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金科玉律全集
4934700000002

第2章 社会法则——生活中的你我他(1)

巴纳姆效应

—— 一顶戴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开始问自己。然而一直到今天人们都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每个人最熟悉的人就是自己,然而对于熟悉的自己,我们也常常产生疑问:我究竟是怎样的?我是怎样的一个人?我的感觉从何而来?

每个人都渴望洞悉自己广大而幽渺的内心世界,本章将带领您一起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感觉、记忆、思维、观察、联想、错觉等心理知识,解读自己的内心,解开自己心灵的面纱。

人们容易相信笼统的概括,而不容易了解真正的自己。

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说明:人们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这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认为这段话把自己概括得非常准确。让我们看看这段话是否适合我们呢?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这其实是一顶套在任何人头上都合适的帽子,而太多的人爱把这顶帽子往自己头上戴。

这种对自己的错误认知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来说,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大大增强,受暗示性也比平时更强。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理解一些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让一个人水平伸出双手,掌心朝上,闭上双眼。告诉他现在他的左手上系了一个氢气球,并且不断向上飘;他的右手上绑了一块大石头,向下坠。三分钟以后,看他双手之间的差距,距离越大,则受暗示性越强。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是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认识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像老子说的:“知己者强。”一个人越了解自己,就越有力量,因为他知道怎样扬长避短,以及怎样最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但是认识自己是很难的。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位置来观察自己。正因为如此,个人便需要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但由于外部世界的复杂多变,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而不能正确地认知自己。

看下面的这个小故事:

从前,有个里长押送一个犯罪的和尚到边疆去服役。这个里长有点糊涂,记性也不大好,所以每天早晨他上路之前,都要先把所有重要的东西全部清点一遍。他先摸摸包袱,告诉自己:“包袱在。”又摸摸押解和尚的官府文书,告诉自己:“文书在。”然后他走过去摸摸和尚的光头和系在和尚身上的绳子,又说道:“和尚在。”最后摸摸自己的脑袋说:“我也在。”

里长跟和尚在路上走了好几天了,每天早晨都这样清点一遍。有一天,狡猾的和尚想出了一个逃跑的好办法。

晚上,他们在一家客栈里住了下来。吃晚饭的时候,和尚一个劲地给里长劝酒,把他灌醉,躺在床上睡着了。和尚去找了一把剃刀,把里长的头发剃光了,又解下自己身上的绳子系在里长身上,就逃跑了。

第二天早晨,里长醒了,开始例行公事地清点。他摸摸包袱:“包袱在。”又摸摸文书:“文书在。”“和尚……咦,和尚呢?”里长大惊失色,但他忽然看见镜子里自己的光头,再摸摸身上系的绳子,就高兴了:“噢,和尚还在。”可是忽然又恐慌起来:“那么我哪儿去了呢?”

这是个笑话,用来比喻人们有时候对自己不能有清醒的认识。

那么人怎样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呢?这就需要人能经常仔细地反省自己,不受外界环境的左右。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靠经常性的自我反省和思考,来了解自己的本性及其变化。别人的意见不是不能听,恰恰有时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但是在听完别人的意见后,一定要进行自己的分析,也就是说,你永远不能把自己的脑子交给别人,永远要保持自己的清醒的独立的头脑。

古希腊先哲告诫世人说:“认识你自己。”然而这一告诫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不是把自己看得太高了,就是过分地低估了自己。

作为一个现代人,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就很难在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认识自我,不仅要认识自己的先天素质,包括智能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还要认识自我所受的教育,以及在教育和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自我的思想品德,认识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专业特长和技能等等。

只有正确地认识自我,才能正确地评价自我。当你对自己有了一个全新的、客观的、正确的认识之后,还要与其他竞争者作一个比较,发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这样,才会在生活和工作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正如尼采所说的:“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美国心理学家乔和韩瑞提出的关于自我认识的窗口理论,被称为乔韩窗口理论。他们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公开的自我、盲目的自我、秘密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

那么如何认识自己呢?认识自我的渠道主要有三种。

一、 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认识自己

与他人的交往,是个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来源,他人是反映自我的镜子。从幼年到成年,我们从简单的家庭关系扩展到外面的友爱关系,进入社会又体会到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聪明而善于思考的人能从这些关系中用心向别人学习,获得足够的经验,然后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规划自己的前途。但是,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认识自己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第一,跟别人比较的是我们做事的条件,还是我们做事的结果?比如有些大学生来大学学习,认为自己家庭条件和经济基础不如别人,一开始就把自己置于劣等地位,从而影响学习心态和情绪。其实我们应该比较的是大学毕业后各自所取得的成绩,而非在学校学习时所具备的物质条件;

第二,跟他人比较的标准是可变的还是不可变的?经常有人认为自己不如他人,他们关注的常常只是身材相貌、家庭背景等不能改变的先天条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条件是很难改变的,是没有实际比较意义的;

第三,和什么样的人相比较?是与自己条件相类似的人,还是个人心目中的偶像抑或那些取得巨大成功的社会名人甚至不如自己的人?所以,确立合理的比较对象对自我的认识尤为重要。

