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世界最美的散文
4893400000011

第11章 生活,一首深刻的哲理诗(5)

世间曾有一个小丑。

他长时间都过着很快乐的生活,但渐渐地有些流言传到了他的耳朵里,说他到处被公认为是个极其愚蠢的、非常鄙俗的家伙。

小丑窘住了,开始忧郁地想:怎样才能制止那些讨厌的流言呢?

一个突然的想法,终于使他愚蠢的脑袋瓜开了窍……于是,他一点也不拖延,把他的想法付诸实践。

他在街上碰见了一个熟人——接着,那熟人夸奖起一位著名的色彩画家……

“得了吧!”小丑提高声音说道,“这位色彩画家早已经不行啦……您还不知道这个吗?我真没想到您会这样……您是个落后的人啦。”

熟人感到吃惊,并立刻同意了小丑的说法。

“今天我读完了一本多么好的书啊!”另一个熟人告诉他说。

“得了吧!”小丑提高声音说道,“您怎么不害羞?这本书一点意思也没有,大家老早就已经不看这本书了。您还不知道这个?您是个落后的人啦。”

于是,这个熟人也感到吃惊,也同意了小丑的说法。

“我的朋友某君真是个非常好的人啊!”第三个熟人告诉小丑说,“他是个真正高尚的人!”

“得了吧!”小丑提高声音说道,“某君明明是个下流的东西!他抢夺过所有亲戚的东西。谁还不知道这个呢?您是个落后的人啦。”

第三个熟人同样感到吃惊,也同意了小丑的说法,并且不再同那个朋友来往。总之,人们在小丑面前无论赞扬谁和赞扬什么,他都一个劲儿地驳斥。

只是有时候,他还以责备的口气补充说道:

“您至今还相信权威吗?”

“好一个坏心肠的人!好一个毒辣的家伙!”他的熟人们开始谈论起小丑了,“不过,他的脑袋瓜多么不简单!”

“他的舌头也不简单!”另一些人又补充道,“哦,他简直是个天才!”

末了,一家报纸的出版人,请小丑到他那儿去主持一个评论专栏。

于是,小丑开始批判一切事和一切人,一点也没有改变自己的手法和自己趾高气扬的神态。

现在,他——一个曾经大喊大叫反对过权威的人——自己也成了一个权威了,而年轻人正在崇拜他,而且害怕他。

他们,可怜的年轻人,该怎么办呢?虽然一般来说,不应该崇拜……可是,在这儿,你试试不再去崇拜吧——你就将是个落后的人啦!

在胆小的人们中间,小丑们是能很好地生活的。

心路花语

在喧嚣浮华的社会中,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先了解事物的真实面目,才能做出自己的判断,并且勇敢地坚持自己的判断,避免成为人云亦云的小丑。

作者用辛辣的文笔刻画了小丑的趾高气扬,傲视一切的形象,同时也讽刺了胆小的人们,文题“小丑”含义深远。

被骗/【俄国】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作者简介

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俄国著名诗人。

没有一辆出租车肯停下来。我都快冻僵了。我甚至想,要是有车快点儿把我送回家的话,我愿意付两倍的车钱。突然,有一辆空车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停在了我面前。我扑了过去,还没等我说要双倍付钱呢,司机就从车里出来了。他打开车门后对我说:

“请上车吧!您冻坏了吧?”

“什么?”我没明白,身子甚至不自主地向后闪了一下。

“我说您快上车吧,”他微微一笑说,“我把取暖器打开,要是不管用的话,我再给您一条毯子,您把腿裹上。”

我扫了一眼这辆车,顶灯、牌照都有,好像是出租车啊。

“我是去切尔塔诺沃啊,那可挺远啊!”我犹犹豫豫地说。

“切尔塔诺沃就切尔塔诺沃!远就远呗!”司机又温柔地一笑,“乘客要去哪儿,我们就去哪儿,走吧。”

我忐忑不安地钻进了车里。

“如果您同意的话,我们抄近路吧。”司机说。

“不用,”我一直保持着警惕性,“通常怎么走就怎么走吧。”

“好,您别紧张,休息吧,”司机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咱们该怎么走就怎么走。”

我的腿渐渐暖和了过来。后视镜上方挂着的收音机里正在播放肖邦的乐曲,但我的心情一点儿也没轻松起来。“为什么他那么极力地劝我上他的车,现在还要走这条我不熟悉的路?”我把手提包紧紧地抱在胸前想,“我应该坐在后座上,那儿能安全点儿。我有老婆,还有一对双胞胎,大孩子也才上学!”司机首先打破了沉默:

“您喜欢肖邦的哪首曲子?”

