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4913300000063

第63章 考古篇——千年疑云物中藏(4)

而对这种说法,有人提出质疑。如果是寄生虫引起了汗血宝马流汗如血,那它为什么不随时流汗如血,而偏在疾速奔跑之后流?

有人对汗血马进行考察,发现马汗一般是白色的,呈泡沫状,并不是像血一样。于是有人提出一种猜测:“流汗如血”仅仅是一种文学上的形容。马出汗时往往先潮后湿,对于枣红色或栗色毛的马,出汗后局部颜色会显得更加鲜艳,给人感觉是在流血,而马肩膀和脖子是汗腺发达的地方,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汗血宝马在疾速奔跑后肩膀和脖子流出像血一样鲜红的汗。

2.汗血马日行千里?

据文献记载,汗血马能够“日行千里”,对此许多专家质疑。

一般的马只能日行150公里左右,最多日行200多公里。中国古代利用快马传递军事信息的驿站,号称“五百里加急”,恐怕最长的驿站也没有250公里。即使古代计程单位是今天的十分之一,马一天跑400公里,在今天看来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只是传说。

现在社会上公认的速度最快的马是纯血马,1分钟能跑1000米,但这样的速度也只是在训练场或赛马场坚持一两分钟,时间一长,马就可能会累死。

对现代人来说,汗血宝马已经不再只是史书上的神话。目前,世界各国的研究者都试图重新发现或培育出新的“汗血宝马”,利用原有阿哈马种速度快、体质好等优点与别的马杂交,生产出更加出色的马。

●“身份证”古已有之

现在人们所使用的身份证,是用于证明持有人身份的一种证件,多由各国或地区政府发行于公民。

我国在1984年4月6日开始颁发第一代居民身份证,到2004年3月29日,中国大陆开始正式为居民换发内藏非接触式IC卡智能芯片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第二代身份证采用了数字防伪措施,存有个人图像和信息,可以用于机器读取。

身份证是到现代社会才有的?其实不然,在我国身份证古已有之,但它的起源却是官员的识别符号。

隋唐时期,我国出现了最早的“身份证”。当时的朝廷发给官员一种类似身份证的“鱼符”,它是用木头或金属精制而成的。其形状就像鱼,分左右两片,上凿小孔,以方便系佩。“鱼符”上面刻有官员姓名、任职衙门及官居品级等。那时,凡亲王和三品以上官员所用“鱼符”都是用黄金铸制的,以显示其品位身份之高;五品以上官员的“鱼符”为银质;六品以下官员的“鱼符”则为铜质。五品以上的官员,还备有存放“鱼符”的专用袋子,称之为“鱼袋”。

当时,“鱼符”的主要用途是证明官员的身份,便于应召出入宫门验证时所用。因为品级不一样,“鱼符”的材质也不一样,所以它也是当时官员身份高低的象征。因此有“附身鱼符者,以明贵贱,应召命”之说。

到武则天时,“鱼符”被改成形状像龟的“龟符”,但用途与“鱼符”一样。到宋代,“鱼符”被废除,但仍佩带“鱼袋”。至明代,改用“牙牌”,这是用象牙、兽骨、木材、金属等制成的版片,上面刻有持牌人的姓名、职务、履历以及所在的衙门,它与现代意义上的卡片式身份证已经非常接近了。明人陆容《菽园杂记》中有记载,牙牌不但官员要悬带,“凡在内府出入者,无论贵贱皆悬牌,以避嫌疑”。由此可知,明代身份证的用处已不仅局限于在朝官员,并开始向中下阶层发展了。

到清代,这种身份制度有了大的改变,各阶层的身份以帽子上的顶子(帽珠)来证明,其帽珠用宝石、珊瑚、水晶、玉石、金属等制成。如果是秀才,可佩铜顶;若为一品大员,则佩大红顶子。一般百姓帽上无顶,只能用绸缎打成一个帽结。一些富商、地主为求得高身份,常用数目可观的白银捐得一个顶子,由此而出现了“红顶商人”、“红顶乡绅”一类怪事。

