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上99个血淋淋的教训史上99个活生生的经验大全集
4936700000014

第14章 骄横贪奢,逸豫亡身——12个关于骄奢败行的历史教训(1)

人类容易骄傲,也容易奢侈,更有的人专横跋扈,这是人类的弱点。一个骄奢专横的人,结果总是在人生中毁灭了自己。“富贵无常,及时行乐”的病态心理往往促使骄奢之风盛行,使得很多人失去了坚忍的意志,抱着得过且过的混世态度,最后在昏昏沉沉中“快乐”地死去。

★教训22:贪得无厌终受惩——智氏灭族

周威烈王时期,智伯继位执掌晋国政权。当时晋有三家卿大夫:魏斯、赵籍和韩虔。

智伯向韩氏新族长韩康子索要土地,但是韩康子不给。家相段规劝道:“智伯贪利残暴,一定还会向别的卿族索要的,不如给他,让他自以为得计。在志得意满之余,,一旦遭到别的卿族拒绝,他一定会诉诸武力,那时我们既可以免除祸患,又可坐观事变。”

得到韩康子的大片土地后,智伯果然很得意,接着又向魏桓子提出割地要求,魏桓子认为无缘无故的,同样不愿给,家相亦献计说:“智伯如此无理,必引起诸家卿大夫的反对,我们割地给他,他会更加骄横,就一定轻敌,反对他的卿族就会更加团结。若团结之众去对付轻敌之人,他的生命当然就不会长久了。《周书》云:‘欲击则助,欲索则予’。你不如先给他点土地,使之更骄横,然后我们再与别的卿族联合共谋大计,何必让我们魏氏单独受击呢!”

魏桓子认为这不失为一个好主意,便将一个上万民户的城邑送给智伯。

不出所料,智伯果然又要求赵氏家族割地,这回赵襄子坚决不肯。智伯大怒,遂率韩、魏之师联合攻打赵氏,赵襄子逃往晋阳,于是智伯率领智、韩、魏三家联军包围晋阳城,想决汾水淹灌晋阳。

张孟谈被赵襄子派为使,潜出晋阳城密见韩康子和魏桓子,请求联合,并约定好动手日期,将张孟谈秘密送回晋阳。动手之日,赵襄子趁夜派人杀了防守堤防的吏卒,反决河堤倒灌智伯军,韩、魏两家的军队从两翼、赵襄子的军队从正面向智伯军突然发动进攻,大败其军,智伯被擒,智氏家族全遭诛灭。

以史为鉴:

由此可见,一个人如果贪心不足的话,很可能落得一个悲惨的结局,就像上文中的智伯一样。其实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多给你这些,必少给你另一些,只要放平心态,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如果一直心存杂念,老是觊觎于别人的东西的话,那么你的人生又怎么会快了呢?所以,不断充实自己,并满足于已有的生活状态,这也是成大事所必具的一个方面阿,懂得满足才会懂得适时收手。

★教训23:居功自傲必亡身——二桃杀三士

春秋时期,齐景公手下有田开疆、古冶子和公孙捷三位勇士。这三人结拜为异姓兄弟,他们依仗自己勇力过人,十分傲慢,常常凌辱大臣,对齐景公也不够尊重。相国晏婴深为齐国的前途而忧虑,于是对齐景公说:“国家蓄养勇士是为了禁乱止暴,而现在主公所蓄养的勇士,对上没有君臣之礼,对下也不讲长幼之伦,这种人迟早会成为齐国的大害,主公应该及早将其除掉。”齐景公犯愁地说:“寡人也有同感,可现在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呀。这三个人武艺高强、好勇斗狠,与他们硬拼,齐国恐怕无人能敌,此事只能从长计议吧。”

有一天,鲁国国君鲁昭公来访,齐景公设宴款待,田开疆、古冶子和公孙捷三人仗剑立于朝堂之中护卫,一副洋洋自得、目中无人的样子。席间,齐景公一时高兴,对鲁昭公说:“寡人园子里种了一棵名贵的桃树,30多年以来都是只开花不结果,恰好今年结了几个果子。如今贵客临门,寡人想请鲁君一同品尝。”鲁昭公高兴地答应了。应邀赴宴作陪的晏婴听闻齐景公此言,忽然想出了一条除奸的妙计,马上向齐景公讨了摘桃子的任务。

