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口才课
4935000000024

第24章 Part3 技能篇(7)

某位中年女演员穿着一件黑缎子面料制作的旗袍参加一个舞会,人们都对她赞不绝口。只有一位心憨的姑娘说了一句:“穿这件旗袍老多了。”刚一出口,便觉失言,她从容的补上一句:“真的,大街上穿这样的旗袍的老多了,真漂亮。”果然,后面的话使女演员十分高兴。汉语的特点是一个词或字有很多的意思,所以利用这个特点,可以将说错的话形成另外一种解释。这里姑娘聪明机智的把人显得“老多了”的意思偷换成了穿这件旗袍的人有很多,既挽回了败局,又间接称赞了对方很时髦,可谓聪明机智。

某女主持人在音乐晚会上讲到:“尊敬的各位来宾,下面我们将欣赏到多次获得国际比赛大奖的世界著名作曲家贝托罗先生用小提琴为我们演奏几首美妙的乐曲。”“可我根本不是什么小提琴家,”贝托罗不好意思的小声对女主持人说“我是钢琴家。”“女士们、先生们,”主持人连忙又说:“不巧,小提琴家把琴忘在家里了,因此,他决定改为用钢琴弹奏几支钢琴曲。这个机会难得,请大家鼓掌欢迎。”听众席上想起了热烈的掌声。

同样是将计就计,具体实施的时候又各不相同。上面四个故事,采用的方法分别是“将错就错”、“转移目标”、“偷梁换柱”、“顺势转接”。其最终目的都是在错误的话已经说出口的时候巧妙地将错误话继续下去,最后达到纠错的目的。其高妙之处在于能够不动声色地改变说话的情境,使听者不由自主的转移原先的思路,顺着说者的思路前进,从而避免因口误所造成的尴尬。你学会了吗?

■棘手问题,举重若轻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不愿意回答甚至可能很尴尬、受到刁难的问题,这时,我们的表达技巧和反应能力以及心理素质就成为成功回答问题的关键。如何在面临各种问题时把握分寸,滴水不漏,又让对方感到满意呢?名人们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跟媒体打交道经验丰富的他们,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有一次在梁朝伟出席的某活动上,记者又问起他和刘嘉玲的关系:“在北京《无间道》的首映式上,你和刘嘉玲非常亲密,我们想知道,你们什么时候能走上红地毯呢?”

这个问题虽然公众非常关心,可毕竟是个人隐私,梁朝伟不好回答,于是他说:“我们在人民大会堂的首映式上,就已经走过红地毯了啊。”

人民大会堂走地毯当然不比婚礼上的红地毯,然而梁朝伟偷换了两个红地毯的含义,回答无懈可击。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勇夺金牌,一名外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他:“亚洲人在短跑上一直是一个弱势,许多人怀疑你的成绩的真实性,认为可能是服用了查不出来的兴奋剂,请问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刘翔盯着对方,略加思索,从容地回答道:“贵国的医学一向比中国发达,服用兴奋剂的历史比中国悠久很多,如果有这种药,你们的运动员一定用过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你们就算服用了兴奋剂,也没有进世界前三。”一番话把这位记者噎得满脸通红,哑口无言。刘翔机智的回击赢得了在场中外人士的尊重和钦佩。

1944年3月25日,富兰克林·罗斯福第四次连任美国总统。《先锋论坛》报的一位记者采访这位第32任总统,就他连任总统之事问他有何感想。罗斯福笑而不答,请记者吃一片三明治。记者觉得这是殊荣,很快就吃下去了。罗斯福又请他吃第三片,记者受宠若惊,虽然肚子已不需要了,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吃下去了。这时,罗斯福微笑着说:“现在已经不用回答您的提问了,因为您已经有了亲身的感受。”

