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金科玉律全集
4934700000024

第24章 财富法则——找到致富的捷径(1)

舍恩定理

——只有信之不疑,才能持之以恒

新思想只有落到真正相信它、对它着迷的人手里,才能开花结果,这就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舍恩提出的定律,被称为“舍恩定理”。

自信本身就是一种积极性,自信就是在自我评价上的积极态度,是自我评价的积极态。自信是与积极密切相关的事情。没有自信的积极,是软弱的、不彻底的、低能的、低效的积极。

自信,是一种非常可贵的素质。自信,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在所有这些大自然的力量中,与我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关系最密切,或许就是自我暗示的力量了,但是对这种力量的无知,却导致大部分人在应用自我暗示原则时,没有让它发挥应有的作用。相反,它变成了一种阻力。

不自信的人,通常不能正视别人的眼睛,眼神游离,生怕一旦眼神接触,就会被别人看穿。比如,在教学或教室中,后排的座位总是先被坐满,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不要“太显眼”,他们怕受人注目从而占据后排座,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缺乏信心。

自信的人勇敢,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对新事物采取积极开放的态度;虚心,能够接受批评,坦然承认错误;言行一致,言谈举止表现自如。自信的人走起路来比一般人快,像跑。他们的步伐告诉整个世界:“我要到一个重要的地方,去做很重要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我会在15分钟内成功。”

意大利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说过,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新思想不断取代旧思想的过程。创业也是如此。每一个新思想都可能为你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就看你能不能真正相信它并积极将其转化为物质力量。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临终前有一个不小的遗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也没能给他寻找到一个最优秀的闭门弟子。

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挖掘一位好吗?”“好的,好的。”助手很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推荐给您。”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前,语气沉重地说:“我真是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那位助手非常后悔,甚至自责了整个后半生。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出苏格拉底的学生对自己没有信心,对自己缺乏足够的信心,以至于教授带着终身的遗憾离开了人间。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不能低估自己的价值,其实我们有更多别人没有的优点,只要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就能正确估价自己,就能达到足够高的成就。如果教授的学生能够多一点自信,还会花半年的时间去找教授要的接班人吗?教授还会有遗憾吗?卡耐基说过:“自信才能成功。”自信,是我们需要的第一缕阳光。

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音乐指挥家。意大利的米兰斯拉歌剧院和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等许多著名歌剧院都曾多次邀他加盟执棒。

有一次,他去欧洲参加音乐指挥家大赛,决赛时他被安排在最后进行表演。小泽征尔拿到评委交给的乐谱后,稍做准备,便全神贯注地指挥起来。突然他发现乐曲中出现了一点儿不和谐。开始他以为是演奏错了,就让乐队停下来重新演奏,但仍觉得不和谐。至此,他认为乐谱确实有问题。可是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都郑重声明:乐谱不会有问题,是他的错觉。

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界的权威人士,他难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犹豫。但是,他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他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话音刚落,评委们立即站立起来,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一个圈套,以试探指挥家们在发现错误而权威人士又不承认的情况下,是否能坚持自己正确的判断,因为只有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真正能称得上是世界一流的音乐家。

任何时候,不管是汲汲无名还是鼎鼎大名,只要有自信做支撑,只要敢于大声宣告“我是对的”,我们的生命就会发光发亮。我们要相信自己,在适当的时候坚持己见,相信自己,才能坚持自己所追求的,找准人生方向。自信是我们成功的必备要素,是为人生开启的一道亮丽风景。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

凡勃伦效应

——抓住消费心理,掌握另类致富的策略

市场上有时存在这样一种情况:一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从而反映出人们进行挥霍性消费的心理愿望。由于这一现象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注意到,因此被命名为“凡勃伦效应”。

