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贞观燕王
48525300000017

第17章 、再借十万

“这仅仅是个开始”李宽。

“殿下,已经备好如所需物品”杨悔走了进来,同时身后站着八位男人。这八人分来来自四千客户以及长安西市奴隶市场。

“拜见家主”八人一起跪伏在地上。

“从今天开始你们将以琉璃二字为姓氏,以晶莹剔透为名。五十年内只效忠我个人。每代一人继承你们今天所得之名。”

“谢家主赐名!”八人再次跪伏。

李宽带着八人来到燕王府一处封闭式后院。

陶制高温炉内,石英砂已经融化为液态,李宽将已经用陶制棍搅拌过的玻璃液体导入液态锡上,当玻璃受到重力影响平铺满装有液态锡的特制模具里,随后成型固化。李宽将模具缓缓提起,然后抽出带有玻璃的模具。放出准备好的陶退火室,进行退火处理。李宽再次制作九章各种形状的平面玻璃。

“看懂了吗?”李宽回头问那八个男人。

“懂了!”八人回答。李宽将四本书地给他们八人。

“我知道你们都是识字之人。这四本书是纪录了如何炼制玻璃液、浮法制平面玻璃、压—吹玻璃法。看懂后交给大管家。跟着来!”

李宽用钢管提取玻璃液开始压—吹琉璃。经过李宽的压、吹、旋转离心、剪、镶嵌。一座精美的玻璃镜坐制成—双龙戏珠玻璃坐,随后又制作了百鸟朝凤、九尾啸月、凤舞九天、龙凤呈祥、蟾宫折桂一共五座玻璃坐。

“殿下!这些东西似乎不全”杨悔看不明白,很显然这些东西少了最重要部分。李宽将这些东西一起送到退火室内。

“剩下的部分要明天做”……。八人各有所悟,然后回到燕王特意为他们准备的房间思索。二十四个小时后,所有玻璃器均退火完成。工匠们看着在阳光下晶莹剔透的玻璃惊呆了。

“够了!”李宽看到九人的表现很不满。他希望这八位专门从事玻璃制作的匠人超过他。毕竟李宽前世以医术轰动武林,在工匠一道只能说一般而已。几人立刻向李宽告罪。

“这些虽然珍贵,但是不是成品”李宽将控火的八位工匠一样带到一间通风的静室。

“你们十六人将是我最大底牌!也可以说你们十六人是吾之徒,汝等家中幼童本王将收为弟子。以后选择继承汝等手艺,或者从政经商,吾均支持。你们可懂?”李宽扫向众人。

“某等绝对不敢背叛主上!”这十六人不是傻子,如果今天不效忠,一定不会走出这间房间。当然李宽也是这样打算。

“好!我再教汝等最后一项工艺,这项工艺很简单。但是需要很长时间!”李宽使用拿出锡纸,将锡纸平铺在平面玻璃上,然后将汞缓缓浇在锡纸上。锡溶解在汞液里。成为乳白色汞锡齐。

“记住刚才我之操作了吗?”李宽问着十六人。

“记住了!”十六匠人回答。八名控火之人背离款赐名火、炎、焱、燚,也以琉璃为姓。

“我希望你们将来能成为真正大家!以后每天都进行一次刚才操作,还有再次进入这间放时间时将吾事先准备之服饰穿上,汞有毒。我不希望为你们收尸,这本书是进入这间房间注意事项。每次不得在这个房间停留一刻钟。”李宽为几人准备了特质的防毒口罩,以及全身服。尽管这间房间的通风非常好,但李宽还是怕这几人被毒死。

汞锡齐就是汞溶解了锡形成半液半固体状物体,汞蒸发后,锡便渡在玻璃上,需要每日甚至更长时间再贴一次锡纸。

隋唐时期早已有纯度较高的金属锡,青铜便是锡与铜三比七混合而成。实际上魏晋时期炼丹士所炼之丹大多是这种汞锡齐。

至于玻璃炼制不如西方,只不过找不到系统的成型法。烧制瓷器的火焰温度早已达到炼制玻璃的温度。而且炼制玻璃还可以添加添加剂降低石英砂的液化温度。

从此刻起,西方玻璃制品将不是贵族追捧的对象。因为李宽所制玻璃器皿远超西方一千三百年。甚至制造出一千二百后才出现的平面镜……。以后所有异国只能将白银流入华夏,出口商品不只是丝绸、瓷器还要加上玻璃……。

