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论语大全集
4859900000040

第40章 先进篇第十一(3)

张居正注:“践,是践履,亦是圣贤之成法。入室,是造乎精微之域,譬如人于室内一般。又注:“夫其不践迹而自不为恶,此善人之所以为善人。不践迹而亦不能入室,此善人之所以止于善人也。然则夫人岂可徒恃其生质之美,而不加学问之功哉!”

解读

孔子认为本性善良的人,要使自己的道德学问达到高深的境界,必须向前人学习,踩着成功者的脚印前进。否则,就找不到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应走的正确道路。可见,只有循着前人的正确道路努力,才能够事半功倍地达到学问修养的高深境界。

前人的经验是我们迈向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无论我们是求学还是开创事业,都离不开前辈们的经验和教训。循着前人走过的成功道路前进,能够少犯错误,避免走歪路而节省时间和力量。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多获取一些间接经验,以期保质而又高效地完成任务。

11.21子曰:“论笃是与①,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注释

①论笃是与:论,言论。笃,诚恳。与,赞许。意思是对说话笃实诚恳的人表示赞许。

译文

孔子说:“言论笃实的人总会受到赞许,他们是君子还是表面庄重的人呢?”

名家注解

朱熹注:“言但以其言论笃实而与之,则未知其为君子者乎?为色庄者乎?言不可以言貌取人也。”

张居正注:“论,如论官论才之论。笃,是笃实。与,是许可的意思。君子,是有德的人。色庄,是内无实德,矜饰外貌的小人。”又注:“忠信之人,可以学道。故器质之敦笃而不虚华,朴实而无文饰者,乃君子之所与也。然人藏其心,情伪难测,外貌未足以尽人也。若不加深察,只论人于容貌词气之间,见以为笃实而遽许之,则斯人也,其果表里相符,而为有德之君子乎?抑亦矫饰外貌,假做个老实的模样,而为色庄者乎?使其为君子之人,则与之诚是也;若是个色庄之人,而亦与之,不几于失人乎?然知人实难。以帝尧之圣,而犹见欺于象恭之共工,况其他乎?夫子之言,盖有所感也。”

解读

言论笃实的人,往往容易取得别人的信任。但言与行是对应的,只有言论笃实是不够的,还必须做到言行一致。所以,孔子提出了“不能以言取人”的观点。

他希望人们不但要说话笃实诚恳,而且要言行一致。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察人的方法,那就是在观察别人的时候,不要只看他说话时诚恳的态度,还要看他的实际行动。

言行一致才是真君子。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只会说而不去做。这种人往往说的时候态度极其诚恳,让人不得不相信;可是却总是不见其行动,说过的话如同没说过一样。这种人就是令人讨厌的伪君子,他们总是给人希望而又让人失望;时间久了,就没人再相信他们。我们应努力追求言行一致,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真君子。

11.22子路问:“闻斯行诸①?”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②,故退之。”

注释

①诸:“之乎”二字的合音。②兼人:好勇过人。

译文

子路问:“凡事听到就做吗?”孔子说:“有父亲和哥哥在,怎么能听到就做呢?”冉有问:“听到就做吗?”孔子说:“听到了就做。”公西华说:“仲由(子路)问您‘听到了就做吗’,您说‘有父亲哥哥活着,不能这样做’;冉求(冉有)也问您‘听到就做吗’,您说‘听到了就做’。我糊涂了,我大胆问问为什么。”孔子说:“冉求做事总是退缩不前,所以我鼓励他大胆做;仲由胆大好胜,所以我要让他退一退。”

名家注解

张居正注:“诸,是语词。求也退,这退字,是怯弱的意思。故退之,这退字是裁抑的意思。兼人,是胜过于人。”又注:“按《洪范》有云:‘沉潜刚克,高明柔克。’沉潜而治之以刚,即所谓退而进之者也。高明而治之以柔,即所谓兼人而退之者也。可见圣人立教,与帝王出治,其斟酌化裁,操纵阖辟,皆不出此二者,所以能甄陶一世,而尽君师治教之责也。”

