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黄委会老河工:讲讲黄河古道中的诡异故事
488800000037

第37章 狂不狂,看米黄

在2007年3月5日,黄河号子入选河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这艘船没有人喊号子,也没有人****着古铜色的上身,撑着长长的竹篙逆水行舟,只有老船夫蹲在船头,目光浑浊地看着他那条黑狗。

我在船头伸了伸懒腰,看看那个老人和黑狗,觉得无聊透顶,这时候看见黄晓丽穿着绿军装,扎着一跳鲜红的围巾,坐在那里看着滔滔黄河水。

我在一旁看瓷了眼,黄晓丽这傻姑娘,以前在单位成天穿着蓝色工装,不觉得她和其他姑娘有什么区别,这次换了板儿绿,看起来还算是颇有那么几分颜色。

五十年代政府机关女干部开始流行穿列宁装,列宁装本是男装,好就好在有一些装饰性的东西,双排纽扣,大翻领,最好的就是有一根腰带,这根腰带将身体曲线凸显出来,所以很受女同志欢迎。

在六十年代,******写了首《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这首诗直接影响到了女性穿着,梳双辫、留短发,宽肩粗腰,大嗓门,身着蓝色工装。

这装束和男同志没有区别,用《木兰辞》的话形容就是:“安能辨我是雌雄”。

七十年代就是军装行天下,当时最经典的打扮是这样的:红底片懒、白袜、板绿上衣、查蓝裤子,然后加少军挎,武装带。

现在好多人可能看不懂了,当时老北京有句话叫“狂不狂,看米黄,悴不悴看刘悴,匪不匪看裤腿儿,圈不圈看白边儿。”

“米黄”说的顽主闷穿的军装,一般为军绿色,米黄色是将校呢颜色,穿戴的多为军队干部子弟。

片儿懒指的是松紧口布鞋,俗称懒汉鞋,鞋底是塑料的,有白色、红色两种鞋底。白片儿就是指白色鞋底,红片儿就是红色鞋底的。

值得一说的是,当年我奔赴黄河的装束,就是托了好多人搞了这么一套经典装束,那家伙,船行黄河上为一景,我站在船头又是一景,待那黄河靠岸,惹得多少姑娘们倚着黄河大柳树翘首以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