在总统候选人的提名过程中,肯尼迪的年轻和孩子般的外表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不利条件。众议院发言人萨姆·雷伯恩就是攻击肯尼迪乳臭未干的几个民主党领导人之一。肯尼迪哈哈一笑,把问题抛到一边,说:“萨姆·雷伯恩可能认为我年轻。不过对一位已是78岁的人来说,他眼中的大部分人都年轻。”

以上各例中的回答各有千秋,都是用滴水不漏的语言回答了刁难的问题。当然,要达到他们这样运用语言的程度,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实践和锻炼。但是总结关键的一点,面对刁难,他们都有一个平稳的心态,一个娱乐的心态,而不是心胸狭隘,暴跳如雷。

现实中,也许情况总会与这里讲的有很大出入,世事无常嘛。因此我们就需要发挥自己的能力,灵活机智,在棘手的话题落到你的身上时,如打太极般,与之周旋。太极中的借力打力、避实就虚都是很不错的方法。

■先顺后逆,巧妙反驳

所谓先顺后逆是指先顺承对方的意思,对对方所说的话加以肯定,然后急转直下,说出相反或不同的观念。从兵法上来讲,这种说话的机巧是借敌力为我力,引诱对方走向荒谬的极端。然后,出其不意地突然逆转,集中火力杀回马枪,使对方冷不丁受当头棒喝而晕头转向,失去招架之功。

先顺后逆不在乎力量的强弱,而在于把握语机,语机把握准了,即可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有一些人一说话就喜欢口出狂言,你若与他正面交锋,很可能造成两败俱伤。先顺后逆就是先满足对方的表现欲,让他按他自己的逻辑思维尽情地表现,甚至还可以适当地附和他、怂恿他,直至他的弱点充分暴露出来,随即来个“突逆”,这样,你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革”期间,某农场召开批判大会,批判一位小学教师打了自己的妻子。

台下的群众都知道那位教师的妻子与造反派头头有染,但大家敢怒而不敢言。教师的妻子首先上台,声泪俱下地控诉说:“他不把我当人看待,把我当成他的私有财产。”

这时,一位下放的知识分子突然跃身上台,顺着那位教师妻子的话指着教师说:“你也是个读书人,是人民教师,怎么能把你的老婆当成私有财产?你的错误是严重的,必须彻底认罪……”

造反派头头和教师的妻子均露出了洋洋得意的笑容。这时,那位下放的知识分子又突然提高嗓门接着说:“我警告你,今后一定要把你的老婆当成公有财产,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一席话,顿时让台下沉默的人群轰然大笑,而造反派头头和他的姘妇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一阵青,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上面的例子告诉我们,某些敢怒不敢言的时刻,这种方法非常有用。这种幽默技巧常见于口头语言之中,由回答的一方使用。下面我们分类来看:

1.附加条件法

即先顺承对方的意思,然后转换一个口气附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往往是事实上不可能的或主观无法做到的。如:

有一次,意大利音乐家帕格尼尼为了赶到一家大剧院演出,急急忙忙跨上一辆马车,他一边催车夫快点,一边向车夫问价。

“先生,你要付我10法郎。”马车夫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音乐家,便有意讹诈他。

“你这是开玩笑吧?”帕格尼尼吃惊地问道。

“我想不是。今天人们去听你一根琴弦拉琴,你可是每人收10法郎啊!我这个价格不算多。”

“那好吧,我付你10法郎,不过你得用一个轮子把我送到剧院。”

例子中的音乐家帕格尼尼,对于车夫的敲诈勒索,没有义愤填膺,断然拒绝,而是先同意付款,然后提出了一个令车夫无法做到的条件:用一个轮子把他送到剧院。这客观上便起到了拒绝勒索的作用。

某马戏团有一个重要的节目:驯狮表演。一个年轻漂亮的女驯狮员,手拿指挥棒,让狮子做高难度的动作,演到高潮时,女郎口中含一块糖,让狮子用舌头接过去。为了渲染气氛,马戏团的经理问观众:“哪位观众敢上来试一试?”