“什么?”我正胡思乱想,一时没反应过来,为了不让他发现我的窘态,我又赶紧补了一句,“我都喜欢,您呢?”

“我喜欢那首《寂静的夜》。”司机回答。

“他要把我怎么样啊?”我一听心里更害怕了,脑子迅速地转着,猜想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想跟我多要点儿小费?还是要干别的?”

这时,司机又给我讲起了肖邦在巴利阿里群岛的那段生活。有时讲到兴头上,他还说起了英语,过一会儿醒悟过来了,又改说俄语。

“他怎么知道这些?”我心里想,“一个开出租车的有那么多时间读这些东西吗?肯定没有!那谁有时间呢?在哪儿读的呢?难道是……”我的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在监狱!那儿有的是时间!就是说他是逃犯!所以他才这么热情,就是让人别怀疑他。他肯定是把真正的司机打晕、捆上、藏起来了,然后自己开车出来打劫了,抢够了钱就逃到国外去。听说,这种事经常发生。肯定是这么回事了!所以还学了英语。他在监狱里待了肯定不止十年。咳!我认倒霉吧!钱都给他,只要他不杀我就行!”

“到了!”我正想得入神的时候,司机突然笑着告诉我。

我看了看窗外,又看了看计价器。确实是到我家门口了,而计价器上显示的车费比往次少很多。“他是个惯犯!就要动手了!”我想到这儿,小心翼翼地把钱递了过去,想尽快从车里逃出去。可车门怎么也打不开!而这时街上正好一个人也没有,就我们俩……

“别开车门,”司机温柔地说,“我还没……”

“我身上没钱了!就剩下点儿香肠了!”我喊了一句,准备用手提包自卫。

“我还没给您找钱呢,”司机打断了我的话,把钱递了过来。然后他下了车,绕到我这边,打开车门说:

“谢谢您!您到家了。祝您晚安!如有不周之处,请您原谅!”

我惊愕地呆立在人行道上。我被骗了!真的被骗了!可到底怎么被骗了呢?我不知道。

我正发呆的时候,又有一个行人朝车跑了过来,急匆匆地问:

“司机,到梅德韦多克去吗?”

“您好!请上车吧!”司机走下车来,给他打开了车门。

那个人为难起来,不知如何是好,无助地看了我一眼,但还是钻进了汽车。车开动了。又有一个人“落网”了!但我的心情却随之轻松了起来。

心路花语

其实,没有一件事是不能理解的,世界上的恶人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你如果怀疑每个人、每一件事,你的世界因此就是灰暗的;如果你用仁慈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那么世界是阳光的,你的心情也因此而阳光。

全文结合俄罗斯的经济背景,围绕标题“被骗”展开,揭示我们容易被世俗的偏见所骗,以至于不能发现眼前的真实的美。

一双短袜/【美国】威廉·莱昂·费尔普斯

◎作者简介

威廉·莱昂·费尔普斯(1865—1943),美国作家。

一个天气宜人的下午,我走在第五大道上,突然间想起该买双短袜了。我为何单单只想买一双短袜,这无关紧要。我走进映入眼帘的第一家短袜店,一个年纪不会超过17岁的少年店员迎上前来。“您想买点儿什么?先生。”“一双短袜。”他的眼睛顿时一亮,语气中带着一股激情,“您是否知道,您进了世界上最好的商店买短袜?”我对此一无所知,因为我进来完全是出于偶然。

