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4913300000075

第75章 文化篇——史海一样需钩沉(3)

2004年的一天,山东省昌乐县民间收藏爱好者肖广德在龙山文化遗址上搜集文物时,偶然从当地农民翻过的土地里找到一块牛肩胛骨。当他把这块牛肩胛骨带回家清洗后,意外发现骨上竟刻有图案,这一发现让肖广德惊喜不已。于是从2004年到2007年3年间,他先后数次来到昌乐县袁家庄等龙山文化遗址,搜集带有图案的兽骨多达100多块。

2007年7月,肖广德带着7块兽骨找到了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教授。凭借多年的专业研究鉴定经验,刘凤君意识到这批资料非常重要。于是他邀请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王宇信教授、山东省甲骨文国际交流中心理事长李来付教授、淄博文物局副局长张光明教授等5位专家来昌乐对兽骨进行鉴定。

2008年7月30日,在观看了大量的骨刻文字照片和实物之后,专家们进行了一次较深入的座谈研讨会,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刘凤君教授的鉴定意见,认为这批文字是比安阳甲骨文更早的一种原始文字。究其原因,这些文字与甲骨文不同,它们均是由一个主笔加上补笔组成,类似画画。多数字符像人物、动物和植物的象形符号,布局和结构亦有规律可循,有些部首反复出现,而且都是用线刻在牛骨、象骨上,应该是一种图形文字。

虽然目前尚不能破译兽骨上的图案,但“昌乐骨刻文”的发现,证明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作为文明标志的文字,把现有认知的中华民族文字史提早了1000年左右,对于中国文明史有重大意义。同时,“昌乐骨刻文”将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形式之一。所以说,甲骨文只能说是我国最古老的比较成熟的文字,不能说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姓名”从何而来

何为姓名?《新华字典》解释说:姓名是指“姓+名字”。但在我国古代,并非一开始就存在“姓名”,而是先有姓与氏,后有名、字。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它们才发展成今天人们所惯用的“姓名”。

1.“姓”的由来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期。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点标志符号。

那时的母系社会,只知有母亲,不知有父亲。据考古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30个,但大多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姬、娲、妊、好等等。不仅古姓多与“女”字相关,就连“姓”这个字本身也从女旁,可见,我们祖先经历过母系氏族公社的痕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为从父。

2.“氏”的由来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某个氏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分解。于是,由“姓”衍生出一系列分支,这就是“氏”。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姓、氏则为父系氏族或部落的标志。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氏只有贵族才有,因为氏是辨别贵贱而为贵族独有的标志。命名之法主要有:诸侯以受封的国名为氏,卿大夫以所赐的采邑为氏,有的以官职为氏,有的以居住地为氏。

后来,随着氏族、部落的消亡,氏也就消亡了。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无数个氏,也消亡了无数个氏,然而姓基本不变。

秦朝统一全国后,姓和氏逐渐合二为一。虽然稍有区别,但可忽略不计。到了汉代,姓和氏完全没有区别。

究其二者融合的根本原因,是郡县制裂土分封制取消了世袭封土,也没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原来分氏的基础没有了,氏所代表贵贱的意义消失了,所以与姓融合了。

3.“名”的由来

《礼记·檀弓》中记载:“幼名,冠字。”

《礼记·冠义》中记载:“巳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唐朝经济学家孔颖达说:“始生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综上所述,可知在古代,名是一个人成年以前的称呼,其使用范围较小,多局限在家里,供父母、亲朋好友称呼。

关于起名,我国有个传统习俗,即婴儿在百日那天由父亲取名。百日时,母亲和保姆抱着孩子到厅堂见他的父亲,父亲握住孩子的手,给他取名。取完名以后,母亲和保姆把孩子抱回卧室,然后将孩子的名字通告各位亲戚,父亲则立即告诉好友,并通报给地方长官,入籍登记。

命名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件大事,所以命名仪式非常隆重。虽然这种习俗不再存在于现代社会里,但给孩子过“百岁”的风俗依然流传着。

4.“字”的由来

古代时期,人们在祭祀神灵和祖先时,为了表示恭敬,不敢直接称呼祖先的名,于是,“字”产生了。可以说,“字”具有双重作用:一出于避讳,二尊敬长辈。

一个人成年之前要称“名”,成年之后便称“字”。与“名”的使用范围相反,“字”是在社会生活这个公共领域的大范围内使用的。称呼的变化也是一个人社会身份变化的重要标志。成年后,人们必须以字相称,如果称名便是一种不敬的行为。

●“青楼”原指帝王居

人们说起青楼一词,十之八九都会想到妓院。其实,“青楼”被当作妓院的代名词是唐宋以后的事了。

在我国许多古典文学作品中,都将妓院称为青楼、将沦落风尘的妓女称为青楼女子。其实,这是一种误传。近来有学者研究发现,原来“青楼”最早是指帝王的住所。

据《南齐书·东昏侯纪》载:“世祖(齐武帝)兴光楼,上施青漆,也谓之青楼。”清代袁枚根据这段记载,在《随园诗话》中说:“齐武帝于兴光楼上施青漆,谓之青楼”,并指出:“今以妓院为青楼,实是误也。”可见,青楼原先是帝王之居。

