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哲理枕边书
4859800000011

第11章 世界的颜色随心情变化(2)

不管一个人的财产有多少,只要他能真正地欣赏身边的人,欣赏身处的环境,便能活得富有。

巴比伦有一个大富翁,当人家问他生财之道时,他说:“很简单,我每天赚100块,一定省下10块钱,另外至少10块钱捐给比我穷困的人,剩下来的我尽情享用。由于我的布施和捐献,使我更知道人性,更知道人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我很会赚钱,因为我知道怎样去用我的钱。”

人生哲理

你拥有的一切或许并非真正拥有,你必须明白自己的真正所需。同时,我们总喜欢去回忆往事,幻想未来,却总不会去珍惜现在所拥有的,难道真的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富贵如过眼烟云

汉武帝在位的时候,朝中有三位十分出名的大臣:汲黯、公孙弘和张汤。这三个人中,汲黯进京供职时,已经有很深的资历,而且官职也很高了。当时公孙弘和张汤还是很小的官,而且职位相当低。但这两个人被提拔得很快,后来公孙弘被拜为相国,而张汤也成了御史大夫,官职都在汲黯之上。

汲黯看到这两个曾经的小官,现在居然在自己之上,心里特别不服气。于是很想找个机会去找汉武帝评评理。

有一天,散朝以后所有的大臣都退了出去,汉武帝也正准备回宫。汲黯赶紧上前去对汉武帝说,他有话要讲。汉武帝问有什么事。

汲黯说:“农夫堆积柴草时,总是把先搬来的柴草放在底层,把后搬来的放在上面,不知道陛下觉不觉得那先搬来的柴草太委屈?”

汉武帝一听就明白了汲黯的意思,但他故意想让汲黯自己说出他的想法。

汲黯看到汉武帝很是感兴趣,于是大胆地说:“公孙弘、张汤原来只不过是小官,无论是资历还是基础都远在微臣之后,但是现在他们都一个个后来居上,职位也比微臣高了许多,陛下这样来提拔官吏和那堆放柴草的农夫有什么分别?”

汉武帝听了很不高兴,他觉得汲黯太不通情理了。于是什么话都没有说,拂袖而去。后来他对汲黯更加置之不理,而汲黯在官职上也只能在原地踏步了。

汲黯把富贵看得太重了些,并不是上进的表现。

其实富贵是实现自己梦想的资源,它不过是个手段,而不是结果。如果谁拿富贵去当结果的话,以后肯定会后悔自己当初怎么会那么傻,傻得可怜和可悲。

一个人如果太爱富贵,那么就会被富贵所控制住。

一个人追求富贵,应该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一些想法,人总有些想法,如果在有生之年不能实现,临死的时候一定会十分遗憾,十分后悔的。为了不遗憾不后悔,人要对富贵有所追求。但是如果追求富贵会失去一些最基本的东西,比如自由和自尊,那么宁愿不要,否则到老的时候会有比遗憾更深一层的悔恨。

人生哲理

富贵不是根本的,富贵是重要的,但绝对不是最重要的。根本的东西是你的生存之本,而重要的东西是你的追求。

时刻保持谦虚谨慎

美国有一家工厂的厂长,他的名字叫杰克。这个人在学校里的时候,调皮捣蛋得不得了,读到高二时,被学校开除了,家里也断了对他的生活支援。这样一个行为乖张的年轻人,按说是不适合到工商界谋职的。以他当时的学历,除了做工之外,很难找到其他的工作。

他的第一个工作是在一家小厂当装配工人,干了不到三个月,跟工头吵架,就被厂方开除了。说起来,只是为了一件很小的事。有一天用晚餐,杰克是最后一个离开餐厅的,工头发现有几条餐巾掉在地上,要他回来把餐巾捡起来。

杰克回头望了望,爱理不理地说:“我不捡,要捡你自己捡吧。”工头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非常难看,不过,他还是把这口气忍了下来,笑笑说:“如果你太累了,我来捡也没有关系。”

工头把餐巾捡起来,然后追随杰克到休息室,很客气地对他说:“杰克,你认为你刚才的态度是否过分了一点?”

“我没有感觉到,”杰克态度傲慢地说,“这本来就不该是我做的事。”

“难道应该是我做的事吗?”

“你愿意这样做,我管不着。”

“如果我们都不做,”工头很耐心地说,“该谁来做呢?”

“谁把它们弄到地板上,就由谁来捡。”

“你知道是谁吗?”

“不知道。”

“如果大家都不知道,难道就把它们放在地上不捡了吗?”

