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口才课
4935000000042

第42章 Part4 实战篇(11)

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有涵养的人,但是大多数父母都不明白这一点:父母跟孩子说话的语气很重要,将对孩子的情商、智商、修养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孩子交流多使用以下几种语气。

1.信任的语气

孩子希望得到成人特别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对孩子说话时要表现出充分的信任。

如孩子想学打羽毛球,你用信赖的语气说:“我相信你只要努力学,认真学,一定能学会打球的。”这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一份自信,并让他明白,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成功。假如用的是挖苦的语气:“就你这样三分钟热情还想打球啊?”就会给孩子的自尊心带来伤害,令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不自信。

2.尊重的语气

从两三岁起,孩子的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自我意识会愈发强烈。孩子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见,说明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当他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要求时,不要认为是他不听你的话,跟你对着干,而粗暴地反对他。如你要求孩子学英语,可他还想再跟小伙伴玩一会儿,你不能发脾气:“越大越不听话了,不好好学习,看你长大了能干什么。”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更加厌恶学习。应该用尊重的语气:“那你再玩一会儿,不过,玩完了,可一定要学英语。”孩子就比较乐于接受了。

3.商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语气,让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

比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乱丢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可以这么说:“玩具乱丢,多不好的习惯啊,你跟妈妈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吗?”千万不要用命令的语气:“你怎么搞的,玩具乱丢,快点去收拾好!”否则,孩子听你责备,心里就会产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也是不开心的。

4.赞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都有表现欲,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赞赏,会让他更加乐于表现。

孩子画了一幅画,也许画得不是很好,可孩子作画的热情和认真劲儿是最可贵的。当孩子把画捧给你看时,不能轻描淡写地应付几句:“画得一般,好好练。”这样会让孩子对画画失去热情和信心。应该用赞赏的语气肯定他的作品:“想不到我的宝宝画得这么好,继续努力,一定会画得更好。孩子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有了快乐的情绪体验,对画画就会更有兴趣。

5.鼓励的语气

要孩子做到没有过失,这是不可能的。当孩子做错了事,不要一味地批评责备,而应帮助他在过失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鼓励他再次获得成功。

如孩子第一次帮妈妈端饭碗失手掉到地上打烂了,你不能责备他:“连个碗都端不稳,真笨。”这样会打击孩子尝试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气。应该用鼓励的语气:“你不小心打烂了碗,没关系,以后先用手指试试烫不烫再去端。”这样,既教给他实践的方法,又给了孩子再次尝试的信心。

■批评孩子要“偷偷”地进行

“孩子犯了错,上帝都会原谅。家长之所以总不能原谅孩子,大概是因为自己离上帝太远了吧!”

每个人都会犯错,可是孩子犯了错却更容易招致批评。

为什么呢?

因为孩子常犯错?不对!

因为孩子小不懂事情,容易犯错?不对!

那是因为我们父母的眼光总是跟随着孩子的身影。

孩子的一举一动做父母的恨不得时时加以掌控。一不留神在地上摔倒了,母亲就会说:“怎么这么不小心!”如果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会有声音响起“你看看,怎么考得这么差。”倘若不小心丢了东西,就会有个声音说:“怎么搞的你,总是丢三落四的。”

一个刚遭受了打击的孩子,还没有从难过、委屈、痛苦、甚至耻辱的情绪中走出来,父母往往紧跟着就是一阵暴风雨式的批评,孩子尽管心中不快,可也只好默默地忍受,胆大的或许会顶几句嘴,但这更会招来痛骂,孩子的委屈无处申诉就只有通过哭来发泄,父母又会板着脸孔训斥:“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

做父母的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从早到晚总是不停地批评孩子?为什么常常会针对同样的问题?难道就是因为孩子不听话,不懂事,毛病太多?

有一则如何教育孩子的故事,事情是这样的———

我国有一对夫妇带着9岁的女儿去德国工作,女儿在当地小学就读,不料被同班的德国小男孩“爱”上了。有一天,女孩感冒没有来上学,小男孩在班上大哭大闹,说是她不上学,他也不上学了。还说,他一定要和小女孩结婚。闹得班级无法正常上课,无奈之下,教师只好通知了他的家长把孩子领了回去。

回到家里,父母认真弄清了孩子哭闹的原委,对他说:“你的想法不坏,但结婚需要婚纱、西服、戒指,还要房子、汽车,可你现在什么都没有,如果你想和中国小姑娘结婚,现在就得好好学习,将来去挣大钱。”小男孩听了这一席话破涕为笑,乖乖地上学去了,再也没有哭闹,一场风波就此平息。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在教育孩子时,批评比表扬还要高深,因为批评一定要讲究方法,这是一门艺术,你用得好它比表扬的效果还有用。”从德国家长的故事里,我们不难领会到这种批评的艺术。在教育孩子这方面,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从德国家长那儿也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批评孩子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正面引导