在汉魏时期,青楼一词应是褒义,原意应为“青漆粉饰之楼”,仅仅是比较华丽的屋宇,有时甚至作为豪门之家的代称。正因为此,三国时曹植有诗曰:“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唐骆宾王也曾有“大道青楼十二重”的诗句,原来都是称誉帝王所住宫廷楼阁之富丽华贵。

或许是“华丽的屋宇”与艳丽奢华的生活有些关系,所以不知不觉间,青楼的意思发生了偏指,开始与娟妓发生关联。最早称妓院为青楼则出自南梁刘邈的《万山采桑人》一诗,其中有“娼女不胜愁,结束下青楼”的句子。此后的文人墨客们便以讹传讹,皆称妓院为“青楼”了。唐以后,青楼的偏指之意则成了专指,专指烟花之地。元代有一本记载妓女生平事迹的书,便叫《青楼集》。明代有一本《青楼韵语》,清代有一本《青楼梦》。

实际上现代所认为的青楼风光,有详细记载的可从唐朝算起。唐代都城长安最著名的“红灯区”位于平康里,因为靠近北门,也称为北里,后世因而把平康、北里作为青楼的代称。比之长安,扬州的青楼风光更加旖旎多情,杜牧等许多诗人都曾为此作过诗句。那时青楼的规模都不大,多数是一个老鸨领着两个妓女和丫鬟。青楼中的妓女一般是艺妓,也有色艺双绝,两种服务都提供的。但无论如何,吟诗诵词、弹琴唱曲仍是最主要的节目。

到了宋朝,青楼规模有所扩展。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汴梁城里的娱乐场——瓦子,共有8座。周密的《武林旧事》记载临安城里达33座。青楼的设备也开始竞相奢华。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也记载了元朝杭州的青楼风光。

明代最有名的妓院就是秦淮河畔的“十六楼”。然而此时,青楼风光已经颇有一些不美、不雅的景象。出现了不少赤裸裸肉体交易的“私窠子”、“窑子”。

到了清朝,青楼已成了完全的私妓的天下,妓女们不再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北京的“八大胡同”就代表着传统青楼的日渐没落。而南方的上海和广州,则开始出现西方式的或中西混血的青楼现象。

●《孙子兵法》作者是谁

《孙子兵法》是中国历史上一部经典的、影响深远的军事著作,在北宋朝廷作为官书颁行的兵法丛书《武经七书》中被排列首位。书中充满了很多睿智的战略思想。据说滑铁卢失败后,拿破仑看见《孙子兵法》,后悔没有早点阅读,或许能免遭失败。然而《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到底是不是吴国将军孙武,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历史学家。

古籍《商君书》《韩非子》都提到“孙吴之书”是指《孙子兵法》和《吴子兵法》,但没有说明其作者就是孙武。直到《史记》问世,司马迁才明确提出《孙子兵法》为孙武所著。《史记》记载:“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通过描述可知,《孙子兵法》成书于专诸刺吴王僚之后至阖间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公元前515至前512年,全书为十三篇,是孙武初次见面赠送给吴王的见面礼。

由于司马迁写作严谨,后世对“《孙子兵法》为孙武所著”深信不疑。但是宋代学者陈振孙、叶适提出质疑:《孙子兵法》真是孙武撰著的吗?历史上是否真有孙武其人?清人姚际恒亦赞同其说,认为《孙子兵法》为伪书。然而《汉书·艺文志》载古兵法有《膑孙子》(孙膑)和《吴孙子》(孙武),区别清楚,本为两人,实无可疑。明代宋濂的《诸子辨》、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等著作认为:太史公是严肃认真的史家,其记事立言翔实可靠,本传中所叙孙武、孙膑事明明白白。

史学界还存有一种意见,认为《孙子兵法》是由孙武与其门徒们共同撰著的。这与《论语》的创作如出一辙。即孙武讲学授徒,传授军事学术,其门徒耳受笔录,世代相传,最后在春秋战国期间逐渐地形成了这部丰富的、有比较完整的体系的兵法著作。

《孙子兵法》的作者究竟是谁?这个谜题至今无人解答。

●《诗经》是孔子删诗而成的吗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五篇,所以又称《诗三百》。它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由于《诗经》年代已久,关于其内容历代有“孔子删诗”之说,又有质疑和反对“孔子删诗”之说。

“孔子删诗”这种说法最早起源于汉代。《史记·孔子世家》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零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翻武雅颂之音。”《汉书·艺文志》说:“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零五篇。”这些文献都认为《诗经》是由孔子选定篇目的。

支持此论点的史学家认为:

(1)司马迁身处汉代,离春秋战国不远,其所依据的资料自然比后人多,也更加可靠。

(2)古时候大小国家近两千,即使一国献一诗,也有上千首。而现存的《国风》,有的经历十个、二十个国君才采录一首,可见古诗本来很多。孔子从前人已收录的多篇诗中选取三百零五篇编为集子,作为教科书是十分可信的。

