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唐非唐:中晚唐的风流与阴谋
4862100000015

第15章 天子遥分龙虎旗1

永王正月东出师,

天子遥分龙虎旗。

楼船一举风波静,

江汉翻为雁鹜池。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一)——李白

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唐军与安禄山叛军在北方战场上的鏖战中已明显处于劣势,与此同时,唐王朝的南方统治区也酝酿继而爆发了一场大动乱。是年底,唐玄宗第十六子永王李璘自江陵起兵,迅速成为长江流域的一大军事集团。然而李璘在江淮地区进一步扩展实力的行动,遭到地方势力的联合抵抗,次年二月,在双方的军事较量中,李璘兵败身死。对这一事件,旧史家认为,李璘身为皇子,“不能立忠孝之节,为社稷之谋,而乃聚兵江上,规为己利,不义不昵,以灾其身”,就是说这完全是他擅自发动咎由自取的悖逆行动。后代史家基本未持异议。前人的看法是否符合历史实际,这一鲜为人重的史事与同时其他重大事件有何联系以及它的前因后果,到底真相几何?

【永王突围】

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唐军在灵宝决战中大败,潼关失守,京城长安门户洞开,一片混乱,玄宗皇帝仓皇奔蜀。玄宗之所以执意奔往蜀中,有着更为深远的谋算。“渔阳鼙鼓动地来”,半壁河山几尽弃于他人之手,但这毕竟只是一场地方势力发动的对中央政权的反叛,玄宗在离开长安时曾对高力士说:“卿往日之言,是今日之事。朕之历数,尚亦有余,不须忧惧”。由此可以看出玄宗在遭受重大挫折后并没有气馁,他前往蜀中的目的,避难只是其中一点,更多有着纠集力量卷土重来的战略考虑。

灵宝之战后,北方唯朔方军的实力基本完整地保存下来。此前参与对安禄山叛军作战的唐军主要将领或败或死或降,加之京城陷落,唐王朝失去了一大政治优势,对唐玄宗来说,朔方军将领的态度是否会因此而改变尚属未定。再者说,朔方军先前只作为偏师出击河东、河北,并未用作抗击叛军的主力投入正面战场,其战斗力究竟如何尚不得而知。因而在玄宗看来,朔方军的可靠性大成问题。从太子李亨马嵬事变后离玄宗而去时高力士代宣的口敕中亦可见此端倪:“汝好去,百姓属望,慎勿违之,莫以吾为意。且西戎北狄,吾尝厚之,今国步艰难,必得其用,汝其勉之!”。玄宗对所谓西戎(吐蕃)北狄(回纥)“尝厚之”的程度,无论如何与安禄山是没办法相提并论的,况且前面二者长期以来是唐王朝在边境战争中的主要对手。在这种情况,他让太子李亨前去投靠,却绝口不提朔方军,只能说明玄宗对朔方军已无信任可言。

由此可见玄宗一门心思入蜀,一方面是为确保自身安全的应急措施,另一方面又是重新部署力量进行反击的战略安排。当基本脱离险境后,玄宗就着手筹划对安禄山的反击了。也就在入蜀途中的普安郡,玄宗发布制书,做出了以永王李璘等诸王分充诸镇节度大使的重大决策,命帅遣将,准备全面回击安禄山叛乱。

永王李璘,是郭顺仪所生,顺仪是皇宫里嫔妃的称号。郭顺仪早死,李璘从小就失去母爱。史载,永王李璘小时候是个聪明好学的皇子,但长得寒碜了一点,同时“视物不正”。也就是说他不光长得难看,还有斜视的毛病,那时候也没有眼科大夫给确定一下,到底是散光还是近视。由于很小就失去了母亲,李璘由他的三哥,也就是后来的肃宗李亨带在身边。三哥对他还是疼爱有加的,睡觉的时候也常抱着他。由此可见,兄弟二人还是有感情基础的。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

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十五日,唐玄宗在逃亡成都的路途中,将太子李亨留下以图恢复北方。七月十五日,他在宰相房琯的建议下,下发分置制诏,这个诏书的主要内容是:太子李亨做天下兵马大元帅,负责收复长安、洛阳等黄河流域的失地,永王李璘负责经营长江流域的事务,盛王李琦负责江南东路、淮南、河南等地的事务,丰王李珙负责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等地的事务。由于唐玄宗在登基之初就规定皇子们在没有长大成人后,是不出阁的,也就是不能离开京城的,等成年后,才能到他们的封地上去。所以盛王李琦、丰王李珙因年幼,并没有到分封地去,而是跟随唐玄宗一起去了成都。太子李亨、永王李璘分别奔赴任所。由于盛王没有出阁,他所管辖的地盘实际上在李璘的控制之内。唐玄宗颁发这个诏书的目的,是让几个儿子各占一方,以防其中一人独大。但唐玄宗“火中取栗”的做法遭到了谏议大夫高适反对,他认为这样做可能会造成太子与诸王之间的矛盾,但玄宗没放心里去。