“这是你的事,我管不着,”杰克换好衣服,不耐烦地说,“我要下班了,没有精神在这里跟你穷磨叽。”

他走到休息室门口时,听到工头喝道:“慢点!”

杰克停住脚,慢慢地调转过身子,心里已有戒备,他认为工头要跟他动武:“还有什么指教?”

“你明天不必上班了,”工头说,“除非你带一份悔过书来。”

杰克瞪了工头一眼,掉头甩开大步走了。

当然他没有再回到这家工厂去,因为他自觉无过可悔。可是,几年之后,杰克谈起这件事来却悔恨不已,因为在工作的磨炼中,他体会到这种“冲动”是非常幼稚的。

当时他以为:“这不是我把餐巾弄到地上的,当然不应该我来捡。”可是他忽略了一项事实,有很多人一当了主管,就有一种支使人的习惯,如果你不接受他这种习惯,你就有气好受了。事实上,身为员工的人,如果连这种举手之劳的小事也要争个是非曲直,一点亏都不肯吃,你已经失去当员工的资格了。这道理很简单,自己人的这一点气你都不能受,你怎么能跟那些顾客打交道?

人生哲理

你应该知道,当年你可能是公司里最能干的人,所以老板才欣赏你、提拔你。等你升到某一阶层之后,由于自己工作态度的转变,做的少,批评却多,甚至于老是以“想当年”作资本来炫耀自己,对现有的工作又老是“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意见,老板又如何能再重用你?

为什么一定要相信一种说法

赫尔芩是俄罗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有一次,他的一位朋友请他去参加一个音乐会。音乐会没开始多长时间,赫尔芩就用双手堵住耳朵,低着头,满是厌倦之色。不久,他打起瞌睡来。

他的朋友看赫尔芩竟然打起了瞌睡,很是奇怪,就问他。

赫尔芩摇了摇头,说:“这种怪异、低级的乐曲有什么听头?”

“你说什么?”朋友大叫起来,“天啊!你说这音乐低级?你知不知道,这是现在社会最流行的音乐!”

赫尔芩心平气和地问:“难道流行的一定好吗?”

“那当然,不好的东西怎么会流行呢?”朋友反问。

“那按你的意思,流行感冒也是好的!”赫尔芩微笑着回答。

朋友顿时哑口无言。

有时候,人常常会被一种习惯思想所左右。其实,一件事情的不同解释,往往可以带来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果。

相传,以前有个书生,屡试不第。适逢开科,书生欲往应试。临行前的晚上,书生做了三个怪梦,大惑,不知功名是否有望,特地去找善于圆梦的岳母解说。登门,适逢岳母外出,姨妹接待说:“小妹我亦能圆梦,姐夫但说无妨。有些难解之梦,母亲还来求我呢!”

书生犹豫片刻,说:“我第一个梦是梦见我家的墙头上孤零零地长了一棵草。”

姨妹说:“那是说你没有根基。”

书生又说:“第二个梦,是梦见我戴着斗笠打伞。”

姨妹解释说:“那是说你多此一举。”

书生听了很扫兴。姨妹又问:“第三个梦呢?”

书生便说:“恐有冒犯,不说罢了。”

姨妹说:“自家人面前,不必拘礼。”

书生说:“第三个梦,是梦见我和你背靠背睡在床上。”

姨妹瞪了书生一眼道:“那是说你这辈子休想得中。”

书生听了姨妹的话,甚为懊恼,认为这次还是没有中的希望了,失望地往回走。

行至半道,恰遇岳母,遂告之。岳母闻言大喜,连说好兆。书生不解,岳母回答说:“第一个梦,墙头上孤零零地长了一棵草,是说你高人一等;第二个梦,戴着斗笠打伞,是说你官(冠)上加官(冠)。”书生眉头渐舒,急忙问:“第三个梦又作何解释呢?”岳母回答:“那是说你将有翻身的时候。”

书生听了,喜上眉梢。立即收拾行李进京应试。

人生哲理

我们是凡人而不是神仙,我们生活在世俗空间中,很多时候,我们要看他人眼色行事,听他人评说来修正自己。这些眼色、评说有好有坏、有利有弊,有的似蜜语甜言,有的似良药苦口,有的似伤人暗箭,在学会分辨的同时,我们不必太在意别人怎么说,以至于承受太多的困扰,这样可能会洒脱些、快乐些。人生可以有不同的解释,自己去选择吧。

意气坏事

为人处世不要意气用事。容易意气用事的人往往不是把事情弄糟,就是中了别人的圈套。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有三位很杰出的勇士田开疆、古冶子和公孙捷。三人都十分英勇善战,被人们称为三勇士,很受国王的宠爱。久而久之,这三个勇士挟功自傲,横行霸道,目中无人。而在这个时候,齐国陈无宇想乘机把三勇士收买过去,以推翻齐王,夺取政权。

