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4913300000042

第42章 军事篇——金戈铁马,气吞山河(4)

两次南征宋朝的失败,让忽必烈把征宋当作了头等大事对待。1268年,忽必烈命阿术和刘整率兵攻襄阳。襄阳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南宋长江上的门户,失襄阳,南宋必亡。蒙军久攻襄阳,6年不克。最终,由于宋军叛徒的出卖,襄阳失陷,南宋的门户彻底被打开。1274年,元军自汉江入长江,东下临安,南宋军队纷纷投降。1276年,兵临临安城下,谢太后和宋恭宗出城投降。南宋投降之后仍有一些余部在沿海一带发展,最为著名的有陆秀夫、文天祥等。但南宋气数已尽,岂是几人之力可以更改,1279年,南宋彻底灭亡。

至此,元朝统一中国。

●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中被擒之谜

在中国历史上,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一直都存在着激烈的矛盾。西汉与匈奴,唐朝与突厥,宋朝与蒙古,一直以来都战乱不断。到了明朝,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明朝最终还被东北少数民族女真后人所灭。明朝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冲突越演越烈,其中最让人们记忆深刻的就应属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是一场明朝与北边蒙古之间的战争,明朝50万人马被蒙古3万铁骑屠杀殆尽,惨烈程度在中国历史上十分罕见。

1447年,蒙古瓦刺“太师淮王”派贡使2000进京朝贡,却诈称3000人以骗取朝廷赏赐,还提出了明蒙联姻的要求,这些要求都遭到明朝大太监王振的拒绝。以此为借口,亲率三路南下大军进入明朝北疆大同、辽东以及宣府。瓦刺军势如破竹,连破塞外诸军事堡垒。在诸路败报频传之时,年仅23岁的明英宗在王振力劝之下决定亲征蒙古瓦刺。1447年阴历七月十七日,英宗带着王振以及临时组建的50万大军出征塞北。在此之前,朝廷大臣纷纷劝阻英宗皇帝千万不要“御驾亲征”。因为仅仅几万敌寇,犯不着皇帝亲自出马。但是,英宗却想效仿自己的祖宗太祖、成祖那样跨马出征,不顾大臣的劝阻执意出征。加上王振想要抓住机会立大功以树立威信的心理,力劝英宗出征,这也更坚定了英宗亲征的信心。

浩浩荡荡五十万大军出发,朝廷之中三分之二的官员随驾出征。八月抵达大同,瓦刺部见状佯装避去,实际是想要诱敌深入。王振在太监郭敬的劝导之下决定退兵。13天之后,明军退至怀来以西的土木堡,被追击而来的蒙古瓦刺军几面围攻,明军几十万大军在饥渴交迫之下,溃不成军,几乎被屠杀殆尽。明英宗被瓦刺军俘虏,王振被杀。

明朝50万大军在蒙古瓦刺三万铁骑面前毫无招架的能力,从常理说即使是采取人数战术,也不至于败得如此之惨烈,但是明朝军队却败了。这其中原因也错综复杂。

首先,明朝出征的50万大军是在仓促之中组建而成,毫无战斗力可言。更何况在长达一个月的行军旅途之中,沿途随行役夫十多万,军队补给不足,从出征的第一天开始,大军内部就陷入了混乱之中。毫无战斗力可言的50万明朝大军在面对经年累月从战争中走出来的蒙古瓦刺铁骑时,毫无抵抗力可言。

第二,从双方领导人而言。明太祖、明成祖一生戎马,屡经战阵,而明英宗仅仅是金笼贵鸟,哪里见过真战场,在指挥军队上毫无经验。真正指挥明军的太监王振,出身社会底层,根本没有多少文化知识,也没有军队实际指挥经验。在作战过程之中,王振还一意孤行,为了一己私欲改变了军队撤退路线,本来明朝大军应该经大同由居庸关回北京,而王振想要衣锦还乡显摆一下,就决定改道由紫荆关入京。疲惫不堪的明朝大军又惊惶退走,在到达距王振的家乡蔚州如里之时,他又决定改道仍从居庸关入京。如此反复折腾,军队行程拖了八天之久,使得瓦刺军直追而上,在土木堡消灭了50万明朝军队。瓦刺军首领却是善于用兵、懂得心理战之人。在土木堡一战之前,他就先截断了明军的水源,使得50万明军饥渴交迫,乱成一团。同时为了麻痹明军,还假意讲和,在明军松懈下来的时候再大举进攻,此时的明军已经毫无抵抗力,任人宰割。

