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成功的西方家教大全集
4891800000013

第13章 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4)

我已经在前面详细地描述了我是怎样培养孩子兴趣,然后教他知识的。现在,我想再谈谈那种填鸭式教育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后果。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损害幼儿的神经。

米斯卡维诺非常反对我的教育观念。这位小学教师在卡尔还没有出世的时候,就曾嘲讽我的教育观点,认为我是异想天开。

他这样的说法,让我无话可说,因为我的思维方式和他完全不同。确实,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但这并不意味我们对过去的一切都要遵循。

我认为,缺乏独立思想和创新精神,一切努力都白费。

现在,就让我们看看这位米斯卡维诺老师是如何教育自己孩子的。

他也想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天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是不惜一切。

有一次,米斯卡维诺自豪地邀请我去看他儿子的书房。

当我看到这个书房时,我大为吃惊。我看到那个可怜的孩子周围到处都是厚厚的一摞书本,他小小的身躯坐在那里就像是一只被关在笼中的小鸟。

米斯卡维诺还指着书房,得意地对我说,“卡尔·威特先生,怎么样?我儿子还算优秀吧!”

米斯卡维诺每天要求他儿子学习十个小时,而那个可怜的孩子才只有五岁。

每天,米斯卡维诺都要让孩子去啃那些深奥的书本,历史、地理、物理、生物,还让他学习国语和外语等等。

尽管教孩子更多知识是理所当然的,但这个孩子却是被父亲强迫着学习的。米斯卡维诺先生又自豪地对我说:“从他刚刚懂事起到现在,我就根本没有让孩子出过这个书房。”其实,即便他不说,我也看得出来,那个孩子脸色苍白,没有一丝血色。并且,他的眼神是空洞和迷茫的。

接着,我问了这个孩子几个问题,结果和我预料的那样糟糕。尽管他能把已经学过的内容都说出来,但思绪凌乱,表达毫无头绪。我想,任何一个正常人都看得出来,这个孩子在某方面已经受到了损害。实际上的确如此,等到卡尔上大学后,这个孩子的智力没有得到良好发展。很明显,米斯卡维诺的努力白费了。

显然,学习用功程度,并不会对幼儿造成神经损害,但是否有兴趣,则会影响到幼儿的神经。米斯卡维诺的儿子在学习中没有发现乐趣,对于他来说,学习只是一种压力和职责,学习是一份令他感到痛苦不堪的重担。而在卡尔的眼中,学习就是在玩游戏,所以,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感觉累,并且是越玩越爱学习。这样一来,产生不同的结果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我以为,从两、三岁起开始培养孩子各方面兴趣爱好,孩子之后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了。因为在幼年时期打下了良好基础,他们在十岁左右就能获得相当于优秀大学毕业生的能力。不仅学业上会取得进步,他们在身体发育和精神上都发育良好。这是我自己的经验,绝不是胡言乱语。

实际上,这样教育孩子也是很经济的。请想一下,在现行的教育方式下,学生和老师们需要花费多少时间?我们大概算一下,就会发现这笔花费是非常庞大的。而如果我们能够让孩子在十岁左右就获得相当于大学毕业生的学力,那么,我们节约了多少花费啊?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我们的有些孩子甚至已经在小学学习了八年,但他们连一般的读写能力都没有。当然,关于节约经济并非我们考虑的重点,重点的是我们的孩子潜藏的能力被无情地扼杀掉了,这是让人非常遗憾和惋惜的。关于能力问题,有很多学者认为希腊人种是远远优于我们的,其实,这种观点并非正确,我们是否优于希腊人,不在于人种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只要采用了正确的教育方式,我们自然就会成为优于希腊人的人。

不能只停留于课本,也要走进生活中学习

除了教给儿子书本上的知识,我还利用一切机会让儿子获得更为丰富的知识。比如,看到建筑物,我就告诉他里面有什么,放在什么地方;看到古城之类的东西,我就告诉他这座古城的历史,还给他讲有关这座古城的很多逸闻趣事。一个死读书的人,会变得目光短浅,头脑狭隘,这样的人不会有什么创举。不仅如此,如果只停留在书本而不进入生活中,那么,人们连书本上的知识都无法透彻掌握。我不想让儿子成为一个没有作为的书呆子,所以,我尽可能地让儿子走进生活中,去学习更多知识。