有些家长批评起孩子,张口闭口总是否定性语言:“你真没出息”。“你真不争气”,“你真不要脸”……有的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如此责骂不休,真不知究竟要把孩子往正道上引,还是往邪路上推。恰当的做法应该是,在简明扼要抓住要害、严肃认真地指出错误后,用肯定的语言,如“你是有出息的”“肯定会争气”等,给予正确引导,鼓励孩子改正错误。

任何批评,其目的不仅在于抑制孩子的错误行为,更重要的在于激发起孩子向善向上的信心和决心。批评孩子要注意不用冷言恶语刺激孩子,而是加以引导、指明出路,这才是十分明智的做法。

2.尊重人格

孩子有过错,理应批评,但其人格应受到尊重。批评应对事不对人,孩子和大人,被批评者和批评者,人格应该平等,基于这一点,做家长的才能严肃认真而又心平气和地对待孩子。批评要注意方法,如果过于严厉,就类似于镇痛药,用多了便失效。

3.避免当众批评

有的父母图一时嘴快,不分时间、地点和场合当着他人的面数落孩子,殊不知,这样做最大的弊病是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批评孩子要注意避免当众进行,这可以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

4.看准时机

孩子一旦有错,通常要及时批评。“你等着,晚上爸爸回来见!”这策略是一种失误。如果本是上午的事,到晚上再批评,这中间孩子还要干好多事,那错事也许淡忘了。当然,及时批评也应视年龄特点及错误性质有个时间跨度,有时要抓住时机“冷处理”。

5.要坚持就事论事,点到为止

批评孩子不要唠唠叨叨,没完没了。有些家长一遇到孩子犯错,就气不打一处来。往往倾盆大雨,把昔日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一股脑抖搂出来,搞“扩大化”,数落得孩子一无是处,这往往会导致孩子的自卑感,失却改正缺点的信心。其实,今天发生的事未必与昨天前天的事有关联,即使有关联也不应“算总账”。我们要就事论事,不要无限外延。这种批评宜点到为止,三言两语即可作罢,这才符合孩子思想单纯的心理特征,也有利于使他们消除对批评的抵制意识,从而心甘情愿地改正缺点或错误。

6.相互配合

孩子有了过错,爸爸批,妈妈护,岂不效果相互抵消,何谈教育?当然,父母对孩子的批评方式可有差别,但必须口径一致,配合默契。

■亲子沟通掌握八大技巧

父母与孩子间的亲子关系是否良好,亲子沟通技巧发挥了关键作用。良好的亲子沟通能让家庭气氛更和谐,教养子女也变得更轻松。然而,还是有很多父母大叹和孩子难以沟通,或是已经尽力去和孩子“沟通”,但亲子关系还是不太融洽。其实,孩子和大人的沟通方式有所不同,父母只有用心学习,才能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建立有效的沟通桥梁。

1.关心的眼神

在和孩子说话时,父母一定要用关心的眼神注视着孩子,随时注意孩子的表情、行为,以适时给予辅导与协助,这能让孩子有更多被重视的感觉。

2.多使用短句

和孩子说话时,如果要充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就一定要让孩子能听明白。因此,使用的句子最好短一些,并且要重复自己所说的话,直到孩子了解为止。

3.语调有变化

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说话的语调可以高一些,或者有一些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变化,这样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4.内容要具体

说话的内容要具体,而且要就事论事,否则孩子提不起足够的兴趣来交流。

5.语气要温柔

不要老是用责备的语气,多使用温柔、建议的语气,例如“不然,你说说看……”“妈妈很想听听你的想法”,这样一来沟通的气氛才会好,孩子也更愿意说出自己的心事。

6.要面带微笑

当孩子愿意说出自己的心事时,请面带微笑注意倾听,这样孩子才觉得父母对自己很关心、很重视。最好不要边做其他事边听孩子说话,那样孩子今后可能就不愿意和父母进行交流了。

7.能发现优点

父母应该主动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要知道,奖励往往比惩罚更有效,而且也有利于形成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

8.会换位思考

要将心比心,父母应该多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考虑事情,这有助于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彼此之间更贴近。

■ 阅读链接:一个母亲一生撒的8个谎言 ■

1.儿时,小男孩家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母亲说:“孩子们,快吃吧,我不饿!”——母亲撒的第一个谎。

2.男孩长身体的时候,勤劳的母亲常用周日休息时间去县郊农村河沟里捞些鱼来给孩子们补钙。鱼很好吃,鱼汤也很鲜。孩子们吃鱼的时候,母亲就在一旁啃鱼骨头,用舌头舔鱼骨头上的肉渍。男孩心疼,就把自己碗里的鱼肉夹到母亲碗里,请母亲吃。母亲不吃,又用筷子把鱼夹回男孩的碗里。母亲说:“孩子,快吃吧,我不爱吃鱼!”——母亲撒的第二个谎。

3.上初中了,为了缴够男孩和哥姐的学费,当缝纫工的母亲就去居委会领些火柴盒拿回家来,晚上糊了挣点钱补点家用。有个冬天,男孩半夜醒来,看到母亲还躬着身子在油灯下糊火柴盒。男孩说,母亲,睡了吧,明早您还要上班呢。母亲笑笑,说:“孩子,快睡吧,我不困!”——母亲撒的第三个谎。