七月十二日,也就是唐玄宗下达分置制诏的前三天,留下来平乱的太子李亨却在甘肃灵武即皇帝位,改元至德,同时单方面尊唐玄宗为“上皇天帝”。

八月十二日,灵武即位的通报到达成都,悲悲戚戚的唐玄宗只好面对现实,面对自己尴尬的身份。尴尬年代,尴尬的又何止唐玄宗一个人,还有那个被李亨抱着睡大的弟弟永王李璘。

玄宗的分置制诏下达后不久,李璘就从成都到达襄阳、江夏,开始招兵买马、筹措军备,这期间,他的哥哥李亨却已经成为皇帝,何去何从?永王李璘没有做过多的思想斗争,就给出了答案。不知道他在做选择的时候有没有回忆起,兄弟相拥而眠的那些日日夜夜。

永王李璘在太子李亨即位后,继续按照唐玄宗分置制诏的意图,经营长江流域的军政事务,并迅速成为长江流域一支巨大的军事力量。长江流域不是黄土高坡,不需要西部大开发就可以丰衣足食。

李璘总领四道节度都使,镇守江陵。这时,江淮租赋像山一样都堆积在江陵,李璘在这里招募勇士数万人,每天消耗的费用就高达数以万计。李璘在这里招兵买马,是完全按照玄宗意思去办的,但后来的形势发展是不是玄宗的意思,就难说了。他是让李璘去平叛,还是骚扰一下肃宗的皇权,这就的确不大好说了,虽然史料给李璘定性为有“异志”,却又“未露其事”。历史从来讲的就是成王败寇,谁的剑快谁有理。永王李璘手握兵权,就算没有异志,他也失去了话语主动权,话说回来兵权这个东西又的确容易让人滋生野心。这时候他的手下薛镠等人站出来为他出谋划策。如今天下大乱,南方安定富庶,永王又手握四道大兵,管辖数千里地区,就算不能将李亨从皇帝宝座上掀翻在地,也可以占据金陵,割据江南,建立一个东晋那样的偏安半壁江山的朝廷。

且不说这个办法是否可行,但这能够带来的巨大利益,很难让人不动心。史书写李璘“生长深宫,不更人事”,其实这句话用来形容任何太平时期皇宫中长大的孩子都不为过。不更人事,也就难免不知天高地厚。史书上的这句话无疑是暗示李璘的确是动心了的。李璘奉玄宗之命在江陵聚兵反击叛军不假,但借此时机发展自己完全有可能、有条件,简直就是顺水推舟的事情,至少在肃宗看来是这样。当肃宗得知有人劝他取金陵自立的时候,心下疑惑,不敢小视,当下便让李璘往蜀中朝见玄宗,但李璘不听。

从肃宗的反应来看,也没有什么地方说不过去,当时他地位不稳,对此难免会特别在意。不过他只是让李璘回蜀中一趟,算不上特别严厉,只不过是一次试探而已,未必是存心为难,当然,试探的后面是隐藏了夺目的剑光的。这种情况下要想打消肃宗的疑虑,避免发生什么事件,李璘就该依言回蜀地。李璘没有回去,确有可疑之处。从客观上讲,如果是从关中由陆路向蜀中进发,就像玄宗这般逃到蜀中,确实辛苦,但是从成都由水路经白帝城离川,则好走了很多,江陵正是在长江一线。李璘到江陵走的也一定是这条路,如果按原路返回,绝不困难,除非他实在懒的回去;从主观上讲,若李璘真有心自成一家,离开江陵则可能意味着永远失去实现这个愿望的机会。客观条件没有太大问题,但对于主观条件的猜测,不确定性就非常大了。因为李璘也可能是以为自幼和三哥关系好,所以才有胆量违抗此时已为皇帝的三哥的命令,若是如此,也正符合史书上对他的描述“不更人事”。试想,谋反事大,再不更人事也必然知道关系非同小可,不见得哪个人都有这份胆量。永王的想法无外乎两种,其一,他心怀鬼胎,不愿错过时机,又倚仗自己曾和皇帝哥哥关系良好,大胆抗命;其二,他在江陵主要是抗击叛军,有意无意间扩展了一下自己的实力,但并未上升到与李亨争夺天下的地步,是无心之失,所以胸怀坦荡而又以为三哥不会加害自己的他,并未注意肃宗的警告。历史,专史研究,考研历史,历史帝国,历史天空,百家讲坛,文献资料,军事政治,经济..6 k: o 永王拒绝回到蜀中,江陵长史李岘嗅出了其中的味道有些不对劲,便借病辞别李璘奔赴肃宗行在,肃宗又召来高适,几人一起商量计策。高适分析了一番江东的形势,认为李璘谋反必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