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每天学点心理学大全集
4900700000016

第16章 关于社交的心理效应(1)

◆刻板效应:你总会受到刻板偏见的左右

刻板效应,又称定型效应,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以此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依据的心理现象。

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包达列夫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个人的照片分别给两组被试看,照片的特征是眼睛深凹,下巴外翘。包达列夫向两组被试提供了截然相反的介绍,他告诉甲组“此人是个罪犯”,对乙组则说:“此人是位著名学者”,然后,请两组被试分别对此人的照片特征进行评价。

关于人物特征的评价,出现了非常有趣的现象,甲组被试认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凶狠、狡猾,下巴外翘反映着其顽固不化的性格;乙组的判断则是这样的: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具有深邃的思想,下巴外翘反映他具有探索真理的顽强精神。

针对同一张照片的面部特征,为什么会出现如此迥然有异的评价呢?心理学家分析说,这是因为人们对社会各类的人有着一定的定型认知——把他当罪犯来看时,自然就把其眼睛、下巴的特征归类为凶狠、狡猾和顽固不化,而把他当学者来看时,便把相同的特征归为思想的深邃性和意志的坚韧性。

探究这种现象的本质,可以发现刻板效应其实来自于与认知偏见,人们对不同人进行分类,然后产生了不同的固化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对不同的人群产生了不同的态度和行为倾向。就像笑话中的上帝为不同肤色的小朋友安排了不同的命运一下,你也常会受限于既有的刻板印象,从而用刻板印象的信息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比如,身为中国人,你多会认为日本人更加有暴力倾向,美国人则显示地更喜欢插手别人的事情。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总是占据着主导地位

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形成第一印象的主要是性别、年龄、衣着、姿势、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

首因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使人们同样重视了后面的信息,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人们习惯于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

在人际交往中,首因效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每个关系的建立都肯定会有第一次见面,如果一个人无法为他人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将不利于以后人际关系的发展,至少会对人际发展进程产生负面影响。所谓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先发制人”、“恶人先告状”便利用了首因效应的正面影响,很多的人极为注重出现在一个陌生场合的首次印象,争取让自己为他人留下正面的印象,便是希望可以借此带来更和谐的人际关系发展。

◆近因效应: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

“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在多种刺激按不同顺序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在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以致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比如,让你此时此刻判断一下你与某个朋友的关系,如果你们几天前刚刚吵过架,你就会认为你们的关系不是不好,而如果这个朋友昨天刚刚借给你1000块钱,你就会将你们的关系定义为“患难之交”,认为对方是你真正的朋友。

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以实验的方式证明了“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在实验时,卢钦斯准备了两段文字,在第一段文字中将一个叫做吉姆的男孩描述为热情外向的人,在第二段资料中将吉姆描述为冷淡而内向的人。然后,卢钦斯将这两段材料组合成四组:

第一组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现,冷淡内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二组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先出现,热情外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三组只显示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

第四组只显示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

卢钦斯让四组被试分别阅读一组文字材料,然后回答一个问题“吉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实验结果显示,第一组被试中有78%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二组中只有18%的被试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三组中认为吉姆是友好的被试有95%,第四组只有3%的被试认为吉姆是友好的。

通过上述实验,卢钦斯得出结论:信息呈现的顺序会对社会认知产生影响,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

后来,卢钦斯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如果在两段文字之间插入描述某些活动的文字内容,如吉姆做数学题、吉姆听故事等,则大部分被试会根据活动以后得到的信息对吉姆进行判断,也就是说,最近获得的信息对他们的社会知觉起到了更大的影响作用——这一实验结果证明了“近因效应”。

通常来说,近因效应一般不如首因效应明显和普遍。在印象形成过程中,当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或者原来的印象已经淡忘时,新近获得的信息的作用就会较大,就会出现近因效应。

◆晕轮效应: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根源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以点概面效应”,指的是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人们对于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象月亮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它品质或特点所以晕轮效应也形象地被称之为光环效应。

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他让被试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无魅力,有的中等。然后让被试在与魅力无关的特点方面评定这些人。结果表明,被试对有魅力的人比对无魅力的赋予更多理想的人格特征,如和蔼、沉着,好交际等。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这就好象刮风天气前夜月亮周围出现的圆环(月晕),其实呢,圆环不过是月亮光的扩大化而已。据此,桑戴克为这一心理现象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晕轮效应”,也称作“光环作用”。

通过上面的笑话,由此你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明星总是有那么多绯闻了,我们总是对于媒体关于明星的丑闻爆料十分感兴趣,对此津津乐道,然而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关于明星的形象都是媒体所展现给我们的那圈“月晕”,或许这些故事只是媒体的断章取义,与事实的真相相距十万八千里。

◆名片效应:相似的态度和价值观有助于形成优质的人际关系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首先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很多的相似性,从而很快地缩小对方与你的心理距离,使其愿意与你接近,从而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便是“名片效应”,相似的态度和价值观就犹如一张心理名片,将自己以实现良性互动的目的介绍给了对方。

如果希望在人际交往中产生“名片效应”,便要首先向对方传播一些他们可能感兴趣和喜欢的观点和思想,然后再不经意地将自己的观点渗透其中,这样便会让对方产生一种印象,认为你的思想观点与他们的极为类似,从而拉近彼此的关系,增加交际对象对你的认同感。

有这样一个关于里根总统的笑话,一次,里根面对的是一群意大利血统的美国人,他说道:“每当我想到意大利人的家庭时,我总是想起温暖的厨房,以及更为温暖的爱。有一家意大利人刚开始住在狭小的公寓房间里,后来他们迁到了乡下的一座大房子里去。一位朋友问这家一个12岁的儿子托尼:‘喜欢你的新居吗?’孩子回答说:‘我们喜欢,我有了自己的房间。我的兄弟也有了他自己的房间。我的姐妹们都有了自己的房间。只是可怜的妈妈,她还是和爸爸住一个房间’。”毋庸置疑的是,里根在讲话中传达出自己对于意大利人的正面印象,这种说辞自然能赢得意大利血统美国人对自己的认可,拉近自己和选民的心理距离。从某种意义上来看,里根正是恰当运用了“名片效应”对人际互动的积极影响。

一般而言,人们总是更喜欢与自己价值观和情感倾向类似的人,这有助于他们提高自我认同度,减少自己和外界的冲突,由此也可以理解人们为什么总是对偶遇知音如此欢欣雀跃了。

◆改宗效应:一味地认同对方并非上上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