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4913300000038

第38章 政治篇——勘破历史潜规则(8)

雍正皇帝之所以这样做,起因源于福建一起教会案件。雍正元年(1723年),福建省福安县有一个生员教徒突然弃教,向官府告状,声称教士修建教堂,大肆敛财,教堂里男女混杂,实在是败坏风气,有辱斯文。对于封建传统礼教甚是严格的古代社会,男女一向不得逾越,但西洋教会却并没有这种限制,而西学主张的民主思想、人人平等对君权提出挑战,更是动摇大清社稷之根本。雍正皇帝越发觉得传教士具有无形的危险性,几经思量,终于下诏全国驱逐传教士。

雍正驱逐传教士是逐步进行且手段缓和,他的驱逐理由即是西洋传教的覆盖面积过大,有意识形态侵略的嫌疑,同时也妨碍了其他宗教的发展,所以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应当被有效地遏制。另外,康熙皇帝在位期间,罗马教皇于1715年发布禁令,严禁中国教徒尊孔祭天,康熙帝对此非常震怒,于是下令只有承认中国礼仪的教士才能留在中国,意思是与罗马教皇分庭抗礼。雍正帝作为康熙帝的继承人,自然不能在气势上输给对方。

还有一件事情是雍正帝不得不担心的。由于西洋传教士所宣传的思想是反封建、反专制的,因此民间有很多组织借西学的名义策划反动活动,令清廷不堪滋扰,因此传教士驱逐活动迫在眉睫。

种种原因叠加在一起,令雍正帝下定决心驱逐传教士。就这样,西方传教士渐渐从中土各地消失殆尽,只在广州一带还有活动。一些留在南洋的传教士依靠办新闻报纸的方式立稳脚跟,却再也不敢以传教的名义畅游中国。清王朝也是自雍正帝开始,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这无疑加速了清王朝落后和灭亡的趋势。

●清廷为何不愿让外国使节常驻北京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夏,承德避暑山庄,英帝国所派使臣马格尔尼子爵觐见,一干人等因为不肯行清朝的双膝跪拜礼,而与和珅等重臣相持不下。乾隆皇帝被扰得不堪忍受,于是允许马格尔尼子爵等人可以行单膝跪拜礼。此时正逢乾隆皇帝生日,马格尔尼子爵还带来了生日礼物。不过,马格尔尼子爵的目的并不是来给中国的皇帝庆生,而是带着英皇的意愿,希望与中国建交,发展对华贸易,并希望英国在北京设常驻使节,处理两国事务。

马格尔尼信誓旦旦的来,望“取得以往各国未能用计谋或武力获取的商务利益与外交权利”。简单来说,就是中国仅仅开放广州一个贸易窗口并不足以称其海外贸易,希望还能增设宁波、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口岸。但是乾隆皇帝一口回绝了他,并傲慢地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并警告他们不要再到浙江、天津等地进行贸易,否则必定“驱逐出洋”。在中国闭关锁国政策面前,马格尔尼碰了一鼻子灰。乾隆皇帝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给他,在自己祝寿典礼结束之后,便派人一再催促马格尔尼使团起程回国。马格尔尼只得率领使团带着一堆乾隆赐予的无用之物,经广州败兴而归。更不用提在北京设立常驻使节的问题了。

61年后,清王朝在鸦片战争中惨败,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这一次,英美以战胜国的姿态,向清政府提出修约,明确要求在京设立驻华使节,但是咸丰皇帝仍然不敢答应。按道理来讲,乾隆皇帝敢于断然拒绝英国设驻京办事处,是因为大清帝国仍处在隆盛时期,敢于与英国分庭抗礼,但面对败局的咸丰皇帝,为什么也同样拒绝英美的要求呢?一切可从中国闭关锁国政策处追究。

