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性的优点大全集
4905000000019

第19章 有梦想的人生更精彩(3)

譬如,一生的大目标是成为政治家,为人民服务。然而,这目标虽然远大,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必须先铺路做准备。因此,要设定中期目标。譬如,通过高考,或是就读名牌大学等等。为了达成中期目标,每天所应做的努力,就是近期目标。

《圣经·旧约》中记载:阿西德无论走到哪里,都播下苹果种子。我建议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向他看齐,不过,要记住,你们播的是成功的种子!无论走到哪里,都要为成功播种,然后再证实有足够的时间茁壮成长,你便有了成功的果实、成功的收获了。

当然,越快成功越好,但是不要操之过急。操之过急的人,往往会有麻烦。

你要想顺利地、轻松地实现“未来远景”,就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制定每一个事业发展阶段的“短期目标”。这样,你就可以踏着这些台阶,拾级而上,奔向成功的目标了。

全身心地做一件事

“无论做什么,不管是学习、工作还是游戏,对每件事情都要全身心地投入。年轻人一定要记住:做事情不要三心二意,更不要见异思迁。不要当无所不能的废品。”这是一位成功商人给儿子的忠告。

实际上,这也是所有奋斗成功者的秘密。

英国政治活动家、小说家爱德华·立顿说:“有许多人看到我整日里如此忙碌,事无巨细、无不顾及,竟然还能有时间来从事学问研究,他们都免不了奇怪地问我:‘你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来完成了这样多的著述呢?你究竟有什么分身之术,可以做完这么多工作呢?’或许我的回答会令你大吃一惊,答案就是——‘我换句话说,如果他在今天疲于奔命的话,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我从来不同时做好几件事情。’一个能从容自若地安排好工作的人肯定不会让自己过于劳累。换句话说,如果他在今天疲于奔命的话,那么随之而来的必定是疲劳和困乏,这样的话,他明天就不得不减慢工作节奏,所以结果就是得不偿失。我认为,我真正专心致志的学习是从离开大学校园跨入社会之后开始的。到现在为止,我觉得在生活阅历和各种知识的积累方面,跟同时代的绝大多数人相比,自己毫不逊色。我经历了大量地方,所见甚广;在政界和各种各样的社会事务中,我也收获颇丰;除此之外,我在各地出版了大约60本著作,其中涉及的许多课题是需要深入研究的。你认为通常一天中我会有多少时间用来研究、阅读和写作呢?我可以告诉你,不到3个小时;在国会开会期间,可能连3个小时都没有。然而,在这3个小时之内,我却是全神贯注地投入我的工作的,心无旁骛,用心极专。”

生活中之所以有许多人最终无法实现少年时代的梦想,原因就是他们同时涉足了太多的领域,由此难免会分散精力,这就阻碍了他们的进步,使得他们最终一事无成。他们没有采取一种更明智的做法,集中心智于某一个领域,咬定青山不放松,最终成为该领域所向无敌的行家里手;相反,他们选择了在很多领域成为“三脚猫”似的人物,他们四处出击,什么东西都有所涉猎,却又都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最终只懂得一点皮毛。

一个人要“有所为”必须同时要“有所不为”,严格约束自己“有所不为”的人,方能大有所为。一个人只有做到以超脱的态度对待世事的纷繁和扰动,才有可能倾其全力攻关于重点领域,在这一领域做出突破。

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咬紧”一处,坚持不懈地进攻,才会有所突破,做出成就。每一位渴求成功的人,尤其是处于创业阶段的奋进者,务必要时时防范自己,不要滥铺摊子,滥用精力,不要以为到处出击才有收获,而应当像锥子那样,钻其一点,各个击破,让自己在某一方面展示出自己的特长,这样才能赢得更大的成功。那些自认为是多才多艺、精力超群的人,结果反而是看起来样样通,实际上什么都不懂,这样,别人以令人耀眼的特长立足于世,而你却难以与其匹敌,因此痛失获得成功的各种机会。

