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宣王问道:“接交邻国,有什么好方法?”孟子答道:“有。只有那仁德的爱好和平的国君,才可以用大国去事奉小国,所以商汤事奉葛伯,文王事奉昆夷。只有那英明智能高的国君,所用小国去事奉大,所以太王事奉獯鬻,勾践事奉吴国。用大国去事奉小国,是不愿欺凌弱者而乐天道的;用小国去事奉大国,是不肯冒犯强者而畏天命的。凡能乐天道的,可以保有天下;畏天命的,可以保有邦国。诗经上说:‘敬畏上天的威严,于是保守住这天位!’宣王说:“好伟大啊,先生所说的话!不过寡人有个毛病,寡人只是好武勇。”孟子说:“请王不要好小勇,像那按着宝剑,怒目而视说:‘那个敢抵敌我呢?’这是匹夫的勇,只能对敌一个人。请王学那大勇。诗经上说:‘文王赫然震怒,于是整顿师旅,去阻止那往犯邻境的敌人,借以增厚周家的福祚,来答谢天下百姓的期望。’这就是文王的大勇。文王一奋发,就能安定天下的百姓。书经上说:‘天降生在下的百姓,替他们立了君,又替他们立了师。’天意不过这样说:要这做君师的,协助上帝教养百姓,所以光宠他,给他崇高地位,使四方都受他治理。因此负责说:‘你们无论有罪没罪,皆由我禀奉天命来考察和处置。天下那有敢还他的私欲想叛乱呢?’所以独夫纣横行无道,残虐天下的百姓,武王深以为耻,这是武王的大勇。武王也一奋发,就能安定天下的百姓。现在王也像这样一奋发,就能安定天下的百姓,百姓只怕王不好武勇呢!”十一雪宫章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 ②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 ③,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昔者,齐景公 ④问于晏子 ⑤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 ⑥,遵海而南,放 ⑦于琅邪 ⑧。吾何脩 ⑨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 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 :春省 耕而补不足,秋省 敛而助不给 。夏谚 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 ,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今也不然。师 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 胥谗 ,民乃作慝 。方命 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 ;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 ;从兽无厌谓之荒 ;乐酒无厌谓之亡 。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悦,大戒 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 ,补不足。召太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征招》《角招》 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 !’畜君者、好君也。”
【注释】
①雪宫:齐离宫名。故址在今山东省临淄县东北六里。 ②非:怨谤。 ③乐以天下:“以”、由也。言人君之乐由于天下百姓皆乐也。 ④齐景公:名杵臼,齐之先君也。 ⑤晏子:名婴、字平仲,为景公相。 ⑥转附朝儛:皆山名。“转附”、即芝罘山。 ⑦在今山东福山县东北芝罘岛。 ⑧“朝儛”城县东南海滨。 ⑨何脩:如何整备也。 ⑩巡狩:即巡守。谓太子巡行诸国也。 述职:“述” 、陈也。谓诸侯陈述己之所守职也。 无非事者:朱注:“皆无有无事而空行者。” 省:视察也。 敛:收获。 给:足也。 夏谚:夏朝之俗语。 豫:亦游也。 度:法也。 师:众也。古以二千五百家为师,春秋传曰:“君行师从。” 睊睊:侧目怒视貌。 胥谗:“胥”、相也。“谗”,毁也。 慝:读忒音。奸恶也。 方命:朱注:“方、逆也。命、王命也。”赵注:“方犹放也。放弃不用先王之命。” 流:放荡也。 连:人引车而行也。逆水行舟,必用徒役引之,如挽车然,故其名曰达。 荒:废乱也。 亡:丧也。 大戒:“戒”、备也。焦氏循曰:“大修戒备,谓预备补助之事。即晏子春秋所谓“命吏计公掌之粟,籍长幼贫氓之数”是也。 兴发:发放仓麇之粟也。 征招角招:“招 ”、读韶。二乐名、盖太师承命所作者。 畜君何尤:“畜”,好也。“畜君”、即好君,亦即爱君,“尤”、过也。