中国最早的身份证制度,应该是1936年,民国宁夏省政府所制定的“居民证制度”。1933年,马鸿逵被中央政府任命为宁夏省政府主席。为了加强统治,他建立保甲制,开始在全省清查户口。1936年,为了抵御红军,宁夏制定出各种反共防共之策,发收“居民证”便是其中一种。居民凡15岁以上的男女一律要佩带居民证。

这个“居民证”上面写有姓名、年龄、籍贯、职业、身长、面貌、特征以及手纹箕斗形状等项,虽与后来的国民身份证尚有不同,但已具备了身份证的各项要素,应当是中国身份证最早的雏形。

●金缕玉衣之谜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所谓“珠襦玉匣”,就是金缕玉衣。因身份地位的不同,金缕玉衣连缀玉片所用缕丝的材质也有金缕、银缕、铜缕和丝续的差别。由于金缕玉衣象征着帝王、贵族的身份,所以对其制作工艺的要求非常严格。

汉代的统治者还设立了专门从事玉衣制作的“东园”。制作玉衣时,所用的玉料要经过开料、锯片、磨光及钻孔等程序,再把玉片按照人体的不同部分设计成不同的大小和形状,有正方形、长方形、半月形、三角形等,大的有9平方厘米,小的还不到1平方厘米。然后用金线穿过这些玉片四角的小孔,将所有玉片连级在一起。按照2000多年前的生产力水平,制作一件中等型号的玉衣所需的费用相当于当时一百户中等人家的家产总和。就拿满城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来说,刘胜玉衣全长18米,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1100克,窦绾玉衣比较短小,也用了2160片玉片,金丝700克。刘胜的一件玉衣,就是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的,所费的人力和物力是十分惊人的。

那么,汉代的人为什么如此重视以玉衣做殓服呢?原来历代帝王都渴望长生不老、灵魂不灭,这是他们一生中的一件大事。帝王们生前就费尽心机寻找长生不老药,或者命人炼制丹丸用以养生。即使死了,他们也不放弃这种求生的欲望,希望继续维持死前的生活。依古人的观点,人死之后会魂魄分离,魂气升天,形魄归地。而怎样才能使魂气升天,又要形魄不腐呢?只有用玉。他们认为玉石是天地之精,有防腐功能,能使尸体不朽,玉塞九窍,可以使人气长存。

其实,用玉殓葬的做法早在四千年前就出现了。到西周时期,丧葬用玉才形成制度,出现了放入死者口中的玉含、握在手中的玉握和盖在脸上的玉筱面等。所谓玉筱面也叫“面幕”,即用玉石制成人的眉、眼、耳、鼻等部位,并将其缀在一块布上。东周时期,开始在死者穿的衣服上缀一些玉,这就是玉衣的雏形。但是,帝王和权贵们过度迷信玉的防腐作用,他们死后除了身穿玉衣外,还要在胸部和背部放置几块玉璧,并且搭配用玉做成的眼盖、鼻塞、耳塞、口含,以及罩生殖器的小盒和肛门塞,即所谓的“玉塞九窍”。其中最讲究的是做口含用的玉蝉,古人认为蝉只饮露水而不吃东西,是一种清高狷洁的昆虫。口含玉蝉寓意着灵魂离开尸体,正如蝉从壳中蜕变出来时一样。也有学者认为,汉人用玉蝉做口含,是从蝉蜕转生而领悟再生,希望死者只是暂时死去,还能够复活和再生。但是,美好的不朽之梦并没有因为有玉覆体而实现,无论帝王还是贵族,他们的尸体都没能敌得过岁月的侵蚀,最后都腐烂成了一堆白骨。

由于金缕玉衣价格昂贵,汉代帝陵比其他时代的皇陵招来了更多的盗墓贼,帝王贵族不但达不到尸体不腐的目的,就连骨架都被人焚为灰烬。直到公元222年,魏文帝曹丕做了魏国的皇帝,他认为使用玉衣是“愚俗所为也”,于是下令废除了以玉衣随葬的制度,有关金缕玉衣的历史才算是结束了。

●龟山汉墓的迷雾

民间有句俗话“先秦看西安,两汉看徐州,明清看北京”。江苏省徐州市之所以因两汉文化闻名于世,是因为从这里走出了中国第一位布衣皇帝刘邦。后来刘邦将徐州交给了自己的弟弟刘交,并封为楚王,所以几代楚王大都葬在徐州四周的群山中。

