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哲理枕边书
4859800000016

第16章 爱情需要两个人守护(1)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体验,从《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到今天的《死了都要爱》,爱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现实生活中的所有人都在渴望或追求自己心目中的完美的爱情。爱情,是个永恒的话题。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爱情。不同的男人与女人,共同奏响着一曲曲不同的乐章,如天籁般美妙。

怜惜中的爱

有一个女人常年患病在家里疗养,她的丈夫无微不至伺候她。有一天,她的女儿问她:“妈妈,爸爸怎么从来不对你说‘我爱你’呢?”女人告诉小女儿:“每天傍晚,当你爸爸一手抱着你,一手拎着篮子,来到门口,舍不得敲门,而费力地掏出一把磨成了薄片的钥匙,自己开门进来,在这个时刻,我听见钥匙‘嘎啦’一响,耳边就有一个声音在第几千遍地对我说:我爱你……”

爱一个人,就是心疼一个人,怜惜一个人。

另外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女人30岁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个建筑师,他们相遇的感觉好像孤独者找到了陪伴者。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他总是用一种专注的眼神看着她,她有不顺心的事,他就想各种办法让她高兴,他做那一切的理由只是“我想让你开心”。她有一点咳嗽,他就天天叮嘱她吃药,她出门时他总是说你要小心。所有的事都很平凡,但所有的事都在表明他对她的怜爱。女人也喜欢他,但不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爱他,直到有一天,他对她讲述了他以前失恋的伤痛,告诉他这些年是如何在孤独中挣扎。他把头埋在她怀里,像一个孩子。女人抱着他,心中一瞬间涌上无限的怜惜。她想她一定要对他好,再不让他感到孤独。后来女人回想那一刻,承认那是她的爱情时刻,她从没有对一个男人有如此深切的怜惜,包括对她的初恋男友。

女人和建筑师的爱情就在相互怜惜中日益深厚着。因为怜惜,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对方感到幸福和快乐;因为怜惜,他们不愿做一点点伤害对方的事。他们从怜惜里生长的爱情让他们觉得彼此不可或缺,他们将相互爱怜着共度一生。女人经过了很多年,才弄清什么是真正可信赖的爱情,什么是牢固可靠持久的爱情。

怜惜是另外一种成分的爱情。怜惜是爱人口渴时递上的一杯水,是出门时的一句叮咛,是匆忙回家的路上脑中闪过的“如果我不回家,她就会睡不着”的念头,是爱人病痛时恨不得替她(他)去痛的一种心情,是“只要她开心我愿意做一切”的固执,是把她看做世界上最脆弱最需要呵护的人。带着怜惜的爱情不虚饰,也不夸张,它在爱者的心中深深地驻扎,随时准备给被爱者提供保护和温暖。

人生哲理

有了怜惜的情感,就会不舍得做一点伤害对方的事,不愿意看到对方有一点不高兴,只希望自己所爱的人能够一直感觉到幸福快乐。为了这样的目标,他们就会互相取悦,互相满足对方的要求,把对方的利益放到自己之上,让对方感觉到他或她是自己生命里最重要的人,相扶相伴度过一生。这就是建立在怜惜基础上最真挚、最浓厚、最牢固、最持久的爱情。

爱情与婚姻

爱是一种美好的疯狂,感情辉煌地炸破了理智羁绊,火山般的喷发了。

沉迷于爱之中的人渴望向一个偶像奉献自己,而不管那偶像是否接受。爱意味着无条件交出自己,实际上也就是丧失自己,并从这丧失中获得一种强烈的幸福感,哪怕这爱最终并不带来幸福。爱就是爱,谈不上正误,也没有合理与不合理,甚至没有目的,爱只是为了宣泄自己。

每个人都曾经爱过,但是很少因为爱而痴狂,达不到痴狂程度的爱是不彻底的爱,而彻底的爱往往又十分危险。爱曾经创造文明史上许多美好的诗篇,也曾经烧毁过离爱太近的一切东西,尽管那些东西也很美好,不幸的是它们站得离爱太近了。