【译文】
齐宣王在雪宫里接见孟子。王说:“贤君也有这种享乐吗?”孟子答道:“有的,贤君必能和百姓同享:如不能和百姓同享,就有非议他们的君长了。不得同享快乐,便非议其上的人,固然不对,但做了百姓的君长,却不能和百姓同乐的人,也是不对啊。能乐百姓所乐的,百姓也就以你之乐为乐了!能忧百姓所忧的,百姓也就以你之忧为忧了!你的快乐,以天下百姓的快乐为快乐;你的优愁,以天下百姓的忧愁为忧愁。你的忧乐,皆关系天下,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是从来没有的事啊!从前齐景公问晏子道:‘我想去游观转附和朝儛两个名山,然后再沿顺着海滨向南行,一直到了东南边最秀出的琅邪山。我要怎样的准备,才可比得上古圣王游观之乐呢?’晏子答道:‘太好啊!君所问的呀!天子到诸侯国内去叫做一巡狩,巡狩的作用是视察诸侯所守的土地,诸侯去朝见天子,叫做一述职,述职的意思,是陈述自己所应尽的职责。他们的一来一住,都是为着正大之事的。同时,天子在春天,出来视察百姓的耕种,补足他们所缺少的;在秋天,出来视察百姓的收获,帮助他们粮食不足的。所以在夏朝时的谚语说:我王如不出游,我们怎能得到慰勉和休息呢?我王如不视察,我们又怎能得到救济和快乐呢?他们每次出游,每次视察,都是为诸侯们的模范!’现在的便不同了:大国的君王出游,便有许多的随从,每到一处,都吃光了百姓的粮食,害着百姓饿着肚子,劳苦士卒不得休息;官吏们皆怒目相视,互相毁谤,百姓也随着做起坏事来。他们违背了古先王的教命,尽量地虐待百姓;放纵狂饮,像流水般的没有止境;不但流连,又是荒亡,成为小诸侯的忧患。什么叫‘流连荒亡’?骄淫的君上,放船顺流而下,乐而忘返,这叫做‘流’;使百姓牵舟逆水而上,乐而忘返,这叫做‘连’;追逐禽兽,没有满足时,以致荒废政事,这叫做‘荒’;喜欢狂饮,没有止足时,以致国家丧亡,这叫做‘亡’古代的圣王,却没有流连的逸乐,荒亡的淫行。古今的两种作为,就看我君怎样选择去行啊!”景公听了这忠言,高兴极了,立刻昭示全国,作积极的准备,自己住到郊外,表示体念百姓的困苦!因此开放仓廪,散发积谷,补助百姓的贫乏,又召见大乐师,说:“替我做一章君臣相悦的歌曲。”这歌曲,就是一直流传下来的征招和角招?这里面有一句:“爱好君王有什么罪!”爱好君王的,正是爱好君王的善行啊!十二明堂章
齐宣王问曰:“人皆谓我毁明堂 ①,毁诸?已 ②乎?”孟子对曰:“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王曰:“王政可得闻与?”对曰:“昔者,文王之治岐 ③也,耕者九一 ④,仕者世禄 ⑤,关市讥而不征 ⑥,泽梁无禁 ⑦,罪人不孥 ⑧。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 ⑨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诗》 ⑩云:‘哿 矣富人,哀此茕独 !’”王曰:“善哉言乎!”曰:“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对曰:“昔者公刘 好货。诗 云:‘乃积 乃仓,乃裹 粮,于槖于囊,思戢 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 ,爰方启行 。’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囊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对曰:“昔者太王好色,爱厥妃。《诗》 云:‘古公亶父 ,来朝走马 ,率西水浒 ,至于岐下。爰及姜女 ,聿来胥宇 。’当是时也,内无怨女 ,外无旷夫 。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注释】