台下一片沉默,突然有位男士应声答道:“我敢。”观众一下子把目光聚集到他身上,停了片刻,他接着说:“不过,我要演狮子。”

马戏团经理是要观众与狮子一同表演,但是由于在“试一试”的前面理所当然地省略了“与狮子”三个字,这便给了那位男士以可乘之机,他先出人意料地作出肯定的回答,然后来一个转折,从而开了一个令人忍俊不禁的玩笑:他要上去与那位女驯狮员接吻。

2.补充说明法

先肯定对方的说法或顺承对方的意思加以回答,然后再补充说明,使之符合逻辑。如:

有一年愚人节,纽约的一家报纸为了愚弄众人,报道了一则马克·吐温去世的消息。人们信以为真,很快,吊唁的人流纷纷涌向马克·吐温的家。

马克·吐温对于报纸的恶作剧并没有发火,而是风趣地对大家说:“报纸报道我死是千真万确的,不过日期却提前了一些。”

对于报纸的恶作剧,马克·吐温不仅没有愤慨和谴责,反而加以肯定,这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然后加以补充,说是日期提前了一些,这既使自己的话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又显得幽默风趣。

一次,萧伯纳夫妇与好友帕特里克·马奥尼谈了许多问题,当他们谈到各人的爱情纠葛时,马奥尼问夫人:“您是怎样与您丈夫那些众多的女性爱慕者和平共处的?”

萧伯纳夫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了一则轶事。她说:“在我们结婚以后不久,有一位女演员拼命追求我丈夫,她威胁说‘假如见不到他,我就要自杀,我就会心碎……’”

“那么,她有没有心碎而死?”

“确实如此,她死于心脏病。”萧伯纳打断了谈话插进来说,“不过那是50年以后的事了。”

例子中的萧伯纳先顺承对方的意思作肯定的回答,然后再补充说明,使之符合事实,也使语言更引人入胜。

3.借口推脱法

即先答应对方的要求,然后又寻找借口加以推脱。如:

宋代的范正敏在《遁斋闲览》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富贵权势之家从新科进士中挑选女婿,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其中也有内心虽不乐意而迫于权势不得不应允者。

一天,某权贵之家看中一名年轻进士,便派十名家丁去强行相邀。年轻进士没有推辞,跟随而来。到这家之后,立即引来不少人围观。

一会儿,衣着华贵的主人出来,对进士说:“我膝下只有一女,相貌倒也不俗,愿许配给郎君,不知意下如何?”

进士先鞠躬,后答道:“我出身贫寒,能高攀贵人,深感荣幸。不过,这件事要等我回家与妻子商量之后才能答复,你看如何?”

众人知其早已成亲,无不大笑,主人则满面羞惭。

这名新科进士,对于权贵之家的冒失逼婚,不直接推辞,而是恭敬地应允,然后借口说要与妻子商量,不仅表明了自己有妻室,而且还显示出对妻子的尊重,大有“糟糠之妻不下堂”之势,自然巧妙地表明了自己的拒绝之意。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在交谈中,有人或善意或恶意得向你发难,把你推向窘境,这时就需要应变。这种应变,难就难在既要解决这个问题,又不能失礼。

一次,一家英国电视台采访梁晓声,现场拍摄采访的过程。采访者是个老练的英国人,他走到梁晓声面前说:“下一个问题,请您做到毫不迟疑地回答,最好只用简短一两个字,如‘是’与‘否’来回答。”梁晓声点头认可。

遮镜板啪的一声响,话筒立即伸到梁晓声面前,记者问“没有文化大革命,可能也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在你们看来究竟是好还是坏呢?”

梁晓声一怔,提问竟如此之刁,他灵机一动,立即发问:“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以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著名的作家,那么您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好是坏?”

回答的如此巧妙,使英国记者为之一愣,摄像机立即停止了拍摄。梁晓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转败为胜。这个应变就是短短的一瞬间,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有一次在一个小型的联欢会上,观众席上有一个观众问赵本山:“听说你在全国笑星中出场费比较高,一场要一万元,是吗?”