有一次,卡尔在书上读到伽利略的那个“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故事,就问我:“爸爸,两个重量不同的铁球真的能同时落地吗?怎么会呢?一个轻一个重,重的应该先着地啊。”

伽利略这个有名的故事,大概德国所有正在受教育的孩子都知道,但很少有人对此提出疑问。

恐怕有很多孩子都会这么想:“书上是那么写的,就一定不会错的。”的确,书上写的故事和物理现象一定不会错,但只是因为书上那样写的就完全相信,却表明了学习者的盲目和懒惰。卡尔是个非同寻常的具有独力思考能力的孩子,他从不轻信书本知识,总会自己亲自体验一下。

为了帮助卡尔对“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现象有个直观的认识,我专门找了两个大小不同的铁球,然后爬到教学楼上去做这个实验。

人们看到我这样做,都说,“威特牧师你太宠爱孩子了”,“伽利略的观点已经被公认的正确的,根本没必要再做实验”。但我还是坚持去这样做。最后,我和卡尔一起做完了这个实验。

做完实验后,卡尔感觉太奇妙了,于是,他决心弄清楚为什么两个铁球会同时落地。那一段时间里,卡尔每天都会乐此不疲地研究枯燥的物理学。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也正是因为亲身体验和接触实物,小卡尔才会保持如此高的学习热情。

为了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从儿子两岁起,我走到哪里都会带着他,比如去走亲访友,去买东西,去参加音乐会或者去看歌剧,这样他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认识到了各种阶层人的谈话。这样,他的社交能力逐渐培养起来了。从小到哪里都不害怕和怯场,并且,人越多,越是隆重的场合,儿子发挥得越好。后来,当儿子成名后,他不得不进出一些正式场合,比如与贵族、王公大臣,甚至国王交谈,每次,他都表现得很好,都能给人留下非常好的印象。我见过有些很有学问的人,却因为缺少经验,在出入某些正式场合的时候,总是表现得很胆怯,缩手缩脚,很不大方雅观。

我不仅带他去见各种各样的人,我一有空还带他去看各种实物,比如,去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动物园、植物园、工厂、矿山、医院和保育院等等,这样的经历让他的见识更广了,眼界也变得更为开阔。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感受,在每次参观前,儿子都要先阅读大量有关的书籍,对所参观的事物做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到了那里再一一研究,这样,他就获得了大量和直接感知相一致的知识。这个时候,儿子的大脑里充满了疑问,脑袋转动得非常快。儿子这个时候总会问很多问题,我总会不厌其烦地给他详细地解释和说明,并且会根据他的接受能力,深入浅出地讲解,让他能够尽可能接受全部知识,绝不会随便应付他的问题。因为我知道,这样教授知识,孩子会自然而且非常有效地学习进去。

光参观还不够,在每次参观回来后,我还让儿子把见闻叙述一遍或者向他母亲讲一遍。因为是带着任务参观的,所以,儿子在参观的时候总是非常认真,专心听我或导游的讲解,这样,他记住的东西就更多了。从儿子三岁后,我就开始带他去各个地方旅游。到五岁时,在我的陪伴下,我的儿子已经几乎游遍了德国的所有大城市。六岁的时候,他已经成为洛赫附近最有见识的孩子了。他的见识甚至比很多大人还要多。很多人在地理、历史方面遇到问题就去问他,有人想听听别的地方的一些趣闻逸事,也会来找卡尔。后来,儿子把自己的见闻写成了一本游记,大家看了都感觉内容非常丰富有趣。

尽管儿子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有些人认为我这样做不值得,甚至是一种浪费。他们认为不如把那些钱用来给孩子买书,那样孩子收获会更大;还有的人认为,如果不是我这样花钱大手大脚的,我就不会走到后来连儿子大学学费都交不起的地步。尽管我只是个清贫的牧师,收入微薄,但为了能够旅行,我们全家人省吃俭用,旅行时,也只住最差的旅馆,但我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