工夫不大,晏婴就端着一个大果盘走了进来。盘子上放着六个水灵灵的硕大鲜桃。晏婴回复道:“桃树上结的桃子不多,微臣只摘到这六个已经成熟的鲜桃,敬献两位同君品尝。”齐景公递给鲁昭公一个鲜桃,自己也拿起一个品尝着,两位国君边吃边连声称赞鲜桃味道甜美。齐景公见盘中还有几个鲜桃,就对陪同鲁昭公前来的鲁国大夫叔孙诺说:“此桃乃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叔孙大夫贤名著于四方,理应吃上一个。”叔孙诺连忙谦让道:“若论贤德,我哪里比得上贵国的晏相国呢,鲜桃理应赐予晏相国。”齐景公微笑着说:“叔孙大夫和晏相国都是干国有大功的贤德之人,寡人就每人各赐鲜桃一个。”晏婴和叔孙诺二人连忙上前拜谢齐景公的赏赐。这样一来,吃桃子就成了至高无上的荣誉了。晏婴吃完赏赐给自己的桃子后,心满意足地擦了擦手,对齐景公建议道:“现在盘里还剩下两个鲜桃,主公可以让臣下们说说自己的功劳,从中找出两个功劳最大的,把这两个鲜桃赏赐给他们。”齐景公认为这个主意不错,当即传谕左右,要各人自报功劳,凭功赐桃。

田开疆、古冶子和公孙捷三人向来不甘居于人后,闻听此言,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公孙捷抢先开口道:“我随主公在桐山打猎,正遇猛虎逞凶,我奋力将其搏杀,这功劳怎么样?”齐景公点头道:“将军擎天保驾,功劳很大,可赐鲜桃一个。”公孙捷拜谢赏赐后,拿起鲜桃津津有味地大嚼起来。古冶子见公孙捷领受了赏赐,心中不服,大声嚷道:“在陆地上打虎算得了什么?我曾随主公乘船过黄河,恰逢巨龟在水里兴风作浪,我跳入波涛与之搏斗,奋力斩下巨龟的头颅,这救主之功如何?”齐景公连声说道:“在汹涌波涛之中,如果不是古冶子舍命杀死巨龟,一旦船被掀翻,一船人都活不成了。这真是盖世奇功啊,理应赐鲜桃一个。”古冶子得意洋洋地拿起盘中剩下的最后一个鲜桃啃了起来。一看盘中的鲜桃眨眼之间就赏赐完了,田开疆急红了眼,撩起衣襟露出身上的累累伤痕,抢步上前愤愤不平地高声叫道:“我奉命征伐徐国,身受重伤仍拼死血战,最终大破敌军。徐国君臣恐惧,纳款请降,威震邻邦,为主公奠定诸侯盟主之位立下了汗马功劳,这功劳比他们二人如何?”齐景公尴尬地说:“将军为国开疆拓土,扬国威于异邦,要说功劳,以将军为最大。可惜将军说晚了,鲜桃已经分完,寡人赐将军一杯酒,以示敬意吧。”田开疆怒火涌上心头,大声叫道:“杀虎斩龟,与禽兽较劲,算得了什么!我为国扬威而血战沙场,反而不能吃桃,受辱于两国君臣之间,为众人耻笑,还有何面目再立于朝堂之上?”说罢拔剑自刎而死。公孙捷一看大惊,高声说道:“和田开疆的赫赫战功相比,我凭着打虎这点微功就来争桃吃,简直是不自量力。田开疆为此而死,我羞愧难当,唯有一死以赎己罪了。”说完也拔剑自刎而死。古冶子也奋力大呼:“我功劳小却吃了桃,田开疆功劳大反而吃不上桃,我于心何安?我三人本是誓同生死的结义兄弟,今两位兄长己亡,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说完也拔剑自刎而死。

顷刻之间,在齐国横行无忌的三位勇士俱都血溅当场,陈尸朝堂之上。来访的鲁国君臣被眼前的惨景惊得目瞪口呆,齐景公也觉惴惴不安,只有晏婴为自己不动声色就除掉了扰乱齐国的三个祸害而暗自高兴。

以史为鉴:

晏婴的成功在于抓住了田开疆、古冶子和公孙捷三人居功自傲,又讲义气的心理,采用挑拨离间的手法,故意用两个桃子来激起对手之间的矛盾,让他们自相火并。对手团结,力量就大,若对手相互敌视,则易于各个击破,甚至不用自己出力,也可将对手消灭掉。

★教训24:心狠手辣,最毒妇人心——吕稚专权

常言道:最毒妇人心。一个女人如果想要得权,便会机尽所能,不择手段。吕后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惠帝继位七年而亡,惠帝幼子继位,是为少帝。事实上少帝并非惠帝所生,是惠帝皇后假装身孕,召来有孕美女进宫,等她产子之后即占为己有,并杀人灭口。

由于少帝年幼,吕太后专权,继斩杀韩信、彭越和戚夫人母子后,又滥杀无辜,一言概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吕太后想立诸吕为王,右丞相王陵不同意,说:“高祖当年杀白马盟誓说:‘如有非刘氏称王者,天下应共起诛讨之。’如今要封吕氏为王,是有违遗训的。”吕太后听后很不高兴。不久,即以提升为名夺权为实,将其降职为皇帝太傅。

王陵知生命有危,急流勇退,称病辞官返回乡里。

长大后,少帝得知自己身世,即扬言:“母后怎可杀我生母而夺我为子,待我长大,定为母亲报仇。”

为了避免少帝日后作乱,吕后将他幽禁于别宫,藉口皇帝病重,左右之人不得觐见。

不久,吕太后向群臣宣布:“如今皇帝大病不愈,头脑不清、神智昏迷,不能再继嗣大统治理天下,应当择人承位。” 群臣慑于她的威势,叩头进谏:“皇太后为天下百姓着想,安定宗庙社稷,臣等顿首遵从您的诏命。”

于是吕太后废少帝,秘密将其杀死。立常山(恒山)王刘义为帝,改名刘弘,从此吕太后专政。

吕氏之女嫁于赵幽王为妻,,但是不受宠,于是她向吕太后诬告刘友:“赵王说:‘吕氏怎可称王?我一定要讨伐吕氏家族!’”

吕太后召来赵王,进京后即被安置在其官邸,并将其秘密违禁起来,不准有人给他送食物,不久赵王便饿死了

梁王刘恢改封赵地,心中极为气愤,吕太后又将其内亲吕产的女儿嫁给刘恢为后。吕后则以吕氏党羽为眼线,暗中监视刘恢行动,使刘恢不能自由办事。刘恢则更恼火,冷落吕后内侄女儿,而宠串另一妻妾,吕后随即派人将那名妻妾毒死。刘恢悲愤,自杀。吕太后闻知,以刘恢因妇人而弃置宗庙重任为由,废除刘恢子继承封国权力。

燕王刘建死,生有一子,本可继承父位,但吕太后将其子杀死,立其内亲吕肃王子东平侯吕通为燕王,吕通弟吕庄继为东平侯。

以史为鉴:

可以看到,吕后的确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女人,为了皇位,什么方法都使出来了。权力是一剂春药,一旦拥有,没有人会轻言放弃,反而会越陷越深。要成就大事,就一定不能陷入这样的怪圈,否则只会使你得不偿失。

★教训25: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功高也要谨慎

锋芒太盛而惹祸上身的典型,莫过于为极人臣而功高震主者。打江山时,各路英雄汇聚在一个主子麾下,锋芒毕露,一个比一个有能耐。主子当然需要借这些人的才能,从而实现自己图霸天下的野心。但天下已定,这些虎将功臣的才华不会随之消失,这时他们的才能成了皇帝的心病,让他感到威胁。所以屡屡有开国初期斩杀功臣之事,所谓“卸磨杀驴”是也。韩信被杀,明太祖火烧庆功楼,无不如此。

《三国志》记载,刘备临终时,阿斗尚幼,刘备当着群臣的面对诸葛亮说:“如果这小子可以辅助,就好好扶助他;如果他不是当君主的材料,你就自立为君算了。”诸葛亮顿时冒了虚汗,手足无措,哭着跪拜于地说:“臣怎么能不竭尽全力,尽忠贞之节,一直到死不松懈呢?”说完,叩头流血。

