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每天学点心理学大全集
4900700000010

第10章 快乐之谜(1)

◆“ABC理论”:你为什么不快乐

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该理论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event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某种信念(B)所直接引起的。

简单地来说,就是我们的情绪困扰不是来自于所发生的客观事实,而是我们对这件事情所进行的解释。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同一件事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所带来的情绪体验往往是截然相反的。比如,两个人都遗失了100块钱,其中的一个人愤懑不堪,认为自己倒霉透顶,不开心的情绪持续了将近一天,另一个人则做出了无所谓的样子,用“丢财免灾”的理由安慰自己,这一意外丢钱事件几乎没有为他的情绪带来任何负面影响。

所以,决定我们情绪如何的前因并不是所发生的事情,而是我们对所发生的事情给予的解释,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

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都脱光了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

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怎么你今天就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一听就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脱光了背靠靠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秀才一听,觉得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由此可见,所有的事情都是中立的,它们没有任何祸与福的象征,如果你为某一件事情标注为负面的色彩,也就等于是为自己的情绪设定了负面的定位,从而很难快乐起来。

基于ABC理论,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在美国创立了合理情绪疗法,艾利斯宣称: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如果你想驱除坏情绪,便要放弃那些不合理的信念。一般而言,阻挠人们遇到良好情绪的不合理信念有如下这些:

1、人应该得到生活中所有对自己是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

2、有价值的人应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

3、任何事物都应按自己的意愿发展,否则会很糟糕;

4、一个人应该担心随时可能发生灾祸;

5、情绪由外界控制,自己无能为力;

6、已经定下的事是无法改变的;

7、一个人碰到的种种问题,总应该都有一个正确、完满的答案,如果一个人无法找到它,便是不能容忍的事;

8、对不好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和制裁;

9、逃避可能、挑战与责任要比正视它们容易得多;

10、要有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做后盾才行。

◆三大不合理的认知模式

基于“ABC理论”的观点,关于负面情绪的发生源问题,心理学家们认为多是由不合理认知模式所引发的。常见的三大不合理认知模式有:绝对化要求、以偏概全、糟糕至极。

1.绝对化要求

所谓的“绝对化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友善地对待我”,“生活应该符合‘好人有好报’的法则”等等。当产生这种信念后,人们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中——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其特定规律,它们并不会对人的意志做出妥协。就某个具体的人来说,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获得成功,他很难让所有的人都喜欢自己,同样,“好人有好报”的理论也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求证。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生与他们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们的情绪就会变得非常负面,感到周围的一切让人难以接受,由于无法适应而情绪变得非常糟糕。

2.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是另外一种不合理认知模式,艾利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合理情绪行为疗法的创始人)曾说过,以偏概全是不合逻辑的,就好像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其内容的好坏一样。

“以偏概全”包括两个方面的认知:

一是人们对自己的不合理的评价。当自己遭受失败后,便悲观地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钱不值”、是“废物”等。只是单纯通过自己在一件事或者几件事上的结果来评价自己,对于自己的能力和未来做出判断,这种认知方式常会导致人们产生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以致情绪也变得焦虑和抑郁起来。

二是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即别人稍有差错就认为对方品德不佳、一无是处等。当对被人全盘否定后,个体便会理所当然地责备他人,甚至产生敌意和愤怒等负面情绪。按照艾利斯的观点来看,以一件事的成败来评价整个人,这无异于一种理智上的法西斯主义。他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就在于他具有人性,因此他主张不要去评价整体的人,而应代之以评价人的行为、行动和表现。

3.糟糕至极

“糟糕至极”是这样一种想法,即个体认为一旦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了,将会带来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的结果,甚至引发一场灾难。怀有“糟糕至极”的信念后,将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恶性情绪循环中,在这之中,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等情绪交替或者同时出现。

当一个人认为糟透了、糟极了的时候,对他来说往往意味着碰到的是最最坏的事情,是一种灭顶之灾。艾利斯指出这是一种非常不合理的信念,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有可能发生比之更好的情形,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定义为是百分之百糟透了的。当一个人沿着“糟糕至极”的思路想下去,认为遇到了百分之百的糟糕的事情时,便等于将自己引向了极端的、负面的不良情绪状态之中。

“糟糕至极”常常伴随着“绝对化要求”的认知倾向,即人们所认为的“必须”和“应该”的事情背离了他们的意愿时,他们就会感到无法接受这种现实,进而走向极端,认为事情已经糟到了极点。

人生一世,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常会发生,尽管我们都不希望发生这种事情,但是上帝常常与人们开个恶劣的玩笑,让人们不得已去面对一些非常事实。这时,我们最好的选择就是接受现实、与困境共处,竭尽全力地去改善乃至改变我们的处境,如果自己无能无力改变些什么,便要学会与那些无常和平共处,乐观地生活下去,