他兴奋地说:“请随我来。”我跟着他来到商店的里面,他开始从一个接一个的货架上搬下一只接一只的盒子,取出盒子里面装着的袜子,供我一一挑选。

“等一下,年轻人,我只买一双短袜!”“我知道的,”他答道,“不过,我想让您瞧瞧这些短袜有多漂亮,多棒的短袜啊!”他的脸上露出庄严神圣而又欣喜若狂的神情,仿佛在向我揭示他所笃信的宗教的神秘所在。

我对他产生的兴致远远超过了对短袜的兴趣。我愕然地望着他。“朋友,”我说,“如果你能这样持之以恒,如果你这种热情不仅仅是出自一时的新鲜感,不仅仅是因为得到了一份新的工作,如果你能坚持天天如此热情,那么10年之后你将成为美国的袜子大王。”

这个男孩对销售工作的自豪感和喜悦之情,使我为之惊异不已,本文的读者诸君恐怕也难以理解。在大大小小的商店里,顾客常常不得不耐心等候店员的接待。待到最后,某个店员降尊纡贵垂顾到你,你几乎感到像在打扰他。他要么陷入沉思冥想,痛恨别人的叨扰;要么在与年轻的女店员卿卿我我,你置身其间似乎感到万分歉疚。

无论是对你还是对他拿着薪水去销售的商品,他都兴趣索然。可是十有八九,现在冷若冰霜的这位店员在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时,也充满了希冀和热情。日复一日枯燥乏味的工作令他不堪忍受,新鲜感逐渐消磨殆尽,他只能在工作时间之外寻找乐趣。他成了一个机械麻木,而不是富有激情的推销员。变得机械麻木之后,在工作上他也逐渐不能胜任;接着,他会看到对工作积极热情的年轻店员获得升迁,跃居他之上。他变得阴阳怪气、心存不满。他走到了职业生涯的尽头,已是身无长物。

在三教九流形形色色的人中,我曾耳闻目睹不少这种令人感伤的生活颓废,因此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机械麻木地对待工作,注定了要走向失败这条死胡同。例如,世界上没有比《圣经》更为伟大的文学著作,没有比宗教更为激动人心的话题。可是我聆听许多福音牧师在教堂诵读《圣经》时,发现他们既没有丝毫的兴致,也没有强调的气势,而他们本来应当仿佛刚刚通过无线电接收到万能的上帝口传的福音那样诵读《圣经》的。我听过成百上千次机械呆板、单调乏味的布道,要是把布道者换成一只学舌的鹦鹉,感染力也不会因之逊色多少。无论是在中学还是大学,都有不少教师似乎比他们最愚钝的学生还要愚钝;他们敷衍塞责、装模作样地讲授课程,实际上如同电话机一样缺乏亲切感。

在阅读《爱德华·博克的美国化》这部佳作时,博克关于商业竞争的言辞令我印象深刻。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博克在刚进入某一行业时曾预计会遭遇最惨烈的竞争。可是实际上,他没遇到任何竞争,而是发现,假如一个人为自己创造必要的条件,世界上最易如反掌的事莫过于获得成功。

博克与其他几个小伙子同在一家公司供职。他是唯一提前上班的人。在午间用餐时,其他人对生意上的事情从来都只字不提,谈来谈去都是他们的女友、体育活动或各种放荡不羁的话题。他是唯一下班后仍然留下来工作的人,他也相信自己是晚上唯一脑子中依然考虑工作的人。

博克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了晋升,脱颖而出,究其原因有二:首先,他使自己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人物;其次,他从工作中而非工作之外的放浪形骸中,获得了最大的人生乐趣。

一个人被一份新工作的新奇感所吸引,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真正困难的是,在人生中的每一天都保持这种创业时的热情,每天清晨上班时都满怀激情。我相信,每个人都应该将人生中每一天看做自己在人世间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

每个人都需要放松、需要娱乐,但是一个人的主要乐趣不应在其日常工作之外而应在工作之中。儿童的快乐与成人的快乐之间,首要差别在于儿童的快乐取决于和日常生活不同的事,如野餐、远足或其他形式的休憩。但是对于有事业心的男男女女而言,快乐在于日常工作本身,而不是打破生活常规。人们希望生活别出现变化,希望他们保持身体健康,以便继续从事他们为之倾心的职业。