①明堂:郑注:“明政教之堂也。”赵注:“泰山下明堂,本周天子东巡狩朝诸侯处,齐侵地而得有之。”朱注:“人欲毁之者,盖以天子不复巡狩,诸侯又不当居之也。”②已:止也。 ③岐:即歧周,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史记周本纪云:“公季卒,子昌立,是为西伯,自岐下而徙都丰。明年,西伯卒。”孟子以文王治丰未久,故以为治岐。 ④耕者九一:朱注:“九一者,井田之制也。方一里为一井,其田九百亩;中画井字,界为九区,一区之中,为田百亩,中百亩为公田,外八百亩为私田;八家各受私田百亩,而同养公田:是九分而税其一也。”⑤仕者世禄:谓仕者子孙世食其采地。“世”、世世代代也。“采地” ,古之封邑。 ⑥关市讥而不征:“讥” 、察也。朱注:“关市之吏,察异服异音之人,而不征商贾之税也。”⑦泽梁无禁:“泽”、水所汇之处也。“梁” 、堰水为关孔以捕鱼之处也。“无禁” 、不设禁令,与民同利也。⑧不孥:谓罪上其身,不及妻子。“孥” 、妻子。 ⑨无告:无处申诉苦痛。 ⑩诗:小雅正月之篇。 哿:可也。亦善也。 茕独:无兄弟曰茕。无子曰独货:财货。 公刘:周之始祖,后稷曾孙。后稷、初封合(在今陕西武功县西南),夏之始衰,稷子不窟失官,奔夷狄,再传至公刘,复修后稷之业,迁于幽(今陕西枸邑县西),周室之兴自此始。 诗:大雅公刘篇。 积:露积也 粮:干粮也。 槖囊:皆所以盛糇粮也。说文:“有底曰槖,无底曰囊。” 戢:诗作辑,古通用。朱注:“安集也。”思戢用光,言思安集其人民,光大其基业也。 干戈戚扬:“干”、盾。“戈”、钩矛戟。“戚” 、斧。“扬”、钺。即大斧。 爰方启行:“爰” 、语首助词。犹云“于是”。“启”开也。“启行” 、犹言开路。 何有:谓何难之有。 诗:大雅绵之篇。 古公亶父:“古公” 、大王之本号,后追尊为太王。名亶父、或曰字也。 来朝走马:“来朝” 、翌晨也。“走马”、跃马疾驰也。 率西水浒:“率” 、循。“浒”、水之涯。 姜女:太王之妃、太姜也。 聿来胥宇:“聿”、自也、同也。“胥” 、相也。“宇”、居也。谓太王与太姜同来勘察可居之土地也。 怨女:无夫之女。旷夫:无妻之男。“旷”、空也。
【译文】
齐宣王问道:“人皆建议要我拆去明堂,拆去呢?还是不拆呢?”孟子答道:“这个明堂,是原来天子东巡狩时接见诸侯的堂,王如果要施行王政,那就不必拆它。”宣王说:“王政可说给我听听么?”孟子答道:“从前文王治理岐邑,施行井田制度,只取农民九分之一的田赋,做官的,子孙世代可继承俸禄;主管关卡和市场的官吏,只查察匪类,却不收他捐税,那蓄水养鱼,和设置鱼梁捕鱼,都不禁止;犯罪的人,只处罚自身,不连累妻子。年老没有妻子,叫做鳏,年老没有丈夫的,叫做寡,年老没有儿子的,叫做独,年幼没有父亲,叫做孤。这四种人,都是天下最穷困的百姓,没有地方可诉苦的。所以文王发布政令,施行仁政,必定先注意这四种人。诗经上说:‘有钱的人是过得很好,最可怜的,还是这些孤独无依的人!’”宣王说:“好啊!你说的有道理。”孟子说:“王真认为我话有道理,为什么不去实行呢?”宣王说:“寡人有个毛病,寡人喜欢货财。”孟子答道:“从前公刘也喜欢货财,诗经说他,‘把米谷储藏在仓库里,装不完的就堆积在露天里。把干粮包在橐囊里,一心要把百姓安顿好,借来光大他的创造基业,大家都把箭张在弓弦上,并拿着干戈戚扬各种的武器,于是开路向豳地进发。’所以留居的,有露天堆集的稻禾,充实储满的仓谷;出行的也都有槖囊装的干粮,然后才可以‘开路向豳地进发。’王如喜欢财货,也和公刘能与百姓同好,做到王天下,有什么困难呢?”宣王说:“寡人还有个毛病、寡人喜好女色。”孟子答道:“从前周太王也喜欢女色,爱他的妃子。诗经上说:‘太王古公亶父想避开北狄的侵扰,前一天夜晚准备好,第二天清早就驰马急行,沿着西河的边界,一直到岐山脚下。于是和妃子姜氏下马,察行可住的地方。’在这个时候,既没有不嫁的怨女。也没有不娶的旷夫。王如果爱好色,也学太王使百姓都能及时婚娶,对于王天下,又有什么困难呢?”十三王立章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 ①游者;比②其反也,则冻馁 ③其妻子:则 ④如之何?”王曰:“弃之 ⑤。”曰:“士师 ⑥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⑦。”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 ⑧左右而言他。
【注释】