第三,明朝军队领导集团内部混乱不堪,大部分将领因为反对皇帝亲征,遭到王振的迫害,许多善战的将军、将士敢怒不敢言。

土木堡之战,毫无疑问,是一件偶发性事性,战略战术上的失误使得明军50万大军全军覆没。

●皇太极为何两次招降叛将祖大寿

公元1631年7月,皇太极为实现清军入关、一统中原的愿望,走出了入关战略的重要一步——亲率大军攻大陵河城。大陵河城是战略要地锦州的门户,并由明朝以祖大寿为总兵率16000余人守城。

皇太极率兵围城三月,祖大寿弹尽粮绝,为了城中16000将士与3万百姓的安危,祖大寿投降了。皇太极对祖大寿极为礼遇,不顾人的劝阻接受了祖大寿的智取锦州之计。就像皇太极所说:“朕以诚待他,他必不负朕。即使他负朕,朕在所不惜,要的就是心悦诚服。”

然而,令皇太极始料未及的是,祖大寿失信了。回到锦州城的祖大寿,彻底地断绝了皇太极的联系,甚至他已经顾不得在清军中为人质的儿子祖可法以及部将30余人的性命。面对祖大寿“我绝对不做失信之人”的誓言,皇太极却表现出了空前的宽容和耐性,依然厚待祖大寿的儿子和部将。

历史总是在不经意间显示出其戏剧性的一面。十年之后,清军进攻战略要地锦州城,守卫锦州的依然是祖大寿。因为锦州城是山海关最后的屏障,攻下锦州,就好比是一把利剑直抵明朝的咽喉。那么要如何才能攻下锦州呢?皇太极从满洲贵族的特殊利益和满族本身的具体历史情况出发,决定屯兵义县,将其作为攻取锦州的前沿阵地和后勤基地。面对“塞上之兵,莫劲于祖大寿之兵”的形势,皇太极悉心采取了《三国志》曹丕的话:“坐而降之,其功大于动兵革也。”明朝降将张存礼也为皇太极献上了一计:将明军内部的蒙古兵作为争取对象,里应外合就可轻而易举地夺取锦州城。

皇太极的对手依然是祖大寿,采取的方法依然是围城。这次围困让祖大寿又想起十年前的大凌河之围。与大凌河城一样,锦州城也陷入了孤立无援、弹尽粮绝的境地。而城内还有部分有意归降清军的蒙古将领,可谓内忧外患。崇德七年农历二月十八,洪承畴在松山被俘,松山失陷,祖大寿等待明朝援军的希望破灭,又受到已经投降清军的两个兄弟祖大成和祖大乐的劝导,无奈之下于公元1642年农历三月八日再次投降清军。这一次皇太极依然对祖大寿礼待有加,祖大寿被皇太极的诚心所感动,真正地投降了清军。如果说第一次投降是祖大寿无奈之下的背叛,那么第二次他就算得上是真心归降了。

那么,面对祖大寿第一次投降、背叛,为何皇太极还要再次招降祖大寿呢?

皇太极深知祖大寿在军事上的价值,祖大寿抗清二十多年,有多少满洲人都是在“取祖大寿项上首级,夺南朝花花江山”的梦想中长大的,可以说祖大寿是一代满人在军事上的精神目标。而且对皇太极的雄图大业来说,锦州之后的下一个战略目标就是重镇宁远。宁远总兵、辽东提督吴三桂统率了关外明军,成为清军的最大阻力。但是,祖大寿却是吴三桂的舅舅,可想而知,祖大寿在对吴三桂的战役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皇太极招降祖大寿的真正目的其实就为了吴三桂,就像欧阳修所说,“醉翁之意不在酒”。

●为什么清代以前的王朝没有疆域观

讲古代的疆域观首先要弄清“中国”一词的来源。古代“中国”与现代“中国”的概念有很大的区别。“中国”一词至迟出现在西周初年,那时“中国”指的是王朝京师之地,随后建立的中原王朝也都称为中国。但是,中原王朝以外的周边地区并不包括在“中国”之内。随着中原王朝疆土的不断变化,中国的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但是,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历史上“中国”的概念始终代表着中原王朝,就是中原王朝所属的疆域和汉族聚居区都属于中国,而周边民族始终被排除在“中国”之外。

