙仍然梗塞。这时医生劝他到科罗拉多州去度假。

科罗拉多州虽有使人健康的气候,壮丽的高山,但仍不能阻止这位销售经理陷入恐惧。一周后,他回到家里。他觉得死神即将降临。

“打消你的猜疑!”一位朋友告诉这位销售经理,“如果你到明尼苏达州罗契斯特市的梅欧兄弟诊所,你可以彻底弄清病情,而不会失去什么。立即行动!”按照建议,他的一位亲戚开车送他到了罗契斯特市。实际上,他很害怕自己会死于途中。

梅欧兄弟诊所的医生给他做了全面检查。医生告诉他:“你的症结是吸进了过多的氧气。”他笑起来说:“那太愚蠢了,我怎样对付这种情况呢?”

医生说:“当你感觉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的时候,你可以向一个纸袋里呼气,或暂且屏住气息。”医生递给病人一个纸袋,病人就遵医嘱行事。结果他的心跳和呼吸变得正常了,喉咙也不再梗塞了。

此后,每当他的疾病症状发生时,他总是屏住呼吸一会儿,使身体正常发挥功能。几个月以后,他不再恐惧,病症也随之消失。其实,他的病症主要是心病。

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找医生看过病。

【智慧点睛】

哈佛医学院的教授们一致认为:心理不健康是导致身体不健康的主要因素。很多人身体不舒服时,就老怀疑自己得了病,整天陷入恐慌之中。其实,大多时候,这只是些小病或者根本没有病,只不过是心病而已。心病还需心药医,不要猜疑自己的健康,要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心病自然会被消除。

133.总是感觉饥俄的唐娜

【哈佛心语】

能做到快乐、节制和静养,就可把大夫拒之门外。

——朗费罗

【故事殿堂】

已到天命之年的唐娜得了一种怪病——她一听到“饿”字,马上就饿得“前胸贴后背”,尽管两小时前她刚吃过饭。她一天吃十几顿饭依然感觉饥肠辘辘。

唐娜退休后不久,就陷入饥饿感中。“感到饿就吃,才吃一点马上就不饿了,过一会儿,又感到饿。”唐娜说,随着时间的推移,饥饿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加强。“吃完饭不到两个小时,就又饿得心慌,一听到别人说饿,马上就觉得自己腹中空空,就是晚上,也要爬起来吃上三四顿饭。”唐娜痛苦极了。

唐娜四处求医,有医生认为她患了胃溃疡,但检查结果却一切正常。

日子一天天过去,唐娜的饥饿感也越来越强烈,已经达到了只要别人一说“饿”字,她就会焦虑得“头发都竖立起来”的状态。她到心理医生那里看病时,还随身携带了大量的方便面、方便粉丝等食品,只要一饿,马上就吃。这一天她吃了13顿饭。

经过心理专家诊断,唐娜患的是非常严重的焦虑障碍,主要是对“饿”很敏感,产生了焦虑心理,这也与她一饿就吃,一吃就饱,每次食量只有一点点有关。

确诊后,心理卫生中心的专家用特殊治疗方案对她进行治疗,一周后,唐娜的饥饿感不再那么强烈;两周后,饥饿感得到初步缓解;到了第三周,唐娜和“饥寒交迫”的日子彻底告别了。

【智慧点睛】

毕业于哈佛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指出,这种病是心理原因所致,因此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

战胜焦虑的方法之一是客观冷静地分析、评估你所处的境遇。确定和佑计一下可能发生的最糟糕的结果是什么。通过分析,会发现最坏的结果并没有糟到山崩地裂、地球爆炸的程度,而如果坏事一旦真的发生,你也可以承受并战胜它。有意思的是,我们所预先担忧的事通常不会发生。就算不幸真的发生了,也往往没有预计中的可怕和令你损失惨重。

134.心理医生与喜剧演员

【哈佛心语】

假如我们把大家的不幸都放在一起,每个人都必须拿取相等的一份,多数人都会高高兴兴地领了自己的一份离开。

——梭罗

【故事殿堂】

弗洛姆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医生,他每天要看许多病人,并且要很有耐心地倾听病人述说心中的忧郁和焦虑。他每天所接触的都是愁眉苦脸的病人,所以被那些不快乐的情绪感染得也很不快乐,日子一久,他觉得心中的压力非常大。为了平衡自己的情绪、缓解压力,他时常去看戏剧,而且专门挑喜剧节目让自己开怀大笑一番。

有一天,弗洛姆正低头在一位病人的病历卡上记录诊断结果,却听到一个很熟悉的声音说:“医生,我很不快乐,生活中没有能够让我开心的事情,活着实在是没有什么意义,我真想死。”

弗洛姆抬头一看,却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他居然是让自己捧腹大笑的喜剧演员。

这样的巧遇,让弗洛姆不禁哑然失笑。他低头想了一下说:“这样吧,你我交换,我当一天喜剧演员,你当一天心理医生,怎么样?”