相国晏婴看到这种情况,内心十分担忧。为了国家的安定,晏婴决定寻找机会除掉这三个勇士。可是凭他的说辞国王肯定是不会杀掉这三个勇士的。但晏婴想到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被后世称为“两桃杀三士”。

有一天,鲁国国君来访,齐王在王宫设宴款待他们。晏婴、三勇士和文武百官都列席作陪。晏婴看到三勇士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心中便有了主意。宴席进行到一半,晏婴上前奏请齐王,让他到花园里摘些桃子来宴请贵客,国王表示同意。于是晏婴到王宫后面的花园里摘了6个桃子回来。这6个桃子,两国国君各吃了一个,两国的相国各吃了一个,最后只剩下两个桃子。晏婴提议让两旁的文武官员各自报功,谁的功劳大就把桃子赏给谁。

齐王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还可以增加宴会的喜庆气氛,便让他的文武官员各自述说自己的功劳。这时公孙捷首先站出来说:“从前我陪国王打猎时,曾亲手打死一只老虎,解了齐王的围,这算不算功劳大?”晏婴说:“这个功劳自然算大,应该赏赐。”于是齐王赏给公孙捷一个桃子,公孙捷感到很得意。古冶子见状,立即起来说:“打虎不算什么,我当年在黄河的惊涛骇浪中杀过一头大龟,救了齐王的命,这功劳可不比公孙捷小。”齐王一听,觉得他说得很对,于是把最后一个桃赐给了古冶子。就在这时,三勇士中的最后一位田开疆实在是坐不住了。他牢骚满腹地讲述了自己领兵攻打敌国,俘虏敌人500多人,为国家强大立下了赫赫战功。然后问齐王他的功劳够不够大。国王无可奈何,于是安慰他说:“你的功劳确实很大,可是你说得太迟,桃子已经没有了,下次再赏赐你。”田开疆听不下去,觉得自己为国征战反倒受了冷落,而且是在众目睽睽下受到这样的侮辱,一时气愤难平,便当场拔剑自刎而死。公孙捷见状,也拔出剑来说:“我功劳小而受到赏赐,田将军功高而没有得到赏赐,这确实不合情理。”于是顺手一剑也自我了断了。这时古冶子也跳出来说:“我们三人曾经发誓同生死,今天他们二位已死,我怎么能独自活着呢?”说完也自杀了。这三个勇士在说话之间就自杀身亡了,齐王连阻止都来不及,所有的来宾也都吓得目瞪口呆。晏婴以他的智慧,仅仅用了两只桃子,就杀掉了三个勇猛异常的武士,化解了国家的祸患。

其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抓住了这三个人一个共同的致命的弱点,那就是过于意气用事。什么事情他们都不愿意思考,如果觉得受了侮辱,要么和侮辱他们的人决一死战,要么就自杀以此来血洗耻辱。这样的人只能叫莽夫。他们从来不给自己思考的时候,因此他们往往会中了别人的圈套。很多史学家和作家在刻画人物的时候,总是把勇和谋分得很开,要么有谋无勇,要么有勇无谋。有勇无谋在武将中表现得最明显,他们往往也是最容易上当受骗的人,似乎在他们生存的那个年代他们显得过于天真。

人生哲理

事实上,并不是那些智商本来就低下的人才会意气用事。如果一个人受到奇耻大辱或者背负血海深仇的时候,往往也会意气用事。

不要被闲话所左右

与几个同事聚会结束后,郑先生背着一大袋东西回来,刘先生好奇地问他:“你背的是什么?”郑先生得意洋洋地说:“闲话。”

真的是这样,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会有闲话。有人听了闲话,转身就忘得干干净净,而有些人却把闲话留在脑子里,还不时地回忆。

在一所高等院校,30岁出头的张老师被评上了教授,立刻,关于他的闲话像野火一般,迅猛地燃烧到校园的各个角落。

张老师听了这些闲话,丝毫没有激动,只淡淡地一笑,朋友们替张老师打抱不平,问他为什么不站出来反驳。张老师说:“人人都有说话的权利,可我也有不听的权利。”

渐渐地,闲话在张老师的坦然面对下销声匿迹了。

郑板桥有首著名的七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仍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如果能达到这种宁静淡泊的心境,相信闲话也会望而却步。

闲话也许就像一道算术题,要得到圆满的答案,就看你怎么演算了。演算得体,会带来前进的动力;演算不当,则会陷入痛苦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