被一个你所不爱的人狂热地爱着,这时的爱犹如魔掌,你不得不像逃避被俘那样逃避那爱。

狂热地爱着一个根本不理睬你的人,这时爱就如同自戕,爱得越深,受伤就越重。爱的象征是一个被利箭刺穿的心,有过爱的人都有过这样、那样的创伤。

艺术把人诗化,爱情把人神化,两者都是按照内心的愿望塑造了别的人,再去追求那个人。其实两者所真正热爱与追求的都不是真实的人,只是自己那个愿望。

孔雀求偶张开最美丽的羽毛,被爱情烧毁的人也会情不自禁地展现出自身一切美好之处。那些美好之处,平时他并不会觉察到,只有在追求爱的过程中才被点燃。这时候,连他自己也对自己的崇高感到吃惊,“这多么美好啊!”也更促使他相信,他所爱着的人一定更加美好。爱情冷却下来后他往往发现:所爱的那个人不如原先想象得那么好,而自己却比原先所知道得更好了。

爱情不等于终身相许,就像一见倾心不等于白头偕老那样。再炽烈的爱也会冷却,而冷却之后的爱还会报复先前的炽烈。昔日的恋人爱尽生嫌,愤而离去,都认为对方变了心……这不是悲剧,而是个双重喜剧:当初他们相爱是对的,如今不爱也是对的。当初他们就误解了对方,如今他们又误解了对方。

失恋者犹如提前死过一次,再回到人间时已经不是旧日的他。爱情的绝望被锻造成奋斗的希望,受伤的心灵迸发出异乎寻常的力量。爱的失意者,往往比爱情满足者更宽容更深刻地认识人间,也比过去更痛彻更不宽容地鞭策着自己。他要把在爱情中失去的东西,从事业中加倍索取回来。他终身携带不愈的伤口,藏起那深深的隐痛,攀登他以前不敢攀登的人生高峰。终于,他获得了巨大成功。

许多杰出的人都有过失恋的痛苦,或者类似那种痛苦的痛苦。他原本是从一个爱情出发,被迫登上如今这高峰的。现在,他不但拥有了这座高峰,各种各样的爱情也像彩云般簇拥而来,而他却无法回到以前的爱中去了。如同一棵参天大树,无法返回原先的种子中去。

爱情能把人变成一个囚徒,失恋竟把他驱回自由大地。

一个卓越的大师,竟然与一个姿色与才智都十分平常的女人共同生活了一辈子,致使好些才貌出众的女人仿佛受到屈辱:这个才貌平庸的女人能够理解大师吗?他们两人有什么共同语言?他们究竟是生活伴侣还是恩爱夫妻?

能使男女两人终身厮守着,也许有成千上万的理由,但其中肯定有爱。尽管那爱像盐稀释在大海里无从寻觅,可是每一朵浪花都带了点爱的滋味。

爱是美好的,但它一旦变质却非常可怕。在“爱”的名义下,曾经有过那么多谋杀、强暴、篡夺、死亡……各种各样的美好和各式各样的罪恶,都可以放进爱的橡皮口袋。这虽然不是爱的过错,却是爱的潜质的过错,爱潜藏着无限可能性。

爱经常使人们难堪:如果拿掉了它的潜质,那它也丧失了品质。如果过分限制爱,它会死去。如果过于放纵爱,它又可能犯罪。人们常说的“美好的爱”,其实是一种被制约的爱。

此外,文明的进步往往是“制约”在进步,并不是“爱”在进步。

爱情和人们的境遇联系在一起。在生活艰辛的人们那里,爱情往往比较稳定,甚至从一而终。在生活奢华的人们那里,爱情也往往朝秦暮楚,一日三变。对于前者来说,并不是他们更懂得爱情,只是因为生活过度艰辛把他们的爱情也压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准。对于后者来说,也并不是他们不懂爱情,而是因为生活的奢华燃起了更多爱情欲望。

患难之中的爱十分珍贵,但要在安乐生活中再受检验。有时候,患难过去后,爱也就过去了。

异性之间的崇拜、喜欢、欣赏……容易导致爱情,也容易被自己错认为是爱情。崇拜居于爱情之上,喜欢居于爱情之下,欣赏居于爱情之畔,它们都不是爱情。但是爱情一旦发生,能够将它们囊括其中。

