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每天学点心理学大全集
4900700000062

第62章 爱情的诞生(2)

角色阶段:通常双方大约第八次以后的接触,便开始进入角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彼此对对方的承诺,主要建立在个体的角色扮演上,即伴侣们发现他们在为人父母、事业、居家等等各个方面是否存在一致的观点。

虽然Murstein认为亲密关系的发展要经过刺激、价值、和角色三个阶段,但在阶段性发展过程中,每一个因素并不是绝对独占的,只是在每个阶段中,各有一个因素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审视亲密关系发展的整个历程,可以发现,在爱情刚刚萌发的时候,刺激因素占有比较大的比重,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但是所增加的幅度很小,最后会趋于一个平稳的水准;至于价值因素,虽然一开始时的比重较低,但关系发展至“价值阶段”的时候,这个因素的比重会迅速提高,当进入“角色阶段”时,其比重也渐渐地趋于平稳,而且最后平稳的水准所占的比重,也比稳定后刺激因素所占的比重高;同样的,角色因素一开始最低,到“角色阶段”则会超越其他两个因素,并且随着关系的继续发展,其比重不断地往上提升。

人们常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是因为当双方戴着婚戒后,关系的主要因素便是角色扮演,女人要男人成为家庭支柱和自己的依靠力量,男人则将女人定位为自己的贤内助,希望妻子能扮演好贤妻良母的角色,这无形中就为关系的存在加入了很多责任的成分——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责任为人们带来了压力和束缚,使人们越来越远离亲密关系的激情,这自然导致人们容易对婚姻关系产生倦怠感、不满意感,只能忧伤地回忆着当初花前月下的浪漫。

4.爱情依附理论

爱情依附理论将爱情关系与依附关系做了一个连结,研究者认为个体婴儿时期与人建立的依附关系,会使个体形成一个持久且稳定的人格特质,这项特质对个体在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时自然流露出来。Hazan和Shaver将成人的爱情关系视为一种依恋的过程,,即伴侣间建立爱情连结的过程,就如婴幼儿在幼年时期与双亲建立依附性情感连结的过程一般,他们根据Bowlby的依附理论和Ainsworth等人的三种婴幼儿倾向,提出爱情关系的三种“依附风格”:

安全依恋:与伴侣的关系良好、稳定,能彼此信任、互相支持。绝大多数人的爱情属于安全依恋。

逃避依恋:害怕且逃避与伴侣的亲密。法国电影《天使爱美丽》中的艾米丽就属于这类。

焦虑∕矛盾依恋:时常具有情绪不稳、极端反应的现象,善于忌妒且希望跟伴侣的关系是互惠的。

在Hazan和Shaver的研究中发现,三种不同的爱情依恋风格在成人中所占比例分别为:安全依附约占56%,逃避依附约占25%,而焦虑∕矛盾依附约占19%,与婴儿依附类型的调查比例相当接近。

Bartholomew和Horowitz以上述爱情依附风格理论的概念为基础,发展出一种四类型的爱情依附风格理论,他们以正向或负向的自我意象和正向或负向的他人意象两个不同的向度来分析,得到四种类型的爱情依附风格:

安全依恋:由正向自我意象和正向的他人意象所造成。

焦虑依恋:由负向自我意象和正向的他人意象所造成。

排除依恋:由正向自我意象和负向的他人意象所造成。

逃避依附:由负向自我意象和负向的他人意象所造成。

5.爱情投资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是一种广泛传播的社会学理论,它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人们总是按照投资和回报的观点来对待自己的人际关系。秉承这一观点,投资模式理论认为亲密关系中的双方,在此关系中互相有所得失,他们理性公平地衡量自己在此关系中的支出和回报,通过两者比较的结果,来决定自己对关系采取什么态度。

爱情投资理论认为男女亲密关系中的“承诺(commitment)”,是由“满意度satisfaction”、“替代性(alternatives)”、及“投资量(investments)”等因素所共同决定——当亲密关系中的个体,对关系有较高的满意度、知觉到较差的替代性、以及投资了较多或较重要的资源时,便会对此亲密关系做出较强的承诺,更愿意长期维护亲密关系。这种决定模式可用一个方程式加以说明:

满意度-替代性+投资量=承诺

所谓的“满意度”,就是指个体对他在亲密关系中的回报和成本进行相互抵消后的结果,一般而言,满意度与个人的预期有关——即使亲密关系的回报率很高,但是如果没有达到个体预期的话,他的满意度仍然很低;一段亲密关系的回报率很低,但是结果已经高于个体的预期,他便会对目前的关系很满意。如果一个人经历过一段高回报的亲密关系,他的预期就会处于较高的水平。