华夏文明在政治史和文化史上的不间断发展,这种打破与继承的发展脉络是中国疆域始终得以存在的重要条件。中国历史上统一的时间很长,期间也经历了两次由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的过程。第一次是从秦汉的统一,经过魏晋南北朝分裂,再到隋唐的统一;第二次是从隋唐的统一,经过五代宋辽金西夏的分裂,到元明清统一。从秦代到元朝的大一统,中国的遥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两次分裂时期,被排斥在古代“中国”概念以外的少数民族与中原民族之间,实现了民族之间的大融合。中原地区的汉族深入到“夷狄”所居住的边疆,而“蛮荒异域”边疆民族流入中原地区与汉族融为一体。但是仍有不少边疆少数民族被排除在“中国”之外。到了元代,这种大融合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元朝作为蒙古政权南下中原而建立的王朝,结束了中原分裂割据的局面,这个在古代“中国”范围以外的民族,就相当于现在的“外国人”的政权深入中原内地,逐渐成为主体。这就把蒙古世代所居、曾被古代“中国”看作外国的地区纳入了中国的版图。清朝的政权也走了元代的老路,此时古代“中国”以外的少数民族地区全部纳入了中国的版图。由此国家对边疆地区实行有效的管辖,大批汉族和中原其他民族流向边疆,部分边疆民族内迁,极大地加强了边疆民族与汉族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为中国疆域的拓展奠定了基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也在逐渐形成。

清朝入关之后,既继承了历代中原王朝不断形成的疆域,也继承了周边民族活动的地区,并对这些地区实行有效的管理,这种管理使得清朝对所属疆域有了明确的概念。

从理论上来说,中国的疆域不仅含括中原汉民族所缔造的地区,也应该包括边姗各少数民族所属的地区。如果以中原王朝的疆域为历史上的中国疆域,就把许多民族划出了中国历史范围,这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清朝明确地把各少数民族纳入疆域版图,这一点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做得漂亮。也是因为如此的认知,使得清朝形成了统一的疆域观。

●甲午战争日军登陆之谜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中日同时对朝鲜驻兵以平息起义事件。事件平息之后,日军继续增兵朝鲜,并且突袭了已经撤退的中国运兵船“高升”号,日本陆军也同时向驻牙山中国军队发起进攻,蓄意挑起双方矛盾,清政府被迫向日本宣战,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从1894年8月战争爆发到1895年4月结束,甲午中日战争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94年7月25日至9月17日,在此阶段中,战争场地主要在朝鲜半岛及悔上,陆战主要是平壤之战,海战主要是黄海海战。战役中,中国损失严重,北洋舰队损失了“致远”、“经远”等五艘船舰,死伤官兵千余人。第二阶段从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在此阶段中,战争在辽东半岛进行,有鸭绿江防之战和金旅之战。但是不到三天,清军驻兵三万的鸭绿江全线崩溃,日本在旅顺展开旅顺大屠杀,中国军民死伤无数。第三阶段从1894年11月22日到1895年4月17日,在此阶段中,战争在山东半岛和辽东两个战场进行,有威海卫之战和辽东之战。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辽东战役中清军6万多大军从辽河东岸全线溃退。

可以说,历时6个月的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清政府的耻辱。战争失败之后,中日之间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使“亚洲现在是在三大强国的手中——俄国、英国和中国”之中的中国丧失大量领土和白银,从此清政府的独立自主权逐渐破坏。

日本在辽东半岛登陆中国之后,甲午中日战争就由一场海上战争演变为陆地战争。可以确定的是,日本首先在山东登陆,然而具体位置又是哪里?关于具体登陆点,一直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历来有四种说法。

第一,山东荣成。持这种说法的是亲身经历过甲午中日战争的陈兆锵,陈兆锵在北洋舰队“定远号”上任职。据他所说,日军登陆的具体位置就在今荣成县城崖头东北80多里的龙须岛西部。

第二,龙须岛。这种说法主要来自《会陈海军覆亡察》的记载:“至十二月二十五日(即公元1895年1月20日),倭以水陆劲旅自龙须岛登岸,破荣成县城,攻桥头等隘。”另外,海军提督丁汝昌致李鸿章的电报里也说:“两船向龙须岛驶,二十二船在灯塔处或二英里处或八英里游弋,必是倭船有登岸之举。”由此,大多数人都比较信服此种观点。

第三,落凤港。此种说法主要来自于日军登陆的第二天,山东巡抚李秉衡致清政府的电报:“昨调倭岛、里岛防营折赴龙须岛,尚未赶到,而倭人于落凤港登陆,径赴荣成县。”另外,《盾墨拾余》也记载了曾一度在战争期的上书:“二十五日,倭以运船四十艘,载陆兵由落凤港登岸,扑荣成县。”这种说法虽然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认同,但是当代史著却并不认同这种观点。

第四,金山嘴。这种说法也来自于清兵总兵刘超佩致李鸿章的电报,在日军登陆第二天,刘超佩致电李鸿章说:“二十五日早四点钟,倭船三四十只在龙须岛、倭岛、里岛游弋,嗣于龙须岛、倭岛交界之金山嘴水深处下兵……贼兵蜂拥而上,枪队不能存身,退回荣成。”

虽然各种说法都有其证据所在,但是目前为止也没有更为精确的材料说明日军登陆的具体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