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18岁以后懂点心理学
4934600000005

第5章 心理学入门——18岁以后必知心理学常识(4)

第二个人看了,他立刻被蜘蛛这种不屈不挠、屡败屡战的精神打动了,并从中得到启发,对自己说:“我要像蜘蛛那样。”于是,他变得顽强起来。

第三个人看见了,他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我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一无所得,有什么意思呢?”于是,他变得日渐消沉。

为什么这只蜘蛛会不断地往上爬?为什么三个人对蜘蛛的态度有这么大的差距?

假如我们对人的一生中所说的频率最高的话做一个总结,那么“为什么”一定是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原因是人类天生就有追求事物发展精确性的需求,这是我们人性中天生的一部分,谁也无法摆脱。

在心理学中,关于“为什么”的问题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归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找出问题的原因”。听上去仿佛很简单,但实际上,归因的过程是很复杂的,涉及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比如上面关于蜘蛛的小故事,面对同样的一种现象,三个人由于各自的心境不同,所以感受也不相同。

在现实生活中,归因是一种十分普遍的心理现象。例如,在约会时,女朋友迟到了,男方就会猜测她迟到的原因,也就是对迟到这一行为进行归因:是故意的呢,还是不得已而为之?是客观上诸如交通堵塞而造成的,还是主观上对约会不重视?还是她一贯有迟到的习惯?

再比如,我们和家人说好了某日来某地会见,但是那天没来。我们自然也会对家人没来会见这一行为进行归因:是家人不关心自己,不想来,还是临时工作太忙,走不开?还是天气不好,车晚点了?或是没买到车票?还是身体不好,生病了?

再如:上司近来不愿和自己说话,是对其他同事也是如此,还是仅对自己一人这样?是心情不好还是有什么事情对自己有意见?这些都是归因的运用。

归因一般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内部归因,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以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外部归因,是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工作任务难度。

试想一下,在某一个交通拥堵的早晨,当你发现一辆小车是造成拥堵的罪魁祸首时,你通常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恐怕大部分的人都无法抑制心中的愤怒,都会倾向于认为,小车的司机有问题,因为他的某种不恰当的行为,使得大家忍受着上班迟到而被扣奖金的可能,这个人会在瞬间被我们定义成一个自私的、冷漠的、不为别人考虑的家伙。

心理学家发现,当我们对别人的问题进行归因时,外部的因素很容易被我们忽略。如前面提到的小车中的司机,很有可能他是遇到了紧急情况,不得已才造成了堵塞。

有意思的是,当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时,情况可能就恰恰相反了。被降薪的人大多会认为公司“过河拆桥”,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总是拿员工开刀,而很少立刻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是因为当人的自尊受到威胁时,我们会本能地采取自利归因的方式,也就是把降薪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因素(比如经济不景气),因为承认自己的能力逊于其他的同事,对我们的自尊是一种打击。但是,假如得到的消息是加薪,那我们又会本能地将加薪的原因归结为是自己的能力比别人强。

年终会议总结上,肖辉的业绩最差。不仅全年规定的销售任务没有完成,而且每月的任务按时完成的都很少,经理让他说明原因。肖辉说:“今年由于个人的事情比较多,耽误了一段时间。另外,我负责的销售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像我们这种产品大家都觉得有点贵。”

经理说:“你的意思是,我应该把你安排在市中心,你才能按时完成任务吗?张琳每天跑城乡接合的乡镇,为什么业绩比你的好?你说的不是主要原因。”

肖辉沉默了半天。终于承认道:“是我自己不努力,每天工作缺乏耐心,到下面跑动得也不够。”

经理说:“有问题,就要找准原因,对症下药,才会解决问题。”

肖辉先采取一种自利归因的方式,把问题归结为客观因素,而不愿承认自己努力不够,这是肖辉的自尊心在作祟。但是,正像经理说的,不找到根本原因,问题不会很好地得到解决,下次就会犯同样的错误。

一般把行为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外部的或不可控的因素,会降低个人对以后工作的动力;而把行为结果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内部的、可控的因素,会增强个体对以后工作的动力。如果把业绩不好归因于自身的因素,就会激发自己更加努力;如果归因于外在不可控制的因素,则不会有很强的动力。

罗森塔尔效应:说你行,你就行

远古时候,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性情孤僻,很少与人接触。他喜爱雕塑。有一次,他用象牙精心雕刻了一个美女的形象。久而久之,他对这个美女心生爱慕。他祈求爱神阿芙洛狄忒赐予雕像以生命。阿芙洛狄忒为他的诚心所感动,于是就使这个美女活了。皮格马利翁后又娶她为妻。

人们从皮格马利翁的故事中总结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

这与曾经流行的一种说法“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有异曲同工之处。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这种说法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当一个人有了天才的感觉,他很有可能就会成为天才;当一个人有了英雄的感觉,他也很有可能就会成为英雄。

对“皮格马利翁效应”做出经典证明并使它广泛运用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们,因此“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

1968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与助手来到了一所乡村小学,从一到六年级中各选择3个班级,声称要对这18个班级的学生们进行一项“未来发展趋势测验”。罗森塔尔为这些学生做了一些有关语言能力与推理能力的测验以后,就用赞赏的口吻把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与有关老师,并且叮嘱他们一定要保密,避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罗森塔尔教授在8个月之后又来到了这所小学,对那些参与过测验的学生进行了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名单上的学生成绩都有比较大的进步,而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比较强,更加乐于和他人交往,各个方面都表现得非常优秀。此时,罗森塔尔才说出了真话:名单上的这些学生并不是通过测验挑选出来的,而是随机挑选的,这只不过是罗森塔尔撒的一个“权威性的谎言”而已。不过,谎言怎么会变成真的了呢?

其实,这是“期望”这根魔法棒在其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罗森塔尔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对于他的话,老师们都深信不疑。罗森塔尔的“谎言”对老师起了暗示性作用,使其相信那些名单上的学生将来有发展前途,于是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此种期望通过老师们的情感、语言以及行为传递给学生,虽然他们可能并没有注意到这些。

人们把像这种由于他人(特别是像老师、家长或领导者这样的“权威人士”)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统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其实体现的就是暗示的力量。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可见,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小刘3年前就职于一家广告公司。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的她在公司一直表现平平。她的顶头上司是个非常傲慢和刻薄的女人,她对小刘的工作经常挑三拣四,没事找事,还时常泼些冷水。一次,小刘针对客户主动地做了一个策划案,但是上司知道了,不但不赞赏她的主动工作,反而批评她不专心本职工作。小刘很受打击,所以以后小刘再也不敢关注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外的工作了。小刘觉得,上司之所以老是找她麻烦,是因为她不像其他同事一样奉承她。但是她扪心自问不是能溜须拍马的人,所以不可能得到上司的青睐,于是她在公司变得沉默寡言,并计划着准备随时跳槽走人。

后来,公司从其他部门新调来一个上司——Sam。新上司新作风,从国外回来的Sam性格开朗,经常把表扬挂在嘴边,对同事的工作也经常赞赏有加。在他的感染下,小刘也开始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新上司对小刘的想法表示肯定和表扬。由于Sam的积极鼓励,小刘工作的热情空前高涨,她也不断学会新东西:起草合同、参与谈判、跟客户周旋……小刘非常惊讶,原来自己还有这么多的潜能可以发掘。想不到以前那个沉默害羞的女孩,今天能够跟外国客商为报价争论得面红耳赤。

小刘的变化,就是我们说的罗森塔尔效应起了作用。在不被重视和激励、甚至充满负面评价的环境中,人往往会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对自己做片面的评价;而在充满信任和赞赏的环境中,人则容易受到启发和鼓励,往更好的方向努力。随着心态的改变,行动也越来越积极,最终做出更好的成绩。

心理测试

你具备什么样的品格

对下列题目做出最适合你的选择:

1. 你打算卖掉自己的自行车,有人已经付了订金。可你的一位同学愿以高出100元的价格买下,并极力怂恿你回绝前一个人,说自己不打算出售了,并奉还订金,你会这么做吗?

A. 有可能。

B. 是的,卖主是我,想卖给谁是我的自由。

C. 不,我不能对第一个人失信。

2. 为了及时赶上晚宴,你闯红灯,险些撞上转弯后迎面开来的汽车。这将使你的驾驶执照被扣。如果你申辩说当时开车很小心,只是被迎面开来的汽车灯光照得睁不开眼,才造成了这起事故,交警也许会对你宽大处理。你会这么说吗?

A. 是的。 B. 不知道。 C. 不,既然敢做就该敢当。

3. 你自己不小心弄丢了一只金表。不久你家中失窃,由于买过保险,将会得到一定赔偿。那么你会连这只金表一并申报索赔吗?

A. 会的。 B. 可能的。 C. 不,那样做对保险公司是不公平的。

4. 你和同事在饭店小聚,同事付完账后,将收据递给你:“告诉公司,你是因业务而邀对方吃午餐,这样就能报销100元钱。”你会接受他的建议吗?

A. 不,账不是我付的,何必再去捞额外的好处呢。

B. 是的,何乐而不为。

C. 看情况。

5. 你住宿的旅馆客房里有一块你十分喜爱又迫切需要的浴室防滑垫,你会在离开时随身带走吗?

A. 不。 B. 是的,反正也不会被发现。 C. 很难说。

6. 你买了一台1,000元的电视机,却收到商店寄来的一张60元的账单。你会按账单付钱吗?

A. 当然,责任并不在于我呀。

B. 不,这太缺德了。

C. 可能会,也可能不会。

7. 你利用业余时间工作获得了一笔收入,由于是现金支付,有人建议你就不必去纳税了,反正是双方私下交易的。你会依此行事吗?

A. 有可能。 B. 为什么不呢。 C. 还是按规定纳税。

8. 你想在自己的住房旁再造一间储藏室,房管员认为这是违章建筑。但同时他又暗示,如果你给一点“好处”,就同意你建房。你会这样做吗?

A. 会的,何必因小失大。 B. 说不准。 C. 绝不。

9. 你捡到一只装有不少现金和证件的皮包,你会把现金取出而将皮包抛在原处吗?

A. 不会的。

B. 也许,如果我当时非常需要钱的话。

C. 会的,如果我不这样做,别人也会这么做的。

10. 你答应家人早些回家,但下班时有朋友力邀你去看一场演出,要很晚才能回家。这时你会托辞说有紧急公事缠身吗?

A. 很可能,否则怎么说呢。

B. 不,告诉家人你的不得已。

C. 见机行事。

分数分配

根据以下表格,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得分分析

20分:你是一位品格高尚的志诚君子,你的诚实出自本心的善良。

14~19分:你还是一位值得赞扬的诚实者,你偶尔的扯谎可能是出于不得已的苦衷。

8~13分:你是个在诚实与谎言之间摇摆不定的人,主要看你当时什么念头占上风。

1~7分:对你来说,扯谎是常事,但有时偶尔也会受良心的责备。

0分:你是个不可救药的骗子,但仍希望你改过。诚实是高尚的品德,你应当努力拥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