4.高考那年,母亲请了假天天站在考点门口为参加高考的男孩助阵。时逢盛夏,烈日当头,固执的母亲在烈日下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考试结束的铃声响了,母亲迎上去递过一杯用罐头瓶泡好的浓茶叮嘱孩子喝了,茶亦浓,情更浓。望着母亲干裂的嘴唇和满头的汗珠,男孩将手中的罐头瓶反递过去请母亲喝。母亲说:“孩子,快喝吧,我不渴!”——母亲撒的第四个谎。

5.父亲病逝之后,母亲又当爹又当娘,靠着自己在缝纫社里那点微薄收入含辛茹苦拉扯着几个孩子,供他们念书,日子过得苦不堪言。胡同路口电线杆下修表的李叔叔知道后,大事小事就找碴过来打个帮手,搬搬煤,挑挑水,送些钱粮来帮补家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左邻右舍对此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都劝母亲再嫁,何必苦了自己。然而母亲多年来却守身如玉,始终不嫁,别人再劝,母亲也断然不听,母亲说:“我不爱!”——母亲撒的第五个谎。

6.男孩和她的哥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下了岗的母亲就在附近农贸市场摆了个小摊维持生活。身在外地工作的孩子们知道后就常常寄钱回来补贴母亲,母亲坚决不要,并将钱退了回去。母亲说:“我有钱!”——母亲撒的第六个谎

7.男孩留校任教两年,后又考取了美国一所名牌大学的博士生,毕业后留在美国一家科研机构工作,待遇相当丰厚,条件好了,身在异国的男孩想把母亲接来享享清福却被老人回绝了。母亲说:“我不习惯!”——母亲撒的第七个谎。

8.母亲晚年,患了重病,住进了医院,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男孩乘飞机赶回来时,术后的母亲已是奄奄一息了。母亲老了,望着被病魔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母亲,男孩悲痛欲绝,潸然泪下。母亲却说:“孩子,别哭,我不疼。”——母亲撒的最后一个谎。

◎ 父母和孩子交流时一定要学会使用:信任的语气、尊重的语气、商量的语气、赞赏的语气、鼓励的语气。

◎ 与孩子沟通还要掌握八大技巧:关心的眼神、多使用短句、语调有变化、内容要具体、语气要温柔、要面带微笑、能发现优点、会换位思考。

第32课

如何运用口才教育孩子:

好孩子是“说”出来的

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苏格拉底

■请人办事的讲究

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形,同样一件事,同样身份的人,甲去请人办理则顺顺利利,事情也办得妥妥当当,乙去请人办则困难重重,事情也一塌糊涂。为什么这样呢?有人说这是人为的因素;有人说这是办事技巧问题。其实这两种因素都不能排除,请人办事是社交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体现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包含了许多做人处事的艺术,其中有很多讲究。

1.要注意礼貌

请求别人办事,无论大事还是小事,都要注重一个“请”字,不要认为这是别人“理所当然”的事。如果对人开口称“喂”,闭口称“喂”,那非碰壁不可。还有,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谢应该说得真诚。如你请朋友帮忙找到了一本早想要的书,你可以这样说:“谢谢了,没有你的帮助,我恐怕不能这么快就看到它了。”

2.要注意方式

如果不是紧急的事,最好是在别人愉快或空闲时提出;当别人情绪不佳或事务繁忙的时候,最好不要打扰别人,因为此时的请求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另外,在请求方式上,说话要婉转,给对方充足的时间,不要催促过紧,以免使对方左右为难。

3.要注意场合

请求别人帮助解决某些问题,要根据问题的性质,该上门拜访的不要到对方单位询问;该个别交谈的不要影响家人;该借助书信请教的不要电话联系。要尽量体谅对方的难处,特别是自己曾帮助过对方的,更不能有意无意给对方施加心理压力,以免使对方感到为难和尴尬,影响帮你办事的积极性。

4.要注意原则

当你请求别人帮助解决某些问题时,对你本人来说可能是正常的,但对别人来说,由于工作性质和部门不同很可能有“开后门”之嫌。在这种情况下,要全面考虑,掌握求人办事的原则,以免给别人增加负担,影响别人正常的工作,造成不良的后果。

5.要注意真诚

请求别人帮助的事,要真实地向对方讲清楚办事的目的,不能有意把事情的难度缩小,更不能掩盖事情的真面目,使对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是对朋友不信任和自己不诚实的表现。

■没话找话,拉近关系

与人交谈中,找话题如同写文章一样,有了一个好题目,往往会文思泉涌,一挥而就。请人办事,因目的性太强,往往会出现没话说的尴尬场面。此时,若能迅速找一个能与对方进行良好沟通的话题,无疑便有了一个成功的开端。那么,怎样找到能够使双方或多方顺利畅谈的话题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