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女性健康1000问
4852400000008

第8章 心理健康(4)

(3)主动结交朋友,尤其是与不同类型的人交朋友,使自己的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心胸开阔。女性怎样克服多疑心理"}

首先对人要信赖,多从好的方面去设想;其次对事情要从实际出发,搞清事实后再下结论;最后对自己要保持心理的平静,不要捕风捉影,把名利、地位、金钱看得淡一些,这样就有一份坦然大度的情怀,不会被多疑所困扰及伤害。

女性怎样克服虚荣心理?

贪图虚荣也是女性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其实,虚荣是因为缺乏自信和足够能力却又期望赢得社会的注意,于是只能借用外在的、表面的、他人的成功来炫耀自己。

只要做一个崇尚实际的人,不去追求表面的荣华;做一个深沉稳重的人;做一个信赖、尊重别人的人,不为讨好别人或博得别人的好感而去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做一个精神充实的人,不陷入庸俗的攀比和浮夸氛围中,就能克服虚荣心理。

女性怎样克服追求完美心理?

首先要对自己的潜能有个客观的估计,不要以自己的短处去与人竞争,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才能培养自己的工作兴趣;其次要正确认识"瑕疵"和"失败",世界上没有一点瑕疵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盲目追求一个虚幻的境界只能是徒劳无功,同时,人只有经得起失败,积累更多的经验,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最后,要为自己确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寻找适合自己的事情去尝试,这既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也会使生活远离烦恼,变得丰富多彩。女性为什么爱哭?

从解剖学的角度看,女性的泪腺要大于男性,因此女性容易流泪。但是女性更容易流泪还与女性自我防卫的心理密切相关。当女性遇到矛盾或体验成功时,常会用"以泪洗面"的方式来对待,前者是为了博得关心、同情和帮助,后者则是解除紧张后的一种心情释放。女性更善于通过哭泣来减轻压力,安慰自己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女性怎样调控自己的情绪?

长期处于消极、紧张或否定的不良情绪中的人,身体和心理疾病会增加。所以女性要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意识调控: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发脾气,要乐观。

(2)情绪调控: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避免陷入而不能自拔。

(3)改变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甚至站在对立面上多想想,就会理解或谅解他人,使坏情绪得到控制。

为什么说女性应该是生活的强者?

在历史上,女性一直处于从属的地位。连当代女性也感叹自己是"生命的弱者"。其实,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早已推翻了这种偏见,揭示了女性的力量所在。

(1)顽强的生命力:女性的寿命比男性长。在过去的130年里,女子寿命从42岁增加到77岁,男子则从40岁增加到70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妇女怀孕时,男女胎之比为145:100,但到分娩时,比例为l 06:103。而流产是一种生命的筛选,有生理缺陷的胎儿会自然淘汰。可见,女性从一开始就是生命力强的性别。

(2)男性染色体"缺陷":人的细胞都有23对染色体,男女的差别就在其中的第23对染色体。正是男性这对xY染色体给男性带来了一系列麻烦。如色盲男性比女性高14倍;患血友病大多是男性。病理学家发现,第23对染色体中的x染色体具有抗传染病的信息,可惜男性只有一条,所以从受精卵开始,男性就容易受感染而发生一系列疾病。

(3)"歇斯底里"性格使女性得到安全:女性把内心的不满、焦虑等不良情绪用"表演"方法发泄出去,以实现心理稳定,是一种排泄内心压力的有效方法,是女性自我心理保护的"安全阀"。

(4)惊人的忍耐力:女性的新陈代谢比男性慢,体内脂肪多,在特殊情况下忍受痛苦的能力大,善于保持自己的生命能量。

所以说.作为女性,根本不用自卑,可以自豪地说:"我是生命的强者!"

怎样增进女性心理健康?