清廷不敢答应外国人在北京设立领事馆,担心有二:第一,清廷有专门负责外交事务的特命外务大臣,一旦驻华使节进驻北京,就会威慑朝廷,直接向皇帝施压,使得外务大臣形同虚设,而皇帝也将面临被逼迫的境地;其二,各国驻华使节的生活习惯各有不同,宗教思想均与中土封建思想相左。雍正皇帝时期下令驱逐传教士,就是因为传教士传播的宗教思想有动摇大清根本的嫌疑,所以乾隆、咸丰皇帝不敢让使节进驻北京也是这个原因。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多次要求进京面圣、递交国书,清廷都会一拖再拖,不让其进入北京半步,宁可牺牲主权和国家利益,也不同意此事。

由于清王朝没有认清外国驻华使节和领事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失去了了解世界的机会,失去了了解外国人性格的机会,也就因此令本国在与外国打交道时大为吃亏,而殖民帝国借此机会逐步剥削中国。后果之严重,令人扼腕。

●戊戌维新派为何求助袁世凯

甲午战争,中方的战败结果就是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因为《马关条约》涉及的赔款金额和割地面积之大,皆前所未有,所以在国内掀起了巨大的反对声浪。当时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得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激愤不已,于是委托维新派领导者之一的康有为代表数百志士上书清政府,陈述变法主张,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从康有为的变法主张中,光绪帝似乎看到了清朝振兴的希望,所以他决心支持康有为,执行新政,戊戌变法遂如火如茶地展开。

在整个变法过程中,一开始慈禧等保守派并没有阻挠,因为变法对清廷的统治并无伤害。但不久之后,戊戌变法便触犯了一些守旧派的利益,守旧派甚至开始派人散布“皇上病重”和“皇上与维新派阴谋加害慈禧太后”的谣言,又去向慈禧报告新政的流弊以及众大臣的意见。慈禧对变法一事本来就持一种观望态度,就是既不明显支持也不反对,就是要看光绪到底怎样变,会不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结果,竟然传出了这些说法,慈禧当然不能容忍。于是在1898年9月21日,慈禧与荣禄借天津阅兵之机发动了戊戌政变,将光绪帝囚禁在瀛台。7天后,慈禧下令将谭嗣同、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等维新派人士处死,这就是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也是为维新变法流血的第一批人。

在光绪帝被囚禁之前,维新派已经得到风声,荣禄将会对己方不利,于是维新派便去找荣禄的党羽袁世凯帮忙,未曾想袁世凯却背叛了维新派,致使“戊戌六君子”被抓。袁世凯如此人品,为何当初康有为和谭嗣同就相信他会帮忙呢?这其中是有许多原委的。

甲午海战中国失败,还签订了《马关条约》,对于参加这场海战的袁世凯来说心中并不好受。袁世凯认为清廷失败原因有二:其一是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工作;其二是装备不良。倘若朝野上下能够同心协力,国家怎么会面临如此灾难。袁世凯深感日本的野心不止于此,必将再犯中国,也是中国未来最大的敌人,中国唯有自强,才能守住江山。军人出身的袁世凯所思考之事非常有理。恰在此时维新派提出种种政策有自强之意,袁世凯觉得维新派主张甚合自己的心意,于是便主动结交了康有为等人。康有为早已知晓袁世凯手握军事大权,炙手可热,又是不可多得的将才,若是能笼络到自己身边,在未来的变法过程中,一定会成为自己的助力。

袁、康双方都想互相利用,于是便有了二人的往来,义结金兰这一幕。但袁世凯的用心不仅仅是一层,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飞黄腾达,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相当清楚清廷是慈禧太后在掌管,所以便主动接近后者的亲信兵部尚书荣禄,成为荣禄麾下一员大将。也正因为如此,当康有为等人截获荣禄将要囚禁光绪帝的消息时,立刻想到了去找袁世凯帮忙。

袁世凯本来并不是不帮康有为,而是从李莲英那里得知慈禧太后属意要除掉维新派,暗想维新派再强、光绪帝再有权力,始终是大不过慈禧太后,而自己和康有为亲密不已,要是帮助康有为,很可能连累自己跟着一块儿死。权衡利弊之下,袁世凯为了自己的仕途而背叛了维新派。