款式、皮质差不多的一双皮鞋,在普通的鞋店卖80元,进入大商场的柜台,就要卖到几百元,却总有人愿意买。1.66万元的眼镜架、6.88万元的纪念表、168万元的顶级钢琴,这些近乎“天价”的商品,往往也能在市场上走俏。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畅销的这种现象,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把它命名为“凡勃伦效应”。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逐步由追求数量和质量过渡到追求品位格调。只要消费者有能力进行这种感性的购买,“凡勃伦效应”就会出现。其实,消费者购买这类商品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而在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例如,“一页宋版,一两黄金”、“黄金有价,均窑无价”、“黄金万两易得,田黄一颗难求”、“家有钱财万贯,不如宋瓷一件”,等等。当人们得知某人从事收藏活动,就会觉得这个人非常有品位;当人们得知某人收藏了珍贵的艺术品,更会觉得这个人很有身价。中国民间就有很多关于艺术品的民谚俗语,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古今中外的很多大富翁,例如美国的洛克菲勒(Rockefeller)、英国的伯利尔(Balliol),往往不惜巨资收购各种艺术品。

有一天,一位禅师为了启发他的门徒,给他一块石头,叫他去蔬菜市场,并且试着卖掉它,这块石头很大,很美丽。

但是师父说:“不要卖掉它,只是试着卖掉它。注意观察,多问一些人,然后只要告诉我在蔬菜市场它能卖多少。”这个人去了。

在菜市场,许多人看着石头想:它可作很好的小摆件,我们的孩子可以玩,或者我们可以把它当做称菜用的秤砣。于是他们出了价,但只不过几个小硬币。

门徒回来,对师傅说:“它最多只能卖几个硬币。”师父说:“现在你去黄金市场,问问那儿的人。但是不要卖掉它,光问问价。”从黄金市场回来,这个门徒很高兴,说:“这些人太棒了,他们乐意出到1000块钱。”师父说:“现在你去珠宝市场那儿,低于50万不要卖掉。”

他去了珠宝商那儿。他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竟然乐意出5万块钱,他不愿意卖,他们继续抬高价格——他们出到10万。但是这个门徒说:“这个价钱我不打算卖掉它。”他们说:“我们出20万、30万!”这个门徒说:“这样的价钱我还是不能卖,我只是问问价。”虽然他觉得不可思议:“这些人疯了!”他自己觉得蔬菜市场的价已经足够了,但是他没有表现出来。最后,他以50万的价格把这块石头卖掉了。

他回来后,师父说:“现在你该明白了,如果你不要更高的价钱,你就永远不会得到更高的价钱。”

在这个故事里,师父要告诉徒弟的是关于实现人生价值的道理。但是从门徒出售石头的过程中,却反映出一个经济规律:凡勃伦效应。因此,经营者要转变理念,注意满足消费者的感性需求,从而更好实现赢利的目的。

2001年,TCL推出了几款镶嵌着宝石的手机,这在中国手机市场上掀起一股宝石风波。

虽然刚上市时,各界人士对它褒贬不一,但是却被市场高度认可。当年TCL手机销量达150万台,年销售额和利润分别突破30亿和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近10倍。

宝石手机相对于其他款手机没有任何高深的技术含量,但是一颗亮晶晶的宝石让它变得非常抢眼,成为了一件炫耀富贵的工具。

从TCL宝石手机成功销售的现象来说,消费者把宝石手机作为一种作秀和摆谱的工具,他们的做法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越贵越好,证明他们有实力,阶层越高。既然如此,经营者可以完全瞄准消费者的这种心态,把它作为一种新的经营策略,实现企业良好的发展。

快 鱼 法 则

——速度决定成败

海底世界,在看似风平浪静的大海里,却存在着这种现象:海底生物在弱肉强食的竞争下,用以大吃小的方式获得生存,就是所谓的大鱼吃小鱼。

当今市场竞争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这就是快鱼法则。

这个法则是美国思科公司总裁约翰·钱伯斯总结出来的,他在谈到新经济的规律时说,现代竞争已“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的吃慢的。”

有两个人在树林里过夜。早上,突然树林里跑出一头大黑熊来,两个人中的一个忙着穿球鞋,另一个人对他说:“你把球鞋穿上有什么用?我们反正跑不过熊啊!”忙着穿球鞋的人说:“我不是要跑得快过熊,我是要跑得快过你。”

我们面对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变数并且竞争非常激烈的世界,比跑得快不快,很可能成为决定成功与失败的关键。