喜剧演员原本以为弗洛姆在开玩笑,但是看他一脸认真的表情,又不像是开玩笑,于是考虑片刻,接受了这个建议。

喜剧演员扮演了一天“代理医师”,除了药方由在幕后的弗洛姆开列之外,他有模有样地询问病人的病情,并且努力开导病人要寻找一个正确的人生方向。

弗洛姆在喜剧演员的教导之下,也在剧院表演了一幕喜剧。他忘却了自己的医师身份,在舞台上装疯卖傻,惹得观众捧腹大笑。弗洛姆站在舞台之上,看到台下有这么多的笑脸,他的心情好极了。

之后两人又恢复各自的身份。有一天,喜剧演员又挂号来看心理医师。

“医师,我找到了平衡点,现在我知道了,其实我的工作非常有意义,我的每一个喜剧动作所带来的每个人的笑脸都是我的成就。我不想死了,因为我的存在可以帮助那么多不快乐的人,让他们获得生活上的平衡。”喜剧演员容光焕发地说。

弗洛姆微笑着点了点头说:“是啊,我也要谢谢你让我有机会知道,我也有能力制造许多的笑脸。”

从此以后,当病人坐在候诊室等候看病时,都能听到由弗洛姆的诊疗室中所传出来的幽默话语和病人的哈哈大笑声。

【智慧点睛】

人的一生,就像一趟旅行,沿途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我们的一颗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人生轨迹岂能美好?

心理学家曾指出:人是最会制造垃圾污染自己的动物之一。清洁工每天早上都要清理人们制造的成堆的垃圾,这些有形的垃圾容易清理,而人们内心诸如烦恼、欲望、忧愁、痛苦等无形的垃圾却不那么容易清理了。想要清理掉这些垃圾,就要找寻到一种独特的清扫的方法。而这种独特的清扫方法,正是保持心情的愉悦畅快。

心情愉快是肉体和精神的最佳卫生法。面对一成不变的生活,我们有时会失去耐性,认为自己所从事的事情既无聊又无趣,甚至会因此而产生厌世的心理。这时候,如果能让自己尝试另外一个角色,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来审视自己的生活,你就会重新发现生活的意义和乐趣。

135.学会变通的小河

【哈佛心语】

一个人,如果是明智的,应晓得世界并不会因他失败或做错了事而终结;应清楚总会有新的一天和新的机会。

——彼得逊

【故事殿堂】

有一条小河从遥远的山上流下来,越过了很多村庄,穿过了很多森林,最后它来到了一片沙漠。它心想:“我已经越过了那么多障碍,这次肯定也可以越过这个沙漠。”

但是它发现它的河水渐渐消失在黄沙之中,它试了一次又一次,始终不能成功。于是,它灰心了:“也许这就是我的命运,我永远也到不了浩瀚的大海。”这时,忽然从四周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如果微风可以跨越沙漠,那么你也可以。”原来是沙漠的声音。小河不服气地回答:“那是因为微风可以飞,可是我却不可以。”“如果你坚持你原来的样子,你将无法跨越这个沙漠。但是只要你愿意放弃现在的样子,让自己蒸发到微风中,风就可以帮你飞过沙漠,到达你的目的地。”“放弃我现在的样子,消失在微风中?不,不!我不能同意!”小河无法接受这个建议,放弃自己现在的样子,那么不就是自我毁灭了吗?

