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厉挽河山
48501000000050

第50章 股肱之臣

鸿朝大武皇帝六十三年秋,老皇帝李文巡进入了他八十岁的耄耋之年,寿终正寝。

新老更替,皇太子李胥凉继承大统,在文华殿登机,尊父皇李文巡为太宗皇帝,贡入太庙。

老皇帝李文巡三十三岁时才生下皇太子李胥凉,而老皇帝李文巡在位时间长达六十三年,致使李胥凉这个皇太子一做就是四十年,他在七岁时就被立为太子。

鸿朝采用皇帝年号纪年,新皇帝李胥凉上位,定年号为大文。

各文武大臣赏赐各有差别,不过大文皇帝李胥凉对宋小飞这个年轻的兵部侍郎有特别的好感。

人以类聚,由于大文皇帝李胥凉与宋小飞能说到一起去,隔三差五下了朝堂,大文皇帝把兵部侍郎宋小飞留下来,与他谈论天下大事。

难得大文皇帝这样瞧得起他,宋小飞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作为一个不但武功高强,而且对书籍也大概略知一二的人,宋小飞对国家大事也能谈上一谈,他的言论每次都能获得大文皇帝李胥凉的赞赏。

治理国家,是一个极其庞大复杂的工作,不仅涉及到技术层面的管理,而且还涉及到水平层面的管理。

在技术层面和水平层面来说,最主要的还在于水平层面。

一个皇帝和一个皇帝治理国家的水准是有差别的,治理的水平高,国家就兴旺发达,治理的水平低,国家自然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作为一个做了四十年太子的皇帝李胥凉,他在皇太子的时候,就看到了一些朝廷之中的弊端。

待老皇帝李文巡驾鹤西去,新皇帝李胥凉继承大统,他就开始着手振兴朝纲,治理国家,让这个封建王朝在他的手里能够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

每当下朝把宋小飞留下来与他单独谈话,大文皇帝李胥凉都会问到国家治理层面的问题。

朝廷能够出现一个谦虚上进的皇帝不仅是朝廷百官的福气,也是整个国家黎民百姓的福气。

能够遇上这样一个皇帝,宋小飞他也觉得值了,不管身上都多少能耐,宋小飞都愿意奉献给这样的皇帝,这样的朝廷。

但凡一个旺盛的朝廷必然有一个懂得治理国家的皇帝,有一个懂得听取臣民心声的皇帝。

在与大文皇帝李胥凉的交谈中,宋小飞可以说循循善诱,一开始,他把与大文皇帝李胥凉的谈话重心并没有放在如何治国如何安民的事情上,而死放在了说服大文皇帝李胥凉的身上。

只有让一个人的思想改变了,让一个人心服口服了,他才会听取别人的意见而不固执已见,能听取别人意见这是作为一个皇帝,尤其是作为一个好皇帝最起码应该有的品质。

从宋小飞与大文皇帝李胥凉的谈话中,他举例子的时候,列举的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君主,当然这些有名的君主不完全都是好皇帝,包括好皇帝和怀皇帝两种类型的皇帝。

这种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子的做法实在是太经典了,一个方面能让大文皇帝李虚凉知道什么是一个好皇帝的标准,一个方面能让大文皇帝知道什么是一个坏皇帝的标准。

当然了大文皇帝自己也想做一个好皇帝,不然他就不会与宋小飞说长道短了。

除了宋小飞,大文皇帝还会在下朝单独留其他大臣与他讨论国事。

不管怎么说,宋小飞现在是大文皇帝李胥凉的股肱之臣,宋小飞的建议大部分都能够被大文皇帝李胥凉采纳并予以实施。

尤其让大文皇帝振奋的是,宋小飞给他讲了历史上的秦皇汉武,以及唐宗宋祖,还有一代天骄这些皇帝的时候,往往能引起大文皇帝的共鸣,他让宋小飞隔三差五给他讲一讲关于这些历史名人的故事。

有一天宋小飞兴致勃勃地给大文皇帝李胥凉讲了一番秦始皇的故事。

说道秦始皇这个人,一生当中,尤其是在他的幼年、童年还有少年时代,并不是怎么一帆风顺的。

秦始皇是他的父亲在赵国做人质时与鹂姬所生的孩子,他小的时候在赵国渡过。

回到秦国便做了秦国国王,凭借秦国一国之力量,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一个统一的封建多民族国家,其历史功劳不可抹杀。