要看透一个婚姻幸福与不幸几乎是不可能的,它既包含了两人之间所有的壮观,也包含了人间所有的琐屑。因此,再肤浅的婚姻也是深不可测的。最好的办法是欣赏而不要评价,唯一有评价权的是婚姻者自己。唯一有仲裁权的是时间。

协调的夫妇双方,他们既是情人又是朋友。从情人的眼光看另一个情人,便能常看常新。从朋友的角度理解另一个朋友,才能丝丝入扣。

夫妇们常以为他们双方是爱人,情人则是第三者,爱人怎能下降为爱人的情人呢?同样,夫妇双方既然已是爱人,而爱情是高于友情的,爱人怎能下降为爱人的朋友呢?其实,许多夫妇在相爱方面远不及情人,在彼此理解方面远不及友人。

因此我们经常见到:夫妇双方在结婚前是情人,在离婚后又成为朋友,而在婚姻期间既不是情人又不是朋友,仅仅是一对夫妇。

爱情其实是两个人的上半截的相爱:激情、气质、能力以及两人有意展示出的一切美好部分,是形而上的相爱;婚姻却是两人的下半截的婚姻:家务、上下班、日常琐碎、人生烦恼以及两人暴露出的一切丑陋部位,这时是形而下的婚姻。

幸福婚姻并不在于它形而上的部分有多“高妙”,反而在于那形而下的部分有多“结实”。

使上半截优美的是诗化的性,使下半截优美的是生活情趣。

已经结婚的人能否再爱另外一个异性,或者与那人发生性关系?这问题没有任何意义!任何夫妇都面临的问题是:如果对方发生婚外性关系,自己该怎么办?

这时候,越是严肃地思考与苦恼,就越发没有尽头,结局却只有三种:一、分手;二、原谅;三、自己也发生婚外性关系,以保持公平。

从理性逻辑看,这问题最没有原则性,因为几种结局都可能是合理的。但从情感价值衡量,它却是爱情生活中最残酷最原则的问题之一。理智并不能审判情感,情感问题只能凭直觉去解决,这就十分简单了:如果你对他的爱大于憎,就原谅他;如果你对他的憎大于爱,就分手。如果你分不清爱与憎孰大孰小,就冷却一阵再说。其实前两种结局都不错,最坏的只是第三种。它首先取消了问题再回答问题,它暗中取消了婚姻再冒充婚姻。

婚姻持续得越久,就越不容易破裂。两人是否还相爱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两人已经习惯于这种生活。这时候,即使是厌恶、争吵、烦恼,也能成为生活惯性而把他们牢牢地牵在一起。如果摆脱这种惯性,反而使他们丧失掉生活。

只要习惯了,没有什么不可以忍受。而对人来讲,是没有什么不可以习惯的。

人生哲理

爱情与婚姻有本质的区别,在婚姻的历程中,爱情只是婚姻的启蒙教育阶段,好比点燃婚姻蜡炬的瞬间,所以夸大爱情的成分,无非要增加一点人类的浪漫、幻想而已。爱情的火光点亮的婚姻,点亮了两性空间,点亮了两性间的心灵世界,恍若回到了从前,假定过家家那样的一种儿童游戏,然后彼此在心志上,快速地实践成长起来。角色定位以后,如果不能顺利归位,即使达成了婚姻目的,仍然感到如蚕蛾吐子般的,感受生命宣泄的终结。因为所有的过程:新生、婚配的两大生命过程已经完成,便迅速走向了死亡的历程,死亡的过程也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永恒的爱

一个晴朗的夏日,美国加州攀岩俱乐部正在举行一次无防护徒手攀岩。来到现场的大都是攀岩爱好者,他们喜欢这种略带危险的活动,对于他们来说,这项活动刺激,富有冒险性,挑战自然也挑战自我,给平淡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罗夫曼和妻子莫莉亚丝也是众多爱好者之一。自从几年前他们开始尝试这项运动,就一发不可收拾,愈加喜欢以至到了痴迷的程度,并且共同的爱好更加深了他们之间的感情。此时他们正同时攀登一个悬崖,罗夫曼的攀登速度要比莫莉亚丝快一些,他很快就成了莫莉亚丝仰望的风景。他们没有任何防护,稳健地向悬崖上方攀登,就像崖壁上会呼吸的岩石。罗夫曼离顶峰越来越近了,还有几米就要到达终点了。参观的人群情不自禁地雀跃欢呼起来。