①楚:国名。又称荆楚。周成王封熊绎于楚,都丹阳(今湖北秭归县东)。后徙都郢(今湖北江陵县)。春秋时称王,战国时为七雄之一。拥有今湘、鄂,皖、江、浙诸省地。为当时南方之大国。 ②比:读庇音,及也。 ③馁:本作餧,饥饿也。 ④则:训。“其”。又训“将”。 ⑤弃之:古作“弃”,绝也。赵注:“言当弃之,绝友道也。” ⑥士师:狱官。如今之法官,其属下有乡士、遂士,皆当治之。 ⑦已之:谓罢免其官也。“已”、罢退也。 ⑧顾:说文:“顾、还视也。”
【译文】
孟子对齐宣王说:“比如王有个臣子,将妻儿寄托在朋友家里,自己就到楚国游历一趟。等到回来。才知道他的妻儿受冻挨饿,这该怎么办?”宣王说:“和他绝交。”孟子说:“假使做士师的,不能管束自己部下的乡士和遂士,这该怎么办?”宣王说:“罢免他。”孟子说:“假如王之四境,治理全不合乎理想,这该怎么办?”宣王听了,觉得不好回答,就左顾右盼地去谈别的事。十四故国章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 ①者,非谓有乔木 ②之谓也,有世臣 ③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 ④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 ⑦,将使卑踰尊,疏踰戚。可不慎与 ⑧!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 ⑨;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注释】
①故国:传世久远之旧国。 ②乔木:谓年代久远之高大树木。 ③世臣:谓累世勋旧之臣。 ④亲臣:谓君所亲信之臣。 ⑤昔者:昨曰。 ⑥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识 ”、知。朱注:“王意以为此亡去者,皆不才之人,我初不知而误用之,故今不以其去为意耳。” ⑦如不得已:言慎之至也。 ⑧可不慎与:朱注:“盖尊尊亲亲,礼之常也;然或尊者亲者未必贤,则必进疏远之贤而用之,是使卑者喻踰尊,疏者踰戚,非礼之常,故不可不慎也。” ⑨然后察之:朱注“左右近臣,固未可信;诸大夫之言,宜可信矣;然犹恐其蔽于私也。至于国人,则其论公矣;然犹必察之者,盖人有同俗而为众所悦者,亦有特立而为俗所憎者,故必自察之。”
【译文】
孟子见齐宣王说:“所称历史悠久的国家,不是说它有高大的林木,是说它有累世功勋的大臣。现在王不但没有这种大臣,连亲信之臣也没有;前曰所引进的人,今天不知他逃到那里去。”宣王说:“这些人都没有用,我预先怎知道他们没才干就舍弃他们呢?”孟子说:“国君引用贤人,如果万不得已,将使位卑的超过位尊的;关系疏远的超过亲近的;怎么能不慎重呢?假如左右近臣都说他贤,真不可便信;就是朝廷全体的大夫都说他贤,也是不可信;必待全国的人都说他贤,然后再亲自考察,看他确是贤能,这才任用他,又如左右近臣都说他不能用,不可便信;就是朝廷全体的大夫都说他不能用,也不可相信;必待全国的人都说他不能用,然后再亲自考察,看他真是不可用,这才罢免他。至于用刑,更是要如此谨慎;假如左右近臣都说他该杀,不可便信;就是朝廷全体的大夫都说他该杀,也不可相信;必待全国的人都说他罪不可赦,然后再亲自考察,看他确是死罪,这才杀他,并且申明:‘全国的人要杀他啊!’这样做,然后才能做人民的父母。”十五汤放章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 ①,武王伐纣 ②,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 ③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④;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⑤,闻诛一夫纣矣 ⑥,未闻弑君 ⑦也。”
【注释】
①汤放桀:“放” 、逐也。书仲虺之诰:“成汤放桀于南巢(在今安徽巢县东北五里)。 ②武王伐纣:史记周本纪:“武王伐纣,纣登鹿台之上,自燔于火而死。武王以黄钺斩纣头,县(同悬)以太白之旗。” ③贼:害也。 ④残:伤也。朱注:“害仁者,凶暴淫虐,灭绝天理,故谓之贼。害义者,颠倒错乱,伤败彝伦,故谓之残。” ⑤一夫:犹独夫。书泰誓:“独夫纣。”言其众叛亲离,形同独孑也。 ⑥闻诛一夫纣:桀纣皆是暴君,举纣即见桀,盖单见双法也。 ⑦未闻弑君。”也:汤武皆至仁之主,吊民伐罪,故曰“未闻弑君也。”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