可是任何人都未必能有一个完美的人生,好大喜功的秦始皇在做了天下共主以后,连年征战,修建宫殿,最终弄得一个强大的王朝灰飞烟灭。

宋小飞拿秦始皇来举例子,重在让大文皇帝李胥凉知道一个皇帝千万不能独断专行,这样会把一个王朝送上绝路。

在宋小飞谈论这些的时候,大文皇帝李胥凉洗耳恭听,连呼吸都压到了很低的位置。

大文皇帝李胥凉知道宋小飞是一个文武兼备的国家栋梁,能得到这样的人才实在不容易。

为了让皇太子也就是大文皇帝的儿子李才将来成为一个好皇帝,大文皇帝立下旨意,加封宋小飞为正二品太子太傅领兵部侍郎衔。

就这样,宋小飞平日里除了在兵部做事情外,还要到太子府上替太子讲解治国之道。

不过太子太傅顶多就是个闲职,宋小费现在只是个太子的老师顾问,因为他只需要一两个月进一趟太子府检查一下他的功课和作业,并随便给他说一些治理国家的事物。

至于武功,皇太子武功修为尚且不深,有些武功他是练习不得的,宋小飞只好给他教了一些简单的武功基础,叫他每日勤习苦练,等把这些基础武功练好,再学习更高层次的武功。

所以宋小飞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好兵部的事物,宋小飞自从当了兵部尚书,一是研制各种兵器,包括冷兵器和热兵器。

当然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宋小飞不可能发明太多的热兵器,最主要的就是攻城的远程大炮的改进,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冷兵器的研制上。

除了研制兵器,兵部还要负责全国各地军队的换防。

鸿朝实行轮戍制,一支军队在一个地方呆一段时间后就要换到另外一个地方去驻扎。

同时,鸿朝还实行换将法。一个将领在一个部队带领一段时间军队后又要换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带领军队。

这些工作都是要由兵部来完成的,有些将领在一个地方呆习惯了,不想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便托人或者亲自找到宋小飞的跟前,不是下话求情就是送金银财宝,希望兵部侍郎宋小飞能够替他们通融通融。

这样的事情可千万不能徇私枉法,鸿朝实行轮戍法和换将法,其目的就是防止大将拥兵自重,从而威胁朝廷,破坏国家的统一。

对于这些找上门来的将领,宋小飞一一做了耐心的劝解,临走的时候给赐给一锭银子。让他们安心带领军队。多为国家做贡献。

经过宋小飞的一般安慰,这些前来的将领只好回去了,但他们并不因为宋小飞没有为他们办成事情而恼怒或者埋怨,他们认为宋小飞的话完全有道理。

在办理好兵部事物的前提下,宋小飞还要腾出心思经营好家庭的事情。

屠宰场一个来钱的门道毕竟有点太狭窄了,新皇帝李胥凉做了皇帝后,下令放开边境贸易,允许朝廷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互相往来经营生意。

随着边境贸易的打开,鸿朝与周边的民族国家之间互市,鸿朝的商品可以源源不断地流到周边国家,而周边国家牛羊丝绸金银器和各种各样的宝贝也可以通过互市来到中原的鸿朝。

每月的互市能够给朝廷带来相当一笔的经济收入,由于收入的增加,大文皇帝李胥凉下令加大鸿朝与边境各国的互市贸易来往。

乘着这个机会,宋小飞想着能不能也加入到这个贸易当中赚钱。

这里宋小飞还没有想好,就有人找来了,这天宋小飞刚从兵部回到家里,冷眉剑赛如凤凰就迎了上来。

看着赛如凤走了上来,宋小飞停下脚步,道:“如凤,你有事情?”

赛如凤点了点头,拉起宋小飞的手,来到了厢房。

宋小飞坐在厢房的长木椅上,道:“如凤,你有什么话就直说,何必这么神秘呢?”

这时只见赛如凤两只手突然放到宋小飞的脸上,使劲捏了一下,突然嘎嘎大笑。

今天赛如凤这是怎么了,难道说她吃错药了,宋小飞岔开两只手,将赛如凤的两只手从他自己的脸上给拿了下来。

看着一脸迷笑的赛如凤,宋小飞真不知道她到底要干什么,便故意逗她道:“如凤,你是不是想调戏本侍郎大人了?”

“切!谁还有心思去调戏你,不被你调戏就算万幸了,我是想与你商量一件事情,一时自己心里有这个想法,想说出来与你听听。”赛如凤看着宋小飞的眼睛,珍重其实地道。

心里有想法,什么想法?

宋小飞被赛如凤这么一提醒,倒很想知道她心里究竟在琢磨什么事情,竟然这样遮遮掩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