◆为什么你会觉得在某一天坏事不断

你往往会将某一天视为自己的“倒霉日”,比如早晨闹钟突然出了故障,结果导致自己没有按时起床,你匆匆忙忙地起床后,意外地发现今天正好下雨,你在马路上打车时,平时空闲的出租车消失殆尽,你等了10多分钟才终于打上了一辆出租车。当你达到公司后,发现平时只在下午才来的老板竟然已坐在了办公室里,而且还恰巧发现了你这个迟到者。于是,你便会感觉,这一天真是糟透了,简直是“屋漏偏遭连夜雨”,所有不好的事情都让自己遇到了。

然而真的有所谓的“倒霉日”吗?或许事实并不如此。在心理学中,有一种认知偏见叫做“证实性偏见”,认为人们总是过于关注支持自己决策的信息,即人们在主观上支持某种观点的时候,往往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原来的观点的信息,而对于那些可能推翻原来的观点的信息则忽视掉了。也就是说,人们普遍偏好能够验证假设的信息,而不是那些否定假设的信息,人们总是过于关注支持自己决策的信息。比如对于上述事例,当一个人因最初发生的一两件事情而将某一天视为自己的“倒霉日”后,便会格外关注一些“不好”的事情,通过这些“不好”的事情来证明自己厄运不断。但事实上,这一天很可能还发生了一些“好”的事情,如自己撰写的方案得到了老板的认可,一个客户打电话来说明他们愿意在合约上签字。但由于“证实性偏见”的存在,这些“好”的事情都被屏蔽掉了,只剩下了那些糟糕的事情——“倒霉日”的概念由此而来。

证实偏见是普遍存在的认知偏见,比如如果一个人讨厌某一位同事,便会下意识关注这名同事负面的人格素质和行为,用以证明这位同事确实不怎么样,导致这种不喜欢的情绪逐渐升恶化级,造成人际关系对立;如果一个人赞同某个观点,便会列出很多理由来证明这个观点的正确性,对于观点不合理的一面则视而不见。

要想摆脱恶劣的情绪,便要试着从“证伪”的角度发现事实,试着去寻找那些与自己负面态度背离的事实,这样才不会庸人自扰地认为自己是上帝的弃儿。

◆你能知道鱼的快乐吗

庄子和惠子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们一同在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叹道:“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这些儵鱼游得多么悠闲自在,大概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吧)!”惠子反问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是什么)?”庄子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惠子说:“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接着说道:“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还是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你刚才所说的‘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话,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问我,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鱼儿快乐的)。”

虽然从辩论的角度来看,与惠子相比,庄子的说辞更胜一筹。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们确实很难真正地知道鱼的快乐,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懂得了鱼的快乐,那不过是发生了“共识偏见”罢了。所谓的“共识偏见”,简单地来说,就是人们不自觉地把自己的认识强加给别人的认知倾向。比如,A非常害怕孤独,她认为一个人过日子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因此她在23岁的时候便嫁给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B则是一个奉行独身主义的女性,她在30岁的时候事业有成,但是却孑然一人,身边没有可以依赖的伴侣。当A遇到B后,A就会觉得B非常可怜,因为她认为“女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然而B却会认为A的人生十分无趣——没有事业,没有爱情——就像行尸走肉一样。总之,A和B都是以自己的思维意识去认知对方的处境,从而对对方的真实心理和情绪现状做出了不正确的判断。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会产生共识偏见误差,我们用自己意识世界的规则去解释别人的世界,以致给对方做出了类似“像笨蛋一样”、“十足的傻瓜”、“毫不理性”的负面论断。比如,一个人欣赏了这样一部电影,电影里的主人公是一个投资高手,他在赚取了亿万财产之后却千金散尽,将它们全部捐给了慈善机构,自己则隐姓埋名,在一个不知名的小村落里过着简单的生活。如果一个人在欣赏这部电影的时候,正在汲汲于声名和财富,对于身居简陋房屋的生活感到痛苦不堪,很可能他便会对主人公的行为做出如下判断:脑袋一定被驴踢了!

不可否认的是,与家人和朋友相处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希望对方的意见能与自己相同,一旦听到了与自己的判断不和谐的声音,便会抱怨理解的荡然无存,从而心情也变得恶劣起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时便出现了“共识偏见”,其实,世界之所以美丽便在于各种事物的各有千秋,有时候,放下偏执的自我,从对方的角度看待世界,你才能看到世界的另一种美。

◆“事后诸葛亮”是人类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