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民国有个绍兴帮
4851100000035

第35章 民国有个绍兴帮1

一百年前的1909年,浙江绍兴人鲁迅淘得了海归后的第一桶金,他经同学和同乡许寿裳的介绍,去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当了老师,这所学校就是十年后的省立第一师范,也就是现在的杭州高级中学。

杭高之高,不是因为楼高,也不是因为师生的个子高,虽然传闻后来的校长经亨颐个子颇高,而鲁迅是矮个子无疑。我记得我写此文的时候,还有一电视台的朋友来问我,问蔡元培个子高不高,平时穿西装多还是长衫马褂多——因为他们当时在拍一纪录片,是那种有演员参与的情景重现的模式。

蔡元培、许寿裳、周氏兄弟、孙氏兄弟、许家兄妹,民国时期仅绍兴一县,不知出了多少文化名人,更不用说辛亥革命前期的英烈了,秋瑾、徐锡麟、王金发、陶成章等,而这一路也是跟蔡元培有关,因为蔡先生也是光复会和同盟会的元老。而如果把范围扩大到绍兴地区,那民国时候的文化名人,可以说是星汉灿烂。虽然鲁迅后来跑到北京之后都不愿称自己是绍兴人,而愿说自己是浙江人——这只是一种个例。有人说鲁迅一生都在跟自卑作斗争,因为绍兴师爷的名声实在类似于刀笔吏,好像是专搞阴谋诡计的。想想他的爷爷,也是因科举考试舞弊而入狱的,这是另话了。而当时的北京大学的的确确是一个浙江村。曾有一首流行歌曲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帮要混,那民国有个绍兴帮,帮主就是蔡元培。

中外文学史文化史上,流派和团体的形成,皆有一定的成因,笼统地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即时势造英雄,如五四时期的北大,抗战时的西南联大,还有辛亥前后的留日学生团体等;地利,就是以某个区域而著名,如巴黎的左岸,当今的纽约等。也有的在某一学校或场所,如二十年代的浙江第一师范及后来的浙江上虞春晖中学等,都有一批高人聚集在一起。而所谓人和,是指高人在一起,气场是通的,虽然可能互不买账互不服气,但高人绑在一起,即使当政者也会让个三分。文人相轻是有的,但当文人受到外来势力的打击,如侵略者如当权者如镇压者,那么文人就会站在一条战壕里。高人跟高人在一起,不像男女在一起,搞到最后搞出感情之后,路会越走越窄,因为爱情是排他的。

高人跟高人,要么打架,要么亲如一家,而我们要说的有个帮有个派的现象,就是螃蟹现象,提溜上一个会带起一串,它们是相互串着的,这一点在民国时候,尤为明显。

民国时期的拉帮结派,这跟当时的结社和出版自由有关,总体说跟民主和自由相关,跟百废待兴相关。朝中有人好办事,这一点在文人圈中也是一样的。在考试和用人制度还没有健全之时,我介绍你,你介绍我,这就让文凭差一点,资历差一点,火候还不到的人有了机会。比如就周氏兄弟而言,文凭皆不过硬,如果没有蔡元培介绍,如果没有后来他们自身的努力,那么中国的现代文学史思想史肯定要重写了。

人生几十年,关键就那么几步,这几步中如果有高人提掖帮衬一下,这情况就大为不同了。

民国时期的绍兴帮,帮主非蔡元培先生莫属,他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吾辈既为绍兴之人,则绍兴一切之事,非即吾辈之责任乎?

把乡情提到责任的高度,那还有什么事情不可以去办呢?

这位前清的翰林人到中年还去德国留学,从造炸弹到做教育部长、做北大校长,再到做中央研究院院长,每一时期都非常投入,从前人和今人的记述中,蔡先生堪称完人,国共两党皆是赞誉他的,即使是他的敌人,因为每个人总有敌人的,有的是政敌,有的是一时嫉妒者,都不攻击他的为人。虽然那个时候他们也攻击蔡先生在北大的“藏污纳垢”,说是把陈独秀这样的爱嫖娼的人都招去当教授,校将不校。蔡校长说了,学校并不提倡嫖娼,陈教授在课堂内也没有提倡过嫖娼,至于他曾有此种行为,那是他个人的道德问题……今天想来真是不可思议,怎么会有这样的大学校长的?所谓兼容并蓄,说说容易做做难,把新旧两派水火不容的人容在一个学校里,何其难也!今日中国之大,大学之多,我们还能想起哪位校长?哪位教育家?反过来说也真是苦煞了今日的校长,因为谁也斗不过一个时代和社会引成的风气。今天还能出蔡元培吗?当然不可能了,北大已无蔡元培或世上再无胡适之,这肯定是不争之事实了,因为土壤气候和环境都不一样了。

民国有个绍兴帮,绍兴有个文人圈,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圈内的一些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