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西北宗教论丛1
4870200000019

第19章 南传上座部佛教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中的传播(2)

傣族佛教建筑有其鲜明特色。一般来说,佛寺的主体建筑是佛殿,常为东西向,正门朝东,内供释迦牟尼佛像,是进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佛殿的木结构部分均为红漆,并有贴金、图案等。房顶坡形,上陡下缓,覆黄红色小瓦片。傣族佛教的寺塔风格,迥异于汉族地区,它砖砌实体,体型较小,高几米到十几米。如曼飞龙塔就是西双版纳最著名的塔群,它在景洪县大勐笼曼飞龙后山上。始建于1204年,共9座塔,主塔居中,高达16米多,围绕主塔的8个小塔,均高9米,塔基圆形,八个方面均有佛龛,供赕佛。塔刹由莲花座、相轮、宝瓶组成,整个塔群通体白色,极为雅致。另如景真的藏经堂,俗称八角亭,造型美观,独具一格。

傣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处处体现了佛教信仰的结合。普通信众认为“傣族没有姓氏,但有共同的宗教”,人一生的境遇统统是由佛主决定的。于是,一切日常行为都要向神佛请求、祈祷,包括一日三餐。平时如遇到结婚、丧葬、疾病、生育、建房等都要请佛爷念经。既然佛是人世间的主宰,那么现实生活中的佛爷也是神的化身,有什么问题都应请他们判断。为此,普通信众愿尽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向佛贡献。

在傣族地区的佛教活动中,最重要的宗教祭祀就是西双版纳的“赕佛”,德宏地区叫“赶摆”,均为布施之意。傣族认为赕佛是为给自己赎罪,为后世子孙积阴功。赕佛虔诚的人,有地位,受人尊重。德宏傣族以做摆换取“帕戛”的称号。在傣语里,帕戛是“帕拉达戛”的简称,意义为“佛门弟子”,求取这一称号是人一生中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人们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要积蓄财物来做摆,以得到帕戛的称号。赕佛作为一项普遍社会活动深入到本民族各个节日之中。傣族的重大节日——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中都要斋僧赕佛,供奉祭品。

关门节,在西双版纳叫“毫娃萨”,德宏叫“进洼”,在傣历九月十五日,相当于农历六月中旬。开门节,在西双版纳叫“奥娃萨”,德宏叫“出洼”在傣历十二月十五日,相当于农历九月中旬。在节日期间,人们家家都以衣物、布帛、谷物、果品、鲜花、钱币、纸扎等实物赕佛,开门节时更要以放高升(焰火)、划龙舟、跳孔雀舞等活动和隆重的赕佛仪式来迎接开门节。

泼水节是傣族年节,傣历六月十七至十九日,相当于农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泼水节实际上是傣历新年的元旦。在泼水节里,人们也要进行赕佛活动。节日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后就去寺中赕佛,围绕着堆成的沙塔,坐听佛爷念经;要为佛像泼水“洗尘”,然后先向长者泼水祝福,再互相泼水以示祝贺,泼水带有去除污秽,除病消灾的含义。

但是另一方面,赕佛活动本身要耗费大量的积蓄,据推算,赕佛等宗教活动的花费要占到农业总收入的20%,个别村寨农户中竟高达30%。因此,赕佛活动本身对普通民众造成的经济负担也是相当沉重的。

当然,傣族上座部佛教在历史上对傣族社会的文化进步也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语言文字方面,西双版纳的傣泐文来源于巴利文,与佛经的传人有关,寺院中的高级僧侣都精通傣文,包括一些普通信众也因幼年时曾入寺为僧学习过傣文。傣文经过1954年改革后,现已日臻完备。

文学方面,傣族著名的文学作品《召树屯与嫡婼娜》、《松帕敏与戛西娜》、《朗鲸布》、《兰戛西贺》、《相勐》等原来都是保存在佛寺中的,其中一些作品现已被改编搬上银幕、登上舞台。而且,在赕佛活动中地位最重要的波占(村寨宗教管理者)本身就能编讲故事。于是,从民间文学素材的搜集整理到文学作品的传播过程中,佛寺起了中心作用。此外,佛寺中还保留着许多用傣文写成的经典、书籍,西双版纳号称有经籍八万四千卷,其中不少是历史、医药、天文历算、数学以及语言学方面的专门著作。如傣族历法——祖朋臈历,俗称为佛历,是一种阴阳合历,这是一种以中南半岛国家都使用过的小历纪元纪时法与汉族干支计时法相结合的历法。傣历的形成与佛教传人自然有密切关系。

教育方面,傣族地区过去只有寺院教育,大量书籍都在寺庙中,几乎所有知识分子都是僧侣,儿童入寺当僧人的同时能学到文化知识,还俗后就可带到社会上去,比如德宏的佛寺中晋升至佛爷者还俗后,因其文化水平高,被称“康郎”,就是较高的知识分子了。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区与原来本地的鬼神崇拜相结合。比如在一些原有的鬼神崇拜中,出现像祭“披洼”(佛寺鬼)、“披帕”(和尚鬼)等等,祈求这些鬼神保佑。再如,在佛教影响下的“赕蓐轮缦”活动,也就是每家拿出一些米或谷,放在和尚的钵里,逐渐将钵装满,以祈求丰收。

