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岁隆冬开始,有经验的老管家杨辰是最先瞧出气候不对劲的一群人,连忙上报家主杨军。杨军权衡利弊,决定囤粮。
囤粮,转移粮食,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凡世家大族,不论任何年景,家里的粮食总不会缺少的,听说过灾年饿死的农户,但有谁听说过灾年饿死的大族?
任何时候大族家里都不缺粮。杨家刚刚崛起不过三代,他太需要民间的声望而人脉来积蓄力量为家族保驾护航了。
每逢灾年,自家庄户人心惶惶之时,有良心的大族不用等朝廷的赈济,他们会主动给流民发放赈粮,积德行善的同时,也给自己攒下人品和声望。哪怕是最没良心的地主,为了防止自家庄子的农户造他的反,也会迫不得已给农户减租免租。或多或少的开棚舍粥。
当然。赈济农户的粮食只是小部分,大族家中余粮真正的大头还是牢牢把控在自己手里。而且他们会在灾年即将到来前毫不犹豫地把粮食转移出去,山里挖个洞,地里挖个坑什么的,像过冬的松鼠似的,在冰天雪地即将来临前。先把松子和坚果藏在树洞里,有多少藏多少。
杨石见庄子周围渐渐有许多人围了上来,等着闻着粥棚中的香气等待开饭,心中点点头。转身对身边的杨旭道,“如今看此时已经完成,大哥我要赶去京城。原来的一起的同窗好友找我吃饭喝酒。我就要先回去了。二弟,你呢?”杨旭看着周围的流民,痛心道“大哥你先回去吧,我在庄内帮帮忙。”“好吧,既然二弟由此心,那为兄也不拦你。我先走一步了。”杨石说罢,反身上马向京城方向驰去。
杨旭看着庄子门口渐渐涌现的难民,百十人一群,携家带口,拎着简单的行李,一步一步缓慢而蹒跚地走在山路上,每个人脸上都透着深深的饥色。“管家!管家!”“哎,二公子有何吩咐啊?”杨辰听到声音,急忙出来。“召集庄内护院和家丁,人越来越多了,起码在明年开春之前我们要养活他们。人数众多,恐会发生瘟疫。你现在带人去搭帐篷,分区化管理,就像大军驻扎营地一样。”
“哦哦哦,好的。老头子明白了,我这就去。”杨辰听完后,连忙反应过来。
。。。。。。。。。。
几天之后,杨家庄外,一片火热的场景,家丁和百姓都很忙,忙着上山采木,忙着搭建棚帐。杨旭认为城外放赈粮的消息很快会传出去,各方难民必然闻讯而来,那么现有的棚帐必然不够用,未来上万甚至数万人住在一起,绝不能太拥挤,否则容易传染疾病,扩建棚帐已是势在必行。
百姓们扛木采石,还有远处伙夫用大勺在巨大的铁锅里不停翻搅,凛冽的寒风里隐隐夹杂着几许粥香……
杨旭骑着马在一处山坡上,静静的看着眼前的一切。于那些妄想在这场大灾中牟利的人不同,杨旭的内心赶到的是前所未有的感觉。突然一生急促的马蹄声打断了他的思绪,周围的护卫连忙向前拦住了快要冲向人群的马匹。马上的人因为惯性,掉下马来。手中微微颤抖这。他一抬头,看见人群中簇拥的杨旭,灰蒙蒙的眼神突然一亮。急急忙忙冲向杨旭面前,撩衣拜倒,“长水校尉王海,拜见公子。求公子速派援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