“替代性”指的则是对放弃此亲密关系的“可能结果”的好坏判断,“可能结果”包括发展另一段亲密关系、周旋在不同的约会对象间、选择保持单身状态等。如果其它的关系能给个体带来更好的收益,即使他对目前的关系很满意,也会考虑离开现在的伙伴,以便建立新的亲密关系。

“投资”指个体在亲密关系中所投入或形成的资源。“投资”与报酬或成本最大的不同有两点:第一是“投资”通常不能独立地从关系中抽取出来,而报酬与成本可以;第二是当关系结束时,“投资”无法回收,而会随着关系的结束一并消失。因此投资会增加结束关系的成本,使个体较不愿也不易放弃此关系,从另一个角度看,则是增强了个体对此关系的承诺。

个体投资在亲密关系中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投入的资源,如时间、感情、倾诉的个人隐私、以及为伴侣所作的牺牲等;另一类是间接投入的资源,如双方彼此的朋友、两人共同的回忆、以及此关系中所特有的活动或拥有物等。此外,在长期亲密关系中所形成两人一体的认同感,长期相处下来所建立的默契与思想上的相似,以及彼此互补的一些记忆与讯息等,也是会随着关系结束即失去的投资。个体所投入的资源层面愈广、重要性愈高、数量愈多,则表示其投资量愈大;当个体在此关系的投资量愈大时,对此关系的承诺也愈强。

此模式中所指的“承诺”,是指会使个体去设法维持这份关系、以及感觉依附在此关系中的倾向。因此承诺的定义包含两个部份:行为的意向与情感的依附。

当进入恋爱关系后,个体总喜欢听另一方的海誓山盟,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天长地久的爱情。然而爱情并不天然地具备永久保质期,如果你希望可以实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浪漫,相较用道德和责任的力量束缚对方,为对方提供回报率更高的爱情关系是一个更加理性的选择。

◆为什么人们会日久生情?

有关爱情的产生,如果仔细观察,你应该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很多恋人或者毗邻而居,或者有多年的同窗之情,或者他们任职于同一家公司。为什么常常见面的男女更易于产生爱情?也就是说,人们为什么会日久生情?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一种观点是,相较其他不怎么接近的人,你更易于能够享受到周围的人提供的各种回报。比如说,你与一个相距较远的人交往,你需要花费更高的成本、支付更多的努力——如长途电话费和为了相见而在路上花费的时间。相应地,你所获得的回报却很少——对于一个近在咫尺的人,当你需要被人安慰的时候,你可以尽情地面对面向他倾诉,甚至趴在他的肩膀上哭泣,这时,你的情绪会得到较高程度的抚慰,然而,一个相距很远的人,他所能提供的安慰也只能以短信和电话的形式表达——这种安慰的效果远不如面对面的倾诉和直接的身体接触。

针对接近导致喜欢的现象,心理学家提出了“屡见效应”,即与某人的重复接触不仅不会引发不快,反而会增加我们对他的喜欢。

关于“屡见效应”,研究者提供了这样一个例子,在一个学期里,他们让一些大学女生在某些课上出现15次、10次或者5次,这些学生每次只是坐在那里,从来不和任何人交谈。在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研究者把这些女学生的照片拿给了上这门课的学生,询问他们对于女学生的好感度。结果发现,对于上课的学生而言,那些经常出现的女生对他们有更大的吸引力,他们也更喜欢这些经常露面的女生,而不是那些从来不露面的女子。

不过,虽然熟识能够带来感情的升温,但是这种逻辑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一般来说,它不适用于那些面目可憎、难以相处的人,即使与这些人频繁接触,也不会使人们获得他人的好感。

当恋人们感情出现问题后,他们常会做出分开一段时间的决定,但是事实上,这并不是什么高明的解决方法,因为他们很有可能看到这样的结果:距离有了,爱却没了。

◆不安感是爱情的催化剂

张爱玲有一部爱情名篇《倾城之恋》,故事所发生的地点为香港,来自上海的白流苏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回到白家后,受尽了亲戚的冷嘲热讽,白流苏由此看尽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白流苏偶然结识了潇洒而又多斤的钻石王老五范柳原,便准备拿自己做赌注,远赴香江,博取范柳原的爱情,要争取一个合法的婚姻地位。