然而,胜利在望之时,位于莫莉亚丝上方约5米处的罗夫曼忽然一声惨叫,他跌落下来了!正在攀岩的莫莉亚丝蓦然瞥见瞬间发生的一切,明白接下来她将面对的事实。她没有一丝犹豫,毅然决然地脱离了崖壁,伸出双手准确地搂接住了从她上方迅速下坠的罗夫曼。两个人紧紧依偎拥抱着共同坠下万丈深渊……

在这一刹那间发生的惨剧惊呆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人们还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一切来得太突然,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莫莉亚丝那个漂亮的搂接动作,被现场的摄影师定格成了旷世经典。

所有的人,包括莫莉亚丝自己都知道——她根本无力挽救罗夫曼的生命。她却知其不可而为之,她无法想象失去丈夫的生活会怎样,她只知道她不能没有他!她要陪着他,无论在哪里!她虽然无力挽回已发生的一切,无力挽救爱人的生命,但是她挽救了爱。虽然他们没有海誓山盟,也没有甜言蜜语,可是在面临生死抉择的一瞬,为了爱,为了永恒的爱,相互爱着的人宁可放弃自己的生命。

人生哲理

爱情或许每个人都经历过,为了爱可以舍弃名利,为了爱可以舍弃亲情,为了爱可以舍弃一切的一切。然而当爱情与生命相抵触的时候,你会选择哪一个呢?真爱会超越了死亡,永恒地存在。

宽容是爱的极高境界

安徒生有这样一则童话叫《老头子总是不会错》。看后印象深刻,多有感悟。故事并不复杂:

乡村有一对清贫的老夫妇,有一天他们想把家中唯一值点钱的一匹马拉到市场上去换点更有用的东西。老头子牵着马去赶集了,他先与人换得一条母牛,又用母牛去换了一头羊,再用羊换来一只肥鹅,又由鹅换了母鸡,最后用母鸡换了别人的一大袋烂苹果。在每一次交换中,他倒真还是想给老伴一个惊喜。当他扛着大袋子来一家小酒店歇气时,遇上两个英国人,闲聊中他谈了自己赶场的经过,两个英国人听得哈哈大笑,说他回去准得挨老婆子一顿揍。老头子坚称绝对不会,英国人就用一袋金币打赌,如果他回家竟未受老伴任何责罚,金币就算输给他了,三人于是一起回到老头子家中。

老太婆见老头子回来了,非常高兴,又是给他拧毛巾擦脸又是端水解渴,听老头子讲赶集的经过。他毫不隐瞒,全过程一一道来。每听老头子讲到用一种东西换了另一种东西,她竟十分激动地予以肯定。“哦,我们有牛奶了”,“羊奶也同样好喝”,“哦,鹅毛多漂亮!”“哦,我们有鸡蛋吃了!”诸如此类。最后听到老头子背回一袋已开始腐烂的苹果时,她同样不愠不恼,大声说:“我们今晚就可吃到苹果馅饼了!”不由搂起老头子,深情地吻他的额头……

其结果不用说,英国人就此输掉了一百多镑金币。

家庭生活夫妻之间最重要的基础是宽容、尊重、信任和真诚。即使对方做错了什么,只要心是真诚的,就应该重过程重动机而轻结果,这样才能有家庭的和睦,夫妻的恩爱、宽容是善待婚姻的最好的方式,充分理解对方的行事做法,不苛求不责怨,如此,必然给对方以爱的源泉,婚姻一定如童话般妙趣横生,和美幸福。

人生哲理

爱是什么?弗洛姆强有力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爱是一种艺术,一种必须带着怀着奉献的精神和谦卑的态度来培养和练习的艺术。爱既需要知识,也需要努力,而宽容是爱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