小河怀疑地问沙漠:“这是真的吗?”“微风可以把水汽包含在它之中,飘过沙漠,到了适当的地点后,它就会把这些水汽释放出来,变成雨水,然后这些雨水会再次形成河流,继续向大海前进。”

“那我还是原来的河流吗?”“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沙漠回答,“不过不管你是小河还是水蒸气,你的本质都没有变。”此时小河隐隐约约地想起来,自己在变成河流之前,似乎也是由微风带着自己,飞到高山上,然后变成雨水才变成今日的小河。

于是,小河鼓起勇气,消失在微风之中,飞向内心无比向往的大海……

【智慧点睛】

固执于自我是我们迈向成功的绊脚石。我们的生命历程往往也像小河一样,想要跨越生命中的障碍,有时候也要学着放下自我。我们可能无法改变生活中的一些东西,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有时候,我们放弃了盲目的偏执,选择了理智的变通,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也能让我们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

有人说:心是一个人的翅膀,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当一条路走不通时,我们不妨学会变通,换一种方法,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换一种思想就是换了一片新的天地,很可能一个小小的变化反而能使我们更快地接近成功的终点。

136.赎回自己的梦想

【哈佛心语】

命运往往是由人自己创造的,每个人都是自身的设计师。

——培根

【故事殿堂】

芝加哥市一位名叫赛尼·史密斯的中年男子,向当地法院递交了一份诉状,要求赎回自己去埃及旅行的权利。因为它涉及的内容非同寻常,立即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

事情发生在40年前,当时赛尼·史密斯只有6岁,在威灵顿小学读一年级。有一天,品德课老师玛丽·安小姐给学生们布置作业,让大家说出自己未来的梦想,全班24名同学都非常的积极和踊跃,尤其是赛尼,他一口气就说出两个:一个是拥有一头属于自己的小母牛,另一个是去埃及旅行。

当玛丽·安小姐问到一个名叫杰米的男孩时,不知怎么的他一下子没想出自己未来的梦想,因为他所想到的,别人都说了。为了让杰米也拥有一个自己的梦想,玛丽·安小姐建议杰米向同学购买一个。于是,在老师的见证下,杰米就用3美分向拥有两个梦想的赛尼买了一个。由于赛尼当时太想拥有一头自己的小母牛了,于是就把第二个梦想——“去埃及旅行”卖给了杰米。

40年过去了,赛尼·史密斯已是中年,并且在商界小有成就。40年来,他去过很多地方,如瑞典、丹麦、希腊、沙特、中国、日本,然而他从来没有去过埃及。难道他没想过去埃及吗?不,他想过。据他说,自从卖掉去埃及的梦想之后,他就从来没忘记过这个梦想。但是,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不能去埃及,因为他已经把这个梦想卖掉了。

现在,他和妻子打算到非洲去旅行,在设计旅行线路时,妻子提议埃及的金字塔是重点观光项目。赛尼·史密斯忍无可忍了,他决定赎回那个梦想,因为他觉得只有这样,他才能心安理得地踏上那片土地。

令人遗憾的是,赛尼·史密斯没有如愿以偿。经联邦法院认定,那个梦想已经价值3000万美元,赛尼·史密斯要想赎回必然倾家荡产。其中的缘由,从杰米的答辩状中可以略知一二。

杰米是这样说的——“在我接到史密斯先生的律师送达的副本时,我正在打点行装,准备全家一起去埃及,这好像是我一口回绝史密斯先生要求赎回那个梦想的理由。其实,真正的理由不是我们正准备去埃及,而是这个梦想本身的价值。

“小时候我是个穷孩子,穷到不敢拥有自己的梦想。然而,自从我在玛丽·安小姐的鼓励下,用3美分从史密斯先生那里购买了这个梦想之后,我彻底改变了。我的心灵变得富有了,我不再淘气,不再散漫,不再浪费自己的光阴,我的学习有了很大进步。我之所以能考上华盛顿大学,我想完全得益于这个梦想,因为我想去埃及。

“我儿子现在在斯坦福大学读书,我想也是得益于这个梦想。因为他小时候我就告诉他,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去埃及,如果你能获得好的成绩,我就带你去那个美丽的地方。我想他就是在埃及金字塔的召唤下,走入斯坦福大学的。现在我在芝加哥拥有6家超市,总价值超过2500万美元。我想,如果没有那个去埃及旅行的梦想,我是绝对不会拥有这些财富的。

“尊敬的法官和陪审团的各位女士、先生们,我想,假如这个梦想属于你们,你们也一定会认为它已经融入你们的生命之中,已经和你们的生活、你们的命运紧密相连。你们也一定会认为,这个梦想就是你们的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