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北大清华学得到:学会生活与学会工作
4934100000033

第33章 谋定而后动

●这种工不能打

如果你已经为自己订定了个人身价的发展策略,并且去了解面对己身在职场竞争下各种险恶的竞争。那么在面对“更上一层楼”的机会时,你是否有勇气让自己重新被估价?

30岁的小杨,是一家公司的业务员,工作5年了,但薪水总是得不到提高。他也曾鼓勇气与老板谈过几次,但老板总是以公司的体制,以及日后公司发展将带给小杨的美好前景为由,让小杨“眼光放远点”,以大局为重。

其实,小杨工作很努力,也曾有多家同业要用更高的薪水和职位挖他,他也曾想过要再出国深造加强自己的专业。但年轻的他,总在老板不断地挽留下心软,选择继续坚守岗位:受最近一年台湾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小杨业绩大幅滑落,原来老板对他“关爱”的眼神,也开始转为“不耐烦”。小杨突然明白在市场经济的结构下,老板的心里才不管你过去立下多少汗马功劳,现在贡献不足的人,就是公司的负债!

小杨觉得很气馁,便有了跳槽的打算,只是现在同业都在紧缩人事成本,遇缺不补 更让小杨怨叹的是,不久前遇到一个和他同时进入公司的同事,后来跳槽到另外一家公司,目前已经升到经理,他不禁跟这位同事大吐苦水。后来,这位老同事告诉他一件事,让小杨心中久久无法释怀,小杨迟迟没有加薪升职的理由,竟然是他的老板认为:“现有的价格,已经足够让小杨卖命了!”

小杨很后悔,当初自己在最红的时候,没有趁机跳槽,或出国学习,让自己有重新被估价的机会,

一个人的职业如同他的伴侣,消耗掉他一生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据测算,工作的人一生在办公室和同事相处的时间(每周约39.1小时)比和伴侣醒着相处的时间还要长,所以,人们有理由对找寻职业挑三拣四。那么什么时候是该换东家的时机呢?

●当你的劳动不被认可

小徐是某公司的业务咨询员,她已想不起来上司什么时候赞扬过她了。“噢,当然,我时常听到他们埋怨我什么事办得不精确,或迟到了,或者有什么合同没办妥。” 小徐常沮丧地说,“可我就希望听到积极的反馈,希望不止一次地听到。可是没有。我感到受挫,只想回家呆着去。”

工作中的各种不顺心累积在一起,会演变成愤怒,有可能导致某天你在上司或同事面前狂风暴雨般地大发作,这只能使自己处于更被动的境地。也许你对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有欠缺并不十分清楚。不妨约你的上司谈谈,向他解释解释你目前的感受,问问他,你如何做才能更好。你也许能从上司的言谈中,弄明白你还能在这个行当中走多远。

●当与老板“政见”不同

小王在一家广告公司做销售。一周后,他打了退堂鼓,主要是与老板“政见”不同。“我觉得对客户平均分布精力毫无意义,因为最后来投广告的可能还是少数几家老关系;但是她思路不一样,觉得优质客户就不必维护了,要把大量精力放在开拓新客户上面。”

小王认为这样是在做无用功,不想继续做下去,就换了一家广告公司。

●当感到百无聊赖

小胡毕业后,她的同学大多去了会计师事务所和咨询公司,而小胡不喜欢这种没日没夜加班的工作,于是去了一家国有银行。但是仍然不喜欢。

一星期里,天天无所事事。她注意观察同事,觉得他们也无所事事。正好大四时兼职的一家网络公司的市场部有意招她,又肯帮他出5000块违约金,小胡便跳了槽。

●当感到“前途渺茫”

你觉得自己有可能被提升吗?或者,前面是不是一条死胡同?你的职业有时候如同你结交的异性朋友一样,你总想知道,有一天,你能否得到一声意味深长的承诺,否则,你就该抽身退出了。

小钱曾是某广告公司的职员,她说:“我在那个公司做了两年普通职员,后来我又找了另外一家公司,他们答应给我更高的职位。出于以前公司的留恋,我再次询问顶头上司,我是否有升迁的可能。头儿表示遗憾,说恐怕还得等几年。我彻底失望了,没有再逗留。我想我做对了,我不该长期呆在一个梦想无法实现的地方。”

她想的是:“只要机会好,薪水低点我也无所谓。”因为她觉得毕竟自己还年轻。

●当感觉学不到东西

面对—个无望的职业,你可能不再关心能从工作中学到什么。而在一个令人倾心的工作中,人们总是寻找新的发展。当你停止学习时,你就会裹足不前。只有不断地进取才能促使人对自己的需要进行新的评价。也许适当的时候,可要求进行某些行业培训。新的知识和认知能给人带来刺激,使你在游戏中不至落伍。

●当无论如何感觉不到快乐

有些人因为性格内向,特别不愿意在众人面前讲话,每当遇到那样的场合,都觉得是在受刑;还有的人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力不从心,为无形的压力所苦。

小曾以前做过律师,现在是某公司市场部主管。她说:“做律师那阵,每个星期天的下午我都会陷入茫然无助的情绪中。最终,我确认自己不再适合做律师,而重新接受培训。我从不后悔自己所做的抉择。”

●当感到企业文化不好

小郑进入一家广告公司,做客户服务。

时间长了,他发现那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很有问题。职位和薪水上涨极其缓慢不说,同事们拍马屁的拍马屁,偷懒的偷懒,人际关系十分复杂,“大家一边混日子一边勾心斗角,领不多的薪水,图个稳定。”

于是小郑开始寻找新的工作。

●跳槽——谋定而后动

据美国人的统计,在美国每个月换工作的人数,约在80万左右。生涯规划专家就曾经指出,一个人一生当中平均要换五到六次工作。

大多数换工作的人都有一些理由,有的是出于自愿,有的是出于被迫。不管怎样,一个人如果想借换工作来寻求自我的提升与突破,往往能够被人理解。不过,跳槽者要知道,在一个人的生涯中,换工作是一件大事,因此,对待跳槽,应该持有“谋定而后动”、“三思而后行”的态度,以免后悔和带来麻烦。

每个人换工作的动机可能各有不同,但工作心理专家还是大致归纳出以下六种原因:⒈闲不下来。⒉不再受人重视。⒊无法忍受工作上的细节与琐碎。⒋对事业的企图心无法实现。⒌害怕别人发现自己能力不足。⒍运气不佳,被迫解散或者公司倒闭。不论何种原因,一旦你必须走上跳槽之途,事前事后都需要做心理调适。

中国人习惯在农历春节左右跳槽,这往往是人心浮动的时期。跳槽者应该事先慎重考虑以下几点:

●是否影响你的“忠诚度”

专家建议,一份工作最好做了三五年之后再换。一方面是为了累积资历,另一方面也是顾及别人对你的观感。当你到一个新的单位应聘,雇方看到了你三年之内连续换了五六次工作的简历,他恐怕很难信任你。他会怀疑你的忠诚度有问题。如果,你换工作已经换到这种程度,那会给你以后带来很大的麻烦。

●看自己还有哪些跳槽的本钱

任何事都有个时机问题,跳槽也是如此。在不同年龄上的人要有不同的考量与限制。譬如说,如果你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并且还是未婚状态,要换个工作可说不太难。但如果你年过30,而且已经担任重要职位,那你可得慎重考虑去留问题。因为到了这个阶段,工作已不是儿戏,很可能事关人生未来福祸。要是超过35岁,你还在人生道路上飘泊不定,没有找到未来去向的话,很可能是因为你实力不够。而40岁以后的变动,就算你再有干劲,这种事还是很累人。换了工作,凡事都得从头学起,往往失败的机率也比较高。

●要懂得骑驴找马

在你准备跳槽之前,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先坐下来仔细想一想:是否一定要走如果不走,还有哪些可能在自问的同时,顺便回想一下,过去几次跳槽的原因都是为什么态度要尽量保持客观诚实。任何一个工作绝对不会糟糕到一无可取之处,要避免钻牛角尖、只看到它的缺点,不满现状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而要以较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看你的处境,看看是不是非走不可。而且你要知道,无论如何,“骑驴找马”总比你失业时找工作要容易的多,并且有更大的回旋余地。