这个问题让人为难:如果做出肯定的回答,一定会给赵本山本人造成很多不便;要是否定,很难有人相信。赵本山说:“您的问题问得很突然。请问你在哪里工作?”

“我在大连一个电器经销公司。”那位观众说。

“你们经营什么产品?”赵本山问。

“录像机、电视机、录音机……”

“一台录像机要多少钱?”

“4000元。”

“那有人给你400元你卖吗?”

“那当然不能卖。价格是根据产品的价值确定的。”

“那就对了。演员的价格是由观众决定的。”

经过这番诱导,赵本山既回避了正面回答问题,又没有答非所问,使得交际气氛非常和谐轻松。如果赵本山拒绝回答,或者一本正经地说“请您不要问收入等隐私问题”,那可能把气氛搞僵,自己还会给观众留下不爽快的印象。

法拉第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他常常百折不挠地做一些表面上和社会生活并不相关的科学实验。当法拉第最初发现电磁感应原理的时候,有人冷嘲热讽地问他:“这个原理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用呢?”

法拉第马上反问对方:“刚生下来的婴儿又有什么用呢?”

对方听后,哑口无言。

这三个例子都是没有采用正面回答,都是把对方置于同等境地从而让其哑口无言的典范。下一次,遇到难以回答的棘手问题时,你不妨一试。

■ 阅读链接:周恩来妙语应对筵席间 ■

1945年10月8日夜晚,张治中将军设宴欢送来重庆参加国共谈判的中央主席毛泽东。毛主席还在致词,一名侍者已经端着盘子站立身后,盘子里几个高脚杯斟得满满的,酒香四溢。不言而喻,致词一结束,人们就要为两党合作、和平建国的美好前景干杯了。身经百战但不善饮酒的人民军队统帅毛泽东即将陷入酒阵,周恩来已经看在眼里。

毛主席的话刚一落音,整个宴会厅就被掌声淹没了。有人喊:“为和平、民主、富强的新中国干杯!”

侍者正要将斟满的酒杯奉上,周恩来已经抢先一步将小半杯透明的白酒递到毛主席刚刚放下讲稿的手中。毛主席向宾客们举杯示意,一杯见底之后,向周恩来意味深长地笑一笑说:“恩来,谢谢你……”张治中敬酒,周恩来又比侍者快半拍递上自己预先倒好的白葡萄酒。人们只见毛泽东在谈笑风生中一杯接一杯开怀畅饮。

周恩来刚刚嘘出一口长气,一位西服革履、富富态态的商人端着两杯酒走到毛主席面前。“毛泽东先生,敝人是恒达贸易公司董事长。听说国共两党谈判已进入融洽阶段,不久将有文告公之于世,请问,这是不是意味着敝公司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到延安去做生意了呢?”

“这个问题我代先生回答——”一闻到茅台酒浓烈的香气,周恩来身子一侧,站到了毛主席和那位商人中间,毫不客气地端过一杯说:“延安是中国的地方,中国商人任何时候来延安经商都会受到欢迎和保护。来!为贵公司生意兴隆,财源茂盛,干杯!”

一位珠光宝气浓妆艳抹的电影演员拿着一杯威士忌走到毛泽东跟前:“我很想和延安的同行合拍一部电影,又听说共产党的文艺作品只准写革命不准写爱情,我擅长演言情片,担心自己没有用武之地。毛先生,我的担心是不是多余的呢?”

问题提得刁钻、顽皮。

毛泽东摇着大手哈哈一笑,还没有正式回答,周恩来抢先开了口:“这位热心的演员女士显然没有看过延安的艺术家创作的歌剧《白毛女》。实不相瞒,毛先生是这部歌剧的忠实观众,剧中女主角喜儿和男主角大春的爱情就非常真挚,非常动人。”

“太好了!来,为非常真挚,非常动人的爱情干杯!咦,周先生,你怎么把我敬毛先生的酒抢过去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