有一次,一个青年苦恼地对昆虫学家法布尔说:“我不知疲劳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花在我爱好的事业上,结果却收效甚微。”法布尔赞许说:“看来你是一位献身科学的有志青年。”这位青年说:“是啊!我爱科学,可我也爱文学,对音乐和美术我也感兴趣。我把时间全都用上了。”法布尔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放大镜说:“请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上试试,就像这块凸透镜一样。”

马休斯博士说过:

那些同时有着很多目标、精力分散的人会很快地耗尽他们的精力,随着精力的耗尽,随之而来的就是原先雄心壮志的消磨。

欧文·伯克斯顿曾说过,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只追求一个目标——一个唯一的目标,那么在有生之年,他极有可能会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是,如果他事事喜好,见异思迁,那就好像到处撒播种子,到头来只会一无所获,抱憾终生。

有一个热心肠的人,看到有人正要将一块木板钉在树上当搁板,便走过去管闲事,说要帮他一把。

他说:“你应该先把木板头子锯掉再钉上去。”于是,他找来锯子才锯了二三下就撒手了,说要把锯子磨快些。于是他又去找锉刀。接着又发现必须先在锉刀上安一个顺手的手柄。于是,他又去灌木丛中寻找小树,可砍树又得先磨快斧头。磨快斧头需将磨石固定好,这又免不了要制作支撑磨石的木条。制作木条少不了木匠用的长凳,可这没有一套齐全的工具是不行的。于是,他到村里去找他所需要的工具,然而这一走,就再也不见他回来了。

那些对奋斗目标用心不专、左右摇摆的人,对琐碎的工作总是寻找遁词,懈怠逃避,他们注定是要失败的。

让我们吸取鲍勃的教训吧。鲍勃没受过什么教育,但他的父亲为他留下了一大笔钱。

他拿出10万美元投资办一家煤气厂,可造煤气所需的煤炭价钱昂贵,这使他大为亏本。于是,他以9万美元的售价把煤气厂转让出去,开办起煤矿来。可这又不走运,因为采矿机械的耗资大得吓人。因此,鲍勃把矿里拥有的股份变卖8万美元,转入了煤矿机器制造业。从那以后,他便像一个内行的滑冰者,在有关的各种工业部门中滑进滑出,没完没了。

几年过去了,鲍勃一事无成,10万美元也化为乌有。更可怕的是,他甚至在生活中也是这种见异思迁的态度。

他对一位姑娘一见钟情,十分坦率地向她表露了这段感情。为使自己匹配得上她,他开始在精神品德方面陶冶自己。他去一所星期日学校上了一个半月的课,但不久便自动逃遁了。两年后,当他认为问心无愧、无妨启齿求婚之日,那位姑娘早已嫁给了一个愚蠢的家伙。

不久他又如痴如醉地爱上了一位迷人的、有个妹妹的姑娘。可是,当他上姑娘家时,却喜欢上了二妹。不久又迷上了更小的妹妹,到最后一个也没谈成功。

福威尔伯克斯顿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勤奋和对某个目标持之以恒的毅力在追求某个目标时,他从来都是全身心地投入。正是对自身奋斗目标的清楚认识和执著追求,造就了他最后的成功。正如人们所说的,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则百事可为;用心浮躁,浅尝辄止,则一事无成。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针尖虽然几乎细不可见,剃刀或斧头的刀刃虽然薄如纸片,然而,正是它们在披荆斩棘中起着决定性的开路先锋的作用。如果没有针尖或刀刃,那么针或刀都无法发挥作用。在生活中,能够克服艰难险阻,最后顺利到达成就巅峰的人,也必是那些能够在某一领域学有所专、研有所精因而有着刀刃般锐利锋芒的人。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避免自己成为普瑞德笔下那个“无一方面,我们应当避免那把自己局限在某一死角的狭隘观点,因为那会阻碍所不能的悲剧人物”:

他的谈话就像是一条奔腾湍急的河流,

不停地转弯,在岩石之间碰撞。

一会儿是严肃的政治,一会儿又是诙谐的调侃:

刚才还在说穆罕默德,现在却又讲起了摩西。

一开始是深奥的天体运行规律,告诉我们行星为何发光发热;忽而话题转到了琐碎的生活俗事,诸如如何给赛马钉马掌、如何给黄鳝剥皮。

如果你从小教育你的孩子学习走路时要专心致志,视线集中,那么,他通常会顺利地到达目的地而不会有跌倒之虞。相反,如果他精力分散,那么大半会跌倒在地,弄得灰头土脸。“年轻人,要坚持做一件事情,”他又对一位年轻的酿酒师说,“坚持酿你的酒,你就会成为伦敦最伟大的酿酒师。但是,如果你既要酿酒,又要当银行家,又要做贸易,还要当制造商,那么你最终将无所适从、一事无成。”不要博而泛,要精而专,这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在这个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门领域越来越精的时代,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精力分散开来,那他注定是不会成功的。

“我搬运过货物,记录过信息,制作过地毯,还写过诗”,这是伦敦一个在这些领域都表现平平的人写下的话,他让人想起了巴黎的一位科纳德先生,他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作家,懂一点会计业务,通一点植物学,还会炸薯条”。

成功与失败的最大区别不在于一个人做了多少工作,而在于他做了多少有意义的工作。在失败者当中,相当多的人所付出的努力本来足以取得显赫的成就;但是,他们的含辛茹苦就像边建设边破坏一样,最后的结果仍然是支离破碎的一堆。他们没有适应环境,把自己的工作成果转化成潜在的机会。他们也没有能够把小的失败转化为大的成功契机。他们能力不可谓不够,时间不可谓不多——这些是成功的经纬线条,但是,他们用力推来推去的却是个空无一物的纺织机,真正的生活之网上一根线都没有挂上。

如果你询问其中一个人,他的生活目标和理想是什么,他会回答你:“我还不大清楚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但是,我确信勤奋是成功的关键,我决心一生勤勤恳恳地努力工作。我想我总会得到些什么的。”

有些人的目标用笼统的词句表达,比如说:“当一名成功的医师。”有的则比较具体,如:“要发明能有效治疗胃痛或头痛的药物。”广泛的事业目标也有用,因为它们有整体的观点,可以解放想象力,帮助我们探究所有可能的选择。但是,广泛的目标却不能使我们确定自己所要做的是什么。由于这个缘故,我们需要具体的事业目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业心像,并以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心像为满足。对此,史蒂芬·柯维博士建议说:“你必须先确定自己的目标,让思想为你绘制一幅最好的事业心像,使它栩栩如生。然后,运用想象力使它和你形影不离,同起共坐,并且同心协力,达到前途。”

为什么要拥有一个具体事业的目标心像呢?

因为有了具体的理想之像,你就不再孤独和寂寞。彼此心灵相通,可以互相关心鼓励,切磋讨论,创立事业,培养品性。

事实上,在发展个人事业的过程中,具体目标与你个人是一合二、二合一,浑然一体的。所以,首先你必须充实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发展起高尚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从而拟定自己的理想人生。但是,只有理想,只有所谓的具体事业目标是不够的,你必须采取切实的行动。不过,潜意识已把具体的事业目标化成心像,闪动在你眼前,提醒你、督促你继续未做的工作。通过紧密的合作,直到目标变成现实。

“永远不要抱着投机的态度来学习,”沃特斯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这种学习态度只能导致一无所获。首先要给自己制订一个计划,确定一个奋斗目标,然后脚踏实地地为之努力;把你所有精力和才干都用在上面,这样你就离成功不远了。我所说的投机的学习态度,是指那种由于认为所学的东西未来某个时候可能会带来好处而毫无方向地进行学习的态度。”

你大概玩过这样的游戏吧!

在夏天最炎热的某一天,把放大镜拿出放在报纸上,中间隔一小段距离。很快你就会发现,如果放大镜是移动的话,你永远也无法点燃报纸。但是,如果放大镜不动,你把焦点对准报纸,很快你就能利用太阳的威力,把报纸点燃。

化学家告诉我们,如果把一英亩草地所具有的全部能量聚集在蒸汽机的活塞杆上,那么它所产生的动力足以推动世界上所有的磨粉机和蒸汽机。但是,因为这种能量是分散存在的,所以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它基本上毫无价值可言。这也说明,能量一旦聚焦于一点,将会产生多么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