解读

子路的刚强鲁莽,勇敢好胜,是出了名的,孔子总是担心他因为勇敢而丧命。

所以,子路问“事情听到了就去做吗?”这个问题时,孔子给予了否定的回答。而冉有性格内向,沉静寡言,且胆小退缩。所以,在冉有问同一个问题时,孔子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同一介问题孔子给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答案,这不仅让我们感到疑惑,也让其弟子公西华无法理解。其实,这正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

11.23子畏于匡,颜渊后①。子曰:“吾以女②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注释

①后:方位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后到。②女:通“汝”。你的意思。

译文

孔子被囚禁在匡地,颜渊后来才到。孔子说:“我以为你已经死了。”颜渊说:

“您还活着,我怎么敢去死呢?”‘名家注解

张居正注:“畏,是恐隰。后,是相失在后。昔孔子被围于匡而有畏心,一时仓卒。遇难之际,颜渊偶相失在后。方其相失之时,夫子惧其为匡人所害,心正悬虑,及其至也,不胜其喜幸之意,乃迎而,谓之说:‘吾只以汝为死矣。今乃幸而无恙乎?’颜渊对说:‘回于夫子,分则师生,恩犹父子,生死患难,相与共之者也。

若夫子不幸而遇难,回必不爱其生,捐躯以赴之矣。今夫子既喜得以保全,回亦何敢轻于赴斗,以犯匡人之锋而死乎?’于此不独见其师生相与,恩谊甚深,抑且死生在前,审处不苟。盖由平日涵养纯粹,见理分明故耳。所谓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若颜渊者,真其人矣。”

解读

孔子师徒在从卫国去陈国的途中,被匡入围困起来。据说鲁国有个叫阳虎的人跟孔子长得很像,曾经在匡地掠夺欺负过匡人,所以匡人误会孔子就是残害过他们的阳虎。后来匡人知道了孔子不是残害他们的阳虎,才将孔子师徒释放。孔子从匡地逃出来,颜渊奔跑在后,见到颜渊之后,孔子开玩笑道:我以为你已经死了呢!

颜渊也很幽默地回复老师:先生还在,弟子哪敢先死呢!可见,师徒二人的感情非比寻常,他们心心相印,息息相通。

11.24季子然①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②由与求之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③矣。”曰:“然则从之骘警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注释

①季子然:鲁国季氏的同族人。②曾:乃。③具臣:普通的臣子。④之:代名词,这里指季氏。当时冉求和子路都是季氏的家臣。

译文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以称得上是大臣吗?孔子说:“我以为你问的是别人,竟是仲由与冉求啊。可以称得上大臣的,是用仁道来事奉君主,如果不能实行仁道,宁可辞职不干。如今仲由和冉求呀,可以说是具备臣子的条件吧!”季子然又问:“这么说他们应该听从君主的了?”孔子说:“谋杀父亲与君主的事,是不能听从的。”

名家注解

朱熹注:“以道事君者,不从君之欲。不可则止者,必行己之志。言二子虽不足于大臣之道,然君臣之义则闻之熟矣,弑逆大故必不从之。盖深许二子以死难不可夺之节,而又以阴折季氏不臣之心也。”

张居正注:“盖季氏素有不臣之心,欲借二子以为羽翼,故孑乙子阴析其心如此。此可见天下有大臣、有具臣、有乱臣,若人君能尊德乐道,则大臣得以尽其忠;能随材器使,则具臣得以勉其职;能防微杜渐,则乱臣无所容其奸,此又明主所当加意也。”

解读

子路和冉求做季氏的家臣,对于季氏越礼犯上的行为,他们没有劝阻,还为季氏扩大领土,增加田赋。作为季氏同族人的季子然认为子路和冉求对季氏很有功劳,就问孔子子路和冉求能否称得上大臣。孔子只说子路和冉求只是具备做臣子的条件,现在并不是大臣。言外之意就是讽刺季氏不过是个大夫,子路和冉求只是他的家臣而已,怎么可能称作大臣呢?通过轻视子路和冉求来讥讽季氏的不臣行为,表现了孔子对权臣季氏的不满态度。当然,孔子对自己学生的为人是了如指掌,所以又说子路和冉求是不会顺从杀父杀君这样的事情的。这又表明了孔子对自己学生的人品道德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