(3)所谓删诗并不一定全篇都删掉,或者是删掉篇中的某些章节,或者是删掉章节中的某些句子,或者是删掉句中的某些字。我们对照书传中所引的,《诗经》中有全篇未录的,也有录而章句不用的,可见这种情况与删《诗经》相吻合。

但是,持异议者提出一些反驳的理由:

(1)周代各诸侯国之间邦交往来,常常赋《诗》言志。如《左传·定公四年》载,吴攻楚,楚败几亡,楚将申包胥到秦国朝廷请求援兵,痛哭七日七夜,秦哀公深为感动,赋《诗经·无衣》,表示决心相救,恢复楚国。如果当时《诗经》没有统一的篇目,赋《诗》言志就无法进行。

(2)《论语》记孔子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孔子在自卫国返回鲁国之后,时年近七十。在此之前,他均称《诗三百》,可见在孔子中青年时期,《诗经》已为三百篇。

(3)《诗经》中有不少“淫诗”,这些不符合孔子礼乐仁政思想的诗,为什么没有被删掉?

《诗经》是否为孔子所删诗而成?或许,孔子只是对已经散乱的《诗经》进行整理,用它来教育学生。也许某一天,文学界会给我们正确答案。

●孔子著《春秋》之谜

迄今为止,《春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历史事件。几千年来它一直受到学者的重视,在中国史学史、经济史、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春秋》的作者是谁?真是孔子所作?人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孔子著《春秋》。

周游列国的孔子,晚年回到鲁国集中力量把古代相传下来的文献加以整理,参考了大量各国的史书,着手编写了历史著作《春秋》。支持此观点的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下》中直接指出孔子作《春秋》的目的:“孔子惧作《春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春秋时期,诸侯割据争霸,礼法遭到践踏,例如臣弑其君、子弑其父。向来注重礼仪的孔子,希望靠《春秋》以正名分,给诸侯、大夫以严正的褒贬,从心理上来钳制他们,以安定天下的秩序,恢复周的政治权力。另外,孔子曾对自己作《春秋》一事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后人知道我孔丘的,将因为这部《春秋》;后人责骂我孔丘的,也将因为这部《春秋》)如果孔子没有写《春秋》,就不会有如此强烈的责任感。

另一种观点认为,《春秋》并非孔子所著。

支持此观点的人指出,《春秋》诸多地方笔调不一致,风格不统一,应是多人所作,极有可能是鲁国各个时期的史官撰写而成。此外,以《论语》为例,《论语》载孔子的生平言行甚详,其中论《诗经》的最多,但对《春秋》一字未提。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孔子只是对《春秋》进行整理。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后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司马迁认为,孔子是根据鲁国和周王室以及其他诸侯国的史官的记载略加修改,编辑成《春秋》。

孔子是否著《春秋》?《春秋》的作者到底是谁?至今仍是谜。但不管怎样,都不会削弱孔子作为文化伟人的地位和《春秋》作为古籍的不可估量的研究价值。

●孔子墓墓名的由来

孔子曾被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子葬地称陵完全是有资格的,为何却称为“孔林”呢?这要追溯到原始的葬人制度。

在原始社会初期并不存在丧葬事宜,人自然而然地生,自然而然地死,有的随意掩埋,有的只是听之自朽,既不封土,也不植树。直到春秋时代晚期,才出现了坟丘形式的墓葬,据《礼记·檀弓上》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母亲颜徵在去世后,孔子将父母合葬在防(今山东曲阜县城东7.5公里防山之北)的时候,曾对弟子们说:“古也墓而不坟”(无高土隆起)。由于孔子常年率弟子周游列国,为了回到故乡拜祭父母时能找到墓地,于是孔子“封之,崇四尺”(筑了四尺高的坟丘)。据现有文献来看,孔子是有明确记载的封土为坟的第一人。

孔子死后,弟子们为他选择什么样的墓式煞费苦心。子夏回忆道:从前孔子讲过,看到几种不同式样的坟墓:有的四方而高,像建筑的高堂一样;有的狭长而高,像“坊”一样;还有的四方广阔而两旁向上尖削,如同斧的刃部一样,这种形式又像马鬣(马颈上的一排刚毛),叫做“马鬣封”。孔子赞成后一种。于是,孔子墓的“马鬣封”的制式得以确立,成为封建社会一种特别尊贵的筑墓形式,影响很广。

也许弟子们出于对老师的尊敬,或是担心日后找不到老师的墓地,故不约而同地带着树种来到孔子葬地,围绕着墓地种植下树木,作为老师墓地的标志。与此同时,不少弟子还为老师守墓。比如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是春秋时期了不起的外交家和富商。他在老师墓前盖了一座茅屋,为老师守墓六年。

东汉桓帝时,朝廷以官方名义修了孔子墓。此后历代帝王不断踢给祭田、墓田,重修和扩建,才形成了现在的古木参天、遮天蔽日的孔林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