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宗庆后为什么能
4862200000033

第33章 没有一个企业家不梦想多元发展

宗庆后的进取精神还表现在他新领域永不知足、永不停步的开拓上。他始终牢记着毛泽东的一句话:“要学会弹钢琴。”因此当他倾注了大量的精力来开发饮料新产品,并且狠抓广告宣传的同时,仍不忘积极实施多元化战略、尝试跨行业发展。

2005年春节刚过,娃哈哈多元化投资的消息便如春雨般纷纷扬扬飘洒不停。先是传出宗庆后将染指石油行业,准备在东南亚国家打造“标准石油”。随后又爆出娃哈哈将投资房地产业的消息,之后甚至有媒体称娃哈哈将收购伊利股份,并且借此上市……

然而传说毕竟只是传说,虽然宗庆后的确曾经考虑过这些跨业的项目,但由于种种原因最后都并未付诸实施。

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宗庆后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只是纸上谈兵的空想,相反地,他一直都非常重视这个问题,而且在2002年就已经有了行动,那就是拓展童装产业。

涉足这样一个全新的领域,宗庆后和他的智囊团当然是经过了反复论证的。根据他们调查的结果显示,当时的童装生产存在着巨大的空间,最重要的是国内的童装业呈现的是低小散的状态,尚缺乏行业领军企业。而娃哈哈是以儿童产品起家,并且在全国拥有健全的销售网络,瞄向国内童装老大的目标进军这一领域可谓是得天独厚。

经过一番积极筹划,他们找到了一家香港的老牌服装企业——达利国际集团作为合作对象,合资建立了杭州娃哈哈童装有限公司。宗庆后雄心勃勃地为这块娃哈哈王国中的新领地描绘着未来的蓝图:当年在全国开设2000家娃哈哈童装专卖店,年销售收入总量达到10个亿。

在这一年召开的夏季童装订货会上,宗庆后充满自信地说:“消费品市场的操作手法,很多都是可以融会贯通的。只要我们团结一心,鼓足干劲,既定的目标完全可以胜利实现!”

可毕竟是隔行如隔山,每一个行业都会有自己特定的规律。娃哈哈童装一旦推向市场,许多之前没有料想到的问题便陆续暴露出来,比如儿童身体长得快,产品的使用寿命短,因此农村的消费者很少会选择二三百元一套的品牌童装,而娃哈哈童装又恰恰是面对农村市场开设专卖店的;又如,娃哈哈童装品种十分齐全,成本因而相对较高,获利却远远不如简简单单几个品种的饮料来得好。

因为经营理念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与达利开展了没多久的合作也很快触礁。2002年底,达利正式退出了娃哈哈童装有限公司。娃哈哈开始独撑童装发展的局面。这一路当然走得非常艰难。

一年半过去了,经过一番苦心经营,总算取得了一些成绩。到2004年底,在全国共计开设了400家童装专卖店,累计实现销售3.66亿元。这个成绩如果摆在一般的企业,也算是很拿得出手了,但是对于当时制定的投产当年就要设立2000家专卖店,实现10亿元销售收入的目标,却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业绩虽然不甚理想,却好歹跨出了多元化发展的第一步,其意义还是非同一般的。因此,宗庆后并没有停下跨业投资的脚步。不久,娃哈哈卡倩娜日化用品有限公司又宣告诞生,标志着宗庆后的多元化经营战略继续向前推进。不过让宗庆后有点失望的是,他的日化企业与童装一样不温不火,于是2005年7月,他就把这两块业务全部交给了从国外学成归来的女儿宗馥莉接管经营。

虽然跨业发展的探索之路走得并不平坦业绩也不尽如人意,但宗庆后始终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经过几年的摸索,娃哈哈多元发展的模式已在宗庆后的脑海里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清晰。2011年1月,他在接受《浙江日报》采访时,对报社记者说:“今明两年,娃哈哈将全面开启多元化行动。”

按照他的设想,娃哈哈的多元化投资将围绕主营业务的上下游两端衍生,着重会把资金投向上游的养殖业和下游的零售业。

关于养殖业的投资,宗庆后认为:“养殖牛奶,就是从源头上保证了食品的安全,我们也更希望通过投资集约化养牛,能够帮助更多的农民实现增收。娃哈哈在新疆已经有养殖场,在未来几年内规模还会逐渐扩大10倍以上,奶牛数量达到5万头。在国外我们与荷兰公司的合作就是多赢的局面,他们有丰富的原材料资源,我们有市场,后续将继续扩大投资的规模。”

关于零售业的发展,宗庆后说:“现在大城市的问题开始逐渐显露,从堵车、空气污染到治安问题等等,我认为中国的未来不在于继续发展大城市,而是发展一批二三线的中小城镇,这已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所在。在这个背景下,在二三线的城市里去建立一批休闲购物中心,前景非常广阔。我们现在已经在选址,未来的几年里我们会逐步批量投入,100家是个目标。”

除了上下游的养殖业和零售业,宗庆后还计划向第三个领域投资,那就是到海外投资一些矿产类的项目。他向记者透露说:“现在我已经有了基本清晰的投资蓝图,今年开始,将会是娃哈哈多元化真正付诸行动的时间。我的初步计划是,今年上半年会到欧美等发达国家投资一些矿产类项目。事实上,金融危机过后,美国非常欢迎民营企业去投资他们的矿产项目,因为投资的领域不够熟悉,我们会考虑与国内企业合作去开发。很多民营企业选择到海外去并购濒临倒闭的,我不会考虑海外并购。”

娃哈哈投资矿产,这也许是宗庆后跨出行业边际最远的一次尝试,因此宗庆后自然是格外慎重。经过一番细致的考察,最终他还是搁置矿产项目。因为1000米以下的矿井他都亲自下过了,后来还是觉得矿产投资有风险,况且现在价格已被炒得过高,又是自己不太了解的行业,因此还是决定放弃。

倒是去国外养奶牛的计划,得到了顺利的推进。2010年,娃哈哈爱迪生奶粉正式面市,这也是娃哈哈跨出国门的第一个标志性事件,和很多企业走出去模式不同,娃哈哈是委托荷兰厂商生产、分装。换句话说,让洋人替中国品牌打工。宗庆后解释说:“婴幼儿奶粉市场很大,但没有一个品牌处于垄断地位,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娃哈哈采用国外厂商贴牌生产的模式,初期成本会比较高,但随着销量越来越大会逐渐降下来,况且国外的奶源品质很好。”

2012年,娃哈哈走出去的步伐将是到澳大利亚养奶牛建奶粉厂。其实在国内,娃哈哈已经收购了新疆3个牧场,在黑龙江、宁夏、吉林、新疆都有奶粉基地。之所以还要去国外养奶牛是因为目前国外每头牛每年能产奶12吨,而国内一般只有3~4吨。很显然,到国外养奶牛、建奶粉厂成本不高,还能保证健康奶源。

尽管宗庆后最终放弃了矿业项目,转而回头搞起了养殖业,但是在这番决策的反复调整中,我们都已经切身感受到了这位商界大腕令人钦佩的开拓精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