(1)创造符合精神卫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是生活在复杂的环境之中,环境对人的心理可能产生积极作用,也可能产生消极作用。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与工作,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使生活充满欢乐。女性比较注重家庭环境布置与美化。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健康也产生极大影响。人处在一个相互体贴、信任而关系融洽和谐的集体或家庭,偶有挫折也能得到别人的宽慰,这种充满友爱的社会环境会使心理疾病很少发生。相反,生活在一个充满敌对、猜疑、仇视和嫉妒的环境中,经常被不安全感所困扰,心理疾病就会屡见不鲜。因此,造就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益于身心健康。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个人只要认识了生命的价值,树立一个奋斗的目标,使精神有所寄托。为了实现远大理想,就会投入到时代的洪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女性要改变传统的错误观念,树立竞争观、交往观、时间观、信息观和效率观等。这些观念的建立,不仅能够有效地防止消极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危害,而且易于发挥自己的潜能,获得成功的快乐。

(3)保持健全的人格:"人格"即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人的行为的心理依据。人格特征影响人的精神生活,关系到人的身心健康。健全人格的主要特征如下:热爱生活,善于生活;心胸开阔,乐观豁达;宽于待人,严于律己;节哀制怒,逆流勇进;兴趣广泛,陶冶情操。

(4)调节不良情绪,维护心理平衡:一个人在生命旅途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挫折,对自身的心理和生理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由于情绪因素对人的危害具有隐蔽性,往往易被人忽视,实践证明,"情绪不调生百病"。只有注意调节不良情绪,才能维护心理平衡,保持身心健康。

什么是心理疲劳?

疲劳有两层含义:身体疲劳和心理疲劳。心理疲劳的大部分症状是通过身体疲劳而表现出来的,故易被忽视。但如果长期处于心理疲劳而得不到消除可能会导致心理疾患,出现下列情况应加以重视:

(1)早晨起床后,浑身无力,心情不好,甚至不愿与人讲话。

(2)什么都懒得做,经常出错,工作或学习效率低。

(3)感情容易冲动,稍遇不顺心的事情便大动肝火。

(4)眼睛容易疲劳,有眩晕、头痛、恶心等表现。

(5)食欲差、失眠。

女性常见的心理疾病有哪些?

妇女由于自身的生理特点与特殊的社会环境的压力,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出现较男性多,据国内外心理学家调查,接受精神疗法的男女病人,比例大约为l:2,女性高于男性。从心理角度看,凡是不能与周围环境取得良好适应的心理和行为,都是心理疾病的征兆。常见的妇女心理疾病主要有:神经衰弱、抑郁症、焦虑症和癔症等。

精神病与神经症(神经官能症)是一回事吗?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这两者混为一谈。其实它们是不同性质的疾病。精神病是指神经系统没有实质性的器质性病变,但由于大脑的功能活动发生了紊乱,导致认识、情绪、行为和意志等心理活动发生严重障碍而产生的疾病。它的发生除自身因素外,与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有极大关系。

神经症是大脑功能活动发生暂时性失调造成的。如神经衰弱、焦虑神经症等。它的发生是由于个体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削弱和人格上原有的缺陷或弱点引起的。

神经衰弱有哪些表现?

神经衰弱是因长期过度紧张、思想负担重等负性情绪以及极度疲劳引起的大脑高级神经系统失调的一种疾病。神经衰弱的异常心理表现是:经常头痛、头晕、烦躁,既易兴奋又易疲劳,夜间难于入睡,精神委靡,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衰退,情绪激动等。

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因长期压抑、忧虑而引起的心境低落状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身体及生理上的不良反应:如缺乏食欲,失眠,易疲倦,有时可伴有头部、四肢等处疼痛等。

(2)认识与动机方面的消极反应:如自我评价低。否定自己或自我歪曲.总认为生活无希望,缺乏进取心。

(3)情绪的消极反应:如心情沮丧、情感淡漠、爱哭、多忧伤。

(4)有妄想或自杀的意念:总觉得自己的存在没有价值,有厌世情绪。什么是焦虑症?

焦虑症是在家庭生活或工作中受挫折,如亲人病故、人际关系冲突等较强的心理因素刺激下发病。患者异常的心理表现是:心情沉重,缺乏安全感,总觉得别人在危害自己,常常预感到最坏的事情将要发生,出现莫名其妙的大祸临头感,从而经常心烦意乱,坐立不安。同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手指麻木、四肢发凉、胸部有压迫感、食欲不振、胃部烧灼感等。什么是癔症?

癔症也称歇斯底里,大多由强烈的精神刺激,心理受到伤害导致大脑失调,呈现出心理变态。患有癔症的妇女常表现出意识模糊,阵发哭笑,胡言乱语。反应强烈时,抓自己的头发.撕咬衣物,说唱谩骂,打滚撞墙,无所顾忌。患者还不同程度地出现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如突然四肢抽动或全身挺直、失明、耳聋、失语等。此病患者大多数是青壮年妇女,以农村妇女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