童年自有童年的享乐,成年自有成年的乐趣。但不幸的是,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处在童年时期。

心路花语

快乐在于工作本身。一个真正热爱自己的工作的人,从来不会感到不愉快,更不会有太多的压力。学会热爱,我们就能多一份生活的激情,就会充满活力。

作者以生活中的一个小事件引发开来,阐发自己对生活对工作的种种思考,耐人回味。

并非到处都是坏人/【美国】奥斯勒

◎作者简介

威廉·奥斯勒(1849—1919),历任美国麦吉尔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教授(1888—1905)、牛津大学的钦定讲座教授(1905—1919)。

世上坏蛋是不少,但大多数都是好人——像你,像我。我们都是好人,是不是?

纽约的老报人协会定期聚餐,席间大家常常讲些往事助兴。这天,老报人威廉·比尔先生——这个协会的副主席——讲了一段自己的经历。

比尔10岁那年,妈妈死了;接着,爸爸也死了,留下七个孤儿——五个男孩、两个女孩。一个穷亲戚收留了比尔,其他几个则进了孤儿院。

比尔靠卖报养活自己。那年月,报童有菜园里的蚂蚁那么多。瘦小的他很不容易争到地盘。比尔常常挨揍,吃尽了苦头。从炎热的夏日到冰封的隆冬,比尔都在人行道上叫卖。小小的年纪,比尔已学会愤世嫉俗。一个暮春的下午,一辆电车拐过街角停下。比尔迎上去,准备通过车窗卖几份报。车正在启动的时候,一个胖男子站在车尾踏板上说:“卖报的,来两份!”

比尔迎上前去送上两份报。车开动了,那胖男人举起一枚硬币只管哄笑。比尔追着说:“先生,给钱。”

“你跳上踏板我就给你。”他哈哈笑着,把那个硬币在两个掌心里搓着。车子越开越快。

比尔把一袋报纸从腋下转到肩上,纵身一跃想跨上踏板,脚却一滑,仰天摔倒。他正要爬起,后边一辆马车“吱”的一声挨着他停下。

车上一个拿着一束玫瑰花的妇人,眼里噙着泪花,冲着电车骂粗话:“这该死的灭绝人性的东西,可恶!”然后又俯身对比尔说:“孩子,我都看见了,你在这儿等着,我就回来。”随即对马车夫说:“马克,追上去,宰了他!”比尔爬起来,擦干眼泪,认出拿玫瑰花的妇人就是电影海报上的大明星梅欧文小姐。

10分钟后,马车转回来了,女明星招呼比尔上了车。然后对马车夫说:“马克,给他讲讲你都干了些什么。”

“我一把揪住那家伙,”马克咬牙切齿地说,“左右开弓把他两眼揍了个乌青,又往他太阳穴补了一拳。报钱也追回来了。”说着,他把一枚硬币放在比尔的手中。

“孩子,你听我说,”梅欧文对比尔说,“你不要因为碰到这种坏蛋就把人都看坏了。世上坏蛋是不少,但大多数都是好人——像你,像我。我们都是好人,是不是?”

好多年后,比尔又一次品味马克痛快的描述时,猛然怀疑起来:只那么一会儿,能来得及追上那家伙,还痛痛快快地揍他一顿吗?

不错,马车甚至连电车的影子也没追着,它在前面街角拐个弯,调过头,便又径直向孩子赶来,向一颗受了伤、充满怨恨的心赶来。而马克那想象力丰富的哄骗描述,倒也真不失为一剂安慰幼小心灵的良药,让小比尔觉得人间还有正义、还有爱。

比尔没有上过正规学校,仅凭自学当上了记者,又成了编辑,还赢得了新闻界的声誉。他和弟弟妹妹们后来也团聚了。

比尔向他的报界同仁说:“谢谢上帝,艰难困苦是好东西,我感激它。不过,我更要感激梅欧文小姐,感激她那天的火气、她眼里的泪花和她手中的玫瑰,靠了这些我才没有沉沦,没有一味地把世界连同自己恨死。”

心路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