总之,上座部佛教的传人适应了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又被统治者加以利用。作为一个全民信仰的宗教,对傣族历史的发展的确也做出过一定的贡献。

五、布朗族与上座部佛教

布朗族主要居住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多数集中在国境边缘的布朗山和西定、巴达地区,另在临沧和思茅地区也有分布。

目前,普遍认为布朗族的先民是古代“濮人”的一部分。不同地区的布朗族分别自称“布朗”、“乌”、“翁拱”、“瓦”、“阿瓦”等。

布朗族人民的宗教信仰以多神崇拜、祖先崇拜为主,只是西双版纳和双江等地的布朗族普遍信仰上座部佛教,每个村寨有佛寺,受傣族影响极深。他们的宗教活动照搬傣族,佛寺的形式、佛经、法器都与傣族一样。布朗族佛教僧人也分10个等级,以袈裟上的条纹和方格来区别。布朗族的童年男性必须进佛寺当一次和尚,进寺后先学念经,后正式当和尚。当和尚时要在寺中做些杂活,食物由各家每天按时送人佛寺。布朗族“赕佛”活动也很频繁,主要赕佛节有考帕沙(即关门节)、赕拖拉、赕刚(和尚分家)、赕新囡(纳佛)、赕帕(赕布)、望帕沙(开门节)等。此外尚有不定期的大赕和随缘布施。赕佛一般是两天,在佛寺不准吸烟,妇女不能靠进供佛台,任何人不能用手摸佛爷(和尚)的头和肩。集体赕给佛寺的供品,分为三份:帕召苫一份,送外寨来赕佛的佛爷、和尚一份,其余一份则在芭蕉叶上写明物品,由佛爷、和尚抽签分领。

六、佤族与上座部佛教

佤族主要居住在“阿佤山区”,即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另在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等县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实际上,佤族是分属中、缅两国,跨国而居的民族。

佤族信仰的上座部佛教是从傣族传人的,据说最早接受的是镇康、永德的佤族,有五百年历史。而事实上,阿佤山区最早接触佛教的班洪、班老地区,佛教传人只有两三代人时间。缅甸境内的佤族接受佛教可能要早一些。总的来说,我国佤族中信仰上座部佛教的部分主要在沧源县班洪、班老、勐角、勐省的佤族,永德、镇康两县的佤族以及受双江、耿马、孟连傣族影响较深的部分村寨。

佤族佛寺,也叫缅寺,建筑不如傣族佛寺,多为简陋的草房,有的供佛,有的无佛。每寺都有一些小和尚,这与傣族男子童年人寺为僧的习俗一样。佤族的三大节日堆沙节、关门节、开门节都伴随有赕佛活动。佤族最重视堆沙节,一般在佤历6月(阳历3—4月),具体时间由勐角傣族佛寺长老确定,像内地过年。佤族赕佛规模每年不同,有平时小赕,三年一大赕之说。此外,信佛村寨还要担负其它一些义务:(1)每天每户要给佛寺一碗饭,供和尚、佛爷吃。(2)小和尚到寨中化缘,每户给一碗米,无米可给辣子、烟草等物。(3)每年春播前,家家户户都煮五六斤糯米饭供奉佛寺,然后播种。目的在于祈求丰收。(4)每年新谷收后,各家都煮新谷米饭供佛寺,意即先让佛爷、和尚吃新米饭,然后自己才能吃。(5)因事请长老、佛爷、和尚念经,须付给一定的钱物以为报酬。(6)每户年给佛寺砍柴两排(庹)。“排”是长度单位,两臂伸开之长度为一排,两排即两个立方排的烧柴。

在佤族历史发展中,佛教传人佤族地区也产生了一些积极作用,比如因戒律关系,革除了佤族原有的猎头祭谷的习俗。

七、阿昌族与上座部佛教

阿昌族分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的梁河、陇川、潞西、龙陵等县。绝大部分人口聚居在梁河县和陇川县的户腊撒区。阿昌族长期与汉、傣等民族杂居,受汉、傣民族影响很大。

历史上,阿昌族被叫做“峨昌”、“蛾昌”、“阿昌”等。最早见于公元前二世纪。明清德宏地区建立土司制度后,归傣族封建主统治。

居住于梁河地区的阿昌族保持着原始宗教信仰,受汉族影响也崇拜祖先。而户腊撒地区的阿昌族普遍信仰上座部佛教,其教派、教规、宗教仪式等方面与傣族相同。每个村寨中设有“冢房”(佛爷),由佛爷主持宗教活动。每年都有许多宗教节日,像“进洼”、“出洼”、“烧白柴”、“泼水节”等。“进洼”和“出洼”分别对应傣族的“关门节”和“开门节”。和傣族一样,阿昌族也在“进洼”、“出洼”之间停止劳动,集结拜佛。“烧白柴”在每年腊月14日举行,表明进入冬季,需要给佛取暖。具体做法是在傍晚时分,把一种无皮的木柴(木质呈白色)堆成“井”字形,高有一丈多,燃烧柴堆,信徒们向火堆祷告以求消灾避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