在信息社会的市场竞争中,有时不论大小,“快鱼吃慢鱼”的事时有发生。

如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市场风云瞬息万变,市场信息流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用尽浑身解数抢占市场、扩大销量。事实上,市场先机稍纵即逝,速度就成为了获胜的关键因素之一,谁能抢先一步获得信息、抢先一步做出应对,谁就能捷足先登,独占商机。

抢先的速度已成为竞争取胜的关键。实施“抢先战略”,意在“先”,贵在“抢”,因为“商机”是短暂的、有限的,有时是转瞬即逝的。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拥有闪电般行动的企业必然会战胜动作迟缓的对手,使“慢鱼”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败下阵来。此时市场的成败,就不能仅仅以“大鱼”、“小鱼”论,而要看“快”与“慢”了。

速度会转换为市场份额、利润率和经验,所以,也可以说是对市场反应速度快的公司将吃掉对此反应迟钝的公司。“快鱼吃慢鱼”强调了对市场机会和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但绝不是追求盲目扩张和仓促出击。正相反,真正的快鱼追求的不仅是快,更是“准”,因为只有准确地把握住市场的脉搏,了解未来技术或服务的方向后,快速出击才是必要而有效的。

快鱼法则不仅仅在市场竞争中体现出来,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同样也表现出他的重要性。比如,同样一件事,一个人用两小时做好,而另一个人用一小时就完成了,那后者就是“快鱼”,他就能在有效工作时间里做更多的事情,他就是优胜者。因此,如果作为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有一种“快鱼”的紧迫感,多一些责任,多一些执行,少一些借口,最终都能取得骄人的成绩,个人和企业也就会实现飞速的发展,获得更大的成功。

当今市场经济是残酷的优胜劣汰,原来可能是“大鱼吃小鱼”,现在则是“快鱼吃慢鱼”,韦尔奇著名的“数一数二”市场原则也表明:只有在市场上领先对手的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并且任何事业部门存在的条件是要在市场上“数一数二”,否则将会被砍掉、整顿、关闭或出售。

比尔·盖茨是微软公司主席和首席软件架构师。微软公司在个人计算和商业计算软件、服务和互联网技术方面都是全球范围内的领导者。

在2008年6月截止的上个财年,微软公司的收入达620亿美元,在7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全球的员工总数超过91000人。最开始,盖茨凭借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独占优势,构建了自己的软件帝国。

但是,时间不长,这个软件帝国就遭到“免费操作系统”的威胁,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互联网正式登场以后,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上网下载这种免费的操作系统。但是,因为使用不是特别方便,因此尚未对微软造成极大的威胁。微软之所以能独占操作系统软件市场的主要原因是易于操作的视窗操作系统所发挥的独特魅力。如果其他公司也推出具有同样功能的软件,就会对微软造成致命打击。

与此同时,很多大型企业也开始纷纷发出“微软的产品价格过高”、“为什么不降价”的抱怨声。甚至有企业威胁“要把公司内的操作系统全部换掉”,以逼迫微软降价,但是盖茨仍然不愿改变自己的作法,而且决定打出另外一副牌。

盖茨认为,在数字世界里,每个人都能得到相同的机会,使用者是客户也是敌人,所以不能掉以轻心。对业界也是一样,如果不加快速度想好下一步该怎么做,可能就会被市场淘汰。

“Linux”免费操作系统刚一出现,盖茨就着手研发新下一代的操作系统。正是由于盖茨快速察觉到情况的严重性,并且迅速做出回应,因此Linux的出现,才没有对微软造成实质性的威胁。

这个案例来看,我们把微软的实力归功于速度也不为过。速度决定一个企业的存在,也左右一个企业的发展。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和统领企业的经营管理。过去的第一不等于现在的第一,更不可能等于将来的第一。因此,企业要增强危机意识、市场意识、责任意识,要真正意识到“不想做第一的企业早晚会完蛋”。并在实际行动中真正体现“速度”,体现效率,更要体现效益。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一次互动培训课程中,面对70多位中高层经理,提出互动培训的主题是“推进流程再造”,并首先出了一个很像“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你们说,如何让石头在水上漂起来?”“把石头掏空!”有人喊道,张瑞敏摇摇头。

“把石头放在木板上!”张瑞敏说:“没有木板!”

“做一块假石头!”大家哄堂大笑。张瑞敏说:“石头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