29-诸葛亮

刘备再仁义,也不至于把国家让给诸葛亮,他说让诸葛亮为君,怎么知道没有杀他的心思呢?因此,诸葛亮一方面行事谨慎,鞠躬尽瘁,一方面则常年征战在外,以防授人“挟天子”的把柄。而且他锋芒大有收敛,故意显示自己老而无用,以免祸及自身。这是韬晦之计,收敛锋芒是诸葛亮的大聪明。

你不露锋芒,可能永远得不到重任;然而你锋芒太露却又易招人陷害。虽容易取得暂时成功,却为自己掘好了坟墓。当你施展自己的才华时,也就埋下了危机的种子。所以才华显露要适可而止,更不要居功自傲。

郭解,是西汉的一位侠客,为人行侠仗义,在当时很有声望。有一次,洛阳某人因与他人结怨而心烦,多次央求地方上的有名望的人士出来调停,对方就是不给面子。后来他找到郭解门下, 请他来化解这段恩怨。

郭解接受了这个请求,亲自上门拜访委托人的对手。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好不容易使这人同意了和解。照常理,郭解此时不负人所托,完成这一化解恩怨的任务,可以走人了。可郭解还有高人一着的棋,有更技巧的处理方法。

一切讲清楚后,他对那人说:“这个事,我听说当地许多有名望的人也来调解过,但都没有调解成。这次我很幸运,你也很给我面子,我把这件事解决了。但我毕竟是个外乡人, 占这份功劳恐怕不好。本地人出面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我这个外地人来解决了, 未免会使本地那些有头有脸的人感到丢面子啊。”

那人问:“依先生之见,又该如何呢?”

郭解笑了笑,说:“这件事这么办:请你再帮我一次, 从表面上让人以为我没办成,等我明天离开此地,本地几位头面人物还会上门, 你把面子给他们,算是他们调解成的,好不好?拜托了!”那人恍然大悟:对郭解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郭解很懂得照顾别人的面子,因为他知道,那些当地的头面人物是爱面子的人。如果得罪了他们,以后还怎么在这里混?所以自己还是当个幕后英雄,成全他们的美名吧。

明朝的王守仁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以后,权奸江彬等人嫉恨他的功劳,散布流言蜚语说:“王守仁以前是与朱宸濠同谋的,等到已经听说各路大军开始征伐了,才擒拿了朱宸濠以自脱。”

30-王守仁

(扫描三才图会727下右图)

王守仁听了这种传说,于是把朱宸濠交给了协同参战的张永,使皇帝能够亲获朱宸濠,满足自己御驾亲征、生擒逆首的虚荣心。后来张永也在皇帝面前极力称赞王守仁的赤胆忠心和谦逊让功的美德, 皇帝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于是赦免了王守仁。

龚遂是汉宣帝时代一名循良能干的官吏。当时渤海一带灾害连年,百姓不堪忍受饥饿,纷纷聚众造反。当地官员镇压无效,束手无策,宣帝派龚遂去任渤海太守。龚遂轻车简从来上任,安抚百姓,与民休息,鼓励农民垦田种桑。对于那些心存戒备,依然持刀带剑的人, 他劝道:“为什么不把剑卖了去买头牛,务点正业?”

经过几年治理,渤海一带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温饱有余,龚遂名声大振。

于是,汉宣帝召他还朝。龚遂有一个属吏王先生,请求随他一同去长安,说:“我对你会有好处的!”其他属吏却不同意,说:“这个人,一天到晚喝得醉醺醺的,又好说大话,还是别带他去为好!”

龚遂说:“他想去就让他去吧!”到了长安后,这位王先生还是终日沉溺在醉乡之中,也不见龚遂。可有一天,当他听说皇帝要召见龚遂时,便对看门人说:“去将我的主人叫到我这儿来,我有话要对他说!”一副醉汉狂徒的模样,龚遂也不计较,还真来了。

王先生问:“天子如果问大人如何治理渤海,大人当如何回答?”

龚遂说:“我就说任用贤才,使人各尽其能,严格执法,赏罚分明。”

这位王先生连连摆头道:“不好,不好!这么说岂不是自夸其功吗?请大人这么回答:‘这不是小臣的功劳,而是天子的神灵威武所感化!”

龚遂接受了他的建议,按他的话回答了汉宣帝,宣帝果然十分高兴,便将龚遂留在身边,加官晋爵。

以史为鉴: