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金科玉律全集
4934700000016

第16章 快乐法则——左右心态的神奇力量(3)

听了这话,鸵鸟们把头从沙子里抬了起来,纷纷说:“好险啊!多亏我们把头埋了起来,否则岂不是要大祸临头!”鹰族听到这样的话就更瞧不起鸵鸟了。后来,鸵鸟又遇到了劲敌,仍然采取同样的办法,这一次可没有那么幸运了。没有了鹰族的帮助,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大败而归。

“鸵鸟心态”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也是一种不敢面对问题的懦弱行为。有鸵鸟心态的人,不敢面对现实,不敢担当责任,平常大言不惭,遇到事情来临就畏缩不前了。

人生在世,风险和危机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什么时候就会降临到我们身上。现代人面对压力大多会采取回避态度,明知问题即将发生也不去想对策,结果只会使问题更趋复杂、更难处理。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谁掌握着控制权,谁就掌握了未来的主动。所以,当危机(或风险)降临时,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必须做出迅速的反应来挽回损失,一般而言,“主动出击是最好的防御”,在一般情况下,这个原则总是适用的。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几度争抢碳酸饮料市场霸主地位。但在激烈竞争的过程中,一次突发事件险些使百事可乐陷入被挤出市场的危机,这就是“针头事件”。

威廉斯太太从超级市场给孩子买了两听百事可乐,可是喝完以后,无意中将罐筒倒扣于桌上,竟然从里面掉出了一枚针头。威廉斯太太立即将此事告知了媒体,形势对百事可乐极为不利。百事可乐公司一得到“针头事件”的消息,立即采取了措施,一方面通过新闻界向威廉斯太太道歉,并给予威廉斯太太一笔钱以示安慰和补偿,公司还通过媒介向广大消费者宣布:谁若在百事可乐中再发现类似问题,必有重奖。另一方面,公司在生产线上加大了质检力度,还邀请威廉斯太太参观。

此举不但消除了“针头事件”的不良影响,赢得了威廉斯太太的赞扬和信任,还在消费者中树立了诚实和勇于正视自身错误的良好形象。喝可乐竟然喝出了针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是百事可乐从未遇到的。这对于百事可乐公司来说无疑是一次突如其来的打击和考验,因为这一事件如果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信誉、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纵观百事可乐公司处理“针头事件”的全过程,我们不得不叹服该公司决策者的理智和临危不惧的心理素质:在突发危机面前,他们不但及时、迅速、果断地推出了一系列可行措施,还采取手段使不利事件向有利于自己的一面转化,既缓解了矛盾,打消了消费者的顾虑,还刺激了消费者的好奇心。

百事可乐可算是因祸得福,不仅没有使销量下降,反而使购买百事可乐的消费者倍增。

可见,在企业和个人发展上,变“危”为“机”,化害为利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个能力才不至于将自己置于被动和危险之中。危机来临时,你必须冒险做些未曾尝试过的事,以期奇迹出现。

有一块大石头挡住了道路。一个农夫在此地经过,马车上载满了谷物。当农夫看到这块石头时,自言自语道:“是谁这么粗心大意呢?为什么这些懒人不把这块石头移走?”他一边说着一边把马车转向,绕过石头。

过了一会儿,一位年轻的勇士唱着歌走近了,他心中可能还在想着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而并未看到石头,直到石头差点把他绊倒。战士气愤地举起剑,也同样指责着路人的懒惰,跨过石头走远了。以后的许多人都从这条路上经过,但他们依然没有移开这块石头,虽然有几次人们都被石头绊倒了。

一天晚上,一个贫穷的青年从这里经过,那天早上天一亮他就去地里干活了,晚上回家时非常疲惫,当他看到路上放着一块石头时,他自言自语地说:“这么黑的天,如果有人经过这里会被石头绊倒的,我要把它挪开。”石头很大,搬起来非常困难,年轻人费了好长时间才把它移开,石头移开之后,下面竟然有一个盒子,上面的纸箱上写着一句话:“送给那个搬开石头的人。”年轻人打开盒子,里面原来都是黄金。

面对危机时,不正视现实,不主动出击,一味采取回避的态度,最终只会给自己造成重大损失。只有迅速采取行动,果断承担责任,才会把损失降到最小。经常会遇到障碍与重担,如果选择绕过,可能会因此失去成功的机会,逃避的代价注定会是失望。这个故事同时也告诫我们只有以积极的心态,不断进取的态度去正视现实,才能在面对困难时从容应对。如果你有自己系鞋带的能力,你就有上天摘星的机会。

潘多拉效应

——做任何事都要给出理由

在心理学中,人们把越是禁止的行为(或东西)越容易被诱发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为潘多拉效应。

潘多拉效应来自于古希腊的一个神话,说的是宙斯给一个名叫潘多拉的女孩一个盒子,盒子里装着人类的全部罪恶。像其他孩子一样,潘多拉也是一个好奇心甚强的小孩,加上宙斯给她盒子时告诉她绝不要打开这个盒子,正因为这样,她就更想打开看看里面装的是什么了。她打开了盒子,所有人类的罪恶就跑到了人间。因此,人们把它喻为潘多拉效应。也有人把它称为禁果效应。禁果一词来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的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禁果,而被贬到人间。这种因禁果而引起的逆反心理现象,就是所谓的“禁果效应”。

在我们的身边,潘多拉效应比比皆是,屡见不鲜。比如章回小说中每章结尾:“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就是运用潘多拉效应,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再如,电视连续剧每集的结尾都落在最引人注意的节骨眼上,将悬念留给观众,调动起观众的好奇心;如果孩子不好好吃饭,有技巧的父母指着饭菜说:“这么好吃的食物,不给小宝宝吃,妈妈全吃了。”这时,孩子反而要抢着吃饭,越不给的东西他越要抢,这也是潘多拉效应的表现。

潘多拉效应的心理实质是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在起作用。

为什么会产生潘多拉效应呢?研究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禁止的好奇心作用。一般而言,新异的对象、反常的现象、禁止的东西等,人们都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引起他们追根究底的欲望,潘多拉效应就此产生。

第二,禁止的资源与信息的有限作用。例如,某书被禁止出售后,立刻显得珍贵。“物以稀为贵”,因此,人们就会产生一种以拥有该禁书为荣为贵的错误思想,再加上受好奇心的驱使,使更多的人卷人,从而使有限资源显得更加宝贵,就这样产生了潘多拉效应。信息也是如此,越被禁止传播的,要保密的,就越被人打探偷听。这就是有限资源、有限信息的诱惑所在。

第三,与一个人的自尊心有关。人都是有自尊需要的,并且力求得到满足。许多行为被硬性禁止后,人们会认为这是侵犯了他个人的领地,是一种不尊重他、不相信他的行为,因此极易产生逆反行为。

第四,社会心理的传染作用。社会中有这样一种消极心理,认为禁止、批判、批评就是最好的广告。这种消极的社会心理就会在社会中传布开来。

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观念定式与特定的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对一件事物作不说明原因的简单禁止,会使这件事物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吸引力,使人自然地将更多的注意转移到这件事物上。另外,没有得到解释的禁止会引发各种推测和假设。当人们对禁止感到理由不充分时,人们就找不到充分理由来遏止自己的探究欲望,从而心理平衡会朝违反禁止的方面倾斜,使人倾向于做出偷食禁果的行为,

有一个马铃薯传播的神奇故事:

在法国,马铃薯有很长一个时期得不到人们青睐。这是因为教师称它为“魔鬼的苹果”。医生认为它有害于身体,农学家认为它会枯竭土壤。著名法国农学家巴蒙蒂埃,当他在德国做俘虏时,曾吃过马铃薯,释放归国时将它带到法国来,但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说服任何人栽种马铃薯,于是他决定采取一个计策即潘多拉效应术。1787年,国王批准他在一块以贫瘠著称的土地上种植马铃薯。他要求国王派全副武装的士兵守住马铃薯地,白天守卫,一到傍晚就撤兵。于是被禁止的马铃薯引起了人们的好奇,他们开始在晚上偷偷地把马铃薯挖去,种到自己的菜园里。这正是巴蒙蒂埃所企求的。就这样,马铃薯很快在法国传播开了。

还有一则故事:

苏轼和苏辙小时候非常顽皮,不肯读书。为了引导他们喜欢读书,他们的父母苏洵夫妇不仅晓之以理,喻之以义,而且施之以“魔法”:每当孩子们玩耍嬉戏的时候,他就躲在旮旯里读书,孩子们一来,他就故意把书“藏起来”。父母“偷偷摸摸”、“神神兮兮”的举动让孩子们好奇不已。他们猜想父母一定阅读什么好书。满怀追根究底的欲念,他们乘父母不在家时,把父亲藏起来的书“偷”出来读。日复一日,读书竟成了苏轼和苏辙的乐趣。苏轼、苏辙热爱读书,发奋学习,终于成为著名的文学家,与父亲苏洵被誉称为“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通过以上两则故事说明:通过“假禁”达到真正的目的。“假禁”是一种欲拟先扬、欲擒故纵的办法,“假禁”的目的不是为了禁止,而是为了更加开放。通过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引导他们到人们期待的行为或活动中来,这是典型的“潘多拉效应”。

戈培尔效应

——坚信真理必定战胜谬误

重复是一种力量,谎言重复一百次就会成为真理——这就是“戈培尔效应”。

1922年6月戈培尔听完了希特勒的一场演讲,对此演讲惊叹不已,并说:“现在我找到了应该走的道路!”

从这一刻起,戈培尔成为纳粹的铁杆党徒,狂热地宣传他所信奉的纳粹主义,并因此得到希特勒的赏识,爬上了纳粹的高级领导层。于是,戈培尔丧心病狂地调动纳粹党宣传机构的全部人马,进行了德国历史上空前的宣传运动。

他为希特勒上台立下了汗马功劳。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立即任命戈培尔为国民教育部长和宣传部长。他一上任,就和他的宣传部着手使纳粹党一党专政合法化,使希特勒的法西斯独裁专制统治顺利地进行下去。

作为宣传工作的老手,他深知强制人民的意识与纳粹的思想保持一致的重要性,所以他下决心使德国只能听到一种声音,编织了大量的谎言进行宣传。

戈培尔就这样给谎言穿下了真理的外衣,他因此做了一个颇富哲理的总结:重复是一种力量,谎言重复一百次就会成为真理。这就是戈培尔效应,主要是由心理暗示造成的。这种做法实际就是在制造谣言,并千方百计地让人相信谣言。

心理暗示是指人或周围环境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含蓄、间接地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识地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一定的心理或行为反应。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随处可见。比如伪劣商品,通过各种渠道反复宣传,人们信以为真,谎言变成真理,许多群众上当受骗;很多保健商品,大肆宣传能治百病,在人民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同样也使得很多群众被骗,反而越陷越深;有个人头疼得厉害,就找来了两片止痛药,因为没有水,就放下药去弄水,可是中途却被别的事情打了个岔,就忘了吃药的事。但是他却以为药已经吃了,还对别人说,这药很好使,现在头不疼了。然而,当他发现桌上放着的还未吃的药时,头又在隐隐作痛。这一切都是心理暗示在发生作用,是“戈培尔效应”在作怪。

谎言使原来比较稳定的人际关系变得互相猜疑、倾轧、紧张,麻痹人们的思想警惕,减弱人们的防备心理,使人不知不觉成为谣言的俘虏,破坏人们的团结,削弱彼此之间的信任,瓦解对方的战斗力,而且一经传播,就会变得越来越离奇,越来越走样。因此,我们对付谣言的最好办法,就是尽可能快而全面地公开信息,全面而客观的信息是谣言的杀手。当人们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全面信息,谣言将会不攻自破,制造谣言者不仅不会从制造谣言中获得任何好处,还会自取其辱。

我们要坚信真理必定战胜谬误,但如果谬误被当做真理,要改正就必然大费周折,增加困难,事倍功半。

《战国策·秦策》记载:从前,曾子住在费县,费县有一个与曾子同名姓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母说:“曾参杀人。”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不会杀人。”仍然织布自如。一会儿又有人跑来说:“曾参杀人。”他的母亲还是织布自如。很快一个人又告诉她说:“曾参杀人。”

他的母亲终于害怕了,丢下梭子翻墙逃跑。曾母开始处于拒绝状态,中间逐渐认同,最后被累积的暗示控制而逃。

曾母本来是不相信曾子杀人这个谎言的,但是这个谎言无形中却对曾母产生一种暗示——也有杀人的可能,只不过这种暗示不明显,随着暗示次数的不断增多,促使曾母不得不怀疑自己的判断,最后翻墙逃跑。说明心里暗示的累积有移山填海的功效,完全可以改变人的信念,以之为善则为大善,以之作恶则为巨恶,全在乎其人。这就是典型戈培尔效应。

人们容易受心理暗示的影响,有时暗示给人们制造混乱,有时积极的心理暗示反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可以制造最佳的心理暗示效果,使之为我们所用。

三国时期,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当时正值七八月间,烈日炎炎,将士们口渴难忍,体弱的士兵纷纷晕倒在路旁,几乎无法行军。曹操见状,心急如焚,他想:照这样下去,部队不但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就是到了也无法打仗了。

于是,他找来当地老乡询问附近是否有水源。老乡说最近的水源路程也不短,得穿过这个山谷才能到达。曹操想了想,快速来到队伍前面,高兴地对将士们说:“前边不远处就是一片梅林,我们加快脚步,过了这个山丘就可以吃到梅子了!”士兵们一听,不禁口舌生津,精神振奋,步伐加快了许多。

“望梅止渴”中的暗示就是曹操有意使用的一个技巧,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下面这则又让我们知道了暗示的另一个作用——激发人的潜能。

汉代飞将军李广,夜间巡逻时,发现草丛中有老虎的身影,就一箭射去。第二天,他又来到昨日巡逻的地方,却不见什么老虎,只见他的箭深入一块大石中。他很惊讶,就又用箭射石,可是怎么也射不进去了。宋代苏洵,直到27岁时还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整日到处游荡。有一天,他来到长安,游于途中见别人高中状元,披红挂彩,打马游街。他就想,别人能中状元,我也能!从此,苏洵刻苦学习,最终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偶然的暗示,竟然改变了苏洵的人生。

通过上面这两个例子,给我们的启发就是:完全可以通过掌握运用暗示的技巧,让它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对我们个人获得成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