二、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

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己,即从做事的经验中了解自己。我们可以通过自己所做过的事,所取得的成果,所犯过的错误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缺点。对那些聪明又善用智慧的人来说,成功、失败的经验都可以促使他们再成功,因为他们了解自己,有坚强的品格特征,又善于学习,因而可以避免重蹈失败的覆辙;而对于某些比较脆弱的人,因为只看到失败反映出的负面因素,而更使其失败,甚至陷入不断失败的恶性循环,这也是常见的现象。因为他们不能从失败中学到教训,改变策略追求成功,而且挫败后形成害怕失败的心理,不敢面对现实去应付困境或挑战,甚至失去许多取得成功的机会;而对于一些自大的人而言,成功反而可能成为失败之源。他们可能因为一时的成功便骄傲自大,以后做事便自不量力,往往遭受更多的失败。

三、从“我”与自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从“我”与自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看似容易,其实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试着认识自己。

第一,自己眼中的我。个人眼中观察到的客观的我,包括身体、容貌、性别、年龄、职业、性格、气质、能力等;

第二,别人眼中的我。在与别人交往时,从别人对你的态度、情感反应而感觉到的我。不同关系的人,不同类型的人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是不同的,它是个人从多数人对自己的反应中归纳出的认识;

第三,自己心中的我,也指自己对自己的期待,即理想中的我。

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眼中的我,别人眼中的我,自己心中的我这三个我的比较分析来全面认识自己,进而完善自己。

彼得原理

—— 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有句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不仅代表现代人的心理状态,也是全人类心理的一种写照。彼得恰恰是针对人们这种心理发表了相反的看法,他认为职位的晋升并不完全代表价值的提高,有时反而有可能降低这个人的价值。

“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其结果是,企业中的每个职位终将由不胜任的员工所占据。而最终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给企业的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这就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被称为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

彼得原理所提及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然而彼得原理告诉我们,并不是每一个“士兵”都适合当“将军”。一个优秀的士兵或许更适合继续待在原来的位置上;一个出色的员工或许也不应该让他走上领导者的岗位。

我国古人曾说:“君子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治乱之原也。”由此可见,能当其位是任人的原则,是判断领导者任人是否正确的首要标准。

领导者对人才的选用一定要量体裁衣,既不能让统御千军的将帅之才去做火头军,也不能让县衙之才去当宰相;既不能让温文尔雅坐谈天下大事的文官去战场上驰骋,也不能让叱咤风云、金戈铁马的武将成天待在宫廷内议事。而应该辨清各自得特长,派其到相应的地方或授予其相应的职位。

不当其位,大材小用或者小材大用都是任人失败之处。不当其位,当然就无法发挥人才的长处,空得满腹经纶却无处施展;大材小用造成人才的极大浪费,必挫伤人才的积极性,使其远走高飞,另谋高就;小材大用只会把原来的局面越弄越糟,成为发展路上的绊脚石。“用人必考其终,授任必求其当”古人已经给现代管理者们做出了楷模。

狄仁杰就是一位善于任用人才的官吏。

有一次,武则天要狄仁杰为她推荐人才,狄仁杰说:“荆州长史张柬之,虽然年老,但是一个当宰相的人才,用之必能有益于国家。”武则天当即下令张柬之为洛州司马。

过了几天,武则天又要狄仁杰推荐人才,狄仁杰说:“我已经给你推荐了张柬之,但陛下不用。”武则天说:“已经提拔过了。”狄仁杰说:“臣荐的是做相国的,让他当司马,不能算用他。”武则天这才详细询问了张柬之的出身与才能,提升他为秩官侍郎,不久又拜为宰相。

后来,在稳定唐朝的统治中,张柬之果然起了重要的作用。狄仁杰所坚持的用人之道,正是他善用人才的表现。

善用人才,就是用人之长。作为领导者,应该把人才放到最适合他能力和特长的岗位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换句话讲,领导者给予人才的职务应该是最能刺激他发挥自己优势的职务。既不能大材小用,也不能小材大用,只有善用人才,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学习很好的女孩,由于没考上大学,被安排在本村的小学教书。由于讲不清数学题,不到一周就被学生们轰下了讲台。母亲为她擦眼泪,安慰她说,满肚子的东西,有人倒得出来,有人倒不出来,没有必要为这个伤心,也许有更适合你的事等着你去做。

后来,女儿外出打工。先后做过纺织工、市场协管员、出纳,但都半途而废。然而,当女儿每次沮丧地回来,母亲总安慰她,从没抱怨。三十岁时,女儿凭一点语言天赋,做了聋哑学校的辅导员。后来,她又开办了一家残障学校。再后来,她在许多城市开办了残障人用品连锁店,这时的她,已是一位拥有几千万资产的老板了。

有一天,女儿问母亲,前些年她连连失败,自己都觉得前途渺茫的时候,是什么原因让母亲对自己有信心?母亲的回答朴素而简单。她说,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可以试试种豆子;如果豆子也长不好的话,可以种瓜果;如果瓜果也不济的话,撒上一些荞麦种子一定能够开花。因为一块地,总会有一种种子适合它,也终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

一块地,总会有一种种子适合它。每个人,在努力而未成功之前,都是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种子。每个人都有理想,那是我们成功的原动力。但理想要建立在自己实力的基础上,它是一种客观而长远的规划,首先就要了解自己适合做什么。公司在用人时,非常讲究“match”,例如宝洁的用人原则是: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一定是最适合宝洁的人。因此我们也要将自己的兴趣同本身的能力学术背景相结合,来综合评价一下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

要具有全新的职业观念,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抛弃传统的成功标准,善于利用有效的职业竞争来实现自己的商业价值和生活价值,绝对的事业成功不再是最大吸引力。但是,有些人对社会、对未来充满太多的幻想,认为自己能力超群,应该在跨国公司上班,凡此种种让他们形成了过于急功近利的个性,容易出现职业短视行为,因而四处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