●不要戴有色眼镜

要知道,人很容易受偏见的左右。不要让偏见影响你的去留。当你不停地抱怨这个,抱怨那个的时候,你确定自己就完全是对的吗你有可能没看到事情的全貌。也许,你的工作并不是那么差劲,而是偏见影响你的判断力,你的不满也许代表了你是—个激进的理想主义者、你的固执与缺乏弹性,或者,是由你狭窄的见识导致的。总之要反省自己一下,是不是自己性格上的缺陷导致了偏见。

如果分析的结果,你发现是心理因素,譬如企图心、自尊、自傲等等,应该先找家人或好朋友商量,让他们以客观的第三者身份,帮助你整理出头绪,确定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

假使最后决定还是要走,决定了以后就不用犹豫,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那么就仔细选择下一个工作,并做久留的打算,这时候,万一老东家开出诱人的条件,也不要轻易改变初衷。

●不要在短时间内下结论

人经常埋怨环境、埋怨别人不适合自己,或者自己不适合别人。于是就不断去作出改变,希望可以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找到一个情投意合的人。不断作出改变的背后,其实只是将责任推卸给环境和别人的藉口,问题根本不在于外界和别人身上。正所谓“人贵自知”,如果一个人不懂得自我反省,无论他去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他都会犯上同一个错误,最终只会落得心力交瘁、精疲力竭,不知道自己应该要归何处。

不要根据一个短时间内的反应就对工作下结论。想一想你是怎么在一种稳定的基础上找到工作乐趣的。改变职业前,争取你圈子中的人的帮助:这个圈子中的人能帮助你识别自己的技能,使你能在你考虑动一动时始终肯定你,正像你能给圈子中的其他人提供有价值的观点—样。圈子的支持作用非同一般。你与圈子中的人应该至少一个月碰一次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会对你有好处。

你觉得自己不再忠实于本职工作了吗?你怨恨目前的工作,对它毫不关心。你目光看着别处,给—些招聘广告回信,到一些招聘咨询处打听消息,接受面试:所有这一切,说明你已开始背叛原先的工作。到了这一步,还有没有挽回的余地呢?

其实,即使你已经得到了新的工作,但在离开之前,你设法问问你的上司,他们是否愿意付给你更高一些的报酬来挽留你,当然,态度必须是诚恳、低调的,切不可用张狂的口气来要挟。你可以告诉他,有人希望你到他们那儿去工作,但你还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该不该接受。毕竟自己对此地有些留恋,不知道公司是否还有别的更好的机会给你等等。你很可能会得到最诚恳和衷心的挽留。

对新公司的考察也要很仔细,慎重。

小施只用了3年时间,经历了3次跳槽,月薪从8000元到年薪50万,

“最开始,是觉得上海的就业机会前所未有的好。”一方面,她觉得“是紧跟全球经济复苏的趋势”;另一方面,上海毕竟是个相当年轻的城市,缺乏很多国际化的专业人才。小施所处的金融行业,高级人才便十分紧俏。

但是最近,她不得不黯然离职。因为“实在做不下去了”。旁人要30年才走完的职业发展道路,小施利用跳槽,只用3年时间便完成。“等到真坐上独当一面的位置,才知道自己懂得太少,积累得太少。”而无法应付。

而且,当初因为一跃跳上了“年薪50万”,自信心爆棚,实战中却屡屡受挫,于是受打击更大。

面试只需说说即可,真要工作起来却是石头扔乌龟——硬碰硬的。拔苗助长式的“跳蚤”,升职加薪,看似风光,但是很可能因此失去对自己的良性评价,也失去耐心等待的基本功,甚至会失去许多看不见的机会。其实历练几年,收获一定会更大。

事业发展、生活品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真正的跳槽应该方方面面都考虑到,而达到多赢。

同时请你记住在跳槽时不要抛弃过去的一切,好好地总结经验,把过去的经历当作一面镜子反省一下自己,然后校正自己的不妥的行为,经营自己的长处,这是你从过去工作中积淀下来的“金子”,有助于你跳到一个新单位后有个高的起点,那么,你的跳槽转职更易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