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中国父母培养孩子易犯的600个错误
4895800000051

第51章 文明篇 “孩子不懂礼貌是可以原谅的”(1)

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师、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

——朱熹

作为古老的文明礼仪之邦,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民族特色的礼仪、家规应该得到传承。如:清晨即起,打扫庭除。如:长幼有序,尊老爱幼。现在许多地方又开始大兴国学,教幼儿、小学生诵读古诗文。诵读的目的不在背了多少诗文,而要领会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特别是在独生子女家庭里,由于一个孩子的金贵,容易以孩子为中心,于是长幼、父子都不分了,该具有的礼貌、该订的规矩都不复存在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文明礼仪需要根基,失去了根基,就等于丢掉了中华民族的特色。

忽视对孩子的个人修养教育

许多家长由于忽视了对孩子的个人修养教育,孩子说脏话便成了习惯。也许孩子口中飞出的污秽之语没有任何针对性,似乎也未给任何人造成心灵上的伤害,但脏话毕竟刺耳,会破坏一个人的形象,同时也会妨碍正常的人际交往。试想,谁会喜欢和一个不讲礼貌、满嘴脏话的孩子做好朋友?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出辞气,斯远鄙倍矣。”其大意是说话应注意言辞语气,避免粗俗和污秽。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说出来,效果则会大相径庭。与人交流,语气温和,语调平稳,往往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当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应该给孩子灌输常用的礼貌用语,比如: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别客气、您早、您好、再见等。

世界上许多国家、许多民族都特别重视孩子的文明礼貌教育,对那些不讲文明礼貌的人甚至会给予严厉的惩罚。在第十五届世界杯足球比赛期间,德国著名球星艾芬伯格因为对观众做了下流的手势,被该队主教练福格茨当即开除,遣送回国。而在美国东部新泽西州的小镇拉瑞顿,其市议会通过反复研究,最后一致通过了一项法规,规定当地居民不得使用“粗鲁、鄙俗、猥亵、下流”的不礼貌用语。如果谁违反了这条规定,便会收到传票,并可能被处以500美元的罚金和3个月的监禁。

文明礼貌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家长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讲礼貌、懂文明、有教养的人。

不能正确对待孩子骂人的行为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几乎都骂过人。孩子骂人的情形大约有以下几种:脱口而出,不假思索;怒不可遏,发泄不满;觉得好玩,有口无心。一些父母认为孩子偶尔骂几句,并不要紧,因此并不在意;而另外一些父母却把孩子骂人视为洪水猛兽,严厉惩罚孩子。教育孩子应该讲求艺术,这两种做法都不对,放任自流肯定不可取,过于严厉也行不通。

两天前,4岁的男孩小言和邻居家儿子小辉在一起玩耍时,小言搬着小椅子不小心碰到了小辉。小言并没有在意,继续在玩耍。这时,小辉冲上来对小言破口大骂,正在不远处和别人聊天的小辉的妈妈徐女士看到后,马上过来制止小辉,小辉气呼呼地说:“谁让他碰我了,他碰我我就得骂他!”徐女士很生气,不由分说就打了儿子一巴掌,这下好了,小辉闹个不停了。对儿子这样的骂人行为,徐女士不知如何纠正,感到很苦恼。

要想从根本上杜绝孩子骂人的行为发生,首先要教育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父母也要培养孩子谦虚谨慎的好品格,不骄傲自满,不以自己的长处比他人的短处,让孩子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正确看待他人的缺点和不足,绝不拿他人的过失或不幸做笑料。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和督促孩子尊重他人。

不向孩子传授日常文明礼貌常识

有些家长认为文明礼貌不是大事,况且因为娇惯孩子,所以经常任由孩子的任性妄为。实际上,家长有必要在平日里帮助孩子掌握必要的文明礼貌常识。

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语言和行为。文明礼貌语言要求不说粗俗的话,日常用语包括“您好”,“早上好”,“见到您非常高兴”,“欢迎光临”,“晚安”,“再见”,“欢迎再来”,“对不起”,“没关系”,“谢谢”,“请”等。