1981年,徐州龟山汉墓被考古学家发现,这一发现引起了海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龟山汉墓位于徐州九里山,秉承了徐州汉墓的诸多特点,以山为陵,因山为葬,并在这一基础上别具特色。该墓是两座并列相通的夫妻合葬墓,其中南为楚襄王刘注墓,北为其夫人墓,两墓均为横穴崖洞式墓。该墓东西全长83米,南北最宽处达33米,共有15间墓室,几乎掏空了整个山体,宛如一个浩大的宫殿。

龟山汉墓建造雄伟,雕刻精美,为世界所罕见。不仅如此,它还给后世人留下了一堆谜团,至今仍无人能够破解。

目前龟山汉墓主要有四大谜团尚未解开:

第一,甬道设计施工精度之谜。墓葬有南北两条甬道,甬道各长56米,高1.78米,宽1.06米,沿中线开凿最大偏差仅为5毫米,精度达1/10000;两甬道之间相距19米,夹角为20度,误差仅为1/16000,如将其向西无限延伸,其交点将位于1000公里外的西安,这是迄今世界上打凿精度最高的甬道。甬道由26块重达6-7吨的塞石分上下两层封堵,塞石间排列十分紧密,连一枚硬币也无法塞进,且甬道两壁都磨如平镜。按当时的技术水平,工匠们是如何能修建这样的墓道的?

第二,崖洞墓开凿之谜。龟山汉墓为典型的崖洞墓,其15间墓室和两条墓道总面积达700多平方米,容积达2600多立方米,几乎掏空了整个山体。在半山腰挖石修墓,其神奇堪与埃及金字塔垒石成墓相媲美,当时的汉代工匠是如何掌握山体的石质和结构,使得施工顺利进行的?

第三,星宿分布图之谜。刘注夫人墓室的前厅、棺室和石柱上发现了22个乳头状石包(乳钉)。这些乳钉呈不规则排列,不似工艺性的几何式点缀,更不是施工中留下的疵点。那这些乳钉究竟有什么含义?有人说它象征着照明的灯盏,也有人说是上天星宿分布。可是若是星宿分布,为什么襄王刘注的墓室中却没有?

第四,崖壁画之谜。在楚王棺室第六墓室北面墙上,非常清晰地显示着一个真人般大小的阴影,酷似一位老者,身着汉服,峨冠博带,面东而立,正欲趋步而西,作揖手迎客之状。这一现象人们称为“楚王迎宾”。这一现象在发掘清理时并不存在,待墓室正式开放后逐渐形成。那么“楚王迎宾”到底是谁的杰作?有人认为是长期渗水所致,但影子外却没有任何渗水痕迹;还有人认为是由于岩石石质不同而形成,但它为什么偏偏出现在楚王棺室呢?这也成为龟山汉墓的最大一谜。

龟山汉墓作为全国已知汉墓中极具科学文化价值和汉代特色的崖洞墓,它的建筑凝聚了汉代工匠的高超智慧和精湛技艺,令人无比之惊叹。龟山汉墓留下的谜团引起了不少专家和学者的兴趣,徐州龟山汉墓管理处也向社会公开寻求有识之士来探秘、破谜。徐州四位高中学生大胆“破解”龟山汉墓四大“谜团”。他们认为,利用阳光定位及墓道开凿车、打磨车精确打造甬道;利用相似三角形定理进行山体结构勘测和开掘;以庄子的“相濡以沫”解释“乳钉”之谜;利用生化原理解释“楚王迎宾图”的影子成形。

学生们的“设想”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没有相关的依据支撑,所以关于龟山汉墓的谜团答案依旧没有一个权威的论断,只能等待进一步的考古发现提供新的佐证。

●铜奔马名称之谜

铜奔马于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武威城北雷台汉墓。

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它体形矫健,昂首嘶鸣,三足腾空,右后足踏一飞鸟,神势若飞,精美绝伦,一时间震惊中外,传遍天下。