一些人认为,维新派之所以会失败,跟袁世凯有很大关系,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诸多学者都曾总结过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种观点:其一,康有为的维新理论可以从《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中看出,康氏在两篇文章当中言论大胆,说中国历代相传的儒家经典都是假的,这在中国几千年遵循孔孟之礼的社会背景中无疑很有冲击力,他希望通过这种说法来颠覆人们的观念,但是有急躁冒进之嫌,遭到了守旧派的极力排斥,给变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第二个原因,康有为的思想是用“西学为营养,哺育出来的思想”,但是他又披上中国古老学术的外衣。这就导致中西方思想在结合的时候有些脱节,理想化而不符合社会实际。其三,把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是不可能令国家革旧出新的。

因此,这时再看袁世凯对戊戌变法失败所起的作用,简直是微乎其微。或许是康有为等人有眼无珠错信了袁世凯,但就算袁世凯不去告密,维新变法也不可能迎来成功。

●《辛丑条约》为何没有割地的条款

19世纪对于中国的清政府而言,是一场不能醒的噩梦。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国政府在列强铁船利炮下,先后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领土不断地被列强瓜分蚕食,中国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国家,而列强的胃口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最终目的是将中国变成完全的殖民地。

然而,随着义和团运动的蓬勃发展,中国农民自发反抗西方殖民者的斗争活动令列强们感到,必须要给中国一个更惨痛的教训,中国才能束手任其凌辱。于是在1900年,英、法、德、日、意、俄、奥、比八国联军从海上袭来,一路攻往内地,进军北京,烧杀抢掠,火烧圆明园。慈禧、光绪一行人避往承德,清政府完败。这一次,在西方列强的压迫下,中国政府代表签下了我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遭受屈辱最深重的《辛丑条约》。不过,令人诧异的是,在以往的诸多条约中,中国的领土都曾或多或少被瓜分,然而《辛丑条约》中却未涉及割地内容。西方列强为什么没有提出割地的条约款项呢?

其实,我们从八国联军与义和团、清政府军队斗争时的情况就可以看出端倪。1900年6月11日,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八国联军2000多人强占火车,由天津驶往北京,意图直接进入北京城,不料遭到义和团的顽强抵抗。此时此刻,清军董福祥、聂士成等部也与义和团联合起来作战,将侵略军围堵在廊坊、落岱、杨村一带。因为义和团和爱国将领奋勇抵抗,直打得西摩尔溃不成军,不得不退回天津。6月中旬,帝国主义海军进攻天津大沽炮台,尽管清军战力吃紧,依然击沉敌舰6艘,毙伤敌军200余名。虽然大沽炮台最后失守,但帝国主义列强的军队已经胆战心惊。此后,在天津、保定、唐山、张家口、沧州、瑗珲、北大岭、黑龙江畔、渤海之滨等地,中国军民没有半分胆怯,视死如归。

面对这样顽强的抵抗,八国联军虽然最后得到了绝对性的优势,但是在拟定赔款条约时却下笔迟疑了。侵略首领瓦德西当时便写了一封信给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信中有这样一段话:“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从信中就可以看出,帝国列强对中国的顽强抵抗心有余悸。事实上,八国联军的其他国家也有此考量,他们惧怕一旦再次瓜分中国的领土,会在中国民间激起千层反抗浪潮。因为八国之联军共同进军北京尚且遭到如此抵御,损失惨重,如果再因瓜分领土问题使中国军民不能忍耐,联军将很难控制中国的局势。

除了心中对中国军民存有半分胆怯,八国联军其实也在顾忌彼此。毕竟帝国主义国家在全球殖民地的竞争上非常激烈,就以中国为例,沙俄趁八国联军侵华的机会占领中国的东北三省,而日本对东北三省也早有图谋,很显然,俄、日的矛盾因此而激化。在瓜分中国问题上,各国之间均有类似俄、日这种矛盾,一旦《辛丑条约》中割地赔款的项目不利于八国的任何一方,很有可能引发列强之间的战争。

有鉴于此,八国列强并不想因《辛丑条约》而激化各种矛盾,于是退而求其次,仅仅勒索大量钱财。况且清政府已经摆出任其宰割的姿态,联军的目的已经达到,中国这块“肥肉”可以慢慢任其宰割,不必急于一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从始至终都不曾减弱半分,只不过换了一种剥削形式而已。而清政府也任其摆布,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