文明礼貌行为包括交往行为和环境行为两种。交往行为包括见面或分手时打招呼、握手,与人交谈时眼神、体态和表情要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与别人说话的时候要用眼睛看着对方,这也是一种礼仪,如果与别人说话眼睛却看着旁边,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文明礼貌的环境行为要求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如爱护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果皮;穿着朴素大方整洁,头发干净整齐;不打架骂人;待人态度热情和蔼;遵守交通规则;乘车时主动购票,给老、幼、病、残、孕妇及师长让路让座,不争不抢座位;购物时按顺序排队;爱护公共设施、文物古迹;观看演出和比赛时,不起哄骚扰,做文明观众等。

古语说:“己正而后能正人。”作为父母若要孩子礼貌待人,首先自己要做表率,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深刻的。父母的身教是对孩子最生动、最实际的教育。

不注意培养孩子的环保行为

小琦今年3岁,妈妈是一个注重生活环保的好妈妈,怎么说呢?小琦和妈妈上班、上学都是自己带水壶和环保餐具,晚上一家人下班、放学回到家中,小琦和妈妈一起清洗餐具、水壶,妈妈常常和家人一起动手制作第二天的餐点、饮料。小琦家自制的饮料有酸梅汤、冬瓜茶、菊花茶、红枣茶、桂圆茶等,这些好喝的健康饮料都是妈妈的杰作!

小琦妈妈做得非常好,但是遗憾的是生活中有些家长却不能从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爱护环境。比如,在饮食方面:小孩的饮食习惯多是大人养成的,市面上流行的碳酸饮料,速食店里的炸鸡、炸薯条,高热量的汉堡、甜食、巧克力、糖果等食品(儿童食品),迎合孩子口味,大人又常以方便或小孩喜爱为理由,提供这类食品(儿童食品)给孩子,这么输掉孩子的健康,可不划算!速食、小吃固然都能给现代人提供方便,但是动手制作健康、环保的食物,带环保餐具,虽然对自己是不太方便,对环境却是大有帮助哟!

环境教育活动的时间季节性很强,我们可以带领孩子参加节日、时令性的教育活动。如:春季参加植树节;秋季开展“拾树叶”的比赛;冬季参加“世界环境日”等大型教育活动,使孩子进一步了解大自然,从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树立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在文明礼貌上自己不能以身作则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文明礼仪要从小培养。我们应要求孩子遵守交通规则,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与人告别要说再见。有位孩子做得挺不错,每次离开爷爷奶奶家时都会说再见。有一天这个孩子忽然问父亲:爸爸你怎么从来不跟爷爷奶奶说再见?一下就把这位家长给问住了。其实礼仪就表现在生活中,如果父母自身不重视礼仪,就无法教育孩子。只有父母以身作则,才能培养起孩子的文明礼仪习惯。一个懂礼仪的孩子是很受大家欢迎的。

孩子虽然还小,但他也是个独立的个体,也是家庭中的一员。父母要时时处处注意他的存在,家中的事情也要让他参与,多征求他的意见。

尽管孩子的想法会很幼稚,但也要平等地对待,帮他分析、与他商量,不能很轻易地就否定了他的想法,要让孩子把父母当成朋友。一旦孩子真的把父母当成了朋友,对孩子的教育会方便多了。

很少对孩子进行微笑提醒

有些父母本身是个严肃的人,很少笑,在这样的环境里,天长日久,你会发现他们的孩子笑的时候也很少。其实,笑不仅能表达人们愉悦的内心,而且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经常微笑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微笑能给人一种亲切、温暖、愉快、和蔼的感觉。真诚的微笑也是和人交往最好的通行证,它是最能打动人的一种表情,可以向人传达出你的善意。

微笑应该是发自内心的,那些虚假的笑容会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并会给人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

