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王蒙奇绝短篇:尴尬风流
4932200000188

第188章 杜鹃花

快过春节了,客人们先后给老王送来了五盆杜鹃花。

头两年,老王家里的杜鹃花都长得很不好,别人家的花常开两三个月,而老王家的花,一个多星期过后,便枯萎凋谢了。

老王十分注意要把今年的杜鹃花养好,便到处请教养花的要领,探讨自己养花失败的原因。有人指出老王是水浇多了;有人指出是水少了。有人指出是没有施肥;有人指出是肥料太多。有人指出关键在于通风。有人指出,关键在于花盆,在于向阳,在于土团,在于品种等。

老王便对五盆花做了不同的处理,一盆多浇,一盆次之,一盆更次之,一盆少浇,一盆不浇。施肥、通风、日照……等也一律如此,老王决心摸索出养杜鹃的规律。

处理不同,命运并无两样,十天后,五盆花开始枯萎、凋谢。养杜鹃花仍然以失败而告终。

过 街 天 桥

老王家门口修了一座过街天桥,这下可好了,可以安稳地走天桥,到马路对过的大超市,购买他需要的日用品了。

为了购物,更是为了多活动,老王平均每天走过街天桥一点七次,上上下下,走来走去,一走就走了好几年了。

这天走着走着,老王突然想起了一个电影镜头:一个壮年人走过街天桥,转瞬间,画面叠印,从黑发变成了花白头发,从花白头发变成了银发,从多发变成了稀疏头发乃至秃头,从走得快走得健变成了走不动、气喘吁吁,从豪气冲天到老态龙钟……

老王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一位年轻的电影导演,电影导演说:“王伯伯您别生气,您的构思太俗太俗,早就老掉了牙了。”

老王点点头,心想,是的,还要加上掉牙的镜头,先是一嘴的整齐的白牙,像电视牙膏广告似的,后来,慢慢就把牙齿掉光了。

CD

一位移民海外的朋友送给老王一批激光唱盘,一般简称作CD。其中老王最喜爱的是柴可夫斯基的那一盘。

听了几次以后,老王把CD放入橱柜,很久也想不起来听音乐。

最近突然又想起来了,便找柴可夫斯基那一盘来听,偏偏,所有的其他唱盘都有:莫扎特的,海顿的,比才的,约翰#8226;施特劳斯的,德沃夏克的,肖邦的……都有,就是没有柴可夫斯基的了。

太太说一定是你太喜爱柴先生的音乐了,你特意把它藏到你自己也找不到的特殊保密的地方了。

老王说是不是旁人也喜欢柴的音乐,甚至于小偷也喜欢柴可夫斯基,所以他们拿去此张CD后再不归还?

老王又说,如果随便拿人家东西的,亦即涉嫌手脚不大干净的哪一位女士或先生确实是柴可夫斯基爱好者,我们倒也属同好,我愿玉成他或她的爱好。

太太说你再买一张柴的CD不就结了?

老王说我再买一张也解决不了我喜爱哪一张专丢哪一张的问题。

散步

今春天气甚暖,老王下决心要到户外散散步。

偏偏来了一位亲戚,都二十一世纪了,家家都安装了不只一部电话机了,这位亲戚居然不懂得拜访什么人之前先通一个电话。中国啊,离现代化,远去了。

老王转了半天磨,突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扯一回谎,便说有约会,先走一步了。

亲戚不为所动,既然老王太太在家,亲戚不觉得老王走会有什么不便。

老王走在室外,却发现是大雾弥天,空气里有一股硫化物的气味,不宜散步。但他又不宜回家了。于是反省自身:说谎者绝对没有好下场。

鲜花

一位老朋友给老王送了一大束鲜花,香气扑鼻,色彩绚丽。

过去只知道外国人互相送鲜花,现在呢,国人已经常常互赠鲜花了,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思之感从中来。

花束太大了,一个花瓶放不下,便分成两束,一分才知道,正经花(玫瑰、钟花、郁金香、马蹄莲等)其实没有几朵,很大一部分是填充性的满天星与细毛毛草。另有一些绿色物质竟是绿塑料做的假叶子。

这个发现使老王先是颇感失望,假冒伪劣,搞搭配之风已经进入鲜花业了吗?

后来渐渐明白过来,红花还需绿叶扶,大花还需小花小草配。世间又有什么事情不是这个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