十六位玻璃工匠制作了大量残次品,但李宽并不在意。方向已经给他指出,至于能走到哪一步,要看他们自己。在李宽眼中他们也就是工匠级别中最低一级的学徒级别。

一个月后。

李宽在西市购得大量突厥奴隶,在西市直接建立青砖场,就地取土,李宽打算取土烧制青砖与红砖。用取土形成地深坑先暂时改道曹渠,然后在曹渠上修建一座水上建筑。红砖用来修葺曹渠围边,建立围墙,青砖用来修葺水上建筑的主体基座。青砖质量远好于红砖,特种战士能够手劈红砖,但是绝对没有傻子战士去手劈青砖(我试过一次,肿了半个月,手骨裂了。幸亏砖裂开了,不然……!)。

“殿下!你在这里大修,工部很不满!张尚书已经参了殿下一本!”唐俭有些为难。随后唐俭又说:“殿下!十万公廨钱已经用完了!但……”唐俭想说建筑的影还没看到。

“明天就会有钱了!”李宽满不在乎。

“明日?”唐俭有些惊讶……。

两仪殿上,李世民正在与重要朝臣处理公务。李世民已经开始命人制作李宽所提供的农具。在荒地上试验,果然汝农书上所言。

“陛下!燕王李宽请求上殿!但……”王太监小声提醒李世民。

“有何不妥之处!”李世民看向内侍。

“燕王带了两个大盒子,但是不允许侍卫查看”内侍为难。

“让他进来!”……。

卫士将两个大盒子抬进殿内,小心地放在地上,因为李宽警告他们一定要小心轻放。

“燕王!来此何事?”李世民问,李承乾也在,但他身体有恙。李宽一眼看出李承乾遗传病开始发作。不过李宽不打算改变他的人生,因为李宽需要一个人必须按照她的人生轨迹正常运行下去,否则只有李宽亲自动手了。武瞾这个女人天生为政治而生,她登基为帝最符合李宽的计划。也只有她才能毫无顾忌地削弱以及屠杀唐初的那些功臣。

不要怪李宽心狠,只有他们的死才能给百姓一些喘息之机。如果武瞾不符合他的政治意图,李宽不介意亲自培养一个大唐帝王。

“圣人,我想再借十万公廨钱”李宽直接说明来意。

“不可能!”唐俭没有说话,但是魏征却反对了。

“燕王,之前公廨钱已经换不上,户部是不会再借入一钱!”长孙无忌、张亮反对。唐俭虽然是户部尚书,但是他基本不怎么管理户部,户部早已被长孙无忌之人把持。户部左右侍郎均是长孙无忌之人,李世民也很放心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因为避嫌才没有兼任户部尚书。

“汝等怎么知我还不上?”李宽令人不悦地腹语术。

“燕王,据我所知,你根本就没有固定收入来源,束脩只有四百余贯”萧瑀微笑地看着李宽。

“萧大夫所言不差!不过吾面前之物便值五十万贯!或者说我说它值多少它就值多少”李宽神秘一笑。然后缓缓打开一个盒子,李宽所站位置刚巧一束阳光射入。璀璨瑰丽之相展现在两仪殿上,殿中之臣被刺眼光线闪到,均闭合双眼。随后缓缓睁开双眼,一只七彩凤凰飞翔于九天之上,双面镜嵌垂在扶桑神木枝干下。金属感十足地扶桑木根融进黄褐色玻璃中,犹如生长在息壤之上,那双面镜圆形周边由黄金色合金镶嵌。七彩琉璃凤的凤足与扶桑木似离非离。

“美吗?”李宽的声音带有淡淡的温暖。

“美!真是美,此物只应天上有!”李绩情不自禁地回答。李世民也从他的座位上走了下来。走到这具琉璃器皿前,随后他发现似乎有另一个自己向他走来……。

李宽双手闭合,巨大盒子再次合并。

“如何?此物天下只有一具。不要被它外表所迷惑!它只是面镜子”李宽开始贬低自己的宝物,但是两仪殿之臣绝对不敢附和下去,因为他们不瞎。

“哼!玩物丧志”魏征呵斥。

“咦!魏御史,我没说要献给圣人,我只是说,这个东西值不值公廨钱。我用它做抵押,再借十万贯如何?只要钱凑够我便赎回它”李宽对魏征微微作揖。

“哼!”魏征不再看李宽。尽管李宽贷公廨钱已经远超规定,但只要李宽能偿还得起,他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