白流苏和范柳原均是两个情场高手,他们在浅水湾酒店互相斗法博弈,原本白流苏以为自己要输了,然而就在范柳原即将离开香港时,日军开始轰炸浅水湾,范柳原奋不顾身地折回寻找白流苏,在这种生死关头,两人发现了彼此的真情,决意要天荒地老。

为什么经由一次轰炸,白流苏和范柳原原本不确定的爱情就得到了印证和昭示,从而成就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倾城之恋”?原因在于,人越感到不安,便越会产生强烈的与别人在一起的动机,为爱情存在的因素之一——彼此互相依恋——提供了萌发的前提。

关于不安感与依恋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通过实验证明了他们的正相关关系。沙赫特将被试分为两个小组,提前告诉他们在实验中他们会受到电击,但对两组人员采用了不同的说法,实验者告诉A组人员说,他们可能受到的电击程度并不高,对B组人员则说,他们可能受到十分强烈的电击。

在开始进行实验前,实验者特意让两组被试在休息室呆一会儿,并且可以让被试自由决定是否独自等待还是要和别人一起等待。

结果发现,由于A组人员没有产生恐惧心理,其中的大部分人员选择独自等待;B组人员对被预言的强烈电击感到十分恐惧,他们之中60%以上的人都要求与别人一起等待。这便证明了,一个人越对即将发生的情况感到恐惧,越可能产生与别人同在一起的欲望。

在《倾城之恋》的故事中,日军轰炸香港无疑让白流苏和范柳原产生了恐惧心理,白流苏的恐惧出于对于生死的未知,范柳原的恐惧则来自于失去白流苏的潜在可能性。在这种危险的情况下,他们都产生了与对方在一起的强烈愿望——一座城市的沦陷让他们发现了彼此之间的爱情。一般而言,当个体感到恐惧时,他们所选择的同在一起的伙伴都是自己真正所在乎的人——“倾城之恋”由此而来。

观察周围的婚姻伴侣,我们也常会发现,那些共同经历一些灾难事故和危险情况的男女,他们的爱情更能经得起岁月和外在诱惑的挑战,便因为曾经共同依恋的经历让他们坚信:对方就是自己一直在寻找、值得携手一生一世的人。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人质为什么会爱上罪犯

1973年8月23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JanErikOlsson与ClarkOlofsson,在意图抢劫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内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位银行职员,在警方与歹徒僵持了130个小时之后,因歹徒放弃而结束。然而这起事件发生后几个月,这四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仍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他们都表明并不痛恨歹徒,并表达他们对歹徒非但没有伤害他们却对他们照顾的感激,并对警察采取敌对态度。更甚者,人质中一名女职员Christian竟然还爱上劫匪Olofsson,并与他在服刑期间订婚。

这两名抢匪劫持人质达六天之久,在这期间他们威胁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时也表现出仁慈的一面。在出人意表的心理错综转变下,这四名人质抗拒政府最终营救他们的努力。这件事激发了社会科学家的研究兴趣,他们想要了解在掳人者与遭挟持者之间的这份感情结合,到底是发生在这起斯德哥尔摩银行抢案的一宗特例,还是这种情感结合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心理反应。而后来的研究显示,这起研究学者称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事件,令人惊讶的普遍。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又称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斯德哥尔摩效应或者人质情结,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于他人。

西方心理学家这样解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人质会对劫持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他们的生死操在劫持者手里,劫持者让他们活下来,他们便不胜感激。他们与劫持者共命运,把劫持者的前途当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视为自己的安危。于是,他们采取了“我们反对他们”的态度,把当局当成了敌人。

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情感上会依赖他人且容易受感动的人,若遇到类似的状况,很容易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心理学家还指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产生需要具备四个条件:

1.人质必须有真正感到绑匪(加害者)威胁到自己的存活。

2.在遭挟持过程中,人质必须体认出绑匪(加害者)可能略施小惠的举动。

3.除了绑匪的单一看法之外,人质必须与所有其他观点隔离(通常得不到外界的讯息)。4.人质必须相信,要脱逃是不可能的

有一个真实的案例,更加印证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1977年5月19日,对于27岁的卡罗而言,这是一个噩梦开始的日子。这一天,她离开了位于俄勒冈州尤金市的家乡,起程去探访一位住在北加利福尼亚州的朋友。北加利福尼亚州距离俄勒冈州大约有644公里的路程,路上她搭了个便车,车上是一家三口,男主人卡门龙,妻子叫珍尼斯。车行到半途的时候,卡罗突然被勒令举起双手,蒙上眼睛,随后,卡罗被带到了一个屋子的地窖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