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北大清华学得到:学习强人与头脑强人
4934200000038

第38章 大脑是人类最大的宝藏(5)

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左脑思维让我们感到了“不愉快”。因为左脑几乎就代表着理性、逻辑、高效和标准化,它让我们放弃跳跃的思维和奇幻的想象力,让我们的生活变成模块,让我们不愉快。现在创造性和想象力方面的优势,是商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脱颖而出的主要法宝。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使左脑思维陷入了困境,却提高了右脑思维的地位。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思维方式已经历过两次重大的革命,现在正进入第三次革命——“右脑革命时期”。在美国作家托马斯?R布莱克斯利所著《右脑与创造》一书中,就明确的指出了人类思维方式的这三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左脑革命”,它是指人类社会处于原始的石器时代时,通过语言文字的发明来改变原来仅以“直接的、天然的方式对环境作超前反应”的非语言的、直觉式的思维方式的过程。但是这时的思维方式并没有给社会历史进程带来革命性的进展。只有当人类开始以最初的图画文字来唤起视觉表象,人类的历史才不断沿着日益逻辑化的思维轨迹加速前进。这也就是说,正是由于“左脑革命”,即实现了以逻辑的思维力量协同参与右脑活动的那种直觉式反应过程后,才真正早就了人类社会最近几千年的文明史。

第二次革命是“计算机革命”,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这次革命对人类能力的开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计算机革命的到来,对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他仍然是“左脑革命”的进一步延伸,人类右脑的那种视觉形象化的、空间性的、全方位的、情绪性和直觉灵活性的非言语思维能力,迄今为止的任何高级形式的计算机,还都与之相差甚远。

所谓的“右脑革命”,是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随着计算机时代的进步,原来有人来进行的大量机能性、事务性的工作,都将日益为计算机所代劳,人类的思维方式更加注重具有直觉能力、全方位思维能力等富于创造性的右脑思维,人类进入了“右脑思维时代”。

▲出奇制胜:右脑颠覆左脑

国家统计局2009年9月7日发布最新报告,2008年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3位。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增加77倍,已经由长期以来的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目前,我国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报告称,随着工业基础建设的加强,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张,我国已经逐渐成为一个世界制造业大国。

根据联合国资料,按照2000年不变价计算,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份额由1995年的5.1%上升到2007年的11.4%。在22个工业大类中,我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有15个大类名列前三。而在发展中国家中,除了一个大类名列第11位外,其他21个大类所占份额都名列第一位。

制造业在中国以超过GDP的速度增长,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交税金、从业人口占全部工业的90%,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的91.2%,是出口的重要力量。

但是,中国真的是制造业大国吗?香港中文大学郎咸平教授曾在多个场合强调中国根本就不是制造业大国,真正制造业大国应该是美国,他们只是把整条产业链当中最没有价值的部分放在了中国,不管是传统的制造业还是高科技制造业,基本上制造就放在中国。目前国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多扮演着“纯粹制造”的角色,而大物流部门却控制在欧美人的手里。 以在东莞生产的芭比娃娃为例,中国出厂价格1元美金,经过仓储物流、订单处理、批发零 售,它在美国沃尔玛的零售价却是9.9美元,也就是整个产业链中,有90%的利润都被美国人赚走。真正的产业价值链却远非“制造”一个环节这么简单。整条产业链当中掌握最有价值的部分,叫做大物流环节、大服务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和零售,当掌握这六大块的时候,毛利率就超过了40%,像芯片一样。 “发达国家通过“6+1”的“6”,把我们经济发展中的利润吸走了,所以我们取得了亮丽耀眼的GDP,发达国家吸走了大部分利润。郎咸平称,今天的中国不管是做芯片还是3G设备制造、运营,如果还是做“1”,发达国家就有可能透过芯片的“6”把我们“1”的利润也吸干。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中国人还处于左脑思维的时代,在这个以多样化、个性化、创造力和想象力为核心的创新时代,中国人落后很多。中国人的左脑很忙,而右脑却很闲。左脑使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了30年,却是以贫富分化与环境污染为代价;贵为“世界工厂”,欠发达的右脑却只能让中国在国际产业链上扮演可怜的下家角色。

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使左脑思维陷入了困境,却提高了右脑思维的地位。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左脑的思维方式长期占着主导的地位,但是,一切都将发生根本性改变。左脑思考方式以前像是舵手,而右脑像是其他船员。现在情况变了,右脑思考方式突然掌握了方向盘,决定我们将要去哪儿,怎样去。

二十世纪,人的体力被机器所代替,二十一世纪,人的左脑被右脑所代替。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信息技术的盛行使 “效率至上”的价值观日渐衰退,美感、想象力等体验式价值越来越得到重视,从左脑向右脑转化已经势在必行。要想在竞争激烈的买方市场有所突破,要想在人才济济中脱颖而出,要想使企业另辟溪径,创造性地开辟新的发展道路,每个人、特别是从事脑力工作的管理人员、企业家、策划师、销售人员等,都必须充分地活化、开发和使用自己的右脑,必须把用脑方向转向电脑无能为力的创新策划、综合判断、制定计划、分析感悟和形象概括上。

第四届亚洲品牌盛典2009年9月11日在京举行,日本丰田、韩国三星、中国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日本佳能、日本本田、韩国LG、中国海尔、日本索尼、日本东芝、日本松下等品牌荣获“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前10名。细数这10个品牌的发展历程,最主要的就是靠创新,战略创新起着关键作用。

前10名中唯一的中国品牌——海尔,经过十八年的艰苦奋斗和卓越创新,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壮大成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跨国企业。创新是海尔文化的灵魂,创新是海尔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海尔集团以战略创新为方向,观念创新为先导,技术创新为手段,组织创新为保障,流程再造为活力,市场创新为目标构建海尔创新体系。海尔人的创新是落在实处的,每个员工要创造有价值的定单,创造性地借鉴和模仿他人经验,创造性地破坏——破旧立新。创新文化使我们感到海尔的朝气,海尔像太阳——日日新。

张瑞敏先生去日本松下,看到幸之助半身塑像的基座上有松下先生自己写的一个“道”字,张瑞敏认为这个“道”字是松下致胜的关键。海尔的企业文化就是从“道”的高度定位的创新文化。有人问:海尔从创业开始就引进了国外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现在海尔又与多家跨国公司合作,为什么在企业管理方面不引进国外现成的管理方法?而采用自己独创的模式?张瑞敏答:我们的技术是向人家学的,设备是从人家那买来仿造的,在国际竞争中,我们是在与自己的老师竞争,从一开始就失去了“硬件”的优势。要取胜只能靠优质的“软件”,靠一流的管理水平。 海尔的软件就是“创新思维”。张瑞敏把这种思维做到了极至,当有些企业刚做到“居安思危”时,海尔已“居危思进”了;当有的企业庆幸于“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多元化战略时,海尔已经做到了“东方亮了再亮西方”;当一些企业停步在“出口创汇”的目标时,海尔又向前迈进了,提出“出口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