自铜奔马出土以来,围绕着铜奔马,学术界有许多争论:铜奔马“马”的名称、马蹄下所踏“鸟”、雷台汉墓主人、雷台汉墓断代等。对此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但是这些观点孰是孰非,还有待于考古的新发现和史学家的进一步研究才能定断。关于铜奔马的名称,长期以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铜奔马”说。是对这具铜马俑最早的称法。铜马俑的造型雄骏非凡,昂首嘶鸣,马蹄腾空,做风驰电掣般的奔驰,又因其实由青铜制成,所以经郭沫若先生鉴定,命名为“铜奔马”,也称“青铜奔马”。

二、“马踏飞燕”说。最早是由郭沫若先生提出来的。虽然“铜奔马”的称谓比较直观明了,但是这具铜马俑的精妙之处是其后蹄下踏一飞鸟,仅以“奔马”名之,显然不足以表现创作意境,因此郭沫若先生将其称为“马踏飞燕”,以表明奔马正在做凌空掠过燕背的飞驰。飞燕是鸟中飞速最快的,此鸟飞行特征很像飞燕,而且古代也曾以“紫燕”作为良马的名称,所以给它起了个很动听的名字“马踏飞燕”。

三、“马踏龙雀”说。针对“马踏飞燕”说,有人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铜马俑所附飞鸟,不是燕子,而是龙雀,因此认为应该是“马踏龙雀”或“马超龙雀”。“龙雀”在汉代被认为是“风神”,它原名叫“蜚(飞)廉”,是秦人的祖神,最早以“鹿”为喻,到了汉代,由“鹿”演化成“鸟”。到东汉时,“蜚(飞)廉”已易称为“龙雀”,且沦为天马之后的“三齐”之一,故张衡在《东京赋》中说“龙雀蟠蜿,天马半汉”。以“龙雀”作为铜马俑身后“三齐”之一的创举,更可反衬出铜马俑的神速。因此该称为“马超龙雀”。根据这一说法,有人又提出,这个铜马应该是天马。龙雀既然是风神,这种神鸟岂能是奔马所踏之物?“铜雀蟠蜿,天马半汉”,是称皇宫内龙雀、天马两件对应的铜制陈列品,因此,这具铜马俑就是“天马”。

五、“飞燕骝”说。前面几种说法看似有理,但不难发现无一不带有明显的现代汉语构词特点。于是有学者提出“飞燕骝”这个名字。一提到马,人们很快想到奔腾如飞,而飞燕的速度同样也是毋庸置疑的。历朝多有以燕喻良马之诗文,如南朝沈约的“紫燕光陆离”句,其中的紫燕就是良马。梁朝简文帝诗云:“紫燕跃武,赤兔越空。”二句中赤兔、紫燕皆指良马。李善注谢灵运诗云:“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一名飞燕骝。”在古代,武威铜马足下的飞燕无疑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所以铜马应取名为“紫燕骝”或“飞燕骝”,此名恰合古意,最为雅致贴切。

六、“天马——大宛马”说。认为铜奔马的原型来源于汉代现实生活中的良马大宛马。汉武帝酷爱好马,不惜兴师远征西域,以取得优良的大宛马。张骞通西域后,从西域得来西极天马、握洼龙媒之类,更被当成是了不起的神物,为此还特意作了《西极天马之歌》,为帝王祭天礼乐之一。因此,学者认为铜马就是汉武帝从西域引进的西极天马造型。

七、“马神——天驷”说。有人提出,天马在汉代专指大宛汗血马及与此有关的宫内陈列品。因此,无论天马是指真马还是铜马,都只是皇室威仪的象征,臣民不可能享用,武威东汉墓将军怎能例外?因此,有人又提出这具铜马俑是“马神——天驷”。“天驷”本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东方苍龙七宿中的第四位星,名“房”,即“天驷”,亦为“马祖神”。秦汉以前人们都崇拜“马王爷”,自商周以来,征战之中都少不了骏马,因而就产生了对马祖神的祟拜和祭祀。汉墓主人生前率兵戍边,供奉马神,死后殉葬将军印和铜制马神,也是很自然的事。这件铜马足踏飞鸟正好表现了“天驷”行空腾飞和其所处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