所以,不管是为了别人,还是为了自己,我们都应该让孩子经常去微笑。

这些因素是人们需要微笑的理由:1.人们微笑的时候最好看;2.微笑能使自己的心情变得愉快;3.微笑会让自己的生活充满阳光;4.微笑是善意的代名词;5.微笑能够给人留下非常好的印象;6.你对别人微笑,别人也会对你微笑;7.微笑有助于你认识更多的新朋友;8.微笑可以减少人的烦恼和忧虑。

不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站相

孩子们生性好动,喜爱做出一些随意的动作,如孩子在家中或公开场合站立时就常出现许多不正常的姿态。不少父母看见了,却不注意纠正孩子的站姿。这样,久而久之,容易使孩子形成不良的站立习惯,不仅损害形象,也有损健康。优美的站姿能显示个人的自信,还可以给别人留下美好印象。父母要告诉孩子从以下方面进行站姿的训练。

站立时,双脚分开与肩齐,其他部位不变;身体不要东倒西歪,不要随时靠墙壁,须时刻提起精神;不要双手叉在腰间或环抱在胸前,装腔作势,这样别人看见就会生气。

不正确的站姿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头部不正,乱歪乱伸,时间长了只得看医生。

(2)弯腰驼背。

(3)这肩高那肩低。

(4)缩着脖子像乌龟。

(5)重心在脚尖上,不是落在脚跟上。

(6)平时双手叉腰、双臂抱胸前、两手插裤袋等,自己以为很美,别人看着会很反感。

要想站有站相,就把下面的要领好好看看,这些都是礼仪的基本规范。

(1)昂首平视前方,嘴要轻轻闭,表情自然带微笑。

(2)两肩平正,微微放松。

(3)两肩平整,两臂自然下垂,中指对准裤缝,虎口向前,手指自然弯曲。

(4)胸部挺起,腹部往里收,屁股向内和向上收紧点。

(5)两双腿的肌肉向内收紧、站直,腿靠在一起,脚跟也靠着,两脚成夹角45~60度。

人站着就要像松树一样,不要时刻出洋相。父母要告诉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站立姿势,站着要抬头、挺胸又收腹,两腿分开点,脸上有自信,让孩子明白这是一个人在生活、学习、交往中要保持的最基本的姿势。

不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坐相

文文在课堂上,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好像猴儿在演戏。

坐是一种身体的语言,是展示风采和魅力的宣言。

“坐如钟,站如松”,原来坐就是练内功。

人要是会坐就显得端庄和稳重,人们看你就觉得你讲信用。

你有没有留心过你的孩子的坐姿呢?

告诉孩子下面的坐势很重要。

(1)上体直背,不要弯腰驼背。

(2)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不靠着桌子和椅子,保持一拳的距离。

(3)双膝并拢,不可两腿分开。

(4)双脚自然垂地,不要交叉在前或腿伸一前一后。

(5)双手应掌心向下相叠或两手相握,放于身体的一边或膝盖之上。

(6)头、脖子保持直立。

(7)坐着谈话时,上体与两腿应同时转向对方,双目正视说话者。

(8)长时间保持端正,让自己有精神。

坐是一种交流的手段,时常要养成好习惯。请让孩子记住下面的“三不要”:

不要像骆驼一样弯胸驼背。

不要像老太婆那样没精打采。

不要随意摇脚又摆腿。

不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走姿

有些孩子认为一个人走路,可以很随意,这是不对的,作为家长要时刻督促孩子,任何时候,都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一人走路要做好以下几点:

(1)不吃零食。走路时不要吃零食,这样不仅吃相不雅,也不卫生,而且,还有可能给其他行人造成不便,妨碍他人。

(2)不吸烟。走路时不要吸烟,那样会令人望而生厌。

(3)不乱扔废物。走路时,应将要废弃物品投入专用的垃圾箱。不要随手乱丢。

(4)不随地吐痰。走路时,需要清嗓子、吐痰,应在旁边无人时,将痰吐在纸巾里包好,然后投入垃圾箱,不要将其咽下,更不能随地乱吐,也不能直接吐入垃圾箱。

(5)围观不尾随。街头发生冲突时,应加以劝阻,切莫围观、起哄。对于陌生的异性,不要频频回首顾盼,更不能尾随其后进行骚扰。

(6)不毁坏公物。对公共场所的各种设施、物品,要自觉爱护。不要攀折树木、采折花卉,践踏绿地、草坪或在墙壁上信手涂鸦。

(7)不窥视私宅。对毫不相干的私人居所,不要贸然上前打扰,不要在别人家的门口、窗口、墙头,偷偷观望,窥视他人的隐私。

(8)不违反交通规则。走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要走人行道、天桥或地下通道,要看红绿灯或听从交警指挥。不要乱闯红灯,翻越隔离栏,或在马路上随意穿行。

人们在不同的场所走路,就会有不同的情况。因此,走路时,你既要遵守上述基本要求,又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走路大体上包括散步、行走、上下楼梯、进出电梯、出入房间、通过走廊或拥挤之处、排队等。

不注重培养孩子刷牙漱口的习惯

有的孩子不喜欢刷牙,父母也执拗不过孩子,因而孩子就隔三差五刷次牙,有时候一张嘴满是口臭,很让人讨厌。

要想牙齿好看,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告诉孩子要有天天刷牙漱口的习惯。

有个人做过实验:在1毫升的水中可以找出50多万个细菌;在1克的牙垢中有100多亿个细菌。

为什么口腔里会有这么多细菌呢?

原来口里有唾液、吃饭又留下食物残渣,加之空气和温度,细菌就滋长起来了。

有的人爱说“牙疼不算病”。嘴巴不干净,又脏又臭不生病才怪了,我们要养成爱护牙齿的习惯。

其实保护牙齿的最好方法就是刷牙和漱口,包括以下几个简单要点:

(1)饭前饭后要刷牙或漱口。早晨起床后就要刷牙,吃完饭后要漱口,只要做到了,你就感觉得呼吸的空气很清新,一天的工作和学习都很有精神。

(2)中午吃完饭后有条件的最好也刷牙,没条件至少也要漱口。

(3)晚上睡觉前的刷牙比早晨和中午的刷牙更重要。因此要特别注意睡前刷牙。

(4)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

(5)刷牙或漱口时间在饭后3分钟内。

有些孩子看上去很漂亮,就是不敢张嘴说话,说白了就是有一口不齐又掉牙、又发黄又发黑的牙齿。父母有空要带孩子到医院去检查,听医生的话买个好牙刷。

自己不修边幅,孩子也衣冠不整

“小莘,你怎么把鞋都穿错了,两只颜色都不一样,你赶紧回家去换一下吧!”早晨,老师看到小莘后连忙提醒他。

不一会儿,小莘就气喘吁吁地从家里跑了回来。

“你怎么没有换鞋子呀?”老师非常惊奇地问。

“没有办法,老师,我家里的那双鞋也不是这个颜色的,我妈妈总是把东西弄得很乱!”

可能是由于忙的缘故,有些家长常常不修边幅,不仅自己这样,而且把孩子也培养得衣冠不整。

作为孩子,由于年龄较小,经常会有穿错衣服的时候。但是只要做父母的能够在生活中多留心、多注意,及时帮孩子纠正,就能避免犯类似的错误,让孩子知道穿衣服的基本礼仪。

着装应该符合自己的年龄特征,不同年龄段的人应该穿不同的衣服。例如,小学生就应该穿一些有朝气、有活力的衣服,而不应该穿那些太成熟的衣服。

穿衣服还应该分不同的场合:在学校应该穿校服,在家里面就可以随意一些;外出的时候,则应该保证衣服的整齐,但是在任何情况下,衣服都应该是整洁的。衣服上不能沾有污渍,更不能有破洞,扣子等配件应该齐全,衣领和袖口处尤其要注意整洁。

不告诉孩子吃饭时做到有序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